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亚洲专利基金

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3432125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活跃着越来越多的专利基金。虽然成立原因各不相同,但它们都努力在世界范围内发挥积极作用。
  近年来,创新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专利授予垄断权,但它并不能保证对发明创造进行产业规模的开发利用。企业不能单纯依靠对发明的专有权来销售产品,因为它无法研发所有用来制造例如照相机或计算机显示器的必要技术。专利不能制造产品。因此,企业必须采取开放式创新的做法。
  收集一件创新产品所需的所有专利几乎是不可能的:市场交易是复杂和昂贵的,尤其是对中小企业;专利的有效性也无法得到保证。因此,一个新兴的和更有效的知识产权市场正在形成,以满足开放式创新的需求。
  在美国,这一新兴市场是由私营部门推动的。但是,一些亚洲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已经采取主动,试图获得竞争优势。本文对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的相关策略进行了对比。
  日本
  日本的首支专利基金——生命科学知识产权平台基金(Life Science IP Platform Fund,以下简称LSIP),成立于2010年8月。主要投资方是日本创新网络公司(Innovation Network Corporation of Japan,以下简称INCJ)。
  历史上,在日本进行有效的专利开发存在一些问题。日本大学没有专利的全球经营战略。虽然企业通常对获得专利组合的打包许可很感兴趣,但组合中的专利分别属于不同的大学是很普遍的情况。此外,大学的专利一般都是基础研究的成果,不一定符合企业的特定需求。公共研究中心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
  虽然大学的专利数量自2003年以来不断增长,但并未带来相应的经济收益——总收入估计只有美国大学的1%。许多政府及学术界人士担忧这种趋势将削弱日本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制药领域已经引起了特别关注。日本在该领域的贸易赤字非常惊人:2010年的药品进口总额是出口额的大约13倍。
  生命科学知识产权平台基金(LSIP)
  该基金的目标是建立由INCJ支持的专利基金框架。该框架的目标如图1所示。
  通过汇集来自各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专利,并向企业提供专利组合许可,LSIP旨在为企业提供研发新产品,以及更充分利用发明创造的手段和途径。目前,该基金重点关注四个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生物标志物、干细胞、癌症和阿尔茨海默氏病。这种选择说明日本在这些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而且这些领域的研发也反映了强烈的社会和产业需求。
  LSIP的管理公司由知识产权战略网络公司(IP Strategy Network Inc)全资拥有。据INCJ的高管透露,这是一组专门研究知识产权战略和医药的专业人士。它有5个执行委员和十几名职员。知识产权战略网络的前身是知识产权支持项目(IP Support Project)。该项目由日本制药商协会于2008年11月建立,为期一年。其目的是支持新型干细胞研究,并由60家具备较强研发能力的制药公司参与。在项目进展过程中,其成员向超过30所大学和公共研究中心提供了知识产权战略建议——其中许多主张将该项目推广到其它领域。
  LSIP依据“工业振兴和创新特别措施法(the Law on Special Measures for Industrial Revitalization and Innovation)”创建,期限为15年。INCJ投资600万美元,四家日本大型制药公司分别投资30万美元。如果有必要,INCJ会在未来三年继续注资400万美元。
  LSIP提供了两项主要的服务。首先,它将大学和研究中心的专利捆绑组合,评估其潜在价值,在某些情况下将它们与从市场上购入的其它专利结合起来。创建专利群后,LSIP会设法将其许可给企业,并与发起人分享利润。虽然不是正式认可的目的,但该项目还可以防止大学的专利被外国公司收购。
  第二项服务被称为“知识产权孵化”。LSIP获得开发专利的专有权,并以支付申请费、国际扩展和补充性研究成本等费用来优化现有专利作为回报。专利被许可后,LSIP会收取许可费中的一定比例。
  LSIP的主要目的并非经济利益。其优先任务是为整体经济利益提供支持,促进研发并加强日本经济的竞争力。在决定是否向企业提供专利组合许可时,LSIP会评估该企业的创新能力及其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问题
  到2011年11月底,LSIP已获得约30个专利组合和绑定许可,其孵化服务已成功支持了数项发明创造。截至2012年1月,它已向三个公共研究中心和五所大学提供了服务。但是,知识产权战略网的首席执行官——Hiroshi Akimoto发现了两个重要问题:如何评估知识产权的价值,以及如何产生更多吸引企业的专利。
  为尽快就知识产权支付金额达成协议,Akimoto建议在专利许可成功后,LSIP可以向原专利所有人支付一定比例的利润。
  第二个问题的潜在原因是许多日本大学和公共研究中心往往只在日本提出专利申请。然而,药物是国际化产品,几乎没有公司会对没有向美国申请的专利感兴趣。因为美国占全球药品市场的半壁江山。对Akimoto而言,这意味着需要向大学和研究中心说明市场营销和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性。
  展望
  日本政府已将知识产权战略放在优先位置,LSIP被认为是该政策的主要手段之一。LSIP项目将在2013年进行评估,有可能将采用更为有效的运作方式。INCJ已经表示,希望将IP基金扩展到生命科学领域之外。
  该措施对日本竞争力的提高幅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为IP基金工作或与之合作的专家的质量。知识产权战略网络已经认识到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并将其列为与捆绑许可和孵化之后的第三项服务。2012年2月,它向内阁办公室提交了名为“知识产权人力资本发展计划(Development Plan of IP Human Capital)”的草案,其关注点就是大学和中小型企业在人才培育方面可能面临的困难。   韩国
  2010年,韩国成立了两只基金:IP立方体伙伴(IP Cube Partners)和知识探索(Intellectual Discovery)。
  韩国IT企业不断蓬勃发展。2010年,三星和LG在北美手机市场分别排名第一和第二位,将摩托罗拉挤至第三。但是,过去数年中韩国企业已经引起了专利钓饵的注意。据专利自由公司(Patent Freedom LLC)——一家共享非专利使用实体(Non-Practicing Entities ,以下简称NPEs)相关情报的网上社区公司表示,三星被此类诉讼攻击的次数排名第六。2010年,三星同意为Rambus公司的专利侵权指控支付7亿美元。
  据说NPEs一直在寻找机会获得韩国大学的专利。虽然未经官方证实,对此类威胁的忧虑促使政府说服公众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对专利滥用问题做出指导;此外,它已承诺为卷入专利诉讼的韩国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问题
  韩国的关键问题是它的专利实施率偏低。LeeWon-Il——YouMe专利律师事务所的专利律师——估计韩国的专利实施率在36%左右,而日本是54%,德国为53%,美国是45%。韩国的未实施专利经常被外国公司低价取得,并用它们对韩国企业提起诉讼。
  韩国的经济繁荣导致龙头企业的发展领先于他们的分包商和子公司——而日本就不存在这种情况。大型企业会在合同中加入相应条款,允许他们对较小合作伙伴的研发成果享有所有权,防止这些合作伙伴保留自己发明成果的所有权。大型企业的这种行为加剧了韩国中小企业的相对欠发达。
  21世纪初,许多韩国企业在廉价劳动力的吸引下开始将生产转移到中国,加快了韩国的工业发展。韩国成为制造商的国情,被精辟地总结为“三明治韩国”——无法对抗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也不能与日本的技术优势竞争。
  三星和LG所从事的电子元器件领域中,相关的技术主要由日本和美国的中小型企业拥有。其结果是庞大且不断增长的韩国技术贸易逆差(参见图3)。
  IP立方体伙伴(IP Cube Partners)和知识探索(Intellectual Discovery)
  2009年7月,韩国政府公布了名为“实现知识产权强国战略(A Strategy for the Realization of a Strong Country in IP)”的政策文件。两个发明资本基金成立:知识产权局主导的IP立方体合作伙伴,以及经济计划部的知识探索。政府采取了公开的激进立场,宣布将动员公共和私人投资发动“专利战争”。
  目前,知识探索在两个基金中的规模更大,并具有更“原始”的目的。用韩国知识产权局局长的话说,它的创建是为了帮助韩国企业保护自己免受那些“只为许可费而购买专利的NPEs的威胁”。它雄心勃勃,计划研发一系列系统和工具来提高知识产权的价值并保护韩国企业。
  不同于日本关注于具有发展潜力的领域,知识探索将力量集中在韩国具备优势地位的信息技术领域。不过,该基金不排除在未来介入其它领域。
  知识探索最初计划筹集5亿美元:2亿美元来自国家,其余来自私营部门。因为未能在2010年和2011年吸引到私人投资,知识探索修改了“在2010年底筹集1亿美元”的初步计划。该基金希望在2012年达到1亿美元。
  知识探索提供三项主要服务。“许可计划”保护国际争端中的韩国企业,特别是专利钓饵和NPEs发起的诉讼。通过在被别人瞄准之前购买专利,该基金旨在建立一个“专利伞”来保护韩国企业。第二项服务——“开发计划”,旨在发现可能影响产业发展的关键专利,并将它们开发至成熟阶段。该服务的目标是向开发自有专利有困难的中小企业提供技术转让或补充专利许可。“风险投资计划”用来支持初创企业获得他们发展所需的技术。
  展望
  相关报道指出,2011年6月之前,没有公司愿意投资知识探索。大公司对政府的动机心存顾虑,对类似于知识探索的机构发现高价值专利以及聘用合适专家的能力表示怀疑——据说其20名雇员中只有2到3名资深专家。知识探索的立场与知识产权战略网络形成了鲜明对比。知识产权战略网络是在日本的大学、公共研究中心和私营公司对其服务表示出浓厚兴趣后才成立的。一些评论家甚至认为,知识探索利用了国外的专利钓饵或正在成为专利钓饵。
  然而,据韩国《朝鲜日报》2011年8月31日的报道,三星已向知识探索投资8800万美元,以28.1%的份额成为第一大股东。韩国其它的大型IT公司几乎立即效仿:LG控股20%,浦项制铁14.7%,Hynix半导体11.4%,KT4.3%。专利经济意义的改变已经说明这种机制对他们是有益的。新的投资已促成约30个专利集群,电子和电信研究院(主要的政府资助研究中心)已提交100余项独占许可收购(韩国已注册,其它国家在申请中)。知识探索最终可能会实现腾飞。但一个由大公司控制的基金能否履行其支持中小企业的承诺呢?
  台湾地区
  台湾地区的行政管理部门已经发起成立了两个IP基金:创建于2011年8月的台湾迈特基金(Medtech Fund),和2011年11月成立的IP银行。
  台湾一贯重视IT产业——该领域已开始被韩国企业占领。但是,台湾在生物医药领域已经领先于其它新兴国家和地区。
  自2000年以来,台湾的生物医药市场年均增长10%以上。2008年,当局宣布了一项计划,强调对该领域投资的重要性。中国大陆市场对该领域的发展至关重要。2010年6月与中国大陆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后,台湾地区的生物医药产品出口额在2010-2011年增长了40%。双方还就药物研发签署了合作协议。
  近年来,一些台湾企业已被外国公司提起专利侵权诉讼。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科技法研究生院的研究显示,2002-2010年,美国超过80%的液晶显示器诉讼案件涉及台湾企业。2011年,苹果公司起诉HTC侵犯其智能手机专利并胜诉。   据台湾最大的半导体公共研究中心和台湾IP银行的创建者——工业技术研究院的消息人士表示,这些攻击使很多机构相信,为了在国际诉讼中保护台湾企业,应当进行有组织的知识产权管理。
  台湾迈特科技基金(Taiwan Medtech Fund)
  为了加强台湾的生物医药产业并创建国际领先的公司,台湾于2011年8月16日成立了台湾迈特基金。该基金旨在支持对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失眠、肥胖、周围神经病变、运动神经元疾病、远程医疗和护理管理的研发。与日本相似,台湾的战略立足于它希望发展的领域,而非其最强的领域。
  风险投资公司合伙人和医学专家——游德昌(音译)领导这支基金。为了发现可投资的技术和企业,宏基集团创始人施振荣旗下的一个私募基金已经成为其战略合作伙伴。
  台湾迈特科技基金希望在2011年底筹集1.72亿美元:20%来自政府,20%来自半公共机构和公共银行,其余60%来自私营企业。它的投资对象将是生物医药公司,特别是分拆和初创企业。
  IP银行——台湾
  台“经济部”在2011年4月宣布,计划推出一个知识产权战略计划,支持新兴IP市场的台湾企业,促进知识产权的利用并鼓励知识产权的交易和转让。
  台湾IP银行旨在帮助私营企业获得参与国际竞争或进行研发活动所需的专利,并在国际知识产权相关诉讼中保护自己。第一阶段关注的领域是智能手机和发光二极管。虽然将目标限定在信息技术领域内,工业技术研究院仍在考虑其它具有战略性意义的领域,比如生物技术和环境创新。
  台湾IP银行计划由一家IP管理公司和一家IP基金公司组成。在第一阶段,该机构将投资828万美元创建IP管理公司——工业技术投资公司,作为其全资拥有的实体。台湾IP银行将是该公司的唯一投资者,并管理其业务。六个月后,机构将在私人投资者和政府的协助下创建IP基金公司。
  总投资预计在2980万美元到4966万美元之间,并分配至三个基金:反诉基金、发展基金和虚拟基金。据Tsai Lee & Chen专利及律师事务所表示,反诉基金将主要用于为国际专利侵权诉讼中台湾企业的辩护。发展基金将侧重于“在潜在领域防止主要国际企业持有关键专利技术的长期战略”,同时虚拟基金会提供给大学和公司的研发部门。
  政府希望该基金能够独立运作。机构副总裁,Johnson Sher表示,台湾IP银行受到其它亚洲IP基金的启发,但将更独立于行政部门,以更有效地运作。当时的“行政院长”吴敦义也强调,当局不会干预基金的运作。这个政策可能反映了知识探索面临的问题。因为对政府扶持机构有效性的怀疑,导致无法在初期吸引投资者。
  台湾IP银行正在寻找投资者,尤其是私营 IT企业,如宏棋、 华硕、HTC 等公司都被视为潜在的合作伙伴。因为其国际地位使他们有可能遭遇国际专利诉讼。
  台湾IP银行将创建来自公司和研究中心的专利组合,并向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战略方面的建议。
其他文献
一、与国家标准对应的专利  目前,我国的很多电网标准仍然在制定过程中,作为电力企业来讲,其需要预测将来可能出现在中国国家电网标准中的技术,并将这些技术分解为专利项目,产出尽量多的专利,并尽可能的推动这些专利成为国家标准。  相对于国家标准,企业一般也有自己的企业技术标准,并且这些企业技术标准应该是企业标准化建设的核心。这些企业技术标准在制定的同时也应该申请专利,因为企业标准的制定最好能够为国家标准
期刊
2012年12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修正案(草案)》(下称《商标法修改草案》或《草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下称全国人大法工委)将该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意见征集截止日期为2013年1月31日。此举也意味着社会各界关注已久的《商标法》第三次修改立法流程即将进入最后的阶段。  就在此次修法意见征集截止前的1月28日,由中国
期刊
新能源汽车在减少尾气排放、能源的多元化利用以及高效、节能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已经成为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热点之一。由于新能源汽车中动力源的变化,为了更好地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工作和节能效率,其传动系统也相应地在传统汽车传动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变,甚至发生了彻底的变化,除了传动的变速器传动以外,还有与新能源汽车多动力源相适应的减速器传动、差速器传动、电机耦合传动、电机直接传动等多种新的传动方式。
期刊
我国《刑法》第219条规定的侵犯商业秘密罪以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作为构成犯罪的要件,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本罪的追诉标准是损害结果达到五十万元,或是致使权利人破产或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在刑法理论上称之为结果犯,因此损害结果的认定和计算对于立案侦查、定罪量刑具有重大意义。  对于损害结果的确认,在诉讼中,司法机关可以指派或聘请具有司法会计专门知识的人员,对案件中需要解决的财务会计问题进行
期刊
2012年7月6日,国家版权局公布了《著作权法》修改草案第二稿(以下简称《草案二稿》),规定了视听作品作者的二次获酬权。然而,该规定在影视界引起了轩然大波,编剧、导演、制片人等影视作品的利益相关方产生截然不同的看法。学者们对此的理解也不尽一致。那么,到底什么是二次获酬权?其存在是否合理?《草案二稿》的规定是否存在问题?  一、视听作品作者“二次获酬权”的由来  现行《著作权法》第15条规定:电影作
期刊
7月6日,国家版权局公布了著作权法修改草案第二稿,这是《著作权法》制定以来的第三次修改,相对于前两次,该次修改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和激烈争论。  我国在1990年制定了《著作权法》,然而并未参加国际著作权保护体系,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双边、多边著作权冲突不时发生。2001年,基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直接需求,我国对著作权法进行了第一次修改,条文由原来的五十六条增加到六十条,该次修改主要涉及以下问
期刊
看了前文之后,人们对于企业知识产权经理人到底是干什么的,以及他们的职业出身背景如何,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但是,对于知识产权经理人具体的工作内容,外界依然不是很清楚。  创业之初的艰辛  从2001年开始至今的十一年间,陈路长一路见证了三一重工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从“一个人的时代”走向“三级管理体系”的发展历程。  2001年,当陈路长从兼职转变为专职知识产权管理者时,负责这项工作的仅有他一人,他当时的
期刊
在我国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的进程中,有观点力主视听作品的“二次获酬权”,即设计在我国《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后的视听作品相关法律条文中,明确规定每当制片人等作为视听作品的著作权人许可“他人使用”该视听作品时,原作作者、编剧、导演、专门为视听作品创作音乐作品的作词、作曲等作者有权就他人使用该视听作品依法获得合理报酬。即不管在前相互之间的合同中有否“二次获酬”的约定,上述这些作者都可以直接依据著作权法这一
期刊
“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管理论坛”顺利举行  10月27日,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管理论坛在上海顺利举行,此次论坛由上海市创业产业协会,上海知识产权研究所主办。作为2012上海创意产业国际论坛分论坛,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管理论坛旨在研究与探讨文化产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问题,通过对现有政策、法律法规的解读,结合司法与执法的经典案例分析,借鉴知名企业的管理方法,协助文化创意企业在现有的知识产权法律框架与
期刊
上海浦东举办专利价值分析培训班  10月24日,上海市浦东新区科学技术委员会(知识产权局)与浦东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了响应国家知识产权局(国知管发【2012】42号)“关于申报专利价值分析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在上海浦东举行了“浦东新区专利价值分析课程培训班”。中技所徐向阳副总裁应主办方邀请出席了该培训班开班仪式,并作为主讲培训老师主持了一天的实务培训。  专利价值分析体系是2010年国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