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韧性”是一种城市治理理念,它不是单一的概念,而是一种系统框架的概括。中国的城市韧性建设刚刚开始,而社区作为最基本的单元,韧性社区建设还未引起足够重视,在许多方面还需要大量学者深入研究,文章简述韧性与韧性社区的概念,总结目前我国在韧性社区上的发展方向与建设措施,旨在提高社区在灾害面前的应对与恢复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韧性;韧性社区;灾害;管理
目前随着气候的变化,城市中存在着许多潜在的风险与灾害,城市作为未来人类发展的重要载体,在面对自然灾害时,提高城市系统的抵抗与调节能力是当前城市领域的重点研究话题。“韧性”愈发成为城市主动应对风险与灾害的关键能力,即一种对城市在各类变动中所具有能力的控制和组织,“韧性”更能强调城市长期适应能力的特征[1]。
1 相关概念界定
1.1韧性
“韧性”一词最早来源于拉丁语“resilio”,其本意是“回复到原始状态”[1]。自提出以来,“韧性”经历了多个学科的演变,最早应用于物理与数学领域,之后由生态学家霍林引入生态学,用来描述一个系统的适应能力,这被视为现代韧性理论的开始,他认为“韧性”是指在干扰面前保持基本功能的特征,进而,这个概念又获得了社会学科的广泛关注,并被用于描述对于社区、机构和经济体的行为反应,从而形成“社会生态韧性”的概念。20世纪末,韧性的概念被引入城市规划中,用来抵抗城市物质环境与基础设施建设中出现的种种扰动。
1.2韧性社区
城市社区从空间上来讲是人们居住、生活的重要功能性空间单元,从管理角度来讲是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城市社区的良好管理对城市整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通过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发现,国内已有部分学者开始研究韧性社区的问题,研究方向大致分为两个:一个是对国外韧性社区的研究理论和实践进行总结,另一个是尝试对韧性社区的规划设计和管理进行研究。
2 韧性社区的发展方向
2.1 制定国家层面的韧性社区建设规划
针对气候变化和随时可能发生的环境问题,许多城市和国家都提出了相应的韧性建设的战略规划,比如2011年3月,伦敦市发布了《国家韧性社区战略》,同年10月又发布了《管理风险和增强韧性》;2 0 1 3年6月,纽约市提出了《一个更强大,更有韧性的纽约》;南非德班市在2010年11月推出了《适应气候变化规划:面向韧性城市》。而中国目前还缺少国家层面的韧性社区建设规划。
2.2塑造社区开放空间体系
社区公共空间包括了社区道路、公园、广场等多种形态的空间要素。将这些要素联系起来,构建多层次、多样化、开放安全的社区公共空间系统,从而提高空间环境韧性;增加居民户外活动空间与交流机会,使居民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增加集体认同感,从而提高社会韧性。
2.3构建“智慧社区”、“海绵社区”
“智慧社区”是韧性社区应对风险时的科技手段。通过采集环境数据,合理分析并制定社区管理机制,形成社区智慧平台,还可以对居民进行应对灾害风险的教育,平时预报各类灾害,当发生灾害时加快应急响应,指导居民躲避或疏散。而“海绵社区”是构建韧性社区的生态手段。主要是利用生态景观学理论应对雨水洪涝灾害,通过建设社区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植草沟、透水铺装等,构建社区雨洪防御体系,面对雨洪干扰能及时自我调节,提升社区生态韧性。
2.4增强社区自组织能力
我国社区本身自治意识比较薄弱,由于城市土地向周边扩张,而资本又集中在城市里,农村与城市的差距逐渐拉大,导致整体应对风险能力和抗灾能力相对很弱。中国这种人为的扩大城区面积以及经济的不平衡分配,社会很难形成自我管理的意识。风险来临时,这种本就难以整合的结构更容易崩溃。
3韧性社区的构建措施
城市社区一方面是人们居住、生活的重要空间场所,一方面也是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管理良好的社区对城市整体的发展更具积极意义。因此构建韧性社区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考虑,一方面是社区物理环境的空间格局、功能具有韧性;另一方面是社区组织与管理上具备韧性特征,从而达到社区可控的目的。
3.1 物理环境的构建措施
(1)多功能的空间。为了应对不断发生变化的环境,城市社区需要利用有限的空间发挥尽可能多的功能,也就是使每个空间都能在多个功能之间切换。例如社区广场不仅是居民聚会、进行大型活动的场所,发生灾害时成为集散的主要场地。儿童活动区不仅容纳儿童娱乐玩耍,也是居民的社交场所。
(2)灵活的空间过程。空间是过程发生的载体,过程是发挥功能的途径,为了防止空间过程因环境的变化被阻断而影响功能的发挥,同种空间过程需要多个空间载体来支持过程的发生,从而在需要时具有灵活的位置转移能力。
(3)互动性的社区设施。设施的互动性体现在两方面,①与环境的互动,也就是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其本质在于塑造多种自然生态循环,包括水循环、大气循环、能量循环、物质循环等,即同种设施能够对不同自然资源进行吸收与消化。②与使用者的互动,也就是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其本质在于针对不同使用者的不同需求,每个设施应该具有多种功能以及多样的使用方式。
(4)多样化的环境构成。一方面体现为同种设施具有多种功能,即每个设施能在多个功能间自由转换,如树池既体现绿化功能,又为居民提供休憩空间;另一方面体现为同种功能可以体现在多个设施上,如休憩座椅既可设置在社区楼前,又可以设置在儿童活动区。
3.2组织管理的构建措施
(1)人性化的公共服务。在社区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需求,人性化的社区在持续变化的环境中也要保证尽可能的满足这些需求,并采用人性化的服务项目内容与服务方式。
(2)智慧化的公共服务。为了应对多种需求的群体以及多变的环境,韧性社区需要运用智慧化的手段为不同条件下的环境提供不同类型的服务,具体体现在服务技术、内容、形式等方面。智慧化为生活带来便捷,使社区服务更加高效可靠。
(3)预先性的管理理念。提前对可能发生的不同灾害的强度和后果进行预判,制定不同类型的具有可随机应变能力的应对计划,构建随环境变化而随时调整的动态管理框架。
(4)协作性的管理机构。韧性社区的管理应该是多方合作、相互进行反馈的模式,以便局部调整,既非单边也非单向,即进行管理的主体和管理任务的分配上是多样且随时调整的,但同時又形成一个整体,并且都是为了让社区更具韧性。
4.结论
社区应具备回弹和重组等能力,即受到外界干扰之后能够自我调节,快速恢复往常状态的应对能力。在韧性社区的实践中,要结合物理环境与社区管理两方面,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应对灾害。尽管目前对于韧性社区、韧性城市、韧性的绿色基础设施、韧性的量化评估指标等问题上,人们还是存在疑惑,但毫无疑问的是,韧性理论对于抵抗城市灾害和应急管理上提供了新思路,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韧性建设也将是未来城市建设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邵亦文,徐江 . 城市韧性:基于国际文献综述的概念解析 [J]. 国际城市规划,2015,30(2):48-54.
[2]王艳丽 . 城市社区协同治理动力机制研究 [D]. 长春:吉林大学,2012.University,2012.
作者简介:
郑爽,1997.7—,女,汉族,辽宁沈阳人,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9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设计学景观,研究方向:景观规划与园林艺术理论研究。
【关键词】韧性;韧性社区;灾害;管理
目前随着气候的变化,城市中存在着许多潜在的风险与灾害,城市作为未来人类发展的重要载体,在面对自然灾害时,提高城市系统的抵抗与调节能力是当前城市领域的重点研究话题。“韧性”愈发成为城市主动应对风险与灾害的关键能力,即一种对城市在各类变动中所具有能力的控制和组织,“韧性”更能强调城市长期适应能力的特征[1]。
1 相关概念界定
1.1韧性
“韧性”一词最早来源于拉丁语“resilio”,其本意是“回复到原始状态”[1]。自提出以来,“韧性”经历了多个学科的演变,最早应用于物理与数学领域,之后由生态学家霍林引入生态学,用来描述一个系统的适应能力,这被视为现代韧性理论的开始,他认为“韧性”是指在干扰面前保持基本功能的特征,进而,这个概念又获得了社会学科的广泛关注,并被用于描述对于社区、机构和经济体的行为反应,从而形成“社会生态韧性”的概念。20世纪末,韧性的概念被引入城市规划中,用来抵抗城市物质环境与基础设施建设中出现的种种扰动。
1.2韧性社区
城市社区从空间上来讲是人们居住、生活的重要功能性空间单元,从管理角度来讲是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城市社区的良好管理对城市整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通过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发现,国内已有部分学者开始研究韧性社区的问题,研究方向大致分为两个:一个是对国外韧性社区的研究理论和实践进行总结,另一个是尝试对韧性社区的规划设计和管理进行研究。
2 韧性社区的发展方向
2.1 制定国家层面的韧性社区建设规划
针对气候变化和随时可能发生的环境问题,许多城市和国家都提出了相应的韧性建设的战略规划,比如2011年3月,伦敦市发布了《国家韧性社区战略》,同年10月又发布了《管理风险和增强韧性》;2 0 1 3年6月,纽约市提出了《一个更强大,更有韧性的纽约》;南非德班市在2010年11月推出了《适应气候变化规划:面向韧性城市》。而中国目前还缺少国家层面的韧性社区建设规划。
2.2塑造社区开放空间体系
社区公共空间包括了社区道路、公园、广场等多种形态的空间要素。将这些要素联系起来,构建多层次、多样化、开放安全的社区公共空间系统,从而提高空间环境韧性;增加居民户外活动空间与交流机会,使居民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增加集体认同感,从而提高社会韧性。
2.3构建“智慧社区”、“海绵社区”
“智慧社区”是韧性社区应对风险时的科技手段。通过采集环境数据,合理分析并制定社区管理机制,形成社区智慧平台,还可以对居民进行应对灾害风险的教育,平时预报各类灾害,当发生灾害时加快应急响应,指导居民躲避或疏散。而“海绵社区”是构建韧性社区的生态手段。主要是利用生态景观学理论应对雨水洪涝灾害,通过建设社区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植草沟、透水铺装等,构建社区雨洪防御体系,面对雨洪干扰能及时自我调节,提升社区生态韧性。
2.4增强社区自组织能力
我国社区本身自治意识比较薄弱,由于城市土地向周边扩张,而资本又集中在城市里,农村与城市的差距逐渐拉大,导致整体应对风险能力和抗灾能力相对很弱。中国这种人为的扩大城区面积以及经济的不平衡分配,社会很难形成自我管理的意识。风险来临时,这种本就难以整合的结构更容易崩溃。
3韧性社区的构建措施
城市社区一方面是人们居住、生活的重要空间场所,一方面也是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管理良好的社区对城市整体的发展更具积极意义。因此构建韧性社区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考虑,一方面是社区物理环境的空间格局、功能具有韧性;另一方面是社区组织与管理上具备韧性特征,从而达到社区可控的目的。
3.1 物理环境的构建措施
(1)多功能的空间。为了应对不断发生变化的环境,城市社区需要利用有限的空间发挥尽可能多的功能,也就是使每个空间都能在多个功能之间切换。例如社区广场不仅是居民聚会、进行大型活动的场所,发生灾害时成为集散的主要场地。儿童活动区不仅容纳儿童娱乐玩耍,也是居民的社交场所。
(2)灵活的空间过程。空间是过程发生的载体,过程是发挥功能的途径,为了防止空间过程因环境的变化被阻断而影响功能的发挥,同种空间过程需要多个空间载体来支持过程的发生,从而在需要时具有灵活的位置转移能力。
(3)互动性的社区设施。设施的互动性体现在两方面,①与环境的互动,也就是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其本质在于塑造多种自然生态循环,包括水循环、大气循环、能量循环、物质循环等,即同种设施能够对不同自然资源进行吸收与消化。②与使用者的互动,也就是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其本质在于针对不同使用者的不同需求,每个设施应该具有多种功能以及多样的使用方式。
(4)多样化的环境构成。一方面体现为同种设施具有多种功能,即每个设施能在多个功能间自由转换,如树池既体现绿化功能,又为居民提供休憩空间;另一方面体现为同种功能可以体现在多个设施上,如休憩座椅既可设置在社区楼前,又可以设置在儿童活动区。
3.2组织管理的构建措施
(1)人性化的公共服务。在社区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需求,人性化的社区在持续变化的环境中也要保证尽可能的满足这些需求,并采用人性化的服务项目内容与服务方式。
(2)智慧化的公共服务。为了应对多种需求的群体以及多变的环境,韧性社区需要运用智慧化的手段为不同条件下的环境提供不同类型的服务,具体体现在服务技术、内容、形式等方面。智慧化为生活带来便捷,使社区服务更加高效可靠。
(3)预先性的管理理念。提前对可能发生的不同灾害的强度和后果进行预判,制定不同类型的具有可随机应变能力的应对计划,构建随环境变化而随时调整的动态管理框架。
(4)协作性的管理机构。韧性社区的管理应该是多方合作、相互进行反馈的模式,以便局部调整,既非单边也非单向,即进行管理的主体和管理任务的分配上是多样且随时调整的,但同時又形成一个整体,并且都是为了让社区更具韧性。
4.结论
社区应具备回弹和重组等能力,即受到外界干扰之后能够自我调节,快速恢复往常状态的应对能力。在韧性社区的实践中,要结合物理环境与社区管理两方面,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应对灾害。尽管目前对于韧性社区、韧性城市、韧性的绿色基础设施、韧性的量化评估指标等问题上,人们还是存在疑惑,但毫无疑问的是,韧性理论对于抵抗城市灾害和应急管理上提供了新思路,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韧性建设也将是未来城市建设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邵亦文,徐江 . 城市韧性:基于国际文献综述的概念解析 [J]. 国际城市规划,2015,30(2):48-54.
[2]王艳丽 . 城市社区协同治理动力机制研究 [D]. 长春:吉林大学,2012.University,2012.
作者简介:
郑爽,1997.7—,女,汉族,辽宁沈阳人,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9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设计学景观,研究方向:景观规划与园林艺术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