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缄默知识在历史课堂中的作用

来源 :现代教育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yunya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历史课堂中,老师对学生缄默知识的开发和利用,不仅可以实现课程资源的共享、重组与整合,帮助解决课文疑难,还能超出显性知识的界限,有利于学生的情感交流和思维的碰撞,从而实现教育的真正价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使其人格、人性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升华。【1】
  【关键词】缄默知识;显性知识;新课程改革;辛亥革命
  
  Small argument Jian Mo knowledge is in the function in the history classroom
  ——《To Xin Hai4's revolution 》the teaching of one lesson introspect
  Guo Long-ying
  【Abstract】In the history classroom, the teacher of students tacit knowledg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can not only realize the sharing of curriculum resources, restructuring and integration to help solve the difficult texts, but also beyond the boundaries of explicit knowledge will help students communicate feelings and thinking of the collision, thus realize the true value of educ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centered, its personality, human nature has been continually perfected and sublimation. [1]
  【Key words】Tacit Knowledge;Explicit Knowledge;New Curriculum Reform;Revolution
  
  缄默知识在历史课堂中具有什么样的作用?本文就八年级人教版《辛亥革命》一课的教学反思浅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顺应时代发展之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健全、健康和具有完整人格的学生,造就新一代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全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其特点具有很强的灵活性。这对于老师的要求就是要改变“以本为本,以纲为纲”的传统的应试教育教学理念,转而应培养具有历史思维的“全人”,而缄默知识的开发和利用,则无疑契合了这一理念。
  20世纪英国科学家和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在其著作《个人知识》一书中,对传统知识的界定(传统的知识观认为,主观和客观的知识是分离的)进行了批判,他明确提出了知识分为明确知识和缄默知识。明确知识是大家共同具有的知识,它客观的体现于教材中,以间接经验为主,具有明显的可传递性;缄默知识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以直接经验为主,并依存于特定的情景中,具有不可传递性。它们二者的关系,可以说明确知识的存在是以大量的缄默知识作为基础的,如果说明确知识是“成功者”,人们之所以能够一眼洞穿它头顶上耀眼的“光环”,则是因为它站在了缄默知识这个“巨人”的肩膀之上。
  鉴于缄默知识的这种基础性作用,本人在上八年级人教版历史课《辛亥革命》这一课时,重新整合了本课的课程资源,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安排了各种旨在激发和利用学生与本课相关的缄默知识的活动,使得上课效果斐然。
  在导入新课时,教师用多媒体呈现漫画《时局图》,说实在的,课改后的新教材中没有这副图片,本来教师打算自己导课,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当问及该图片中各种事物反映了什么情景时,同学们纷纷举手要求回答——他们根据自己的阅读经历,讲述了不同的事物所代表的不同的殖民国家,比如:盘踞在南亚的青蛙(英国)将它的爪牙分别伸向了我国的西藏和富庶的长江流域,而大灰熊(沙俄)则虎势眈眈的踩在我中华大地的脊背上,而太阳(日本)则将自己的光芒辐射到了我国的东南沿海……在谈到对这幅漫画的见解时,那些没有这种阅览经历者通过同伴的讲述,洞晓了当时我国所处的危难处境,他们群情激愤的讲述,“帝国主义的掠夺和瓜分使整个中华大地笼罩着‘亡国灭种’的阴霾,而软弱无能的清政府则不惜出卖国家的主权,宁肯当亡国奴,《辛丑条约》的签定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这时教师顺势讲到:‘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态势与‘瓜分豆剖’的危机,促使中华儿女奏响了一曲曲民族自救的号角: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学生回答,但它们都以失败而告终。中国的出路在何方?20世纪初,在中国发生了一场革命,给黑暗的中国带来了一线光明。让我们一起来高呼这场革命的名字吧!”学生齐呼《辛亥革命》。通过学生和老师的合作完成了导课内容,充分的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吸引了所有学生的视角,课堂氛围在一开始就出现了高潮,使得教授新课如行云流水般顺畅。同时,那些具有《时局图》阅读经验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缄默知识解决了问题,让他们获得了心理上的成功。
  在讲授新课时,本人巧妙设疑:与这场革命有关的最主要人物是谁,他有什么样的人生经历?同学们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来回答。这样的方式,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营造了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氛围,为其创造了民主、宽松与和谐的课堂环境,激发了他们的缄默知识,使学生敢于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讲述了孙中山小时侯的立志故事,还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果要改变世界何必等到长大,“少年强则国强”,我们也应该学习伟人的高贵品质,为祖国的富强而努力攻读!紧接着,教师又创设情景,在屏幕上呈现“中山陵”的图片,有的同学根据自己游历中山陵的生活境遇 ,讲述了孙中山的历史伟绩,其中囊括了本文的重点内容: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等内容。在突破重点武昌起义时,教师要求学生自编自演历史短剧:武昌首义。在表演过程中,学生并不是固守对教材知识即显性知识的掌握,而是努力发掘自己对教材以外知识的理解,他们借鉴了当时在CCTV-10台热播的电视剧《武昌首义》的情节,将起义者的英勇无畏表演的惟妙惟肖,再现了武昌起义的情景。通过表演,突现了课文的重点。这样的教学安排,合理的激发和利用了学生的缄默知识,学生通过主要角色的扮演,使他们的缄默知识的认知模式随着他们具体的见解显现出来,使其成为课堂的主体,使课文的显性知识的传递得以通过缄默知识的应用而获成功。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行为,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进行自我分析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解决问题,不仅拓宽了课本的内容还体现了缄默知识的内在价值,随着学生经验的累积以及学生在特定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某种思想和行动倾向,缄默知识与学生遭遇的特定情景得以直接的契合,当他们处于与最初习得时相似的情景中时,学生的缄默知识就被激活了,使其外显化,实现了知识资源的共享、重组与整合,让没有这种经历的学生从同伴的知识经验里得到了很好的了解与认同,并从整体上唤醒和提升了学生的道德境界,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实现了历史教育的创新思维功能的实现,而它的实现“既仰赖于有效思维的目标与效率意识,也有赖于历史教学方式的革新和多元的开放的价值趋向”【2】。本课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主导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和利用学生的缄默知识,超出了《辛亥革命》这一课的知识界限,从而达到了师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思维碰撞的效果。
  综上所述,缄默知识是明确知识传授和学习的基础,开发和利用学生缄默知识的作用远远大于仅对明确知识的传授。因为缄默知识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历史课堂内容充满兴趣,有利于学生的情感交流和思维的碰撞,培养了学生的发散式思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人格与自主性得到了尊重,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养成和文化的熏陶,符合历史教育的本质,即实现了人文素质的教育,体现了教育的真正价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使其人格、人性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升华。相反,教师如果忽视缄默知识的开发和利用,最终将导致学生的学习困难,不利于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使得历史课堂索然无味,从而失去了历史教学的价值。
  
  注:
  【1】张一平主编 《初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5月版 第9页
  【2】束鹏芳著《中学历史教学评价》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2页
  
  参考文献
  [1]魏国栋、徐岩主编 《课程•教材•教法》,人民教育出版社报刊社2007年2月版。
  [2]束鹏芳著《中学历史教学评价》,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
  [3]张一平主编 《初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版。
  [4]解军主编《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07年。
  [5]石中英(安徽省寿县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副教授)《缄默知识与教学改革》2005-9-21发表于
  [6]陆安 《教师经验:历史课不能忽视的课程资源》,选自《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 2007年第2期,第22页
  
  收稿日期:2009-02-22
  作者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五中学830000
其他文献
【摘要】转化后进生是一项艰苦而细致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班主任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不要轻易的认为他们有所转变就放心了或放松了,而要时时提醒、时时鼓励,有一点反常现象就应及时引导。让我们携起手来乘赏识之风,捧起热爱之情,使每一位后进生都能沐浴在师长的关爱之中,共同把后进生转化成为优秀生。  【关键词】后进生;转化;责任;以人为本;无私奉献    Shallow talk juniors to liv
期刊
【摘要】对于语文课的教学存在很多争议,特别是阅读教学。阅读教学中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诵读不足,分析介入太快;二是咀嚼不足,结论说出太快;三是讨论不足,分歧消解太快;四是欣赏不足,理性说明太快;五是整合不足,阅读结束太快,归纳起来便是“过程”展开不足,“结论”得出太快。所以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努力地带领学生在课文中多走几个来回。做到如下要求:一、口读心思,加强语言的揣摩与习得;二、填补
期刊
【摘要】后进生是每个教师的心病。怎样才能治好这块心病呢?通过多年的实践,作者觉得后进生离不开“爱、严、帮”这三方面,本文从该三方面,阐述了如何进行后进生转化。  【关键词】后进生;转化;爱、严、帮     每当班主任在一起,大家总会不约而同地谈起自己班上的后进生。言谈之中,免不了摇头叹息。的确,后进生是每个教师的心病。怎样才能治好这块心病呢?通过多年的实践,我觉得后进生离不开“爱、严、帮”这三方面
期刊
【摘要】多媒体辅助教学突破了传统教育手段和方法的束缚,整个教学过程可以说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使课堂教学更加多样性、花样性、生动性、实效性、先进性,并赋予了课堂教学浓郁的时代气息。同时,它的弊端在教学过程中很明显的暴露出来。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对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实际应用中的利弊做了初步探析。  【关键词】多媒体辅助教学;应用;分析    Analyze Computer Aided I
期刊
【摘要】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活动和对新课程理论的认识,从新教材的特点、教学方法和困惑三个方面阐述我对新课程改革下初中地理教学的一些看法和认识。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地理教学  New junior high school geography teaching within course reform investigation  Wu Lan Qi Qi-ge  【Abstract】Combin
期刊
【摘要】高三学生鉴赏古诗效果不佳,没有和古诗进行真心的对话。其实,对话是解读古诗的枢纽。对话是合作平等的,彼此都要受对方的约束。鉴赏的过程是鉴赏者和古诗思想碰撞的过程。要对话,首先要夯实基础,提高对话水平。其次,捕捉形象,掌握对话技巧。第三,循序渐进,对话要由表及里。当然,对话也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同样也可解读出新的见解。  【关键词】对话;解读;古诗    Dialogue:Reading th
期刊
【摘要】学生的读写练习是重要的语言学习活动,是英语学习过程中必要的一个环节,是学生消化吸收所学知识,最终掌握知识的必经途径。如何指导学生事半功倍地做练习恐怕是每一位老师都在努力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英语教学;效率    How exaltation English is the efficiency of the practice  Zhang Xiu-ling  【Abstract】The
期刊
【摘要】单词教学是一个值得广大英语教师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为此,很多英语教师都在进行各种各样具有教学实际意义的尝试。以自己的做法和想法探索英语课堂词汇教学方法的创新,旨在激发对这一问题的新的思考。   【关键词】英语教学法;英语词汇    How availably carry on a list phrase teaching  You Hong  【Abstract】To quite man
期刊
1.熟悉教材    当你着手准备选用某一篇课文进行教学时,你必须要对这篇课文非常熟悉,要做到“三读”。一读作者。作者把他的思想通过文章呈现在你的眼前,在读文的时候,不仅要了解作者在文中写了什么,还要明白他是怎样写的及他为什么要这样写。不仅要读懂字面上的东西,更要想办法读出文字背后的内容,这就需要反复阅读,逐字逐句地读,边读边问。  二读编写者。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小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要掌握
期刊
【摘要】老师对于学习有障碍的孩子,应多些“偏爱“给他们,花期他们的自信,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价值,扬起自信的风帆勇往直前!  【关键词】唤起自信;勇往直前    Yang spirit self-confidence of sail of boat  Zhang Yong-ping  【Abstract】Teacher for study have obstacle of kid, should 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