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观察超短波、牵引及手法复位综合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临床120例经CT诊断及结合临床症状均符合腰椎间盘脱出症的诊断标准病患。给予超短波电疗法、腰椎牵引、手法复位综合治疗15天。结果:治愈: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activities of daffy living)完全恢复72例,显效:ADL基本恢复36例,好转:ADL较前有所改善10例,无效:2例。结论:超短波牵引及手法复位综合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不仅能充分发挥各种疗法之所长而且有协调作用,从而提高其疗效。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超短波治疗 牵引治疗 手法复位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名腰椎纤维环破裂症、腰椎髓核突出症,是青壮年的多发病,也是引起腰痛的主要原因,本病约占腰痛患者的1/5。我科3年来采用超短波电疗法腰椎牵引及手法复位综合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120例,收到较为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20例病患,其中男性82例,女性+38例;年龄在22-62岁,平均年龄38岁;L3-4椎间盘突出36例,L4-5椎间盘突出56例,L5-S1椎间盘突出28例;病程最短17天,最长12年,全部病例经CT诊断及结合临床症状均符合腰椎间盘脱出症的诊断标准。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
2 方法
2.1 超短波电疗法采用上海产CDB-1型超短波电疗仪,治疗时二个极板可在腰骶部对置或在腰骶部、患腿后侧并置。温热量,每日1次,每次20分钟。15次为1个疗程。
2.2 腰椎牵引采用全自动微电脑控制牵引床,患者仰卧,系好牵引带,根据性别年龄体重等不同情况确定牵引重量。一般为患者体重的50%-80%,首次应从较低的重量开始,一般为25-50kg,以后根据实际情况逐渐增加牵引重量。15次为1疗程。
2.3 手法治疗运用推、拿、按、摩、牵、拍、揉、摇等手法,进行理筋活络。
3 结果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标准。
3.1 疗效标准治愈:腰部活动正常,无压痛及放射痛,直腿抬高试验大于80°,可恢复正常工作;显效:腰部活动不受限,无压痛及放射痛,直腿抬高试验大于或等于60°;好转:腰部活动略受限,局部压痛向患侧放射;无效: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无明显变化。
3.2 结果治愈:ADL完全恢复72例,显效:ADL基本恢复36例,好转:ADL较前有所改善10例,无效:2例。
4 讨论
腰椎间盘脱出症产生的原因是腰椎间盘随年龄增加发生退行性改变及在急性损伤和慢性劳损等外因作用下使纤维环破裂致髓核向后突出,刺激压迫神经根,由于腰部的活动结果使椎管内外软组织牵拉产生慢性损伤,加重了突出物周围血循环和神经组织营养障碍,造成充血、水肿、组织增生粘连等无菌性炎症刺激,以及椎管内压力增高而致腰腿痛。所以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一方面要减轻或消除神经根及周围组织的炎性充血水肿,改善血供;另一方面改变受压神经根与突出椎间盘的位置关系,使之产生“位移”,减轻对神经根的机械压迫与刺激。从而使患者症状、体征减轻或消失。在起病的初期,为了改善患部的血液循环,消除可能产生的渗出、水肿等炎性反应,减轻因压迫或刺激神经根而引起的疼痛,一般多采用超短波电疗法。大量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证明超短波对炎症有良好作用。其消炎机理:①对神经系统产生良好影响,改善神经营养和神经功能状态,使炎症组织的兴奋性降低,阻断或减低了病理性冲动的恶性循环。②使局部组织血管扩张,血液淋巴循环增强,血管壁通透性增高,局部组织的营养和代谢过程改善。③免疫系统功能增强,对炎症组织中的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④促使炎症组织中的pH值向碱性方向逆转,从而消除了组织的酸中毒,有利于组织的抗炎作用。⑤炎症组织中钾离子减少,钙离子增加,加上血管扩张血循环加强,血管通透性增高,从而有利炎症消除,并促进渗出液和漏出液的吸收,即所谓脱水作用。牵引疗法是腰椎疾病常用的治疗方法。它通过应用力学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通过特殊的牵引装置来达到减轻椎间盘压力,促使髓核不同程度地回纳;解除肌肉痉挛;解除脊椎后关节负载;促进炎症消退,修复损伤的软组织;使滑脱的椎体复位而达到治疗目的。牵引时,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平衡状态下,受牵拉的腰部处于一个相对固定的正常列线状态,腰部的运动范围及幅度较卧床休息和佩带腰围时更进一步得以限制,在牵引时,若将患者腰椎放置在生理曲线状,随着牵引时间的延长,列线不正的现象可以逐步恢复至正常。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轻型或早期的患者,牵引疗法可使椎间隙逐渐被牵开,椎间隙增宽,椎间盘内压下降,即负压增加,便于突出髓核组织的还纳,使神经组织粘连得以松解,促进血液循环,改变了突出物与神经根、神经根与周围组织的解剖位置关系。逐渐使腰背肌放松,解除肌肉痉挛。以便于减轻或消除局部的充血、渗出、水肿等炎性反应。手法治疗可解除腰部痉挛,增加局部组织血供及新陈代谢,利于炎症的吸收,加速损伤修复并提高局部组织的痛阈,达到止痛的效果。综上所述综合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不仅能充分发挥各种疗法之所长而且有协调作用,从而提高其疗效。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超短波治疗 牵引治疗 手法复位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名腰椎纤维环破裂症、腰椎髓核突出症,是青壮年的多发病,也是引起腰痛的主要原因,本病约占腰痛患者的1/5。我科3年来采用超短波电疗法腰椎牵引及手法复位综合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120例,收到较为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20例病患,其中男性82例,女性+38例;年龄在22-62岁,平均年龄38岁;L3-4椎间盘突出36例,L4-5椎间盘突出56例,L5-S1椎间盘突出28例;病程最短17天,最长12年,全部病例经CT诊断及结合临床症状均符合腰椎间盘脱出症的诊断标准。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
2 方法
2.1 超短波电疗法采用上海产CDB-1型超短波电疗仪,治疗时二个极板可在腰骶部对置或在腰骶部、患腿后侧并置。温热量,每日1次,每次20分钟。15次为1个疗程。
2.2 腰椎牵引采用全自动微电脑控制牵引床,患者仰卧,系好牵引带,根据性别年龄体重等不同情况确定牵引重量。一般为患者体重的50%-80%,首次应从较低的重量开始,一般为25-50kg,以后根据实际情况逐渐增加牵引重量。15次为1疗程。
2.3 手法治疗运用推、拿、按、摩、牵、拍、揉、摇等手法,进行理筋活络。
3 结果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标准。
3.1 疗效标准治愈:腰部活动正常,无压痛及放射痛,直腿抬高试验大于80°,可恢复正常工作;显效:腰部活动不受限,无压痛及放射痛,直腿抬高试验大于或等于60°;好转:腰部活动略受限,局部压痛向患侧放射;无效: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无明显变化。
3.2 结果治愈:ADL完全恢复72例,显效:ADL基本恢复36例,好转:ADL较前有所改善10例,无效:2例。
4 讨论
腰椎间盘脱出症产生的原因是腰椎间盘随年龄增加发生退行性改变及在急性损伤和慢性劳损等外因作用下使纤维环破裂致髓核向后突出,刺激压迫神经根,由于腰部的活动结果使椎管内外软组织牵拉产生慢性损伤,加重了突出物周围血循环和神经组织营养障碍,造成充血、水肿、组织增生粘连等无菌性炎症刺激,以及椎管内压力增高而致腰腿痛。所以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一方面要减轻或消除神经根及周围组织的炎性充血水肿,改善血供;另一方面改变受压神经根与突出椎间盘的位置关系,使之产生“位移”,减轻对神经根的机械压迫与刺激。从而使患者症状、体征减轻或消失。在起病的初期,为了改善患部的血液循环,消除可能产生的渗出、水肿等炎性反应,减轻因压迫或刺激神经根而引起的疼痛,一般多采用超短波电疗法。大量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证明超短波对炎症有良好作用。其消炎机理:①对神经系统产生良好影响,改善神经营养和神经功能状态,使炎症组织的兴奋性降低,阻断或减低了病理性冲动的恶性循环。②使局部组织血管扩张,血液淋巴循环增强,血管壁通透性增高,局部组织的营养和代谢过程改善。③免疫系统功能增强,对炎症组织中的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④促使炎症组织中的pH值向碱性方向逆转,从而消除了组织的酸中毒,有利于组织的抗炎作用。⑤炎症组织中钾离子减少,钙离子增加,加上血管扩张血循环加强,血管通透性增高,从而有利炎症消除,并促进渗出液和漏出液的吸收,即所谓脱水作用。牵引疗法是腰椎疾病常用的治疗方法。它通过应用力学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通过特殊的牵引装置来达到减轻椎间盘压力,促使髓核不同程度地回纳;解除肌肉痉挛;解除脊椎后关节负载;促进炎症消退,修复损伤的软组织;使滑脱的椎体复位而达到治疗目的。牵引时,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平衡状态下,受牵拉的腰部处于一个相对固定的正常列线状态,腰部的运动范围及幅度较卧床休息和佩带腰围时更进一步得以限制,在牵引时,若将患者腰椎放置在生理曲线状,随着牵引时间的延长,列线不正的现象可以逐步恢复至正常。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轻型或早期的患者,牵引疗法可使椎间隙逐渐被牵开,椎间隙增宽,椎间盘内压下降,即负压增加,便于突出髓核组织的还纳,使神经组织粘连得以松解,促进血液循环,改变了突出物与神经根、神经根与周围组织的解剖位置关系。逐渐使腰背肌放松,解除肌肉痉挛。以便于减轻或消除局部的充血、渗出、水肿等炎性反应。手法治疗可解除腰部痉挛,增加局部组织血供及新陈代谢,利于炎症的吸收,加速损伤修复并提高局部组织的痛阈,达到止痛的效果。综上所述综合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不仅能充分发挥各种疗法之所长而且有协调作用,从而提高其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