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杜琪峰监制、游达志导演的《暗花》拍摄于1998年,假定地点是澳门。警察粱朝伟亦是黑道分子,为了吓阻来澳门行剌老大的杀手,他极尽血腥地对付可疑者,目的是打草惊蛇,让真正的杀手离去或现形。跟港产黑帮片常见的结局一样,粱朝伟的结局是自身陷入罗网,无法逃脱。
已成经典的《暗花》此后被解读出多种意义,一种耸动的说法是,在这部假借澳门回归为背景的影片里,三股黑道势力分别暗示中国大陆、澳门本土和葡澳当局。照这个思路,澳门肯定是个借口,真实目标当然是香港。无论1997年的回归是“大限”还是“普天同庆”,香港必须面对命运的急剧改变,此后的历史被称为“后九七”。在“打草惊蛇”这个成语里,击打者是时代,草是香港,蛇是港产片。蛇被惊后的反应和举动,便是香港电影的“后九七”故事。
除了回归这样的宏大背景,港产片自身的发展拐点也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由于此前的过度辉煌,引来了“大跃进”般的粗制滥造,也有了“大跃进”的灾难性后果,盛极而衰。香港本土观众不再捧场,投资缩减,黑道势力介入,盗版风行,让媒体发出香港电影全面衰退的议论。亚洲金融风暴此时雪上加霜,经济危机让泰国、印尼和马来西亚等地无力再购买港片,传统海外市场急剧萎缩。
时代击打香港和港产片最有力的鞭子是全球化。香港一度是全球化的受益者,但在这一轮更猛烈的浪潮里,她面临的考验更艰巨。对于电影业,全球化的直接事件是好莱坞强势入侵,这是全球电影业的共同课题,对香港这个弹丸之地,形势更险峻。好莱坞不仅在其他亚洲地区蚕食港产片阵地,还以压顶之势霸占香港本土市场。1998年,《泰坦尼克号》在香港卖到1.11亿港币,破了纪录,好莱坞也在这一年占有香港电影市场的60%。香港电影的产量1993年是200多部,2006年是50多部,直到去年仍然维持着这个数字。直到去年维持的,还有刘德华、粱朝伟、杜琪峰、甄子丹等老影人依然支撑影坛的局面。
十多年来,港产片在苦熬,策略是被用滥了的一个词一一转型。从数量等硬件指标来看,港产片仍在低谷,但这些年来并非一无所获。转型的路几乎只有一条,就是“北望神州”。回归之前,港片和外国电影一样,进入大陆市场是进口,按配额,限制多。2004年事关香港全局的一件大事,是内地与香港签了CEPA协议,容许了4000多种香港产品零关税进入内地市场及放宽内地对香港服务业的引进,其中包括了电影业。自此,所有两地合拍片中只要内地演职人员占到1/3,便可算作国产片,不受配额限制。
在合拍片的保护壳之下,港产片在内地市场拼杀,并屡有斩获。2010年内地华语片票房前十名中,《通天帝国》、《叶问2》和《锦衣卫》都是香港血统的合拍片。在这个历程里,一方面香港电影尚未完全找到适应内地市场的感觉,一方面由于过度倚赖内地,港片特色褪化成为普遍的质疑。如果让我这个从录像厅起步的老影迷出主意,我想来一句俗套一一越是香港的就越是中国的,内地人最爱的,是纯粹的港味商业片。
香港电影人自然想得比我深远,他们希望运用香港优势,立足内地市场,整合亚洲各电影工业,构建泛亚洲电影,与好莱坞抗衡。在这个思路下,影片的产量多少不重要,高质少产,以大片对大片是要点。
2004年的《功夫》集结香港、内地、美国三地人才、资金,成为少数在全球票房收入超过1亿美元的非英语片。2010年,《通天帝国》和《叶问2》虽然不及《阿凡达》和《让子弹飞》,也都在两岸三地斩获近3亿人民币。对于电影,我知道票房不是唯一,对于港产片,我知道没票房就等于一无所有。
已成经典的《暗花》此后被解读出多种意义,一种耸动的说法是,在这部假借澳门回归为背景的影片里,三股黑道势力分别暗示中国大陆、澳门本土和葡澳当局。照这个思路,澳门肯定是个借口,真实目标当然是香港。无论1997年的回归是“大限”还是“普天同庆”,香港必须面对命运的急剧改变,此后的历史被称为“后九七”。在“打草惊蛇”这个成语里,击打者是时代,草是香港,蛇是港产片。蛇被惊后的反应和举动,便是香港电影的“后九七”故事。
除了回归这样的宏大背景,港产片自身的发展拐点也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由于此前的过度辉煌,引来了“大跃进”般的粗制滥造,也有了“大跃进”的灾难性后果,盛极而衰。香港本土观众不再捧场,投资缩减,黑道势力介入,盗版风行,让媒体发出香港电影全面衰退的议论。亚洲金融风暴此时雪上加霜,经济危机让泰国、印尼和马来西亚等地无力再购买港片,传统海外市场急剧萎缩。
时代击打香港和港产片最有力的鞭子是全球化。香港一度是全球化的受益者,但在这一轮更猛烈的浪潮里,她面临的考验更艰巨。对于电影业,全球化的直接事件是好莱坞强势入侵,这是全球电影业的共同课题,对香港这个弹丸之地,形势更险峻。好莱坞不仅在其他亚洲地区蚕食港产片阵地,还以压顶之势霸占香港本土市场。1998年,《泰坦尼克号》在香港卖到1.11亿港币,破了纪录,好莱坞也在这一年占有香港电影市场的60%。香港电影的产量1993年是200多部,2006年是50多部,直到去年仍然维持着这个数字。直到去年维持的,还有刘德华、粱朝伟、杜琪峰、甄子丹等老影人依然支撑影坛的局面。
十多年来,港产片在苦熬,策略是被用滥了的一个词一一转型。从数量等硬件指标来看,港产片仍在低谷,但这些年来并非一无所获。转型的路几乎只有一条,就是“北望神州”。回归之前,港片和外国电影一样,进入大陆市场是进口,按配额,限制多。2004年事关香港全局的一件大事,是内地与香港签了CEPA协议,容许了4000多种香港产品零关税进入内地市场及放宽内地对香港服务业的引进,其中包括了电影业。自此,所有两地合拍片中只要内地演职人员占到1/3,便可算作国产片,不受配额限制。
在合拍片的保护壳之下,港产片在内地市场拼杀,并屡有斩获。2010年内地华语片票房前十名中,《通天帝国》、《叶问2》和《锦衣卫》都是香港血统的合拍片。在这个历程里,一方面香港电影尚未完全找到适应内地市场的感觉,一方面由于过度倚赖内地,港片特色褪化成为普遍的质疑。如果让我这个从录像厅起步的老影迷出主意,我想来一句俗套一一越是香港的就越是中国的,内地人最爱的,是纯粹的港味商业片。
香港电影人自然想得比我深远,他们希望运用香港优势,立足内地市场,整合亚洲各电影工业,构建泛亚洲电影,与好莱坞抗衡。在这个思路下,影片的产量多少不重要,高质少产,以大片对大片是要点。
2004年的《功夫》集结香港、内地、美国三地人才、资金,成为少数在全球票房收入超过1亿美元的非英语片。2010年,《通天帝国》和《叶问2》虽然不及《阿凡达》和《让子弹飞》,也都在两岸三地斩获近3亿人民币。对于电影,我知道票房不是唯一,对于港产片,我知道没票房就等于一无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