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们做电商的真正压力

来源 :营销界·食品营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l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文:你当真以为,酒企们做了电商,上了酒仙,就万事大吉了?
  哪一个才是真正的压力
  2013年下半年,茅台五粮液等国内一线酒企与酒仙网签了合作,成为其一级代理商,这意味着着国内大部分一线酒企都把网络渠道升级到顶级代理与战略合作。
  那么,茅台们为何要选择酒仙网?总结可得四点:
  第一,酒仙网走了一条自下而上的整合道路。他们先后入驻十余家平台,“一统”网络渠道,酒仙网树立了全渠道的名声。这就为整合上游,打好了舆论基础。这条自下而上的整合,可谓高明,酒企向来依靠渠道,但是网上渠道如此众多,但每个渠道销量有限,让茅台五粮液一个一个去谈,根本不放在眼里,现在电商的销量1%都不到。
  第二,同行带动。郝鸿峰有一个合作创新,就是我给你做渠道,你帮我做品牌。宋河、杜康、澜爵等在央视、机场、火车站等地方的广告,最后都会出现酒仙网的痕迹,既节省了上亿元的广告费,也让整个上游争相主动合作。
  第三,“三公消费”的限制。国家反腐败限制“三公消费”,团购和高档餐饮的酒水销量直线下降,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的传统渠道都备受挑战,而酒仙网是针对个人的消费较多,非但业绩不受影响,反而是一线名酒寻求变革的一种出路,这样不难解释为什么郝鸿峰说,酒仙网和茅台和的合作从一开始就开展得很顺畅,记者们始终想追一点故事出来,竟未如愿。
  第四,电商舆论大势。对于茅台等企业的老总们来说,互联网声势雄壮,若是再不参与互联网,恐怕要被扣上腐朽顽固落后OUT的帽子了。所以,这种顺畅,意味着大家在考虑了方方面面的因素之后,意识到,进一步发力互联网是给自己增分的最好方式。面对汹涌澎湃的趋势,总要做出应对,才不会遗人话柄。
  这四个因素,让茅台们跟酒仙网的合作一碰即合,但是我们不能只看到明面上的顺利,促成一个结果的原因有很多,我们不能只盯着结果,需要进一步思考下一个问题:这四条因素中,哪一个是对未来影响最大的因素?
  白酒企业需要重新发明白酒
  我以为,最核心的,莫过于对个人消费的争取。
  其他三条因素,也都很关键,但都属于外在因素,具有暂时性。若是源于这几条最核心的要素,酒企很可能将这种合作视为无关痛痒的行为,随便发一些库存,或者简单换个包装以专销名义运作,
  真正对未来产生影响的,是“限酒令”和互联网两个因素叠加后,消费群体和消费习惯的同时变迁。
  所以,酒企们与酒仙,都需要重新探讨一个命题:如何满足个人消费者对酒的需求。
  而探讨这个问题的前提是:你觉得这个需求有多大?
  我们需要跳转镜头,看另外一个案例:冰锐。
  百得加的冰锐今年发展十分火爆,其与酒仙网的合作也是推动力之一,冰锐只有4.8度,喝起来没有那么苦,而且让人感觉很时尚,朋友相聚,个人浅酌,喝几瓶不会坏事,又有情调。
  他满足了中产阶级这种特定的生活需求:无论快乐,还是悲伤,让枯燥、充满压力的生活带来一点点刺激,不似饮料那般甜腻,也不似二锅头那般呛口,喝两瓶轻轻醉,恰到好处。
  冰锐恰好抓住了个人消费者对酒的真实需求。
  就好像消费者需要的是洞,而不是钻头一样,个人消费者对酒的需求是醉,而不是酒。酒需要扮演社交润滑剂的角色,这是所有酒都具备的特点,但是,个人消费者的疑虑是,醉总是和身体的痛结合在一起,能否只给消费者醉,而不必痛。
  所以,他们需要的是轻酒,是10度甚至6度以内的,拿起瓶子不会感觉沉重,不会有压力,又会让自己健康的轻酒。闺蜜小聚,情侣相约,生日庆祝,K歌玩耍,或者大型Party,公司活动,青春比赛等等,这些场合都是需要轻酒的地方,小醉而不能有难堪。
  他们对酒并不是拒绝,反而享受在轻醉微醺的状态。而且,大家都明白一个道理,浅酌有益身心,烂醉如泥是最让人讨厌的。
  然而,现在的白酒概念,和公务应酬、虚情假意、酗酒、误事、醉驾、伤身体等等关键词联系在一起,这些负能量难以扩大白酒市场空间。
  但是国内白酒的思路永远都是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名人首长爱喝,很少有从当代消费的需求中挖掘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说,从历史中寻求酒的价值,是对现实无能的表现,要么是集体偷懒,要么是智商短缺。
  曾经的金六福,打造了团圆酒的家文化,让酒打破了历史的框框和地域的属性。然而今天呢?既然,你不能指望着自己的祖上像茅台一样给你藏着一窖老酒,也不能动不动就回味唐朝,当男人的情怀都想着找小三的时候,你需要关爱一下那些本来不喜欢喝酒但又需要轻醉微醺的人。
  针对个人消费者的产品改造,是这两年酒企都在尝试的,大家在一窝蜂的做小酒,但是,改变瓶子的大小,并不是真正的产品创新,一个53度的酒,放在大瓶子里和放在小瓶子里,都不能减缓消费者面对白酒时的沉重心情。
  他看到这个酒,应该是愉悦,应该像饮料一样,解决了“渴”这个生理需求,醉,也应该像渴一样,会是人最基本的需求。酒企若能做到这一点,才算真正完成了一次品类创造!
  酒企只有对当代消费者的需求做认真分析,而不是一直强调自己的历史,消费者喝白酒的时候,不会动不动就想到千年前的历史,他也压根不会相信这个酒真的是窖藏20年,一桌人都知道这瓶高端酒可能是假的,但仍然高喊:感情深一口闷!你当真会以为,三公消费再次盛行的时候,那些官大人们会真的很高兴的回到酒桌上吗?他们喝的胃穿孔难道疼的是别人?
  对于酒企来说,首先应该顺从的是消费趋势,而不是渠道趋势,没有消费趋势的应对,渠道迎合,意义不大。
  所以,不是现在的困局逼着酒企拥抱个人消费需求,而是未来在逼迫他们重新发明白酒!
其他文献
品牌老化的典型表现是,提起这个牌子谁都知道,但在消费者那里已经无法促成消费冲动,至少不会是首选。高知名度和低认可度、低购买率是老化品牌的突出特征。  一、品牌老化,大品牌的老问题  知名企业及老字号企业经常遇到这样一个大问题,就是品牌老化。  品牌老化的典型表现是,提起这个牌子谁都知道,但在消费者那里已经无法促成消费冲动,至少不会是首选。高知名度和低认可度、低购买率是老化品牌的突出特征。品牌一旦老
期刊
引文:雀巢是一家瑞士公司,但同时我们现在越来越感觉到自己是一家中国公司。  编者按:2013年,在全球经济形势不甚乐观的背景下,雀巢却反其道而行之,高调投资中国,其背后原因是什么?作为一个具有150年历史的全球食品巨头,雀巢在投资策略上有何独到见解?在完成众多收购又保留这些品牌的同时,如何管理和包容这些企业?在其全球市场中,中国处在怎样的一个位置?面对众多的疑问,雀巢集团CEO保罗·薄凯给出了答案
期刊
引文:白酒行业的快消化是指,把白酒变成一个泛酒的概念,指一切含酒精的饮品饮料,让白酒行业成为含酒精的饮料行业,让含酒精饮料与瓶装水、低浓度果汁为伍。  如果没有“官场畸形消费受阻,高端白酒销量立下”情况的出现,或许就没有今天“白酒向快消学习”话题的被重新提起。  要销量,就快消,在思路方向上完全没有问题,但是对于一个有着强大消费定势和营销定势的白酒业来说,改变起来没那么容易。急来抱佛脚式的希望通过
期刊
据外媒报道,全球连锁快餐Subway(赛百味)的面包内因含有化学物质偶氮二甲酰胺,已于美国时间2月6日自主宣布停用此成分。对于事件,赛百味中国通过官方网站回应称,中国区的面包中不存在上述成分。  @Xin在程度:就是化学发泡剂而已,非要和橡胶扯上关系!在美国这是允许的,只要低于0.00025%。这又不是被爆料,是Subway自己宣布不用的。  @淡然向流年:Subway可是以主打健康、营养、低热量
期刊
引文:从某种意义上说,食品业和奢侈品业其实有一个共通点——历史和口碑赋予品牌力量,只要保证了品质,变化并不是企业必备之选。  编者按:在中国,大多数人对亨氏的印象还是婴幼儿米粉制造商,事实上,这项业务在亨氏集团105亿美元的销售额中仅占不到20%。亨氏最赚钱的业务是调味料和快餐食品,公司不仅是全球最大的番茄酱生产商,还是全球最大的番茄种子提供商,牢牢掌控着地球上番茄行业的整个上下游产业链。  作为
期刊
引文:不走寻常路,才会有出路!  眼下,更多的传统企业依然在按照“4P模式”思考,例如,中国茶叶、家具、白酒、糖果……  做产品、走渠道、搞促销,都信奉多产品多子多福,但做渠道跑马圈地必然导致成本上升,利润减少。中国茶叶拥有上千年的品饮历史,可是直到今天,仍没有一个迈上国际舞台的品牌。  是4P没有做好吗?当然不是!  事实上,他们早就不应该用“4P模式”来思考!只有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找到更合适
期刊
随着2013年在整个白酒行业持续低迷,尤其是高端酒严重下滑,很多企业都开始力推一些中低端产品。这本是一件好事,但遗憾的是,许多做了多年市场的白酒企业突然发现,自己不知道怎么做市场了。究其原因,在于高端白酒完全迥异于中低端类快消类产品的操作手法——高端白酒经销商们,往往连最基本的铺货率,包括加权铺货率、渗透率这些概念都不知道,终端维护也完全不懂,更别提其他了。  到底,这在白酒企业中是一个偶然现象是
期刊
【跨页文字】  繁花掩映的背后,我们看到核桃乳这个植物蛋白饮料品类存在尚不成熟的市场表现。由于市场空间大、准入门槛过低等因素,企业实力参差不齐的特征愈发明显。从市场份额来看,行业两极分化严重,领跑者养元一枝独大,第二、第三名与之相差几十倍,目前这个品类做到亿元以上的仅五六家企业。  【综述】  近两年,核桃乳市场异常火爆,最大的推手当然是养元。凭借六个核桃这个大单品,养元创造了销量连年翻番的奇迹。
期刊
引文:做高档商品不能仅仅是产品层面的提升,还需要目标市场的提升。  核桃乳的发展离不开植物蛋白饮料行业发展背景,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引发消费者对乳品安全的极度担忧,有许多消费者转向了植物蛋白饮料。当然,植物蛋白饮料企业在接受市场机遇的同时,主动出击,除加大产品铺货、广告宣传和产品研发外,还进行消费者教育工作,向他们灌输植物蛋白饮料是天然、绿色、安全的饮品。在这些努力下,植物蛋白饮料行业出现了
期刊
引文:三全与思念,先后成为速冻行业的两大霸主。创新与模仿,抢跑与牵制,合作与借鉴,一条街上的两个品牌,在竞争中巩固了共同的地位与利益。  在速冻食品行业,三全食品是一个开创者,勤于摸索且产业聚焦。思念食品是一个后来者,长于模仿却又灵活多变。它们同是行业龙头,既是竞争者,也是合作者。  三全与思念的竞争,是渠道、产品、品牌、资本等各方面回环往复的交锋。在明争暗斗的博弈中,在超越与反超越的竞逐中,两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