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中学音乐创作教学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教研版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G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传统的音乐教育观念只强调以音乐知识为本位,偏重技能技巧的训练,忽视了音乐教育“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综合审美能力及素质的目的。新课改提出已有几年了,也提即兴创造,而真正关注音乐创作教学的历史并不长。所以一线教师要转变观念,尽量给学生留出自由支配、自主发挥的时间与机会,让他们有可能展示独特的才华,使他们体悟到真正意义上的快乐——快乐于音乐。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大力开展音乐创作教学,是挖掘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重要手段,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社会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现状分析
  开展中学生音乐创作教学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1.创造是时代的需要,是教育目标的要求,高速发展的社会竞争是人才的竞争,社会需要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教育要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音乐新课程标准明确:“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要鼓励音乐创造,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2.中学生年龄特点及音乐创造的现状充分证实创作教学是必要且可能的。中学生生理、心理日趋成熟,参与意识增强,情感丰富,需要表达。音乐创造在学生生活学习中已无处不在,学生的创作欲望已自然萌发。教师应以此为贵,呵护之,发展之。
  三、实施与探索
  1.合理制定目标和计划。任何教学都是循序渐进的,创作教学更是如此。新教材中的音乐教学内容有可结合使用的,但并没有系统设置创作教学的内容。在实施前,制定合理可行的目标、计划尤为重要。首先要统领中学全年段教材,找出哪些内容可直接结合教材进行创作教学,可完成什么,应安排在哪个阶段,哪些内容是有必要另设课时的,安排在哪里,逐一列出。然后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把两者并行安排,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并使之尽量能与教材设置的单元同步进行。
  2.结合教材,有机组织创作环节。与新课标配套的新教材,突出了实践与创造,有课后实践题,可以参照使用。有些没有,需要老师深入分析教材,挖掘可行的创作因素,加以利用。
  3.根据计划,增设创作课。不能与教材内容相吻合,但又是创作教学必需的一些基础或拓展的内容,应在每一学期另设若干创作课,穿插于正常教学之中。
  四、反思与建议
  1.定位要準确,内容选择要适合学生。对中学生进行的创作教学既不同于专业的作曲,是模仿为主的粗浅的尝试。创作既要内容丰富多彩,又要适合学生的能力水平,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对内容感到亲切、真实而有吸引力。当然,学生要具有一定的乐理知识,并逐步掌握一些创作技能。
  2.破除音乐创作的神秘感。从个体成长发育角度看,音乐创造的欲望是与生俱来的。中小学生是具有音乐创作能力的,关键是要通过各种手段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培养他们的创造兴趣,从而破除他们心中的神秘感和恐惧感。
  3.将创作教学融入其他音乐教学。以作品为载体,在欣赏教学、歌唱教学和器乐教学中,处处都可以渗透音乐创作的知识和技能。
  4.创作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创作教学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作活动的设计要适合学生生理、心理发展水平,适应学生音乐知识的基础,创作教学要随着不同的年龄和年级逐步加深,逐步提高要求和难度。
  5.创作教学要注重创作的“过程”,不应过分看重创作的“成果”。中小学音乐课上的创作教学,旨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作能力。中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技能基础,决定了他们的作品不可能是完善的。因此,不能以学生作品的优劣和水平的高低作为创作教学质量评价的依据。我们不能以成年人的角度去看待、衡量孩子们的创作,而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他们的作品。学生们在创作过程中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是评价创作教学是否获得成功的主要依据。
其他文献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应尽量地放在感官的跟前,一切看得见的东西应尽量地放在视官的跟前,一切听得见的东西应尽量地放到听官的跟前……假如有一个东西能够同时在几个感官上面留下印象,它便应当用几个感官去接触。”可见形象直观的方法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认识的形成,并促进理性认识的发展。因此,面对形象思维占优势的低年级小学生,我想
以可乐瓶底模具为例,利用CAXA ME提出复杂模具从造型设计到数控加工刀具轨迹仿真、代码生成和输送给数控机床等一体化的全面解决方案,从而缩短了模具的设计、制造周期,提高了模具加工质量。
合作能力是指个体社会交往中与他人分担共享的心理倾向。协调活动能力及集体主义和利他性的价值倾向。今天的幼儿是明天的主人,他们将是21世纪的栋梁。马克思有一句名言:“人的
分析了排气扇的结构,通过几个零件的套冲可大幅度提高材料利用率,减少模具数量,降低生产成本。采用复合模、多工位模可减少模具费用,充分利用设备能力。介绍了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分析了嵌入式风缸盖的工艺特点,确定了最终的加工工艺,介绍了拉深模和落料模的设计思路、模具结构特点。生产证明,嵌入式风缸盖的制作工艺可行,拉深模和落料模设计合理。取得了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