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生殖技术对子代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

来源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vy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辅助生殖技术(ART)对子代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5月期间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体外受精(IVF)/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冻融胚胎移植(FET)治疗后出生的2岁儿童(ART组,n=176),按照母亲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及儿童性别等方面进行配对,选取同时期于本院妇产科自然受孕分娩的2岁儿童作为对照组(NC组,n=176),采用发育智商(DST)量表及婴幼儿早期发育(CDCC)量表评估其神经、心理发育情况。

结果

①儿童的出生体质量及身高、2岁时体质量及身高等体格发育指标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ART组儿童其运动、社会适应、智力能区发育及发育智商(DQ)值稍低于NC组,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ART组儿童与NC组儿童相比,其智力发育指数(MDI)、运动发育指数(PDI)及能力评估异常者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进一步将ART组分为IVF组、ICSI组、FET组与NC组间比较,其DQ、MDI及PDI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ICSI组DQ(94.3±9.5)、MDI(102.0±15.7)及PDI(100.1±18.9)均略低于其他三组(P>0.05)。

结论

ART子代MDI、PDI及DQ指标与同年龄自然受孕子代相当,其神经心理发育未受影响。

其他文献
结外NK/T淋巴细胞淋巴瘤鼻型(ENKTL)为起源于NK或细胞毒T淋巴细胞的一种高度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发病与EB病毒(EBV)感染密切相关,东南亚和中南美洲发病率高。本病好发于鼻腔、鼻咽、鼻窦、腭部等呼吸消化道上段中线部位,肿瘤细胞弥散性浸润,呈血管中心性破坏性生长,引起进行性毁损性坏死为本病显著临床病理特征。近10余年来国际上深化了ENKTL分子遗传发病机制的认识,完善和优化了分期
血友病性关节病是血友病患者反复出血过程中最常见、最典型的表现之一。滑膜增生、炎症及新生血管生成、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和骨损伤是主要的发病机制。基于其发病机制,可能成为血友病性关节病治疗的靶点包括铁、炎症、血管重塑、高纤溶、软骨再生和骨重塑。迄今为止,铁螯合剂、抗炎疗法、抗纤溶剂和骨重塑剂在临床前实验阶段已证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就血友病性关节病的发病机制进行叙述,确定潜在的治疗靶点,以提供血友病性关节
目的讨论儿童先天性中胚叶肾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5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12例先天性中胚叶肾瘤患儿的年龄、影像学特征、病理分型、治疗及预后。结果12例患儿年龄7 d~25个月,平均3.1个月。术前均未化疗,均行瘤肾切除术,陈旧破溃2例。术后病理:经典型5例(41.7%);细胞型4例(33.3%),均<3月龄,1例陈旧破溃;混合型3例
目的分析儿童非转移性横纹肌肉瘤(RMS)分层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2005年1月至2016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新诊断的非转移性RMS患儿,共129例。根据RMS术前、术后分期及病理类型将患儿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综合治疗方案包括根据分组采用不同强度化疗、放疗治疗及适时肿瘤根治性切除术。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对RMS进行生存率及影响因
目的探讨青春期睾丸扭转与季节温度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7年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经手术诊断为睾丸扭转的2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住院信息及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查到并记录了该地区的季节和开始发病时当天温度。同时根据其发病的季节,将28例患儿分为春季组、夏季组、秋季组和冬季组。结果28例患儿平均年龄为13.0岁(10.4~17.0岁);病程1~
目的调查上海地区住院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发生率、病死率和临床特点。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住院的623例NEC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数据统计采用Stata 12.0软件包。结果共纳入623例NEC患儿,早产儿485例(77.8%),包括1期304例,2期176例,3期143例。胎龄(33.2±3.9)周,出生体质量(1 979.7±813.5)g。住
目的研究IN1基因表达水平与儿童肝母细胞瘤(HB)临床特点及疗效的相关性,阐明IN1基因对治疗及预后的预警价值。方法筛选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确诊的初诊初治HB 40例。采用荧光免疫PCR法检测IN1基因mRNA表达水平。收集HB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分期、分组、危险度、化疗疗效及预后。应用SPSS 21.0软件分析IN1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临床疗效、分期、预后
目的了解儿童颅面骨受累的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收治的145例颅面骨受累的LCH患儿的临床资料。将颅面骨受累的LCH患儿分为中枢神经系统风险(CNS-RISK)颅面骨受累组和非CNS-RISK颅骨受累组。患儿于化疗5周、11周、25周、52周及停药3个月、6个月、1年、3年进行疾病状态评
目的探讨儿童紫癜性肾炎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及肾脏病理特征。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8年5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肾脏病房住院的50例紫癜性肾炎患儿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并高尿酸血症组(19例)与正常尿酸组(31例)患儿年龄、性别、血压、血清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三酰甘油、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尿酸、估算肾小球滤过率、肾组织病理学结果的差异,并对近期
腹泻病是发展中国家儿童患病和死亡的主要病种之一,其中感染性腹泻对儿童健康的危害尤为严重。2012年美国医疗保健流行病学学会(SHEA)、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与美国感染病学会标准和实践指导委员会(SPGC)审核和批准成立了儿童和成人感染性腹泻管理的多学科专家组。2017年发布了感染性腹泻诊治指南,对感染性腹泻的诊治管理进行了审定和推荐,现介绍指南中有关儿童部分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