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高超声速湍流边界层转捩试验研究

来源 :中国空气动力学会近代高温气体动力学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asZhang_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高超声速湍流边界层表面参数测量的试验方法,利用边界层的表面热流值,作为判断边界层转捩与否的依据,开展边界层攻角效应转捩特性试验研究。试验在我院FD-20炮风洞中进行,马赫数为6,试验模型是半锥度5°的圆锥模型。开展了对于圆锥模型,头部半径对转捩位置的影响,小攻角情况下对圆锥模型转捩位置的影响,并且获得了在2°和3°攻角情况下圆锥模型的攻角效应转捩全局曲线。试验结果证实了,在小攻角下,随着攻角的增加,边界层迎风面转捩位置向后移动,背风面转捩位置向前移动。
其他文献
非饱和土应力状态是采用有效应力(σ-u_a)和基质吸力(u_a-u_w)作为应力状态变量,相应的Mohr-Coulomb破坏包面是在有效应力、基质吸力和剪应力的三维坐标系中的曲面(通常在应
本文根据全局亚迭代耦合求解流体动力学方程和刚体动力学方程,研究了轴对称飞行器单自由度俯仰失稳运动的非定常特征。基于第二拉格朗日方程和虚功原理,导出了能够描述迟滞现
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编撰于清代乾隆年间.其医家类收书百余种(含附),共1 800多卷,可以说历代医学名著要籍基本上都被选入.它的编订首先要归功于全书的总纂官纪昀.不过,纪昀
由学者们对西周(希希炎)公盨铭的研究来看,其内容与等传世古史文献所记多有吻合,这表明过去疑古学者以为与禹之事迹相关的古史文献记载皆产生于春秋以后等观点并不能成立,同
汶川地震诱发的大量崩塌和滑坡不仅直接为泥石流活动提供松散固体物质,还可能造成沟道堵塞.沟道内的堵塞坝虽然不像主河道上的堰寒湖那样造成大范围灾害,但溃央后却会引发大
辛亥革命前江苏地区的先进分子已经意识到,在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刻,恶习陋俗束缚了人们的思想,阻碍着社会变革.他们为了促进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进步,在移风易俗方面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中有一类“铜泡”,形制多为圆形,中部隆起,有沿且沿上多有穿孔.由于该类器物有自铭,一些学者结合铭文和文献材料,将其定名为“易”,并指出其基本功用[1].本
二月革命是俄国民主发展的历史分界线.但半年之后,就发生了十月革命,民主体系瓦解,20世纪俄国和世界历史的发展方向也就此根本改变.俄国第一个共和体制垮台的主要原因是,在等
寻找网络的社区结构对于理解真实网络的自组织机制、可视化大网络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现有的社区挖掘算法由于性能较低,还难以处理大型网络,特别是有着百万顶点的网络.然而,百万规模
合成并表征了一种离子对配合物1,[Cl2Bz-1-Apy]2[Ni(mnt2)],其中,Cl2Bz-1-Apy为(E)-1-(3,4-氯苯亚甲基氨基)吡啶-价阳离子,mnt是马来二睛基二硫烯二价阴离子.在配合物1的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