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

来源 :中国医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选取67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术式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予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观察组予微创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VAS评分、ODI评分,行影像学检查(椎体高度、Cobb角),测定应激反应指标(肌酸激酶、肾上腺素、皮质醇、C-肽),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术后两组VAS评分、ODI评分、Cobb角显著降低,椎体高度和血清肾上腺素、皮质醇、肌酸激酶含量显著增加(均P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尿激酶对深静脉血栓(DVT)大鼠体内炎症物质和血栓调节蛋白(TM)的影响机制。方法建立深静脉血栓大鼠模型,把30只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假手术组)、DVT组和尿激酶(UK)组,DVT组和UK组大鼠制备深静脉血栓大鼠模型,术后1dUK组给予尾静脉注入尿激酶20000U/kg,每天1次,共注射14d;sham组和DVT组给予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比较三组大鼠血栓的湿重和血栓湿重/长度的比值;用HE染色检测三组大鼠血栓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三组大鼠血浆中炎症因子白介素8(I
目的探讨应用实时超声导航下解剖性肝段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价值与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湖南省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43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43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应用不规则肝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应用实时超声导航下解剖性肝段切除术治疗。比较不同方式治疗后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肝门阻断率及输血率(13.9%,9.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0.2%,25.5%,均P
目的探讨清晨血压对老年人血管内皮功能及慢性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在高密市市立医院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的年龄≥60岁的老年人349例,检测所有受试者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及慢性炎症因子hsCRP、TNF-α和IL-17水平。依据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将受试者分为血压正常组(n=108)、单纯清晨高血压组(n=114)及高血压组(n=127)。比较三组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24h动态血压参数、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采用偏相关分析24h动态血压参数与FM
目的运用二维超声和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评估正常女性右侧乳头结构,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个正常女性右侧乳头,运用二维超声测量乳头皮肤厚度、中央集合管(CDB)范围的数值,运用SWE测量乳头、乳头皮肤、乳管的弹性值,比较乳头不同位置的弹性值有无差异,分析各测值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及不同观察者之间测量的一致性。结果200个正常女性右侧乳头均可获取正常二维超声图像及弹性成像图。乳头各位置平均弹性值:乳头(12.14±1.88)kPa,乳头皮肤(12.85±1.87)kPa,乳管(7.08±2.17)k
目的观察肾上腺色腙片治疗药物流产(简称药流)后阴道出血的疗效及对患者焦虑抑郁、子宫恢复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6月间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89例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口服黄体酮胶囊和断血流胶囊,观察组口服黄体酮胶囊和肾上腺色腙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阴道出血量多于月经量时间、阴道出血持续时间、月经复潮时间、腹痛VAS评分、子宫恢复情况[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收缩末期峰值与舒张末期峰值比值(S/D)、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分
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温州市中医院收治的单纯慢性牙周炎患者51例为B组,单纯COPD患者56例为C组,COPD合并慢性牙周炎患者54例为D组,同期选取本院健康体检者49例为A组。检测研究对象的牙周状况、肺功能、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各组龈沟出血指数(SBI)、探诊深度(PD)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目的观察不同时段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对患者神经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2月至2020年8月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经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8例,根据溶栓时间窗分为两组,其中发病
目的观察玫瑰痤疮的皮肤镜下特征,探讨皮肤镜在玫瑰痤疮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4月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皮肤科的患者156例,其中玫瑰痤疮74例(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30例,丘疹脓疱型36例,肥大增生型8例),脂溢性皮炎40例,痤疮32例,红斑狼疮10例。分析玫瑰痤疮、脂溢性皮炎、痤疮、红斑狼疮的皮肤镜下特征,通过皮肤镜下特征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正确率、约登指数等指标来评价其应用价值。结果玫瑰痤疮在皮肤镜下表现为红色或深红色背景,血管呈网
目的探讨复方皂角刺膏对肺癌小鼠疼痛行为及炎性介质的影响。方法在小鼠体内构建Lewis肺癌皮下细胞移植后的肿瘤细胞模型;按基础疼痛阈值及平均体重将150只小鼠随机分为复方皂角膏组(低剂量组9.0g/kg、中剂量组18.0g/kg、高剂量组36.0g/kg)、盐酸曲马多缓释片组(0.06g/kg)、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20ml/kg)。分别选用冰醋酸致痛法和热板法致痛法,观察不同疼痛因素下的不同止痛方法对小鼠疼痛及炎症因子(IL-1β、TNF-α)的影响,分析复方皂角刺膏的镇痛效果及作用机制。结果(1)低剂量
目的初步探讨锥形束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CBCT)在多生牙的诊断及精准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口腔医学中心的141例多生牙患者,进行影像学CBCT测量分析,并对其电子病历资料和多生牙的数目等相关信息进行分类和统计学分析。结果141例患者中共发现167颗多生牙且全部在CBCT上显示。男110例,女31例;年龄6~12岁105例,>12~25岁24例,>25岁12例;其中单颗多生牙患者119例,2颗者19例,3颗者2例,4颗者1例。单颗多生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