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时代新要求,全面提升中小学校德育工作水平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ydd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代新阶段,学校德育工作要突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线,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要求,秉持守正创新原则,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目标,不断增强吸引力、感染力、针对性、时效性,充分发挥出中国特色学校德育制度优势,为培养担当大任的时代新人铸魂健骨。
  1.着眼新形势新要求,研判审视学校德育工作的定调和命题
  面对国内国外形势,我们要认清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环境。
  一是适应国际形势需要,强化学校德育工作定调。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版图在加速演变,国际斗争更加剧烈,学校德育工作关系长远人心向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学校德育工作更加重视,要求更加明确。全国教育大会之后,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了一系列关于基础教育的文件,其中,很大篇幅在部署德育工作;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讲话和论述,集中在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劳动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家庭教育、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等德育工作范畴,这充分体现了进入新时代,基础教育特别是德育工作的战略位置越来越重要,也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根本目标是培养拥护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时代新人。现在的中小学生,承担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任,更肩负着维护国家政治安全、赓续社会主义命脉的重大使命。这样的国际形势要求学校德育工作必须强化政治要求,即进一步提升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提升到“为谁培养人”的高度上来;既高度重视培养建设者,又高度重视将其培养成为接班人。
  二是适应国内环境需要,为学校德育工作命题。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在加快,经济在换挡升级,社会在迅速发展,思想在更新变化,作为上层建筑的学校德育工作也要迅速调整适应。学校教育特别是德育工作面临的形势越来越严峻。从社会层面看,社会思想文化环境更加复杂,价值观冲突更加激烈,“丧文化”“佛系文化”“道系文化”等侵蚀着青少年的精神、消磨着青少年的意志;从网络环境看,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以及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给我们开展思政工作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从交流方式看,“饭圈文化”“祖安文化”等不良交流方式严重腐蚀着孩子们的心灵;从这一代孩子的成长来看,他们成长环境优越、见识比较广,更加活跃和自信,然而也造成了很多孩子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吃苦耐勞精神不足;从学校德育工作看,个别学校重智轻德、重主轻副、重物轻人、重内轻外的观念依然存在,德育的方法途径相对单一,缺乏常态机制和有效途径载体等,区域、城乡、校际之间德育工作水平还存在不少差距。因此,国内环境也为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命题——解决推进过程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聚焦德育各个模块的育人目标找差距,以孩子易于接受的视角和方式,不断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渗透力、感染力、吸引力,重视互联网的作用,努力探索新路径,全面提升工作实效。
  2.树牢“为谁培养人”的主线,解决学校德育工作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筑牢为谁培养人的主线,说到底就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这也是学校德育工作定调命题的总方向。当前,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对学校德育工作不是不重视,也不是没有抓,而是抓得不够聚焦、不够到位,导致开展不够充分、不够平衡。不充分是指,搞了活动,没有提炼意义和价值,没有深入到思想灵魂的根本,没有把学生往思想深处引导;不平衡是指,一般的活动搞得多,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搞得少,或者将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的活动泛化成一般的社会实践活动。下一步,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第一,抓爱国主义教育要着力抓拥护党的领导。爱国,当然爱她的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和文明璀璨,但深化和升华到价值判断层面,根本上是因为党的领导使这一切得以复兴和成为可能,引导学生认识到深层次“爱”的对象应该是这背后的力量。新时代爱国主义的本质,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我们培养的人必须坚决拥护党的领导,这个要求要更加突出、更加鲜明。
  第二,抓思政课改革的关键是增强吸引力。增强吸引力的关键是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好的思政课教师要忠诚于党、热爱祖国、富有情怀、学识渊博、收放自如、亦师亦友,能够受学生欢迎。只有高度重视、充分尊重、礼遇厚待,才能培养出好的思政课教师。好校长都要努力培养好的思政课教师,好学校都要以拥有一批好的思政课教师为光荣、为标志。
  第三,抓德育一体化的重点是有机衔接融入。有机衔接重在系统设计和管理,通过顶层构建、实施监测、反馈修订,不断往复,用管理推进方式的“螺旋式上升”完成教育内容的“螺旋式上升”。有机融入要在两个方面下功夫,即德育学科和学科德育。德育学科要求德育课内容灵活丰富,用大千世界具体现象引导价值追求,这既要靠教师的努力,更要靠联合教研,互相启发,还要学会借鉴好的教学案例,取长补短。学科德育的重点是开展教学科研,找准着力点,有机打通或提示学科知识与哲学思辨、价值导向的通道,必须依靠强大的科研力量,全国有不少地方已经形成成果。
  第四,抓劳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劳动意识。劳动教育是当前整个教育体系中的短板,一些青少年还存在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开展劳动教育,不是简单的郊游放松,也不是仅仅为了出力、出汗、晒太阳,而是让孩子们深刻体会到一切来之不易,人人相互依存,尊重一切有益劳动,敬重劳动人民;进而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明白人是劳动的存在,不断增强做好接班人的自觉意识,主动参与推动历史进程。
  第五,抓团队工作的根本是突出政治启蒙。好的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直接吃,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地吸收。但盐放的分量不够也不行,这是当前的突出问题。一些团队工作和活动没有系统设计,没有将理想信念和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根本,变成了志愿服务或者社会实践活动,没有升华到应有的教育层级。要把团队活动和一般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区别开,避免泛化和混淆,要体现出鲜明的政治色彩和组织特色。   第六,抓家庭教育的着力点是增进理解共情。要瞄准当前的突出问题,教育学生传承孝文化等传统家庭美德,注重加强感恩教育,让学生珍惜生命、明白责任,顾及父母感受。针对校外培训、作业辅导、手机管理、体质健康、保障睡眠等热点难点问题,要加强亲子沟通,让家长全程参与,理性看待孩子成长,尊重孩子的合理需要和个性发展。针对解决家校纠纷、推行教育惩戒等方面,要密切家校沟通,培养教师开展家长思想工作的能力,增进彼此理解,构建良好家校关系。
  第七,抓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是突出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具备隐性德育资源的浸润作用。校园文化可以丰富多彩,但不能没有灵魂。打造校园文化,既不能千校一面,也不能随心所欲。校园文化既要体现校长办学思想,更要坚持党的教育主张。因此,校园文化塑造要突出价值观引领,围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
  3.守好德育工作的安全底线,注重用好创新成果
  深化学校德育工作,既要主线对标,又要有底线思维、问题导向。要让学校德育工作提质,需要虚功实做,借助和用好典型、经验和载体,让德育工作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了。
  一是守牢意识形态安全底线。学校意识形态工作就像播种机,对学生未来影响巨大。要加强正面宣传,结合重大时政,用成就和事实说话,讲透体会、讲好故事、讲清是非,守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要把功夫用在关心爱护学生上,对于苗头性思想问题,要早发现、早引导、巧帮助,用教师的仁爱之心引导、矫正个别学生的迷茫之思。
  二是做实心理健康安全底線。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将于今年6月1日正式实施,就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全面筛查、干预、矫治和治疗工作等作出了明确规定,我们要抓住契机加快推进。心理健康不能只停留在教育引导层面,要依法做实底线,进行筛查监测,确定重点工作对象,提高施策精度,进行有效干预,整体提升科学水平,努力防患于未然。教育部心理健康指导委员会和教学指导专委会将发挥更大作用,各地也要加强专家队伍建设。
  三是构筑校园安全底线。要高度重视学生欺凌、性侵、伤师等极端不良问题,这些情况虽不普遍,但影响恶劣。要认真贯彻新修订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刑法修正案(十一)》,利用案例加强警示教育,普及法律常识,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要通过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救能力,做到第一时间求救,作出有效求救。要健全相关制度,进行必要的牵制和监督,不留管理死角,不给违法犯罪留下空间和可能。
  四是用好德育创新载体。要用好教育部推出的“一校一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典型案例,解决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差的问题;用好中国教育学会推出的《家庭教育指导手册》,用具体案例指导实践,全面提高学校教师指导家庭教育,以及家长做好家庭教育的能力;用好北京师范大学编写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手册》,提升学校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面向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新目标,教育部更加聚焦教育教学工作,专门成立了首届全国基础教育教学专家指导委员会,其中有6个组与德育工作直接相关。各地也要健全相关组织,与现有的研究机构、研究力量汇成合力,共同促进学校德育工作改革发展。
  五是发挥北京市德育引领作用。北京市是全国政治中心,学校德育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成立两年多来,始终坚持高位引领、求真务实,进行了大量探索,积累了有益经验,构筑了有效阵地,形成了广泛动员,营造了良好氛围,有力推动了北京市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北京小学的德育特色课程建设、史家小学的家校协同、白家庄小学的德育管理理念、首师大附小的特色德育校园文化、一零一中学的劳动教育、北师大二附中的德育体系建设等工作,都成为了北京市德育工作的明珠。长三角、珠三角等地教育部门和学校也积累了丰富经验。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对全国范围德育工作典型的甄别、培育和推广力度,加快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学校德育方案和经验,推动学校德育工作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发挥应有作用,充分展现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其他文献
2020年以来的新冠疫情,作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于高校的教育教学以及思政工作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疫情爆发以来,首都几所艺术院校在积极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大力弘扬爱
社会实践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实践基地建设是深化实践育人实效的重要载体.通过分析社会实践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发挥培养创新能力、全球胜任力、社会责任感的多重育
2011年开始,每年6月的高考周,北京四中高二年级全体学生,会在领队教师的带领下分赴河北、山西等地的十几所乡村中小学,进行为期一周的乡村社会实践活动.为什么要带学生到乡村
期刊
在线教学成为高校教学体系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如何保障其质量也成为亟待解决的焦点问题.“PDCA”模式源自全面质量管理,对于当前在线教学督导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都具有较好借鉴
为进一步服务学校“双一流”建设,了解毕业生和在校生对母校人才培养的评价和反馈,通过分层抽样和追踪调研的方式,对1,389名同济大学在校生和近五年毕业生开展了调研.结果 显
摘 要:全在线教学为“文献检索”课的授课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改革契机。以提高课程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为改革目标,采用“直播示范 慕课翻转 实操录播 分组互促”的全在线混合式教学模式,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程作业和教学评价五方面说明课程改革要点,并实时测评实践效果,以期为同类课程在线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在线教学;混合式教学;“文献检索”课  2020年2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在疫
2009年9月4日,为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学校调研.在座谈会上,温总理提出中国教育发展面临的两个深层次问题——杰
期刊
新经济形势下,传统的政府会计制度无法有效应对市场需求,社会公众对政府公开的财务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本文首先总结与分析了
北京开放大学延庆分校以“新思想、新模式、新品牌”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紧紧围绕分校发展大局,更新观念,找准路径,突出实效,提高党组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快速发展,我国中小企业的规模与数量持续增长,进一步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中小企业因为种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发展存在局限性,突出表现在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