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PPO技术应用于肱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肘关节评分的影响

来源 :吉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Ho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选用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MIPPO)治疗肱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患者的效果及对肘关节评分的影响.方法:将50例肱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25例,治疗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25例,治疗MIPPO),观察患者肘关节功能评分(Mayo)、手术指标、肩关节功能评分(CMS)、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Mayo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更高,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肩部疼痛、日常活动、肩关节活动范围以及肌力等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0.00%、88.00%,观察组显著更高,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24.00%、4.00%,观察组显著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选用MIPPO,可明显提高患者肘关节与肩关节功能改善效果,且手术安全性更高,并能提升骨伤愈合速度,获得更理想的治疗有效性.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α-乳香酸对肺动脉高压(PH)动物模型的在体干预作用.方法:SD大鼠(雄性)随机分成四组(常氧干预组、常氧对照组、低氧干预组、低氧对照组),低氧干预组、低氧对照组大鼠低氧处理,在常氧干预组和低氧干预组中,每组每天α-乳香酸按体重(10μg/g)1次口服给药,低氧对照组、常氧对照组服用安慰剂4~8周;8周时应用右心导管检查估测肺动脉平均压力(mPAP)、右心室压力(mRVP),检测后处死动物,沿心脏室间隔边缘剪下右心室,称取右心室、左心室+室间隔质量,并制作肺动脉病理切片.结果:低氧干预组、低氧对
目的:探讨氢溴酸槟榔碱抗胃黏膜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5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五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氢溴酸槟榔碱低剂量组、氢溴酸槟榔碱中剂量组及氢溴酸槟榔碱高剂量组(分别给予11 mg/kg、22 mg/kg、44 mg/kg氢溴酸槟榔碱).取40只以乙酸灼烧法复制实验性胃溃疡模型,建模成功后用不同剂量的槟榔碱灌胃治疗7 d,收集胃液,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量胃液游离酸量、总酸量,用胃蛋白酶检测试剂盒测定胃蛋白酶活性.后处死切开胃壁,观察大鼠胃黏膜损伤情况,并用游标卡
目的:探讨烟酸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As)兔协同刺激分子B7-H3和B7-H4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30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As组和烟酸组.As组持续高脂饮食14周,烟酸组在高脂饮食8周基础上给予烟酸200 mg/(kg·d)干预6周,对照组普通饮食14周.实验前、实验后0周、8周及14周采集静脉血,实验结束时留取主动脉.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HE法检测主动脉斑块病理改变,酶联免
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在结肠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结肠腺癌及癌旁组织58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SIRT1在结肠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SIRT1在结肠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1%和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结肠腺癌中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和年龄有关(P<0.05).另外,SIRT1表达部位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有关.结论:SIRT1在结肠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部位与肿瘤分化有关,提示SIRT1在结肠腺癌
目的:基于腱性组织修复与细胞机制重塑不可分理论,采用兔肩损伤模型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调控基质重塑对肩袖损伤模型肌腱修复的可能效果,为PRP治疗肩袖损伤非手术治疗及肌腱修复机制进一步奠定基础.方法:对照组造模成功大白兔6只不予处理(空白组);PRP组取造模成功大白兔6只给予1 ml PRP关节腔注射,8周后检查;PRP+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1组取造模成功大白兔6只给予PRP(0.5 ml)+TIMP-1(0.5 ml)关节腔注射,8周后检查.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Ⅰ型、Ⅲ型胶原蛋白;磁共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结肠癌相关转录本2(CCAT2)和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纳入接受手术切除治疗的胃癌患者40例,qRT-PCR法检测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CCAT2、Beclin-1、LC3mRN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CCAT2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胃癌组织自噬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CAT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较癌旁正常组织显著增高(P<0.05),且胃癌组织中CCAT2表达水平与胃癌直径大小、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显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患者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收集2015年9月~2019年9月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全面分期手术的19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探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淋巴结转移率8.6%(17/198),非子宫内膜样癌、低分化、FIGO分期晚、深肌层浸润、淋巴血管间隙浸润、MELF浸润和宫颈间质浸润是子宫内膜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分化、淋巴血管间隙浸润、深肌层浸润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目的:研究紫檀芪(PTS)对脓毒症大鼠炎性反应和心脏动作电位的作用.方法:通过盲肠结扎穿刺术建立大鼠脓毒症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和PTS组(腹腔注射25 mg/kg),24 h后处死大鼠,采集心肌进行心脏动作电位检测和组织病理学检查;ELISA法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IgE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脓毒症组中TNF-α、IL-6、CK-MB、IgE含量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
目的:观察自动间歇脉冲式硬膜外注射联合硬膜外自控镇痛与持续硬膜外注射联合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分娩镇痛在瘢痕子宫妊娠阴道试产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符合阴道试产且要求分娩镇痛的瘢痕子宫妊娠产妇100例,按随机数据表法分为两组:50例自动间歇脉冲式硬膜外注射复合PCEA为观察组,50例持续硬膜外注射复合PCEA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所需硬膜外药液总量和自控加药次数及产妇满意度.结果:镇痛前、镇痛后产妇VAS评分,两组中转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出生1 min Apga
目的:探讨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胰岛素抵抗、叶酸(FA)、同型半胱氨酸(Hcy)的相关性.方法:选择T2DM患者11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25(OH)D水平将所有患者分为三组,25(OH)D低水平组29例为25(OH)D30μg/L.检测三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FA及Hcy水平,分析25(OH)D水平与HOMA-IR、FA及Hcy水平的相关性.结果:25(OH)D低水平组25(OH)D、FA水平最低,而HOMA-IR及Hcy水平最高,三组组间对比,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