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辛束:两颗西柚让你爱上我

来源 :女友·校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qinghua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天22点22分,胡辛束会准时更新她的微信公众号“胡辛束”,每次发布两篇文章。因为粉丝多,这个公众号已经有了商业价值,现在大部分文字都有广告植入。文章会配有插画,也是胡辛束自己画的。最近胡辛束挺忙,她的第一本书《我想要两颗西柚》已经出版了,她忙着到各地做签售,此外还有一些讲课的任务,是关于品牌文案的种种。

一不小心成网红


  胡辛束意识到自己是网红这件事,还是最近这半年,有粉丝跟她建议,让她不要总穿条纹衫,“大家可能觉得好歹你是一个网红,稍微捯饬一下吧!我们看了你这么长时间也不容易。”
  胡辛束的粉丝早已经上百万,当然是网红了。前几天她坐地铁去跟朋友吃饭,微博私信里还收到粉丝的留言,问她是不是坐10号线了。
  胡辛束为网友们所熟知是因为她的一个小文案,只有一句话:我想要两颗西柚。并且配了一幅西柚的插图。如果单看这句话可能看不出什么端倪,如果按照这句话的发音,再看下这个英文句子,你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I want to see you.
  胡辛束在人人网和微博上都发布了这个小文案,有一个当红博主转发了这条,当天就在微博上转发了五千多条,胡辛束的粉丝也涨了三千多个。接下来好多人都把自己的签名改成了这句话,知乎上也提到了它。
  胡辛束把新媒体玩得很溜,毕业之后,她做过杜蕾丝官方微博的编辑,上了九个月的班。2015年1月1日,她开始正式运营自己的公众号。后来公众号的事情越来越多,她就辞职成了自由职业者。胡辛束在大学里学的是计算机,之所以报考这个专业是因为高中时她很爱学数学,数学成绩还曾经考过年级第二名。那时她觉得自己应该是学理工科的料,结果上了大学之后,她对理工科的东西又不感兴趣了。大学期间胡辛束曾经去奥美实习过三个月,她发现自己特别喜欢广告,于是开始学习设计和插画,后来又开始做文案。“我画得很一般了,我只是觉得图文并茂会好一些。”
  胡辛束正式上班的时间还不到一年,她说未来自己也很难去上班了,自媒体经营得不错,她不可能把手里的事放下,“最主要的是做自媒体的日子比上班时好多了”。胡辛束是北京人,做自媒体后,胡辛束就在北京的CBD租了一套房子,开始了独立的生活。她考虑得很多,租这套房子也是为了接受采访时拍照方便。“我自己家在二环里面,是特别旧的那种楼房,我自己的房间还不到10平米。我从小生长在一个普通的家庭里,我想享受一下牛X的生活。我发现换了一个环境后,心态变得开阔起来,状态也更好了,而且住在贵的地方会激励我更有赚钱的冲动。”

我像“老地主”一样地爱钱


  短短一年的时间,胡辛束的公众号里就铺满了广告。这个24岁的姑娘靠自媒体养活了自己,日子过得风生水起。胡辛束说,上大学的时候她就经常去麦当劳、永和大王、杰克琼斯这些地方打工,还贩卖过时间,和陌生人聊天,大四的时候开始做插画和设计,每个月有了上万的收入。
  高中的那段感情经历让胡辛束觉得自己不适合谈恋爱,大学四年都没有找过男朋友,这样她也有了充裕的时间来赚钱。因为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她还经常旷课,旷课的时间也是用来赚钱了。好在她会考试,毕业对她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我虽然喜欢赚钱的过程,但并不喜欢花钱,我像‘老地主’一样喜欢把钱压在床底下。”
  最近半年,胡辛束开始学习花钱。红了以后,她经常去参加一些活动,发现形象这件事还是挺重要的。“你长什么样子变不了,但是你穿成什么样子,或者你的妆容是什么样的,别人还是会在意的。”
  经营公众号这一年来,胡辛束的工作量越来越大。她每天22点22分更新公众号,之所以选这个时间,是因为晚上10点的时候人的感性情绪会上升,这时很多人都是靠在床上上网、玩手机,人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有数据统计,晚上10点到10点30分之间是人的阅读高峰期。一毕业就做新媒体工作的胡辛束对新媒体营销还是很有研究的。
  胡辛束坚持定时发布内容,她希望人们把她的公众号看成是一档电视节目,而不是一本可以随时翻阅的杂志。电视节目是定时播出的,人们在这个时间段会有期待,胡辛束希望把公众号做成一档电视节目的效果。因为这样的工作节奏,胡辛束的2015年过得超级忙碌。
  “每天到了晚上10点的时候我整个儿人就进入了暂停状态,我时间观念特别强,特别讨厌迟到,一定要做到按时把内容发布出去。”胡辛束说她还做过一个梦,在梦里她按错了键,把刚写完的东西发布出去了,还没有检查编辑过,然后她就从梦里惊醒了。“这件事已经干扰到我的生活了,写两篇文章可能也就是花费一两个小时的时间,但是我的精神上的压力很大。”
  因为压力大,胡辛束比以前胖了一点。“人胖了以后,就有点儿破罐破摔了,索性把注意力都放在了工作上。”这样一来,“老地主”的收入可是丰厚了不少。

寻找我的10%先生


  很多年了,胡辛束的新年愿望都是找到一个男朋友。在新书《我想要两颗西柚》里,胡辛束放了一篇征婚启事:“我曾经反思过,18~23 岁的大好时光,我都在想着如何能多赚点儿钱。每一天都过得辛苦而功利,为了享受金钱带给我的安全感。如今我23 岁了,却惊觉钱不是安全感的全部来源,恐慌程度空前。再不恋爱,我就要老了啊……”
  还在上大学的时候,胡辛束在网上发表过一篇《我心中的10%先生》,也是插画配上简短的文字,灵感来自于她去超市的时候看到一些商品在打折,于是她就想到了用10%来描绘她心目中的理想先生:“我心中住着一个10%先生,他看起来大概比我高10%,我二十多岁遇见他时,他的年龄也恰好大我10%,他的薪水比我丰厚得不止10%,饭量更是盖过我不止10%,他的知识面永远比我多覆盖10%……” 看似要求不高,但是所有的要求叠加在一起,就成了一个100%完美先生,所以爱情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呢!在插画的最后,胡辛束说:“或许一个10%的距离,恰好正是爱情需要的100%完美。”   这篇稿子发布之后,也是瞬间在网络上红了起来,还上过微博的热搜。“我在感情的路上不顺利,不过人不能每件事都顺,所以感情这事我也认了。我还是挺相信爱情的,就算当下没有谈恋爱,但是我写了好多和爱情有关的东西,好像已经和别人谈过一场恋爱了。”
  胡辛束在微博上发布过她跟偶像陈柏霖的合影,问她,心目中的理想先生是像陈柏霖这样的帅哥吗?她说其实并不希望找一个这么帅的男友,“我知道自己是什么状态,没有那个魅力留住这样的人。”
  胡辛束喜欢聪明人,喜欢男生有灵气。跟一个聪明而有趣的男生在一起,人生才不会觉得闷。“人就是越缺少什么越在意什么,我就很在意感情这个事。”
  如果遇到喜欢的男生,胡辛束也会主动表白,可是以她之前的经验来看,效果并不好,于是她总结出一条定律:在感情这件事上,女方并不是一个特别适合主动的角色。“我自尊心很强,欲望又很强,这是矛盾的。如果你自尊心强你可以选择不要,但我又想要,所以就会很纠结。”
  尽管特别渴望谈恋爱,但是胡辛束并不接受相亲的方式,她甚至认为通过朋友的介绍来认识男生都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她认为生命中该遇见的人迟早都会遇见,不必用特别形式化的方式去寻找。“这就像是在吃回转寿司,一盘菜过来了,我不想吃就不去拿,下一盘菜过来了,我觉得好吃就拿走了。在爱情中,我不太喜欢这样的挑选过程。”
  就像她写过的那些文案一样,胡辛束关于爱情的描述充满了画面感。
  CUTE:大学四年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胡辛束:上大学最大的收获就是它帮我排除了一个我最不想干的事情,排除了一个错误的选项。
  CUTE:你高三的时候谈过恋爱,当时父母和老师管你吗?
  胡辛束:我谈恋爱之后,学习成绩更好了。他们都知道我在恋爱,估计他们觉得我成绩不错,也就没管过。
  CUTE:你觉得男女之间如果做不成恋人,还能做回朋友吗?
  胡辛束:我第一眼看这个人是什么感觉,之后再看他也还是什么感觉,很难把感情硬压下去,最起码我做不到。可能有人能做到做不成恋人就做朋友,但我不是那种人。
  CUTE:你是一个感性的人吗?
  胡辛束:一个纯感性的人怎么能做到每天都写文章呢?是我的理性思维在限制我必须要出东西,写出来的文字可能不都是高分数的,但我一定会写出来。
  CUTE:你怎么总结你创作的这些文字和插画?
  胡辛束:我写的东西看上去挺高兴,其实并不高兴。在生活中不高兴是常态,开心这件事是需要有东西刺激的,但是低落或者普通的状态才是人的常态。
  CUTE:有人说过你比实际年龄要成熟吗?
  胡辛束:好多人都这么说,我自己也这么觉得。我跟同龄人不太一样,可能因为我的成长过程的原因吧,我的不顺利都在感情上,通过感情我喜欢琢磨很多事情。
其他文献
如果在瑞典街头或公园,你看到一个年轻人一手“拄着”一根长棍疾步快走,不要感到惊讶。他们不是行走不便的残障人士,而是在进行一种非常流行的健身运动“北欧式健走”。这项运动本来只在北欧的中老年中流行,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进来,据说“北欧式健走”比散步有效,比慢跑安全。因为它借助了手杖行走,能有效地减轻下肢关节压力和关节磨损,并可以运用到身体90%的骨骼肌(游泳35%,跑步70%),比正常走路要多燃
期刊
情侣约会这么私人的事情,难道不应该是小两口默默地甜蜜进行吗?但是美国的年轻情侣们却非常推崇“四人约会”。这是为什么呢?于是还真有热心的科学家对这一现象研究了一番,在对150对情侣进行研究之后,他们发现当把两对情侣放在一起并让他们热络起来后,他们讨论的话题会变得更加感性,比如“分享一下你最尴尬的时刻”,或是“你上一次在别人面前哭是什么时候”。另外一对情侣的存在会为双方带来全新的、积极的回应,这使得原
期刊
一年大大小小的节日少说也有几十个,大部分的设定都是要大家一起来过的,除了光棍节,有听说过一个人也可以过的节日吗?而且每年“双十一”那举国欢庆的阵势谁还敢说可以一个人安然度过(笑)。不过韩国一项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圣诞节、新年等大节日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亲朋好友相聚的日子,一个人独自过节成为最新趋势。统计数据显示,韩国15岁以上人口中,有近60%的人今年选择独自过节。除经济方面的原因外,业余时间过少和重
期刊
不爱体制爱自由  2008年,王鼎淇出国,去新加坡学习酒店管理。回国后,他走了一条堪称国内主流的职业道路——进国企。“人力资源这份工作我其实挺喜欢的,就是成天坐办公室,太正统。年轻人嘛,都比较跳脱,哪有几个坐得住的。”和朋友聚会,王鼎淇在饭桌上说出了自己的困惑。“世界那么大,真应该去看看。”受到朋友的鼓励,不甘于体制内风平浪静的他想到了辞职。  也正好在那时,朋友有熟人在北京着手创业,新成立了一家
期刊
我不喜欢星爷电影里的爱情。  《西游·降魔篇》里的爱情让我觉得莫名其妙,女神舒淇跟玄奘见了两次就要设计引诱加霸王硬上弓当场“洞房”,既不是怦然心动也无需日久生情,紫霞仙子好歹有个前世姻缘之说呢。《美人鱼》里好一点,人鱼珊珊逗引出了霸道总裁内心的小男孩,两人惺惺相惜,一起天真一起傻。可看到张雨绮演的女反派还是觉得有点不对劲儿。  张雨绮演的若兰是个恶毒女王,有点不可理喻。追一个男人却喜欢轻贱他:“乞
期刊
吃素对于舌尖上的中国人来说,还只是少数人的时髦风尚,可在英国却已经非常普遍了。英国一个叫作“食物发展协会”的组织进行的调查显示,86%的英国民众一周会吃一至两顿素食。这些人虽然并不能称作严格意义上的素食主义者,却也因此掀起了一种新的“弹性素食”时尚,“弹性素食者”除了吃素外也会选择吃一些比较清淡的鱼类、鸡肉和海鲜,科学研究发现适度地、有“弹性”地食用肉类,比纯素食对健康、瘦身、塑形等更为有益。
期刊
你以为“脸基尼”这种高大上的东西只有我们有吗?来围观日本最近兴起的弹性全包紧身衣的潮流吧,这种从头到脚包裹式的紧身衣简直是我们“脸基尼”的超强升级版,不过据说这是一种奇葩的减压法,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正直的老师还是严谨的公务员,都欣然加入了这股名为“Zentai”的奇异潮流(反正也不用露脸)。他们穿上全包式紧身衣,隐藏起自己真实的身份,参加派对甚至走上街道,虽然略显浮夸却能让自己从巨大的社会
期刊
互联网时代的一个现象是——某样东西一旦流行了,便难鱼龙混杂,比如“鸡汤”。长期活跃在朋友圈里的谣言鸡汤和无逻辑无智商没头脑的所谓正能量励志鸡汤不仅拉低了鸡汤的Level,也使鸡汤被许多人深深误解,导致一碗好端端的鸡汤被嫌弃、没人喝。为了证明鸡汤好吃好喝有营养,改变谈鸡汤色变、仿佛品位瞬间就会拉低好几条街的状态,一些喜欢热闹更喜欢行动的90后们不甘于围观“鸡汤盛世”,纷纷加入了公众号推送者的阵营,身
期刊
撞脸的人越来越多,好看的人越来越少,仔细想想,上一次在生活中被惊艳到是几时?那种“哇,她真好看!”的时刻好像越来越少了。  整形技术发达、化妆技能普及广泛提升着人们的颜值,你没有那么美,我也没有那么难看,谁也不是美人。很久以前,人们在讨论好不好看的时候其实是在讨论基因,那时候一个人好不好看是天注定的,打扮修饰的作用比起这天赋显得无力。可能,现在是一个史无前例的看脸、讲效率的时代,于是乎很多天生丽质
期刊
我有社交恐惧的重要原因就是,总能碰见一些不会说话的人。前两天在同学群里有个高中同学说起对我的印象:你个子小小的,挺胖的。我顿时脑海中有神兽飘过:咋那么不会说话呢?  想起我从前也犯过类似的错误,初中时上朋友家,朋友的爸爸问我爸爸长啥样。我说:挺矮挺胖的。我这样刻薄地形容自己老爸,已经够不会说话了,偏偏我脑袋抽风又加了一句:跟你长得差不多。那叔叔涵养很好,并不跟小孩计较,他哈哈大笑,反问了句:我长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