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凯18岁:人生路,自己走

来源 :意林·作文素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li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很多人问我,即将18岁,你的心情怎么样?你在想什么?但是紧张的复习、高考,之后又是密集的工作,也没时间安静下来好好想想这些问题。拍杂志那天他们说,要不你就写一篇十八岁随笔吧。可真正落笔来写时,却仿佛有十万个问题在涌现:现在的我是怎样的我?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回想曾经,一切都好像发生在昨天。刚进公司时才10岁,懵懵懂懂,还没适应就等来了伙伴的分离,一切都是茫然的。14岁出道,那时候还不能理解这代表了什么,只知道我喜欢唱歌,出道了就可以有更多机会唱歌给大家听。对于未来也想不了那么多,既然站在这儿,就得继续努力下去。从无到有,从什么都不会到现在慢慢适应。很庆幸,年少时误打误撞却做了自己喜欢的事,这一段不可思议的奇遇,是生命馈赠的最好礼物。
  转眼我就18岁了。成年是一件期待很久的事情,少年时总会幻想长大后能怎样怎样,它仿佛是一个仪式,跨过这一天就宣告着要与少年时代的我告别,向成年的世界出发。
  未成年时,更多的是听从父母和公司的安排,做着大人要求我们做的工作。但这些工作我都喜欢吗?做得开心吗?都有意义吗?最近一直在想这些问题,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次Live演出,它不像录音房里一首歌可以反复录制到最满意,Live是一次性的艺术,唱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樣。未来,我想一点点去经历体验,做我喜欢做的事情,唱我喜欢的歌,演我喜欢的角色,听见内心的声音,成为一个有态度的、有自我风格的王俊凯。
  可能现在的我还是不成熟的,没关系,人生的路,自己走,才更有意思不是吗?(摘自微信公众号“时尚芭莎”)
其他文献
【预测考题】  “结”,在中医上,指气血不通,会导致郁气成结,引发身体病变。除了人身体会生结,在人际关系等领域也通常引入“结”以表不顺之意。解结,在中医里叫化血活瘀,在人际关系中叫尽释前嫌,在个人成长中叫迈过一道坎,在思想修养方面叫悟理得道。解结是一种大智慧,你对“结”有着什么样的理解?请以“解结”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写作解析】  一、关于选材 
期刊
精彩回放  因为美国整个社会是一个放纵的社会,它的好处是它容易促进一个人个性的发展,可是走得太极端了。我认为对于多半的中国学生,比如90分以下的学生,中国的教育体制是好的,它可以使得这些小孩成才,将来做一个有用处的人。美国太放任,有没有好处呢?有,非常聪明的,90分以上的小孩在美国占便宜,为什么呢?因为他不需要规规矩矩念书,他自己就都可以吸收进去,所以他就海阔天空,他的发展,尤其最聪明的人在美国容
期刊
读诗,听诗,其实是一种植物光合作用般的交流。你把文字与心绪用情倾吐出去,她将安宁与幸福接收并再次散发出来。整个过程,就像植物在夜里的呼吸一样,寂静、缓慢、有力,富有仪式感。  这样的儀式感很好。  我很庆幸,我生命中那5%的空间,有一部分留给了诗歌与文学。在我父母的教育里,并没有对我们有太大的期许,也未設定过希望我们一定成为什么样的人。但很小的时候,他们就常常把我和哥哥放在书局里一下午。虽然我们也
期刊
鸟儿飞向天空,望向远处枝丫上的窠巢,与旧时模样一般无二。  —题记  我曾多次在梦中忆起我的故乡。  夢里的我,走在那条熟悉的乡间小路上,扑鼻的油菜花香,清爽的微风混着清晨还带着露水的泥土的气息,绽放在每一个角落。沿着泥泞小路,走近,再近些,看到了——披着红衣的甲壳虫伏在菜花上,懒洋洋的。藏身进绿海,隐起来,开心极了……  后来真的回到故乡,推开那扇久未推开的门,细密的灰尘飞散开来。点亮灯,看着那
期刊
【名师押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舞台上,演员们在台上扮演皇帝、大臣,可一转眼他们又成了奴仆与脚夫。“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到底哪个才是他们本来的身份?人与人确实存在差距,出身、财富、名望等,这造成了现实中人与人事实上的不平等。可若把人的区分就置于这些标准,显然有些荒谬。“人们赞扬快马,是因为它在全场的欢呼中得胜获奖”,而不是它的鞍鞯;一条猎狗,我们赞扬的是它的速度,而不是它的项圈;
期刊
作文君:张大春,当代华文作家,台湾地区文坛的领军人物之一。作品以小说为主,曾获联合报小说奖、时报文学奖、吴三连文艺奖、金石堂年度影响风云人物等赞誉。除了小说创作,张大春也特别关注整个社会的语文教育。他在作品《文章自在》中写道,“写文章是一辈子的能力”,练习写文章,根底上是“培养一种随身携带的能力”。  今天的写作练习已变成揣摩他人心意的练习  我读小学时,一次语文老师把我和另一名作文成绩好的同学A
期刊
哈喽,亲爱的素粉们,我是新来的小编乐乐,怎样,这名字听着是不是很耳熟呢,想起什么没?  “乐乐,你这条死狗!”雪姨那如雷贯耳的声音大家还记得吗?本小编可是记忆犹新呢,特别是那“雪姨式”的笑声。哈哈哈,一不小心暴露年龄了!想当年《情深深雨蒙蒙》火爆大江南北,身为小学生的本编也是深度影迷呀!还记得舒适地腻歪在温柔得如萍姐姐怀里的“乐乐”吗?可是个雪白的小可爱呢(托腮思怀状)。“艾玛,想什么呢,醒醒醒醒
期刊
【适用话题】文学氛围 城市底蕴 感恩 情怀  美国华裔地理学家段义孚倡导过一个重要的概念“地方感”,他把恋地情结引入地理学中,用于表达人对地方的爱恋、依赖之情。简单说来,“地方”不仅仅是一个纯粹地理学意义上的地点空间,还承载了居住于此的人的记忆和价值观念。  最近,大家讨论着,南京究竟有多少底气可以成功摘下“文学之都”这顶桂冠?又说,除了南京,上海是否也能跟着打擂台赛呢?热闹极了。  相信很多人对
期刊
一日中午约餐路上,萌萌哒花尚君闷闷不乐(抓狂)抱怨:“二月吃霾,三月吃风沙,四月吃杨柳絮……这还不够吗?今天居然给我来了个‘升级版套餐’!风沙柳絮一起上!”本以为能收获同情,谁知——此言一出,同行编编即刻被“段兴”点燃!  “尬段”即将开始!  素编率先登场:“养膘千日,用肉一时,在大风狂作之时,节食减肥的茜茜是否明白了我们每天劝饭的良苦用心?(坏笑gif)”(相爱相杀:编编们一方面想自己瘦成闪电
期刊
精彩回放  我今年95岁了,亲身经历过落后的状态,后来又了解到中国人怎么被外国人欺负、怎么被外国人看不起,这个经验都深深地在我的脑子里留下了烙印。今天的年轻人没有这个经验,这一方面对他们来说是很幸运,可是从长远讲起来,这也使得他们对于历史的认识不够深刻。  延伸阅读  【适用话题】勿忘历史 记忆 反思  父亲和我 □杨振宁  父亲三次来日内瓦,尤其后两次,都带有使命感,觉得他应当劝我回国。这当然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