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悟中的生命更美丽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penghu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我在执教《老人与海鸥》一课时,从老人喂海鸥切入,追溯到海鸥送老人深情的悲壮画面。在教学这悲壮的画面时,先引导学生观看课件,情景再现。再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师:谁愿意把你的感受和大家一起分享?
  生:这场面太美了。
  师:(惊奇地)场面美?
  生:(大声地)是意想不到的壮观。
  生:是不可思议的。
  师:真是会读书呀!
  【反思】浓浓的情感是靠文字来传递的。感悟情感必须凭借对重点词、句的品读。让学生整体通读课文,找出自己对课文理解深刻的句子,这是对学生个性阅读的尊重。在此基础上,把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重点的品读训练,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充分的对话、互动,使文中老人与海鸥之间浓浓的情得到了很好的传递。面对这美丽、壮观而又震撼人心的情感,教师该如何进行引导、点化,让品悟中的生命更美丽呢?以上案例,引发了我的几点感悟。
  一、品析词句,体验亲情背后的感动
  语文教学要体现以读为本。课文中描写海鸥的句子写得非常生动传神,也十分感人。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从朗读中整体感知情感、从品词析句中理解情感、从课外拓展中升华情感皆是紧扣文本展开,围绕情感教学展开的,是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如:“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理解这句话时,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亲人离别的悲痛。有的学生说:“奶奶去世的时候,亲人们就是像海鸥那样站成两行为奶奶送行的。”我立刻追问:“能说说你当时的感受吗?”她的眼睛里闪烁着泪光,此刻在她的眼前仿佛出现了葬礼的情景。“我从小跟着奶奶生活,她最疼我、爱我,想到她从此再也不会和我玩了,我再也不会拥有她的爱的时候……”她哽咽了,每个同学的心里同情、悲痛之情油然而生。此刻让学生把这种情感融入课文的朗读之中。让他们带着各自的体验读一读这段话,让学生用心灵诵读,用心体验这浓浓的亲情。
  在研读老人爱海鸥的段落时,我让学生抓住老人喂海鸥动作的词语“小心地放”“退开一步”“撮起嘴”“顺着栏杆边走边放”,学生找出这些表示动作的词语后,我又引导学生在这些词语的前面加个“为什么”,以促进学生对词语所表达情感的深入理解,更让学生通过词语体会老人对待海鸥如同父母对待儿女的爱。
  二、品读想象,体悟深情背后的震撼
  在本课中我抓住了文中“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从而实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目的。
  通过仔细的阅读和筛选,着重强调文中的细节描写,从而感受老人与海鸥、海鸥与老人感情的深刻。仅仅通过句段字面了解老人喂海鸥的细心和通过想象感受老人喂海鸥不容易还不够,要让文字触动学生的心弦,从内心真实地感受老人对海鸥的感情。只有让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去体会作者的情感历程,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才能使他们真正受到熏陶感染,形成内在的精神力量。教学这部分,我采用了创设情境法:课件出示老人的照片、海鸥纷飞的Flash画面,为学生创设情境,渲染气氛,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内容,品味情感;我们都知道,情感不是一种涂抹在作品表层上的附属品,而是深深地渗透在构成作品的每一个词语、每一个的标点和每一个句子之中。于是抓住重点段落,通过教师有声有色的范读,给学生提供一个想象的空间,让学生真真切切地去感受老人与海鸥的那份和谐快乐,感受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
  三、品感悟情,体味生命背后的美丽
  文章是以“言”表“情”的。课文为学生展现了丰富的情感世界。文本与生活的结合,会使学生很容易体会到海鸥对老人那深厚的情谊,很自然地通过朗读流露出来,加上采取不同方式的读(范读、指名读、引读、男生读、女生读、师生赛读、齐读)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真正达到以读悟情的目的。课文的后部分,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教学这部分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抓重点词句让学生回忆并再现老人对海鸥所做的一切,那浓浓的深情再次唤醒学生的情感,然后以“如果你就是其中一只海鸥,会连声呼唤什么?海鸥们肃立不动,会想些什么?为什么用‘扑’而不是用‘飞’?”等移情体验的方法来体会和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得具体生动的,把老人对海鸥,海鸥对老人的深情交融在一起,情感在感人和不可思议中升华。学生在感悟、体验和交流中与文本产生共鸣,让学生在“万物皆有感知爱的灵性”上进行思维碰撞,从而体悟到生命背后的美丽,以达到人文情合三为一的境界。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让孩子在品味与体悟中学习,才能真正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作者单位 山东省博兴县第三小学)
其他文献
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温柔的陷阱”,让人防不胜防,一不小心就掉入其中。而在初中数学题目中,也存在着各种“温柔的陷阱”,即使通過大量的练习,学生还是容易栽倒其中,我们称这类习题为“易错题”。这时,就需要我们教师及时运用这些“易错题”为典例,剖析其易错的根源,通过对各种“易错题”的“曝光”,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期刊
摘 要:在建党90周年之际,全国上下开展了唱红歌、学红歌、颂经典等一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红色歌曲不仅触动了听着红歌长大的老一辈的怀旧情绪,也以其独特的精神魅力激发了青少年的参与热情,使他们在歌声中经历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礼。唱响“红歌”是对红色精神的一种传承与弘扬,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的情感,使他们更加珍惜现在和平的学习生活,给学校注入了一股积极向上的气息,营造了一种生机
期刊
摘 要:中职数学课改,要求数学老师会讲故事,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了中职课改的必要性,讲故事教学的原因,以及常用教材和故事的范围,阐述了一个用故事拓展例题的原创案例。  关键词:中职数学;课改;讲故事
期刊
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十多年来,我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提高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语文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人在吸取他人研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实践,就新课标下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教学新模式的探究与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  一、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阅读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既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实施人
期刊
当前,教学改革如火如荼,新课改试验也层出不穷。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互动、生成已成为新课改的基本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成为我们语文教师教学工作的航向标。  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而且更应该是师生共同构建知识的过程;不是教师单人表演的过程,而是师生交流互动的过程;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的再现,而是教师教育智慧的充分展现;不只是实现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
期刊
在生物教学中,新课程改革给生物教师带来了很大的思想冲击,我们一致在探索、实践、反思一种新理念新思想的教学模式,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作为师生双方互动的交流活动,只有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才能激活有生命力的、生机勃勃的生物教学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课堂教学是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对四年级孩子的要求是:“能根据所学内容表演对话或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能根据图片或提示写简单的句子。”这项要求成为我制订Unit 7 Eating out Part C教学计划的基准。  在进行教学目标分析的时候,我采用新课标的三维目标分类,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要求,采用层级分析法和信息加工分析法来具体操作。P
期刊
口语交际是人与人之间互相沟通联系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方式之一,是人生存在于社会的最基本的需求之一。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学生必须毫无例外地用自己的话口述一切领会的东西。”就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对小学生的成长来看,口语交际是训练聆听、表达、合作、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能力的综合训练,这种能力是一种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世能力,不仅表现在说得准确、流利上,更表现为说的状态、形式上
期刊
摘 要:初中信息技术的“灵动课堂”,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充满灵气,课堂上生动灵活、师生积极互动。构建自主学习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模式,就是通过改变学习方式,注重个体的自主和主动的探索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探索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灵动课堂;自主学习;快乐高效    信息技术是以上机实践操作为主的课程,自主学习符合新课
期刊
环境问题已成为现代社会普遍关心的一个全球性问题。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和人们对环境问题认识的日益加深,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环境教育对培养人的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性。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已是广大教育者的共识。数学教科书与环境教育的内容很多,只要我们根据数学学科特点,把握渗透点,用数据说话,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因素  数学研究的是客观世界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