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这个独居渐成社会常态的时代,“独居青年”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甚至很多媒体报道都对他们冠上了“空巢青年”的称号。拟运用社会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以“空巢感”为切入点,系统而科学地探究大城市独居青年的社会交往和心理状态。在此基础上,对大城市独居青年是否存在“空巢感”以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分析。并用社會学的视角对这一群体的产生背景、社会关系、日常生活等进行深描。以期为建构当代青年社会支持体系、化解心灵孤独、扩大社会交往,提供理论依据和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独居青年;空巢感;社会关系;心理状态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29.042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离开家人、独自生活已经不再是一种稀有现象。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当今中国的独居青年数量已经接近2000万,而独居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和生活方式,有可能会带来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独居青年”作为新兴群体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一些人认为“独居青年”空巢又“空心”,因为独居而缺乏情感寄托,生活独立,但孤独感明显增强。也有网友将“独居青年”的生活状态总结为“无人问我粥可温,无人与我立黄昏”“孤独得像条狗,但却连狗都买不起”。同时也有人认为,“独居青年”是个伪命题,由于网络和手机通讯的快速发展,他们能够随时随刻与家人、朋友取得联系,选择在大城市独自打拼,是为了自己的梦想。“独居青年”这一群体的总体状况如何,迄今我们尚不可知,但该群体的出现与整个社会转型息息相关,是我们这个时代不可避免的话题。本文拟运用社会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以“空巢感”为切入点,系统而科学地探究大城市独居青年的社会交往和心理状态。在此基础上,对大城市独居青年是否存在“空巢感”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分析。同时用社会学的视角对“独居青年”的产生背景、社会关系、日常生活等进行深描。以期为建构当代青年社会支持体系、化解心灵孤独、扩大社会交往,提供理论依据和针对性建议。
1.2 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关于“空巢青年”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网络媒体的报道远远多于专门的学术研究。通过搜索并未发现国外有专门针对独居青年的相关研究,更多是将他们的行为视为单身浪潮或社会现象的一小部分来描述分析。在国内研究中,已有的文献和报道大多停留在网络媒体层面,缺乏实证材料的支撑。因此,本研究希望通过城市“独居青年”生活状态及其“空巢感”影响因素的探究,为了解这一群体的真实生活提供新的思考。以期为“独居青年”这一群体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针对性的建议。
2 “独居青年”现状研究
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的“独居青年”数量已经接近 2000万人,有人认为该群体空巢又“空心”,因为独自生活而缺乏情感方面的寄托,独立但空巢感强 ;曾有网友这样描述一个典型的“独居青年”:“二三十岁的年龄,在大城市有体面工作,住在月租两三千的出租屋内,唯一的室友是自己的萌宠,厨房配套设施虽然完备但吃饭依靠外卖,不停地在手机和电脑之间随时切换,不出门不洗头,眼睛常年布满血丝……”;有趣的是, “独居青年”中有相当一部分的人是宠物爱好者,因为这些小小的生命使他们学会了牵挂。
我国城市出现大量流动人口“独居青年”,是加速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发展的结果,“独居青年”的产生必然受到社会制度性和结构性因素的影响。这一群体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是现代社会变迁和发展过程中的产物。
齐美尔将社会想象成相互交错的社会关系。格兰诺维特在其研究中进一步说明了不同强度的社会关系所带来的社会资本。当下“独居青年”所处的背景使他们的社会关系网络相对不稳定,并受到城市化和社会化的多重影响,他们对社会关系网络的重新建构和进一步的拓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3 独居青年产生的社会基础
新媒体《好奇也日报》在2015年做过一项实验,实验对象唐云路用“18天不出门”的形式,独自在家生活来测试互联网企业大力推崇的到家服务。这项独居实验,无疑是城市社会支持系统中的一个集合,也是现代城市生活方式的一种直观的体现。大城市资源的集聚,无疑是这一群体产生的重要原因。
3.1 独立的生活前提:现代城市日益完备的基础设施
在城市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城市功能多样化是一个普遍性原则。城市需要高效的聚集各类有效资源去满足人们的需求。现代化城市为“独居青年”群体提供了便利的生活条件,例如能随时能解决温饱问题的24小时便利店、快递、网络等。城市所带来的特有的生活、交通、交往和通讯方式,使得“独居青年”能够更好的实现独居。对“独居青年”而言,不需要生活技巧,所有的生活问题都能找到解决途径。
3.2 自我价值的追求
城市能够为创造个人价值提供社会机制和发展空间。国内外大城市作为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资源的中心集聚地,所带来的价值和机会以及所产生的“虹吸效应”是小城镇无法比拟的,许多年轻人为了自身的发展空间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坚信选择一份工作的同时就意味着选择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3.3 社交方式的变化与社会规范的弱化
在现代化社会中,由于人口规模和密度的增大,以及城市异质性,使得城市社会逐渐发展成为了“生人社会”,城市中人们的社会关系进一步浅层化、短暂性和匿名性状况不断深化。现代网络通讯等方式的变革使“独居青年”能够体验全世界范围内社交活动所带来的满足感,也能通过互联网和亿万网友分享彼此的生活。网络为“独居青年”提供了与外界联系的平台。同时,晚婚晚育观念深入人心,使之前“到了一定年龄必须成家”的社会规范正在逐渐弱化。他们可以自由的选择喜欢的生活方式,他们所承受的来自于社会规范及家庭的压力也在大幅度的降低。 3.4 个人生活习惯决定独居成为最佳选择
个人生活习惯尤其是作息习惯,使得独居成为了一种选择。由于对个性的追求及对外来约束的反感,“独居青年”更加期待一种独立的私人空间。他们也已经习惯并享受目前的独居状态。
4 影响“空巢感”的因素
4.1 “空巢式”社交:现代网络社会的张力
网络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之中。网络为独居者提供了与外界设置社会连接的载体。在网络上聊得火热的对象,在现实中却只是陌生人。“独居青年”对网络极大的依赖性导致手机和电脑成为了他们最好的伙伴。现实生活中朋友见面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少,低成本的网络沟通在使“独居青年”的社交简便快捷的同时加剧了其“空巢感”。
4.2 缺乏执行力,行动力
与人交流、与人沟通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需求之一。但是“独居青年”在多数情况下被视为一群封闭自我、缺乏社会交流的群体。他们因生活疲倦或行动力不足,将更多时间花费在上网、玩手机和一个人吃饭。在与朋友有约的情况下,他们一般都会准时赴约;但如果是涉及与个人相关的计划,他们就往往缺少足够的执行力和行动力,很难主动地去拓展和维持人际关系。
4.3 时间、心理、经济等因素
“独居青年”很多时候并不是不愿去参加社交活动,而是总有一些理由,“没钱”“太忙了”可能是最常见的理由。大城市的快节奏生活加剧了这一群体的心理压力,时间成了最不能浪费的奢侈品。同时,即使他们愿意花时间去参加一些社交活动,但彼此的闲暇时间也可能不同,沟通协调就会变得非常困难。
4.4 无可取代的家的归属感
情感交流的家庭生活中的重要环节,感情功能也是家庭功能的主要方面之一。由于常年独自生活,产生了与家庭氛围脱节的现象,“独居青年”对于孤独感的认知就会非常敏感。“躺在床上睡到天昏地暗”,买的食物常常一个人吃不完“每天睡觉不知道如何入眠,醒来不知道每天的意义是什么”“无人问我粥可温,无人与我立黄昏,”往往是每个“独居青年”都有过的深刻体验。
5 结论
综上所述,尽管学术界对“独居青年”这一群体的关注度相对较少,但这一群体的存在和规模的扩大已经成为客观事实。这一群体的产生和形成不仅是个体或群体性问题,还存在诸多相关的社会结构问题。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关心和理解。
5.1 社会流动
根据《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中的相关数据,“2015 年末,中国的流动人口规模已经达 2.47 亿人,占总人口量的 18% ,大约每 6 个人中有 1个是流动人口。我国仍然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进程,2020年我预计仍有2亿以上的流动人口。”7可以得出社会流动,是分析和说明当下“独居青年”群体的关键词,他们的形成既是社会流动的原因,也是社会流动的结果。
5.2 变革的婚育观念
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过去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等观念已经被逐渐淡化。晚婚晚育逐渐成为一种潮流且日渐普及。“独居青年”婚育观念的转变使得其独居生活有了更大的可能。
5.3 “独居青年”群体的形成
从群体的内在发展动力来看,既有积极的因素,也有消极的因素。就积极因素而言,大多数青年人喜欢将独居作为他们的生活方式,为了梦想,自我价值的实现愿意选择独身; 从消极因素来看,“独居青年”群体的形成与现代社会营造的高压环境,特别是成家立业的要求和标准越来越高,在高房价,高物价下生活中迫不得已的选择。
6 建议
6.1 个人层面
“独居青年”首先应该积极调试自我认知,积极主动的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其次,“独居青年”应该积极调整自我,选择积极的方式排解不良情绪。最后,“独居青年”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增强在城市发展中的生存能力,努力提升其自身的抗逆力,实现自我价值。
6.2 家庭层面
父母可以给予“独居青年”更多的精神支持与关怀,给予他们实现梦想与拼搏的机会,也给予他们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不需要过多的担忧或责备。要尊重子女的意愿,理解子女的选择。
6.3 社会层面
首先为“独居青年”群体提供一些基本的服务,充分地发挥相关社会组织及社会工作的作用,使他们可以更好的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推动其健康成长。同时营造良好的社会支持环境,努力纠正其心理的认知偏差,提升他们的适应力。
其次要改善居住区域的公共空间,缩短他们在社区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政府也可以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的住房租赁政策,打造专属独居生活方式的公寓品牌,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增强其认同感和归属感。
最后要减少社会偏见,提高社会的高度包容性。要避免有意或无意给“独居青年”贴负面标签的行为,不要将他们作为 “边缘群体”而对待,同时也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和构建;建设和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培育其自尊自信自强的意识和积极乐观的心态;关注这一群体的生存和发展,全社会共同努力去营造一种理解和包容的社会大环境,打破阶层固化的观念,提供其向上流动的机会,使他们虽然“空巢”但不“空心”。
参考文献
[1]萧子扬.孤独、无奈与彷徨: “空巢青年”与“独居青年”的社会学分析[M].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
[2]格兰诺维特.镶嵌:社会网与经济行动[M].罗家德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好奇也日报:宅在家怎么靠手化App过得滋润?化天没出口,我们带来送份指南[EB/OL].http://www.qdaily.eom/cards/l3867.html.2015-08-22.
[4]卡斯特.網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353.
[5]迪克.网络社会一新媒体的杜会层面[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172.
[6]风笑天.社会学视野中的青年与青年问题研究化[J].探索与争鸣,2006:38.
[7]《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发布[N].中国人口报,2016 -10-20.
[8]贝尔.社会研究方法[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9]成伯清.格奧尔格.齐美尔:现代性的诊断[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
[10]迪克.网络社会一新媒体的社会层面[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关键词:独居青年;空巢感;社会关系;心理状态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29.042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离开家人、独自生活已经不再是一种稀有现象。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当今中国的独居青年数量已经接近2000万,而独居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和生活方式,有可能会带来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独居青年”作为新兴群体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一些人认为“独居青年”空巢又“空心”,因为独居而缺乏情感寄托,生活独立,但孤独感明显增强。也有网友将“独居青年”的生活状态总结为“无人问我粥可温,无人与我立黄昏”“孤独得像条狗,但却连狗都买不起”。同时也有人认为,“独居青年”是个伪命题,由于网络和手机通讯的快速发展,他们能够随时随刻与家人、朋友取得联系,选择在大城市独自打拼,是为了自己的梦想。“独居青年”这一群体的总体状况如何,迄今我们尚不可知,但该群体的出现与整个社会转型息息相关,是我们这个时代不可避免的话题。本文拟运用社会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以“空巢感”为切入点,系统而科学地探究大城市独居青年的社会交往和心理状态。在此基础上,对大城市独居青年是否存在“空巢感”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分析。同时用社会学的视角对“独居青年”的产生背景、社会关系、日常生活等进行深描。以期为建构当代青年社会支持体系、化解心灵孤独、扩大社会交往,提供理论依据和针对性建议。
1.2 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关于“空巢青年”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网络媒体的报道远远多于专门的学术研究。通过搜索并未发现国外有专门针对独居青年的相关研究,更多是将他们的行为视为单身浪潮或社会现象的一小部分来描述分析。在国内研究中,已有的文献和报道大多停留在网络媒体层面,缺乏实证材料的支撑。因此,本研究希望通过城市“独居青年”生活状态及其“空巢感”影响因素的探究,为了解这一群体的真实生活提供新的思考。以期为“独居青年”这一群体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针对性的建议。
2 “独居青年”现状研究
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的“独居青年”数量已经接近 2000万人,有人认为该群体空巢又“空心”,因为独自生活而缺乏情感方面的寄托,独立但空巢感强 ;曾有网友这样描述一个典型的“独居青年”:“二三十岁的年龄,在大城市有体面工作,住在月租两三千的出租屋内,唯一的室友是自己的萌宠,厨房配套设施虽然完备但吃饭依靠外卖,不停地在手机和电脑之间随时切换,不出门不洗头,眼睛常年布满血丝……”;有趣的是, “独居青年”中有相当一部分的人是宠物爱好者,因为这些小小的生命使他们学会了牵挂。
我国城市出现大量流动人口“独居青年”,是加速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发展的结果,“独居青年”的产生必然受到社会制度性和结构性因素的影响。这一群体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是现代社会变迁和发展过程中的产物。
齐美尔将社会想象成相互交错的社会关系。格兰诺维特在其研究中进一步说明了不同强度的社会关系所带来的社会资本。当下“独居青年”所处的背景使他们的社会关系网络相对不稳定,并受到城市化和社会化的多重影响,他们对社会关系网络的重新建构和进一步的拓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3 独居青年产生的社会基础
新媒体《好奇也日报》在2015年做过一项实验,实验对象唐云路用“18天不出门”的形式,独自在家生活来测试互联网企业大力推崇的到家服务。这项独居实验,无疑是城市社会支持系统中的一个集合,也是现代城市生活方式的一种直观的体现。大城市资源的集聚,无疑是这一群体产生的重要原因。
3.1 独立的生活前提:现代城市日益完备的基础设施
在城市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城市功能多样化是一个普遍性原则。城市需要高效的聚集各类有效资源去满足人们的需求。现代化城市为“独居青年”群体提供了便利的生活条件,例如能随时能解决温饱问题的24小时便利店、快递、网络等。城市所带来的特有的生活、交通、交往和通讯方式,使得“独居青年”能够更好的实现独居。对“独居青年”而言,不需要生活技巧,所有的生活问题都能找到解决途径。
3.2 自我价值的追求
城市能够为创造个人价值提供社会机制和发展空间。国内外大城市作为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资源的中心集聚地,所带来的价值和机会以及所产生的“虹吸效应”是小城镇无法比拟的,许多年轻人为了自身的发展空间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坚信选择一份工作的同时就意味着选择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3.3 社交方式的变化与社会规范的弱化
在现代化社会中,由于人口规模和密度的增大,以及城市异质性,使得城市社会逐渐发展成为了“生人社会”,城市中人们的社会关系进一步浅层化、短暂性和匿名性状况不断深化。现代网络通讯等方式的变革使“独居青年”能够体验全世界范围内社交活动所带来的满足感,也能通过互联网和亿万网友分享彼此的生活。网络为“独居青年”提供了与外界联系的平台。同时,晚婚晚育观念深入人心,使之前“到了一定年龄必须成家”的社会规范正在逐渐弱化。他们可以自由的选择喜欢的生活方式,他们所承受的来自于社会规范及家庭的压力也在大幅度的降低。 3.4 个人生活习惯决定独居成为最佳选择
个人生活习惯尤其是作息习惯,使得独居成为了一种选择。由于对个性的追求及对外来约束的反感,“独居青年”更加期待一种独立的私人空间。他们也已经习惯并享受目前的独居状态。
4 影响“空巢感”的因素
4.1 “空巢式”社交:现代网络社会的张力
网络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之中。网络为独居者提供了与外界设置社会连接的载体。在网络上聊得火热的对象,在现实中却只是陌生人。“独居青年”对网络极大的依赖性导致手机和电脑成为了他们最好的伙伴。现实生活中朋友见面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少,低成本的网络沟通在使“独居青年”的社交简便快捷的同时加剧了其“空巢感”。
4.2 缺乏执行力,行动力
与人交流、与人沟通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需求之一。但是“独居青年”在多数情况下被视为一群封闭自我、缺乏社会交流的群体。他们因生活疲倦或行动力不足,将更多时间花费在上网、玩手机和一个人吃饭。在与朋友有约的情况下,他们一般都会准时赴约;但如果是涉及与个人相关的计划,他们就往往缺少足够的执行力和行动力,很难主动地去拓展和维持人际关系。
4.3 时间、心理、经济等因素
“独居青年”很多时候并不是不愿去参加社交活动,而是总有一些理由,“没钱”“太忙了”可能是最常见的理由。大城市的快节奏生活加剧了这一群体的心理压力,时间成了最不能浪费的奢侈品。同时,即使他们愿意花时间去参加一些社交活动,但彼此的闲暇时间也可能不同,沟通协调就会变得非常困难。
4.4 无可取代的家的归属感
情感交流的家庭生活中的重要环节,感情功能也是家庭功能的主要方面之一。由于常年独自生活,产生了与家庭氛围脱节的现象,“独居青年”对于孤独感的认知就会非常敏感。“躺在床上睡到天昏地暗”,买的食物常常一个人吃不完“每天睡觉不知道如何入眠,醒来不知道每天的意义是什么”“无人问我粥可温,无人与我立黄昏,”往往是每个“独居青年”都有过的深刻体验。
5 结论
综上所述,尽管学术界对“独居青年”这一群体的关注度相对较少,但这一群体的存在和规模的扩大已经成为客观事实。这一群体的产生和形成不仅是个体或群体性问题,还存在诸多相关的社会结构问题。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关心和理解。
5.1 社会流动
根据《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中的相关数据,“2015 年末,中国的流动人口规模已经达 2.47 亿人,占总人口量的 18% ,大约每 6 个人中有 1个是流动人口。我国仍然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进程,2020年我预计仍有2亿以上的流动人口。”7可以得出社会流动,是分析和说明当下“独居青年”群体的关键词,他们的形成既是社会流动的原因,也是社会流动的结果。
5.2 变革的婚育观念
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过去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等观念已经被逐渐淡化。晚婚晚育逐渐成为一种潮流且日渐普及。“独居青年”婚育观念的转变使得其独居生活有了更大的可能。
5.3 “独居青年”群体的形成
从群体的内在发展动力来看,既有积极的因素,也有消极的因素。就积极因素而言,大多数青年人喜欢将独居作为他们的生活方式,为了梦想,自我价值的实现愿意选择独身; 从消极因素来看,“独居青年”群体的形成与现代社会营造的高压环境,特别是成家立业的要求和标准越来越高,在高房价,高物价下生活中迫不得已的选择。
6 建议
6.1 个人层面
“独居青年”首先应该积极调试自我认知,积极主动的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其次,“独居青年”应该积极调整自我,选择积极的方式排解不良情绪。最后,“独居青年”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增强在城市发展中的生存能力,努力提升其自身的抗逆力,实现自我价值。
6.2 家庭层面
父母可以给予“独居青年”更多的精神支持与关怀,给予他们实现梦想与拼搏的机会,也给予他们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不需要过多的担忧或责备。要尊重子女的意愿,理解子女的选择。
6.3 社会层面
首先为“独居青年”群体提供一些基本的服务,充分地发挥相关社会组织及社会工作的作用,使他们可以更好的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推动其健康成长。同时营造良好的社会支持环境,努力纠正其心理的认知偏差,提升他们的适应力。
其次要改善居住区域的公共空间,缩短他们在社区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政府也可以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的住房租赁政策,打造专属独居生活方式的公寓品牌,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增强其认同感和归属感。
最后要减少社会偏见,提高社会的高度包容性。要避免有意或无意给“独居青年”贴负面标签的行为,不要将他们作为 “边缘群体”而对待,同时也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和构建;建设和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培育其自尊自信自强的意识和积极乐观的心态;关注这一群体的生存和发展,全社会共同努力去营造一种理解和包容的社会大环境,打破阶层固化的观念,提供其向上流动的机会,使他们虽然“空巢”但不“空心”。
参考文献
[1]萧子扬.孤独、无奈与彷徨: “空巢青年”与“独居青年”的社会学分析[M].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
[2]格兰诺维特.镶嵌:社会网与经济行动[M].罗家德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好奇也日报:宅在家怎么靠手化App过得滋润?化天没出口,我们带来送份指南[EB/OL].http://www.qdaily.eom/cards/l3867.html.2015-08-22.
[4]卡斯特.網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353.
[5]迪克.网络社会一新媒体的杜会层面[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172.
[6]风笑天.社会学视野中的青年与青年问题研究化[J].探索与争鸣,2006:38.
[7]《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发布[N].中国人口报,2016 -10-20.
[8]贝尔.社会研究方法[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9]成伯清.格奧尔格.齐美尔:现代性的诊断[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
[10]迪克.网络社会一新媒体的社会层面[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