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几点思考

来源 :高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hwb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变迁的加剧,市场经济对价值观念的多重效应,开放带来西方价值观的多重影响,引起大学生价值观的多元化。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面临着严峻挑战,要想在竞争中取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高质量人才保证,就必须将高校德育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为此,当前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重视以下几个问题:重视高校德育功能的研究;树立未来社会发展的排头兵—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道德观;正视高科技互联网给大学生道德带来的深刻影响;高校德育要在借鉴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美德的同时,引入现代“利益机制”;促进大学生社会化,使其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德育功能 可持续发展的价值道德观 互联网 利益机制 社会化
  【中图分类号】G6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1(a)-0098-02
  
  高校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起着重要的示范、影响和辐射作用。大学生的德育质量直接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质量水平,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否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因此,高校应始终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高校德育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如何迎接挑战,加强大学生思政治教育,是高校德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加强高校德育谈几点思考。
  
  1 加强高校德育功能的研究,提高对其重要性的认识
  德育的基本功能在于:它能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思想影响,引导他们的道德实践,培养他们的品德。而品德是人的个性的核心部分,对人的心理发展起着定向作用。人的心理发展包括德和才两个方面,才指知识、能力、专长,体现一个人为社会服务的本领;德指政治态度、思想观点和道德品质,决定一个人为什么社会目的服务。所以,德育通过培养人的品质制约人的发展方向。德育的性质及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从根本上决定了学校教育的性质。因为德育能解决学生发展方向问题,为谁服务的问题,最集中地反映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利益。所以,任何一个社会都十分关心德育的性质与地位,通过控制德育和强化德育来控制学校教育;通过规定德育的性质、内容来决定和保证教育的性质与方向。德育决定教育的性质、制约学生的发展方向的同时,影响公众舆论,影响民族素质和社会心理,对社会生活产生巨大作用,是维护、调整、完善一定社会关系、生活方式、政治与经济制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高校德育工作应充分重视德育功能的研究,发掘其内涵,促进大学生自觉掌握、应用和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具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思想道德素质,在迎接伟大社会变革中,开创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2 高校德育要使当代大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道德观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我们迎接新的挑战,无疑要靠发展。然而,过去几百年的掠夺性发展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人类到底是得到了,还是失去了?如果扣除资源损失、环境破坏、人体受害的代价,所谓的经济增长还算得上增长吗?在21世纪始,人类对自身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重新估价和思考时,当我们对人口与环境、生态与资源、经济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及科学技术的作用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时,如果我们还像过去一样掠夺性发展而不能可持续发展,难道不应受到道德的谴责吗?“可持续发展”被定义为:在不危及后代人需要的前提下,寻求满足我们当代人需要的发展途径。这一概念蕴含了十分深刻的道德内涵。对于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大学生来说,他们无疑是发展的主力军,因此树立当代大学生可持学发展的道德观意义十分深远,在这一方面高校德育对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必须有所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预示着人类经济活动的行为和方式将发生重大转变,标志着人类发展进入一个更具理性、更具道德的发展阶段。其基本内涵包括三个原则,高校德育应围绕其树立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道德观,一、生态持续发展性原则,即要保持社会的持续发展,就必须把人为的干预自觉控制在自然生态系统维持自身的动态平衡所许可的范围之内。遵循这一原则,高校德育应在大学生中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保道德教育。二、经济持续发展性原则,即经济增长必须体现效率的追求,最大限度地以较少的资源成本获得尽可能多的社会福利总量。遵循这一原则,高校德育应在大学生中进行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利用道德教育。三、社会持续发展性原则,即要实现社会持续性发展,就必须正视体现公平要求,首先社会发展应充分体现代际公平,保证不同代人之间在资源和收入上的公平分配,其次要体现代内公平。遵循这一原则,高校德育应在大学生中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公平道德教育。只有这样我们高等教育所培养出的人才,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3 高校德育要正视网络给道德带来的深刻影响
  经济全球化导致文化全球化发展。网络文化以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渗透作用大等显著特征全方位进入大学生的生活世界。在人类发展史上,从来没有一项技术及其应用像互联网一样发展这么迅速,并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观念和意识等影响这么大。一方面,互联网给社会道德带来了开放性、多元化,促进了人和社会的自由、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互联网给社会道德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其二互联网由于其网络特点,加速了各种文化的传播并促进了其相互交融和发展。同时,我们也日益严重地面临着“殖民文化”和“文化侵略”的压力.所以党的十七大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高校德育必须正视,予以研究,寻找对策。
  
  4 高校德育要在借鉴优秀传统文化道德的同时,引进现代“利益机制”
  中国传统道德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凝聚起来的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心理有这着巨大的影响作用,是先哲们对我们民族道德实践的总结和民族道德理想的提炼,他们倡导热爱祖国、推崇仁爱、追求理想人格,如诗经》中的“夙夜在公”,贾宜《治安策》中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范仲淹提倡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林则徐主张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等,都显示了强烈为国、为民的献身精神。中国传统美德都强调先人后己,助人为乐,强调个人对社会负责,自觉为他人,如儒家倡导的道德境界是一定要为他人着想,道家倡导的道德境界是一定要纯,他们要求人们不为荣华富贵所遮庇,不做有损他人和天下的事,“德在人先,利在人后”,体现了人的道德素质和义务及人的价值。孔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任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儒家强调乐观地对待生活,注重精神价值,反对将人生乐趣纠缠在功名利禄之中,认为内心的高洁比获得什么东西都重要。正是这些优秀的传统美德,成为中华民族为追求真善美而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精神支柱,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爱国志士和民族英雄,也鼓舞和激励着后来者为报效祖国,振兴中华而奋斗。这是历史馈赠给我们的一份厚礼,高校德育一定要珍视这笔宝贵精神财富,予以继承和发扬光大。同时高校德育在借鉴优秀传统美德时,也要大胆创新,引入现代“利益机制”。承认利益需要是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在动力,从而建立起德育的动机机制。利益需要不仅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始动力,也是每个人从事实践活动的内在动力。正如马克思所说:“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的利益……而做事,他就什么也做不成。”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受教育者自己有意接受的东西必须是和自己的兴趣爱好相符合,与自身的实际需要相联系,且又能给自己带来利益和实惠的东西。作为一个唯物主义者,我们应充分正视利益的动力作用。大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有自己的利益需要。他们努力地学习文化,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高尚道德,锻炼顽强意志,都是与自身渴望成长,实现自我价值的利益要求相联系的。这就要求高校德育要与他们个人价值的实现和成材的具体目标一致,与其功利心理相符合。在大力提倡传统美德的同时,应积极鼓励大学生成名成家的个人理想追求,并为其创造有利条件,使其成为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列宁在谈到如何把千百万人引向共产主义时说:“不是直接依靠热情,而是借助于伟大革命所产生的热情,依靠个人兴趣,依靠从个人利益上的关心…..”。在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在挖掘、弘扬传统美德的同时,更应重视大学生正当的个人利益追求,尊重其自我价值的实现,使大学生的利益需要成为其成长的内在动力。
  
  5 加强高校德育,促进大学生社会化
  社会化是指个体适应社会的需求,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社会文化胜任社会所期待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个性的过程。社会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大学生正处在社会化转变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内,使大学生完成和加速社会转变过程,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确定优良的智能结构,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形成健康的心态和稳定的世界观,使道德准则趋于理性发展,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当代社会拥有极为普及和发达的大众媒体,社会变革使的信息传播极为迅速,信息内容极为多样,信息领域极为广泛,信息的价值取向极为不稳定。信息社会的发展使学校不再是封闭的,正如列宁说:“不管大学生是多么无私、纯洁、富有理想等等,他们不可能是整个社会的例外…..”。学校和社会的互动性加强,增强了大学生与社会接触和交往的机会和渠道。因此,大学生在接受学校德育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接受着社会的影响和教化,而且社会影响具有先入性的特点,大学生的品德修养并非从高校开始,而是在家庭、社会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入学后仍要受社会上各种因素的影响。来自社会的教化总是良莠并存,这就要求加强高校与社会的联系,一方面要使社会教化努力遵循高校德育的方向性和规律性,作为高校德育的补充和发展,另一方面高校德育要积极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如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让大学生了解和体验社会,了解自己的社会位置和将担负的历史使命,从而使大学生在开放的社会中,接受更多的经过优化的可控的社会德育信息,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社会化程度,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使其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5.10.4.
  [2]《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研究出版社,2004.3.
  [3]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2007.10.15.
  [4] 王芝云.当代大学生社会化特点与学校引导策略 同济教育研究.1996,2.
  [5] 季相林.可持续发展与高等教育,1996.4.
其他文献
本文从益气醒脑活血涤痰芪菖治瘫口服液的角度,利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探讨了芪菖治瘫口服液方剂对脑组织一氧化氮(NO)与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的影响,为进一步的临床和
本文以职业教育新课程的实施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针对现代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的发展状况,而设立新型教育模式进行了控讨,并把多元化的教育模式在服蓑
【摘要】高校一直被视为学生成长、成才的摇篮。在现实情境中,学校屡屡会有侵害学生人身利益的案件发生。一方面,目前我国法律在相关领域还处于一个断层状态,对学生人身伤害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制。另一方面,日益攀升的学生利益损害案件需要国家在立法、执法或司法等方面作出有力回应。本文在对高校和学生关系梳理的基础上,对学校责任以及精神损害赔偿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以对大学生人身伤害问题的解决有所裨益。  【关键词】大学
中药调剂是直接关系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部门,本文从配方前,调配过程及配方完毕后总结了中药调剂的工作管理.
本文分析了支架现浇连续梁施工技术中的一系列的施工程序,如模板的施工、混凝土的浇注以及养护、压浆等重要工序,并对进行支架现浇连续梁施工技术时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旨
研制健脾促动颗粒是中医脾胃重点学科中“脾主运化”的内容之一,在工艺研究中,为了减少挥发性成份的损失,将挥发油制成β-环糊精包合物,采用饱和水溶液法进行包合,介绍了具体
在市政工程中,给排水管网中的供水管网是基础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造价在整个供水系统中的投资比例占到了总造价的50%以上,所以如何对供水管网进行优化,比如管线如何合理排布,
本文对中药调剂常见的差错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对策对提高中药调剂质量,确保临床用药安全作了一些探讨.
【摘要】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对于培养应用性人才至关重要,但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与利用存在一定的困难与问题。如果能形成政府、学校、企业及双方领导与师生和员工的共识,赋予机构和人员以应有的权利和责任,落实经费与时间,动员一切可利用的渠道和力量,多建基地,选择合适的实践项目,不断创新,形成互惠互利和激励机制,必有成效。  【关键词】实践基地 应用性人才 责任机构 经费 互利与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
本文探讨了如何在日益竞争剧烈的医药市场中,充分利用公立医院的优势,不断提高中药房的服务质量,并就中药房工作中的经验进行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