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十一五”时期是全面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关键阶段。探寻这一时期辽宁宏观政策的基本取向,对于研究未来辽宁经济发展的战略和思路,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步伐,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宏观政策 经济增长 政策取向
一、加快体制和机制创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机制
首先,加快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十一五”期间,要把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与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相结合,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逐步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要打破地区、部门、所有制界限,推动辽宁钢铁、汽车、石化和重型装备制造等重点行业的战略重组,大力发展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业、基础设备与成套设备制造业、军事装备制造业、石化工业、钢铁工业、新型建材工业,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现代服务业,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业和高加工度原材料工业基地,形成两大基地、三大产业、六大行业的新格局,形成辽宁优势和特点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基地。
其次,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和公司制改革步伐,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除军工生产等少数企业,其它国有企业要以调整和优化产权结构为重点,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相互参股、兼并收购等多种途径进行股份制改革,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要通过企业制度创新,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构造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法人治理结构。要加快推进国有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最后,营造非公有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大力发展非公有经济是振兴老工业基地、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和活力的关键。要按照“放心、放开、放手”的原则,以机制、体制创新为动力,以结构调整、集约经营、科技进步、产业升级为主线,全力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要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引导和鼓励民营资本、国外资本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组、改造,参股或控股现有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要借助辽宁的自然资源、存量资产、产业基础、基础设施和科教、人才优势,培育一批民营企业尤其是有一定基础实力的企业,以资本为纽带,实施低成本扩张,着力培养一批经济实力强、技术层次高、地区特色突出的大型民营企业,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走出具有辽宁特色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新路子。
二、把扩大就业放在突出重要的地位
坚持以人为本,把保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面对辽宁巨大的就业压力和人多、劳动力资源丰富、资本短缺的基本省情,决定了辽宁各级政府应当把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加就业人口规模作为首要的发展目标,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突出位置,就业政策应成为辽宁“十一五”期间优先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成为辽宁宏观政策的根本取向。政府未来扩大就业的政策取向:产业类型上,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企业规模上,注重扶持中小企业;在经济类型上,注重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就业方式上,注重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在社会保障上,采取低水平、广覆盖的方针,通过扩大就业和健全社会保障体制解决城乡贫困人口的生计问题。
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就业环境。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对扩大就业的重要作用,建立和完善促进就业体系,创造新就业形式,强化就业服务体系。要运用适当的技术选择政策,按照市场方式,重组衰退产业和扶持新兴产业,促进就业岗位的增加。广泛推行临时工、小时工、弹性工作制等多种形式,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延长义务教育时间、扩大高校招生名额、实施劳动预备制度进行培训等措施,以提高劳动者素质,适当减轻劳动力供给的压力。要坚持城乡统筹就业,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建立健全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使广大参保职工和离退休人员能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有所补、弱有所助、安居乐业。
三、以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增长
以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增长,是“十一五”期间辽宁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经济的增长要从依靠规模扩大转到结构优化的轨道上来。根据国家总体布局和辽宁省情实际,坚持“工业强省”的方略,发挥老优势,增创新优势,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集中力量使优势产业得到振兴和发展。要重点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业和高加工度原材料工业两大基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三大产业。在围绕“两高一深”,不断改造传统产业,压缩过剩生产能力,淘汰消耗大、污染严重的落后企业生产能力,提高规模效益的同时,更要重视运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产业技术升级。在结构优化升级中要以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为支撑,以制度创新促进技术创新,并将其与企业组织结构优化相结合。在三次产业结构的关系上既要做大做强第二产业,又要做特做深第一产业、做新做优第三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协调发展,使辽宁形成结构优化、良性发展的新型产业结构。
四、加快人口城镇化步伐
据统计,2005年辽宁城镇率已高达59%。虽然辽宁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较高,但农村仍有数百万富余劳动力。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必须大破城乡二元格局,不失时机地实施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市化战略,加快人口城镇化步伐。要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重点,积极探索符合省情实际的农村城镇化道路。要坚持民营经济为主,大力推进农业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大力发展县城经济的发展思路,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实现城乡联动,共同发展。要把发展小城镇建设同农村发展特色产业、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通过发展小城镇工业园区,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增强其集聚扩散效应。要通过不断的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要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劳动就业制度改革,建立城乡劳动力平等就业机制,为进城农民提供公平的就业和生活环境。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优先考虑在城市有稳定收入的农村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完全失去土地的农民应及时转为城镇居民。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方式和有效的补偿机制,促进农业规模经营。
五、加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要按照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从经济区域发展实际出发,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统筹规划城镇体系、生产力布局和基础设施,构筑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促进全省各地区产业分工的合理化。省内各市要立足自身的资源、技术、地理区位和产业技术等优势,着眼于在全国乃至全球的产业分工,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进要进到位,退要退足、退够,加强与区域内的分工协作,集中力量扩大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和产品,突出重点,通过市场竞争确立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促进地区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
要依据辽宁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现有发展水平,实行差别化的、针对性强的区域调控政策,形成各具特色的经济发展极。辽中南和沿海地区要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支撑经济增长作用强的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加工制造业,带动结构升级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辽东地区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辽西北地区要扩大开放,招商引资,改善生态环境,发挥资源优势,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工业化步伐,构筑新兴产业优势。逐步形成辽中南、辽东和辽西北地区经济互联互动、优势互补、持续协调、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六、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辽宁曾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持较好的地区之一,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也付出了相当沉重的环境代价。因此,在“十一五”期间,必须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把以人为本与珍爱自然结合起来,把加快发展的良好愿望建立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要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线,通过结构优化升级,减轻资源压力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资源与环境持续向好的新格局。
要牢固树立生态立省、生态建省观念,综合开发和有效利用资源,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建设绿色辽宁。要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天然草原恢复和建设等生态工程建设,减少水土流失;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通过在清洁生产、环保产业、生态农业等方面,实施一批重大建设项目与工程,使辽宁工业产品的能耗、物耗和水耗,以及废弃物、污染物的治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将可持续发展落到实处。
七、实施科教强省和人才强省战略
要依托辽宁现有的技术和产业优势,通过科技资源的优化、整合,建立以人为本并能促进技术按市场经济规律有效集成的新机制,要以创新能力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以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突破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对国民经济能够产生显著推动作用的重大关键技术。辽宁要有选择地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先进制造、高效节能和环保技术等高新技术,并加速推进其产业化,使辽宁的科技资源优势转变成产业优势。要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吸引国外大公司来辽宁建立研发中心,以加快辽宁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要大力提高全体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普及全民义务教育、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造就国际一流水准的高素质的劳动大军;要从有利于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和保护人才资源、激励人才资源出发,逐步形成以沈阳、大连为中心,以大沈阳经济圈、沿海经济带为高集聚带,以各个省辖市为区域支点的人才布局结构;建立具有辽宁特色的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人才收入奖励和社会保障制度,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优秀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专家,使辽宁经济真正走上通过人才资本的积累和人才体制的转变,聚集一流人才,释放强大能量,以人才资本拉动经济持续发展的路子。
【参考文献】
[1] 姜邵华: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取向.[J].宏观经济管理,2006(2)
[2] 李戈军: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之路[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5
[3] 姜邵华、陈凌:关于扩大我国内需的宏观政策选择[J].发展论坛,2003(12)
【关键词】宏观政策 经济增长 政策取向
一、加快体制和机制创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机制
首先,加快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十一五”期间,要把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与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相结合,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逐步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要打破地区、部门、所有制界限,推动辽宁钢铁、汽车、石化和重型装备制造等重点行业的战略重组,大力发展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业、基础设备与成套设备制造业、军事装备制造业、石化工业、钢铁工业、新型建材工业,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现代服务业,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业和高加工度原材料工业基地,形成两大基地、三大产业、六大行业的新格局,形成辽宁优势和特点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基地。
其次,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和公司制改革步伐,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除军工生产等少数企业,其它国有企业要以调整和优化产权结构为重点,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相互参股、兼并收购等多种途径进行股份制改革,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要通过企业制度创新,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构造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法人治理结构。要加快推进国有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最后,营造非公有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大力发展非公有经济是振兴老工业基地、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和活力的关键。要按照“放心、放开、放手”的原则,以机制、体制创新为动力,以结构调整、集约经营、科技进步、产业升级为主线,全力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要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引导和鼓励民营资本、国外资本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组、改造,参股或控股现有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要借助辽宁的自然资源、存量资产、产业基础、基础设施和科教、人才优势,培育一批民营企业尤其是有一定基础实力的企业,以资本为纽带,实施低成本扩张,着力培养一批经济实力强、技术层次高、地区特色突出的大型民营企业,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走出具有辽宁特色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新路子。
二、把扩大就业放在突出重要的地位
坚持以人为本,把保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面对辽宁巨大的就业压力和人多、劳动力资源丰富、资本短缺的基本省情,决定了辽宁各级政府应当把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加就业人口规模作为首要的发展目标,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突出位置,就业政策应成为辽宁“十一五”期间优先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成为辽宁宏观政策的根本取向。政府未来扩大就业的政策取向:产业类型上,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企业规模上,注重扶持中小企业;在经济类型上,注重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就业方式上,注重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在社会保障上,采取低水平、广覆盖的方针,通过扩大就业和健全社会保障体制解决城乡贫困人口的生计问题。
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就业环境。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对扩大就业的重要作用,建立和完善促进就业体系,创造新就业形式,强化就业服务体系。要运用适当的技术选择政策,按照市场方式,重组衰退产业和扶持新兴产业,促进就业岗位的增加。广泛推行临时工、小时工、弹性工作制等多种形式,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延长义务教育时间、扩大高校招生名额、实施劳动预备制度进行培训等措施,以提高劳动者素质,适当减轻劳动力供给的压力。要坚持城乡统筹就业,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建立健全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使广大参保职工和离退休人员能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有所补、弱有所助、安居乐业。
三、以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增长
以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增长,是“十一五”期间辽宁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经济的增长要从依靠规模扩大转到结构优化的轨道上来。根据国家总体布局和辽宁省情实际,坚持“工业强省”的方略,发挥老优势,增创新优势,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集中力量使优势产业得到振兴和发展。要重点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业和高加工度原材料工业两大基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三大产业。在围绕“两高一深”,不断改造传统产业,压缩过剩生产能力,淘汰消耗大、污染严重的落后企业生产能力,提高规模效益的同时,更要重视运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产业技术升级。在结构优化升级中要以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为支撑,以制度创新促进技术创新,并将其与企业组织结构优化相结合。在三次产业结构的关系上既要做大做强第二产业,又要做特做深第一产业、做新做优第三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协调发展,使辽宁形成结构优化、良性发展的新型产业结构。
四、加快人口城镇化步伐
据统计,2005年辽宁城镇率已高达59%。虽然辽宁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较高,但农村仍有数百万富余劳动力。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必须大破城乡二元格局,不失时机地实施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市化战略,加快人口城镇化步伐。要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重点,积极探索符合省情实际的农村城镇化道路。要坚持民营经济为主,大力推进农业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大力发展县城经济的发展思路,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实现城乡联动,共同发展。要把发展小城镇建设同农村发展特色产业、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通过发展小城镇工业园区,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增强其集聚扩散效应。要通过不断的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要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劳动就业制度改革,建立城乡劳动力平等就业机制,为进城农民提供公平的就业和生活环境。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优先考虑在城市有稳定收入的农村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完全失去土地的农民应及时转为城镇居民。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方式和有效的补偿机制,促进农业规模经营。
五、加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要按照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从经济区域发展实际出发,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统筹规划城镇体系、生产力布局和基础设施,构筑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促进全省各地区产业分工的合理化。省内各市要立足自身的资源、技术、地理区位和产业技术等优势,着眼于在全国乃至全球的产业分工,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进要进到位,退要退足、退够,加强与区域内的分工协作,集中力量扩大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和产品,突出重点,通过市场竞争确立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促进地区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
要依据辽宁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现有发展水平,实行差别化的、针对性强的区域调控政策,形成各具特色的经济发展极。辽中南和沿海地区要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支撑经济增长作用强的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加工制造业,带动结构升级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辽东地区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辽西北地区要扩大开放,招商引资,改善生态环境,发挥资源优势,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工业化步伐,构筑新兴产业优势。逐步形成辽中南、辽东和辽西北地区经济互联互动、优势互补、持续协调、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六、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辽宁曾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持较好的地区之一,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也付出了相当沉重的环境代价。因此,在“十一五”期间,必须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把以人为本与珍爱自然结合起来,把加快发展的良好愿望建立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要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线,通过结构优化升级,减轻资源压力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资源与环境持续向好的新格局。
要牢固树立生态立省、生态建省观念,综合开发和有效利用资源,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建设绿色辽宁。要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天然草原恢复和建设等生态工程建设,减少水土流失;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通过在清洁生产、环保产业、生态农业等方面,实施一批重大建设项目与工程,使辽宁工业产品的能耗、物耗和水耗,以及废弃物、污染物的治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将可持续发展落到实处。
七、实施科教强省和人才强省战略
要依托辽宁现有的技术和产业优势,通过科技资源的优化、整合,建立以人为本并能促进技术按市场经济规律有效集成的新机制,要以创新能力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以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突破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对国民经济能够产生显著推动作用的重大关键技术。辽宁要有选择地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先进制造、高效节能和环保技术等高新技术,并加速推进其产业化,使辽宁的科技资源优势转变成产业优势。要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吸引国外大公司来辽宁建立研发中心,以加快辽宁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要大力提高全体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普及全民义务教育、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造就国际一流水准的高素质的劳动大军;要从有利于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和保护人才资源、激励人才资源出发,逐步形成以沈阳、大连为中心,以大沈阳经济圈、沿海经济带为高集聚带,以各个省辖市为区域支点的人才布局结构;建立具有辽宁特色的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人才收入奖励和社会保障制度,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优秀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专家,使辽宁经济真正走上通过人才资本的积累和人才体制的转变,聚集一流人才,释放强大能量,以人才资本拉动经济持续发展的路子。
【参考文献】
[1] 姜邵华: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取向.[J].宏观经济管理,2006(2)
[2] 李戈军: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之路[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5
[3] 姜邵华、陈凌:关于扩大我国内需的宏观政策选择[J].发展论坛,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