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我在执教《老人与海鸥》一课时,从老人喂海鸥切入,追溯到海鸥送老人深情的悲壮画面。在教学这悲壮的画面时,先引导学生观看课件,情景再现。再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师:谁愿意把你的感受和大家一起分享?
生:这场面太美了。
师:(惊奇地)场面美?
生:(大声地)是意想不到的壮观。
生:是不可思议的。
师:真是会读书呀!
【反思】浓浓的情感是靠文字来传递的。感悟情感必须凭借对重点词、句的品读。让学生整体通读课文,找出自己对课文理解深刻的句子,这是对学生个性阅读的尊重。在此基础上,把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重点的品读训练,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充分的对话、互动,使文中老人与海鸥之间浓浓的情得到了很好的传递。面对这美丽、壮观而又震撼人心的情感,教师该如何进行引导、点化,让品悟中的生命更美丽呢?以上案例,引发了我的几点感悟。
一、品析词句,体验亲情背后的感动
语文教学要体现以读为本。课文中描写海鸥的句子写得非常生动传神,也十分感人。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从朗读中整体感知情感、从品词析句中理解情感、从课外拓展中升华情感皆是紧扣文本展开,围绕情感教学展开的,是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如:“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理解这句话时,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亲人离别的悲痛。有的学生说:“奶奶去世的时候,亲人们就是像海鸥那样站成两行为奶奶送行的。”我立刻追问:“能说说你当时的感受吗?”她的眼睛里闪烁着泪光,此刻在她的眼前仿佛出现了葬礼的情景。“我从小跟着奶奶生活,她最疼我、爱我,想到她从此再也不会和我玩了,我再也不会拥有她的爱的时候……”她哽咽了,每个同学的心里同情、悲痛之情油然而生。此刻让学生把这种情感融入课文的朗读之中。让他们带着各自的体验读一读这段话,让学生用心灵诵读,用心体验这浓浓的亲情。
在研读老人爱海鸥的段落时,我让学生抓住老人喂海鸥动作的词语“小心地放”“退开一步”“撮起嘴”“顺着栏杆边走边放”,学生找出这些表示动作的词语后,我又引导学生在这些词语的前面加个“为什么”,以促进学生对词语所表达情感的深入理解,更让学生通过词语体会老人对待海鸥如同父母对待儿女的爱。
二、品读想象,体悟深情背后的震撼
在本课中我抓住了文中“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从而实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目的。
通过仔细的阅读和筛选,着重强调文中的细节描写,从而感受老人与海鸥、海鸥与老人感情的深刻。仅仅通过句段字面了解老人喂海鸥的细心和通过想象感受老人喂海鸥不容易还不够,要让文字触动学生的心弦,从内心真实地感受老人对海鸥的感情。只有让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去体会作者的情感历程,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才能使他们真正受到熏陶感染,形成内在的精神力量。教学这部分,我采用了创设情境法:课件出示老人的照片、海鸥纷飞的Flash画面,为学生创设情境,渲染气氛,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内容,品味情感;我们都知道,情感不是一种涂抹在作品表层上的附属品,而是深深地渗透在构成作品的每一个词语、每一个的标点和每一个句子之中。于是抓住重点段落,通过教师有声有色的范读,给学生提供一个想象的空间,让学生真真切切地去感受老人与海鸥的那份和谐快乐,感受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
三、品感悟情,体味生命背后的美丽
文章是以“言”表“情”的。课文为学生展现了丰富的情感世界。文本与生活的结合,会使学生很容易体会到海鸥对老人那深厚的情谊,很自然地通过朗读流露出来,加上采取不同方式的读(范读、指名读、引读、男生读、女生读、师生赛读、齐读)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真正达到以读悟情的目的。课文的后部分,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教学这部分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抓重点词句让学生回忆并再现老人对海鸥所做的一切,那浓浓的深情再次唤醒学生的情感,然后以“如果你就是其中一只海鸥,会连声呼唤什么?海鸥们肃立不动,会想些什么?为什么用‘扑’而不是用‘飞’?”等移情体验的方法来体会和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得具体生动的,把老人对海鸥,海鸥对老人的深情交融在一起,情感在感人和不可思议中升华。学生在感悟、体验和交流中与文本产生共鸣,让学生在“万物皆有感知爱的灵性”上进行思维碰撞,从而体悟到生命背后的美丽,以达到人文情合三为一的境界。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让孩子在品味与体悟中学习,才能真正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作者单位 山东省博兴县第三小学)
师:谁愿意把你的感受和大家一起分享?
生:这场面太美了。
师:(惊奇地)场面美?
生:(大声地)是意想不到的壮观。
生:是不可思议的。
师:真是会读书呀!
【反思】浓浓的情感是靠文字来传递的。感悟情感必须凭借对重点词、句的品读。让学生整体通读课文,找出自己对课文理解深刻的句子,这是对学生个性阅读的尊重。在此基础上,把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重点的品读训练,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充分的对话、互动,使文中老人与海鸥之间浓浓的情得到了很好的传递。面对这美丽、壮观而又震撼人心的情感,教师该如何进行引导、点化,让品悟中的生命更美丽呢?以上案例,引发了我的几点感悟。
一、品析词句,体验亲情背后的感动
语文教学要体现以读为本。课文中描写海鸥的句子写得非常生动传神,也十分感人。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从朗读中整体感知情感、从品词析句中理解情感、从课外拓展中升华情感皆是紧扣文本展开,围绕情感教学展开的,是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如:“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理解这句话时,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亲人离别的悲痛。有的学生说:“奶奶去世的时候,亲人们就是像海鸥那样站成两行为奶奶送行的。”我立刻追问:“能说说你当时的感受吗?”她的眼睛里闪烁着泪光,此刻在她的眼前仿佛出现了葬礼的情景。“我从小跟着奶奶生活,她最疼我、爱我,想到她从此再也不会和我玩了,我再也不会拥有她的爱的时候……”她哽咽了,每个同学的心里同情、悲痛之情油然而生。此刻让学生把这种情感融入课文的朗读之中。让他们带着各自的体验读一读这段话,让学生用心灵诵读,用心体验这浓浓的亲情。
在研读老人爱海鸥的段落时,我让学生抓住老人喂海鸥动作的词语“小心地放”“退开一步”“撮起嘴”“顺着栏杆边走边放”,学生找出这些表示动作的词语后,我又引导学生在这些词语的前面加个“为什么”,以促进学生对词语所表达情感的深入理解,更让学生通过词语体会老人对待海鸥如同父母对待儿女的爱。
二、品读想象,体悟深情背后的震撼
在本课中我抓住了文中“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从而实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目的。
通过仔细的阅读和筛选,着重强调文中的细节描写,从而感受老人与海鸥、海鸥与老人感情的深刻。仅仅通过句段字面了解老人喂海鸥的细心和通过想象感受老人喂海鸥不容易还不够,要让文字触动学生的心弦,从内心真实地感受老人对海鸥的感情。只有让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去体会作者的情感历程,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才能使他们真正受到熏陶感染,形成内在的精神力量。教学这部分,我采用了创设情境法:课件出示老人的照片、海鸥纷飞的Flash画面,为学生创设情境,渲染气氛,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内容,品味情感;我们都知道,情感不是一种涂抹在作品表层上的附属品,而是深深地渗透在构成作品的每一个词语、每一个的标点和每一个句子之中。于是抓住重点段落,通过教师有声有色的范读,给学生提供一个想象的空间,让学生真真切切地去感受老人与海鸥的那份和谐快乐,感受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
三、品感悟情,体味生命背后的美丽
文章是以“言”表“情”的。课文为学生展现了丰富的情感世界。文本与生活的结合,会使学生很容易体会到海鸥对老人那深厚的情谊,很自然地通过朗读流露出来,加上采取不同方式的读(范读、指名读、引读、男生读、女生读、师生赛读、齐读)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真正达到以读悟情的目的。课文的后部分,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教学这部分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抓重点词句让学生回忆并再现老人对海鸥所做的一切,那浓浓的深情再次唤醒学生的情感,然后以“如果你就是其中一只海鸥,会连声呼唤什么?海鸥们肃立不动,会想些什么?为什么用‘扑’而不是用‘飞’?”等移情体验的方法来体会和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得具体生动的,把老人对海鸥,海鸥对老人的深情交融在一起,情感在感人和不可思议中升华。学生在感悟、体验和交流中与文本产生共鸣,让学生在“万物皆有感知爱的灵性”上进行思维碰撞,从而体悟到生命背后的美丽,以达到人文情合三为一的境界。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让孩子在品味与体悟中学习,才能真正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作者单位 山东省博兴县第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