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在日常运行管理过程中,对国有资产加强内控管理,可以有效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水平,确保事业单位实现高效运转,充分履行自身职能,适应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架构提升对事业单位提出的新要求。为了有效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综合管理水平,本文细化探究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内控管理现状,结合现存问题提出新时期加强国有资产内控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内控管理
中图分类号:F810.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16-0236-02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治理结构以及治理能力逐渐增强,对国有资产管理提出了新要求。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属于我国国有资产的关键组成部分,为了充分满足新时期国家对于国有资产管理提出的更高要求,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充分采取有效措施,在实际运营管理过程中对国有资产加强内控管理,从而保证单位内部国有资产的完整性与高效利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有必要对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内控管理进行深入探究。
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内控管理原则
1.与预算管理相关联原则
行政事业单位拥有的国有资产,其采购资金主要来自于财政拨款,所以国有资产管理需要和预算管理加强联系。目前,我国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资产管理工作时,和预算管理处于相互独立状态,很难通过两者之间的联系加强管理,造成管理效率相对较低。基于此,需要在对国有资产进行内控管理期间,坚持与预算管理相关联原则,促使国有资产从源头优化内控管理,提高内控管理成效。
2.同步重视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原则
以往行政事业单位在对国有资产实施内控管理过程中,对实物管理比较重视,却不够关注价值管理。而价值管理在国有资产内控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不仅可以提高管理效率,还能缩减管理成本。基于此,在对国有资产实现内控管理期间,需要同步关注国有资产实物管理及价值管理,在此基础上提升内控管理成效。
三、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内控管理现状
1.缺乏良好的内控环境
行政事业单位在对国有资产进行内控管理过程中,缺乏良好的内控环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管理效果。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在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的時候,缺乏有关责任机制的完善构建,导致单位内部国有资产管理缺乏权威性,内控管理效率相对较为低下。其次,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在日常运行管理过程中,对国有资产相关管理缺乏正确认识,内部控制工作很少涉及到国有资产管理,致使各级人员对国有资产的内控管理缺乏关注度,影响管理成效。最后,单位目前没有针对国有资产建立健全的内控管理机制,单位内部干部职工针对国有资产进行意见和建议表达的渠道和平台比较单一和狭窄,导致国有资产缺乏良好的内控环境。
2.管理信息不能及时共享
行政事业单位在对国有资产实现内控管理的时候,科学、完善地构建资产管理体系,能够促使相关管理人员及时掌握资产清查、盘点、采购、使用状态以及报废处理等情况,财务人员也可及时结合系统数据对资产账簿进行数据信息核对。但是当前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各级业务管理部门对该系统缺乏正确认识,不能及时将国有资产相关信息上传至资产管理系统,导致系统显示的数据缺乏完整性和真实性,信息共享率低,难以对国有资产实际情况实现充分掌握。
3.内控活动不够全面
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针对国有资产进行内控管理的时候,内控活动不能对全部风险点实现有效覆盖,导致管理工作中长期存在风险漏洞。另一方面,以国有资产为对象开展的内控活动没有充分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一些风险点给单位带来的损失往往比相关内控活动耗费的资源要小,这种内控活动难以体现自身价值,导致管理人员容易出现逆反心理,相关内控活动也比较形式化。
4.风险评估能力有待提高
行政事业单位在对国有资产进行内控管理的时候,风险评估属于重要管理手段,也是保障内控管理效果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在对国有资产实现内控管理的时候,经常安于现状,对管理中存在的风险缺乏必要识别与科学评估。一方面,管理人员对公共资产缺乏正确的管理意识,不能及时、准确评估资产现存风险,导致资产管理比较薄弱。另一方面,管理人员管理思维比较固化,往往是按部就班的根据管理流程实施资产管理,不注重管理流程的改进和优化,导致国有资产既有管理流程不能满足新时期管理需求,管理效果低下。
5.监督手段单一
监督和评价是保障内控管理成效的重要手段,而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在对国有资产开展内控管理工作的时候,监督手段仍比较单一,基本上只靠财务部门对相关管理活动进行监督,监督力度有限且范围较小,难以发挥监督的重要作用。同时,由于单位没有针对国有资产相关内控管理工作建立专门的监督管理机构,监督人员往往身负多职,管理职责不够清晰,经常忽略监督职能,制度执行工作也不能实现全周期管理。
四、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国有资产的内控管理策略
1.加强业务授权控制,保持资产管理良好秩序
行政事业单位在对国有资产实施内控管理期间,所有业务都需要经过授权,确保管理计划和决策的充分正确,并有序执行管理制度,避免出现不合理、不合规或者不合法业务。常规业务通常为一般授权,各个部门要做好各自职责,明确分工,在单位内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且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充分落实不相容岗位分离,避免出现越权操作现象。购置或者处理重大资产的时候,需要加强立项管理和预算管理,提升资产管理适应性与可操作性。立项采购工作的时候,需要充分做好可行性论证与研究,避免出现决策失当现象,减少单位的盲目投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2.在制度中明确划分管理岗位职责
行政事业单位在针对国有资产实施内控管理的时候,需要结合单位财务管理需求、国有资产规模、人员编制以及资产类型等情况,充分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科学、完善的构建国有资产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确保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同时,在国有资产相关内控管理制度当中,需要对不同部门国有资产具体管理职责进行明确划分,并在企业范围内加强制度宣传和学习,促使各业务处室和内部干部职工充分了解岗位管理职责,防止出现扯皮、推诿等现象。
3.对固定资产加强信息化管理
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在对财务管理软件进行开发与使用的时候,需要充分参考、借鉴财政部开发的资产管理系统,确保单位内部资产管理信息能够和国家信息资源实现同步更新,并在大数据系统合理利用下,促使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具有可靠的信息和数据依据。另一方面,单位需要专门的针对国有资产相关内控管理工作构建信息化平台,通过二维码、红外线扫描等技术,对单位固定资产实现信息化管理,促使财务部门可以及时按照信息平台显示的数据和实物信息,及时做好清查盘点工作,对国有资产实际使用情况实现充分了解和掌握嗍。
4.梳理管理流程,构建内部控制手册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要针对国有资产构建业务管理程序,包括申请、核实、批准以及审查等,保证财务部门、管理部门以及使用部门对国有资产的内控管理都有明确分工。其次,要对国有资产建立专门的处置程序,保证国有资产可以公开、透明的处置,防止出现私藏资金和小金库等问题。最后,对国有资产的使用建立专门的管理制度,各个内控部门对国有资产做好日常管理,对资产定期的盘点与核实,及时维修固定资产,实现国有资产效能的发挥。
5.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逐步提升内控管理效果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要针对国有资产制定完善的监督机制,明确划分各管理部门具体职责,对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和评价,确保各项管理工作都处于监督状态。其次,国有资产使用部门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监督职能,充分保证资产的完整度,防止出现资产侵占和流失现象。最后,要加强媒体与公众的监督职能,在多元化监督形式下,保证国有资产内控管理效果。
五、结语
国有资产在行政事业单位运行管理过程中属于重要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关键的管理手段和工具,充分加强国有资产的内控管理,对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健康运行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充分认识目前国有资产内控管理中存在的不足,结合新时期背景下对国有资产内控管理提出的新要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对单位国有资产加强内控管理。
关键词: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内控管理
中图分类号:F810.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16-0236-02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治理结构以及治理能力逐渐增强,对国有资产管理提出了新要求。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属于我国国有资产的关键组成部分,为了充分满足新时期国家对于国有资产管理提出的更高要求,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充分采取有效措施,在实际运营管理过程中对国有资产加强内控管理,从而保证单位内部国有资产的完整性与高效利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有必要对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内控管理进行深入探究。
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内控管理原则
1.与预算管理相关联原则
行政事业单位拥有的国有资产,其采购资金主要来自于财政拨款,所以国有资产管理需要和预算管理加强联系。目前,我国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资产管理工作时,和预算管理处于相互独立状态,很难通过两者之间的联系加强管理,造成管理效率相对较低。基于此,需要在对国有资产进行内控管理期间,坚持与预算管理相关联原则,促使国有资产从源头优化内控管理,提高内控管理成效。
2.同步重视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原则
以往行政事业单位在对国有资产实施内控管理过程中,对实物管理比较重视,却不够关注价值管理。而价值管理在国有资产内控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不仅可以提高管理效率,还能缩减管理成本。基于此,在对国有资产实现内控管理期间,需要同步关注国有资产实物管理及价值管理,在此基础上提升内控管理成效。
三、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内控管理现状
1.缺乏良好的内控环境
行政事业单位在对国有资产进行内控管理过程中,缺乏良好的内控环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管理效果。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在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的時候,缺乏有关责任机制的完善构建,导致单位内部国有资产管理缺乏权威性,内控管理效率相对较为低下。其次,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在日常运行管理过程中,对国有资产相关管理缺乏正确认识,内部控制工作很少涉及到国有资产管理,致使各级人员对国有资产的内控管理缺乏关注度,影响管理成效。最后,单位目前没有针对国有资产建立健全的内控管理机制,单位内部干部职工针对国有资产进行意见和建议表达的渠道和平台比较单一和狭窄,导致国有资产缺乏良好的内控环境。
2.管理信息不能及时共享
行政事业单位在对国有资产实现内控管理的时候,科学、完善地构建资产管理体系,能够促使相关管理人员及时掌握资产清查、盘点、采购、使用状态以及报废处理等情况,财务人员也可及时结合系统数据对资产账簿进行数据信息核对。但是当前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各级业务管理部门对该系统缺乏正确认识,不能及时将国有资产相关信息上传至资产管理系统,导致系统显示的数据缺乏完整性和真实性,信息共享率低,难以对国有资产实际情况实现充分掌握。
3.内控活动不够全面
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针对国有资产进行内控管理的时候,内控活动不能对全部风险点实现有效覆盖,导致管理工作中长期存在风险漏洞。另一方面,以国有资产为对象开展的内控活动没有充分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一些风险点给单位带来的损失往往比相关内控活动耗费的资源要小,这种内控活动难以体现自身价值,导致管理人员容易出现逆反心理,相关内控活动也比较形式化。
4.风险评估能力有待提高
行政事业单位在对国有资产进行内控管理的时候,风险评估属于重要管理手段,也是保障内控管理效果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在对国有资产实现内控管理的时候,经常安于现状,对管理中存在的风险缺乏必要识别与科学评估。一方面,管理人员对公共资产缺乏正确的管理意识,不能及时、准确评估资产现存风险,导致资产管理比较薄弱。另一方面,管理人员管理思维比较固化,往往是按部就班的根据管理流程实施资产管理,不注重管理流程的改进和优化,导致国有资产既有管理流程不能满足新时期管理需求,管理效果低下。
5.监督手段单一
监督和评价是保障内控管理成效的重要手段,而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在对国有资产开展内控管理工作的时候,监督手段仍比较单一,基本上只靠财务部门对相关管理活动进行监督,监督力度有限且范围较小,难以发挥监督的重要作用。同时,由于单位没有针对国有资产相关内控管理工作建立专门的监督管理机构,监督人员往往身负多职,管理职责不够清晰,经常忽略监督职能,制度执行工作也不能实现全周期管理。
四、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国有资产的内控管理策略
1.加强业务授权控制,保持资产管理良好秩序
行政事业单位在对国有资产实施内控管理期间,所有业务都需要经过授权,确保管理计划和决策的充分正确,并有序执行管理制度,避免出现不合理、不合规或者不合法业务。常规业务通常为一般授权,各个部门要做好各自职责,明确分工,在单位内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且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充分落实不相容岗位分离,避免出现越权操作现象。购置或者处理重大资产的时候,需要加强立项管理和预算管理,提升资产管理适应性与可操作性。立项采购工作的时候,需要充分做好可行性论证与研究,避免出现决策失当现象,减少单位的盲目投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2.在制度中明确划分管理岗位职责
行政事业单位在针对国有资产实施内控管理的时候,需要结合单位财务管理需求、国有资产规模、人员编制以及资产类型等情况,充分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科学、完善的构建国有资产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确保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同时,在国有资产相关内控管理制度当中,需要对不同部门国有资产具体管理职责进行明确划分,并在企业范围内加强制度宣传和学习,促使各业务处室和内部干部职工充分了解岗位管理职责,防止出现扯皮、推诿等现象。
3.对固定资产加强信息化管理
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在对财务管理软件进行开发与使用的时候,需要充分参考、借鉴财政部开发的资产管理系统,确保单位内部资产管理信息能够和国家信息资源实现同步更新,并在大数据系统合理利用下,促使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具有可靠的信息和数据依据。另一方面,单位需要专门的针对国有资产相关内控管理工作构建信息化平台,通过二维码、红外线扫描等技术,对单位固定资产实现信息化管理,促使财务部门可以及时按照信息平台显示的数据和实物信息,及时做好清查盘点工作,对国有资产实际使用情况实现充分了解和掌握嗍。
4.梳理管理流程,构建内部控制手册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要针对国有资产构建业务管理程序,包括申请、核实、批准以及审查等,保证财务部门、管理部门以及使用部门对国有资产的内控管理都有明确分工。其次,要对国有资产建立专门的处置程序,保证国有资产可以公开、透明的处置,防止出现私藏资金和小金库等问题。最后,对国有资产的使用建立专门的管理制度,各个内控部门对国有资产做好日常管理,对资产定期的盘点与核实,及时维修固定资产,实现国有资产效能的发挥。
5.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逐步提升内控管理效果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要针对国有资产制定完善的监督机制,明确划分各管理部门具体职责,对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和评价,确保各项管理工作都处于监督状态。其次,国有资产使用部门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监督职能,充分保证资产的完整度,防止出现资产侵占和流失现象。最后,要加强媒体与公众的监督职能,在多元化监督形式下,保证国有资产内控管理效果。
五、结语
国有资产在行政事业单位运行管理过程中属于重要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关键的管理手段和工具,充分加强国有资产的内控管理,对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健康运行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充分认识目前国有资产内控管理中存在的不足,结合新时期背景下对国有资产内控管理提出的新要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对单位国有资产加强内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