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策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zzzz123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前,高职高专学生心理不健康的比例有上升的趋势,而高职高专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突出。本文通过对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存在问题的分析,阐明了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的关键是自我教育,同时还指出了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对策。
  关键词: 心理健康问题 现状 解决对策
  一、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高职高专学生受来自社会、家庭、学校及自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心理健康方面表现出种种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自卑。高职高专学生由于没能进入本科院校往往感觉低人一等,对自己的智力和能力产生怀疑。加之,大部分高职高专学生都来自农村,初次进入城市生活,周围的环境及生活容易让他们产生自卑心理。
  (二)焦虑。进入高职院校后,学习的深度和难度加大,学习效果不理想,学习的自信心下降和对考试的担忧,容易让他们产生紧张和焦虑的心理。
  (三)孤僻。高职高专学生进入学校后,交往的范围比以前扩大,他们渴望与同学交往。但调查显示:有54%的人不知道怎么跟别人交往,32%的人害怕与别人交往,这使得他们感到孤独无助,性格也变得孤僻。
  二、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原因分析
  (一)社会因素。一方面,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上很多人看不起高职教育,致使在社会评价体系和就业方面对高职高专学生的心理产生消极影响。另一方面,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悄悄地侵入学生的心灵,腐蚀学生的灵魂,导致一些心理素质差、承受能力低、辨别能力不强的高职高专学生容易产生信仰失落、行为失范、心里惶恐不安、情绪消沉低落等心理健康问题。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贫乏。长期以来,人们要么耻于谈心理问题,要么认为没什么大不了。此外,职业队伍短缺是一个瓶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少得可怜,而且实效性不大。事实上,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没有引起高职院校校领导的高度重视,甚而停留在有咨询机构无专业人员、有教育方案无具体措施上,等等。
  (三)家庭环境因素。一方面,我国绝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够重视。另一方面,目前的高职高专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受父母溺爱,不同程度地呈现出盲目自信、依赖性强、以自我为中心等现象,而这些与大学生生活中要求的一些心理品质相违背,导致他们出现心理问题。
  三、解决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一)高度重视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问题是困扰高职高专学生的主要问题之一,它直接关系到高职高专学生的生存和成才。家庭、学校、社会都要引起高度重视,绝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推脱责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对高职高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不例外。我们希望针对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制订出一个指导性的纲领性文件,探索出一套完善的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高职高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学生本人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心理健康对自己成材和今后生活的重要意义,这就要求他们必须提高自己心理成熟的需要值,按照社会和时代的要求塑造自己,有意识地加强心理的自我调适、自我锻炼和自我完善,使心理成熟,达到心理健康的新水平。
  (二)加强挫折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市场经济的竞争必然会带来压力、挫折、失败,坚强的心理承受力是相当重要的。现在的高职高专学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较低,感情脆弱,因此学校教育必须按照心理健康的要求,通过健康教育课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卫生知识和技能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与健全的个性,增强面对未来可能会有的心理冲击的承受力。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增强竞争意识,增强奋进的信心,并使他们在紧张的学习中获得休息和娱乐,调整生活节奏,有充沛的精力更好地投入学习和生活,以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校刊、校报、橱窗、板报等宣传媒体,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对成才的重要意义,树立健康意识,保持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介绍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使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传授心理调适方法,使学生学会自我调适,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解析心理异常现象,使学生了解常见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主要表现,以科学的态度解决各种心理问题。
  (四)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心理健康教育的匹配性和谐育人体系,形成教育合力。通过调查研究,我们认为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因素来自于社会、家庭、学校及学生个体等多方面。高职高专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不仅需要学校的正确教育与培养,还需要社会的普遍关注及学生家庭的支持与配合。家庭和社会亦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社会责任感、人生态度、道德修养和日常行为等方面无时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因此,应该把家庭和社会的心理素质教育作为整个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充分利用多渠道、多种社会资源优化社会环境,积极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促进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肖汉仁.学校心理教育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2]罗小兰.青少年心理咨询百科全书[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99.
  [3]揭家新.大学生童稚心理的分析与对策[M].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8(3).
  [4]王亚琼.大学生个体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及对策[J].黔南民族师专学报,1998(1).
  [5]高扬.解析华南农大十天内四起跳楼事件[J].读报参考,2006(6):16-17.
其他文献
研究高校教学服务学生满意度可以发现高校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从而更充分地利用已有资源.本文以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为案例,通过问卷调查、层次分析模型等对该校学生的
摘 要: 丰富的知识储备,明确的教学目标,合理的教学结构,灵活的教学方法,严格的教学管理,是帮助年轻教师增强教学效果的良策。  关键词: 知识储备 教学目标 教学结构 教学方法 教学管理  在高校教学中,专家听课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年轻教师的教学效果普遍不如老教师,主要表现在上课按部就班,太死板,与学员互动少,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方法单一。那么,年轻教师如何才能增强个人教学效果,
摘 要: 本文从分析个性与职业的匹配和职业素质的具体结构入手,阐明了在职业院校学生中开展职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必要性,并针对目前职业院校普遍开设的职业指导课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探讨了国外相关方面的一些值得借鉴的做法,提出了如何把职业指导及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内容贯穿于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具体建议,以更好地帮助职业院校学生培养全面的职业能力,把握未来的职业生涯。  关键词: 职业院校 职业生涯教育课
20世纪70年代末期,伴随着中美关系的改善,两国间的戏剧交流也在中断了将近30年后,得以重新接续。这个阶段中美的戏剧交流大多带有一种官方性质,承担着和“乒乓球”一样的政治
一、对论文开头部分的分析和看法  1.论文的选题  一篇学术论文的选题通常决定着论文的质量。作者的这篇论文讨论的是外语学院英语和德语专业的学生语言焦虑的问题,以及就这两个专业学生的语言焦虑问题进行的个案研究。标题中使用Chinese Foreign Language Majors不太恰当,尤其是Chinese一词使人不明白作者想表达什么。英语方面的学术论文,在标题上一般是采用中英文两种语言表达,而
The electrode regulator system is a complex system with many variables, strong coupling and strong nonlinearity, while conventional control methods such as prop
摘 要: 针对当前工科类课程教学学时少、内容多的矛盾日渐突出的问题,少学时课程不是简单意义上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上的精讲,更应充分重视课程体系设计和课程群的建设,并从教学相关资料、实践教学条件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在课堂学时少的情况下达到教学效果不减的目的。  关键词: 工科类课程 少学时 教学改革  1.引言  为了扩大专业口径和知识范围,丰富扩大专业内涵,目前在课程设置方面各高校从必修课、限
乙肝是肝细胞被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而诱发的常见世界性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发病率高的特点,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是乙肝的高流行区,为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且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展现学校教育理念、学校特色的重要平台。多年来,我校开展以“环境育人、制度育人、活动育人、文化育人、特色育人”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和谐、高效的育人环境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质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一、构建优美、高雅的环境文化,促进学校健康发展  校园环境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隐性课
摘 要: 本文主要以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探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提出推进校企合作的机制。  关键词: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 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  一、引言  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已经进入转型与提升阶段,在这个时期,作为高职教育发展抓手的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已越来越深入人心。通过校企共建合作,可建立“教学工厂”,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推广具有生产性、工程性、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