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协只是个可怜的屋檐

来源 :启迪·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1989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次见到卢斯卡教授,还是在1993年。当时,我正在重庆攻读硕士,由于一个中法合作的科研项目,在那一年的秋天,卢斯卡教授——法国图卢兹大学城市与环境工程学院的终身教授,来到中国,就有关技术问题与中方课题组进行交流、讨论。
  应该说,20世纪90年代的中外科技合作,绝大多数是由外方提供关键技术,中方则组织力量消化和吸收,我们那个项目同样采取的是这种模式。也正有鉴于此,加之卢斯卡教授本人崇高的学术地位,全体中方成员都不可避免地对他怀有一种很强的敬畏心理,而我这个资历最浅的学生,更是暗自抱定了这样的初衷:只做一个认真的听众,绝不开口参与问题讨论。
  大家都抱着与我类似的心态,因此注定学术交流从一开始便呈现出了明显的不均衡态势——向卢斯卡教授提出问题,中方课题组事先要做精心的准备,被推举的代表发言时更是小心翼翼,唯恐言语有失贻笑大方;而卢斯卡教授感兴趣主动提出的问题,中方课题组又无人肯出头做全面阐述,被“点将”不得不发言的,也往往三言两语稍作阐述,接着便以“仍需我们进一步研究”画了句号。结果,一场学术交流很快演变成了卢斯卡教授单方面“答疑”的独角戏。坐在会议室的一角,我发现,面对这种令人难堪的默契,卢斯卡教授几次摇头苦笑,脸上也露出了深深的无奈与失望。
  为打破这种颇为尴尬的氛围,学院科研部的领导陪在一旁,立即显出国人好客的一面。他满脸堆出笑意,建议卢斯卡教授抽出一点时间,前往重庆的大足石刻、缙云山等名胜古迹浏览参观。翻译将这番美意译作法语的过程中,卢斯卡教授却开始耸动肩膀,并几次将双手摊在胸前,嘴里也在小声嘀咕什么。
  会议室沉寂了好一会儿,卢斯卡教授的脸上才重又浮现出一丝笑意,客气谢绝主人好意之后,他清清嗓子说道:“其实,通过刚才的交流,我发现各位同行对流化床工艺还是颇有研究的,而我们的讨论之所以不够深入,恕我直言,是因为大家在交流过程中选择了太多的妥协,这不由让我想起一句法国谚语来。”说到这里,他略作停顿,接着缓缓提高了声量,“在我的国家,这句谚语是:妥协是把好伞,但却是个可怜的屋檐。”
  “妥协是把好伞,但却是个可怜的屋檐。”卢斯卡教授把这句谚语说了两遍,也特意请翻译加以重复。待翻译的话音第二次落下,会议室里顿时陷入了更深的沉寂,大家不约而同将头低下,有的人甚至脸上涨得通红。
  又过去难捱的几分钟,我不知哪里来的胆量,竟然初生牛犊不怕虎,第一个主动站了起来:“卢斯卡教授,我想就反应器的进水方向,谈点儿自己的看法……”
  时间到了第二年夏季,由于中法双方的精诚合作,那个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并投入到了实践应用,而我作为课题组一员,也沾上项目的光,在一项“新型斜螺旋沉淀装置”的国际专利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正是这项专利,它对我毕业后的求职帮助多多,甚至可以说改变了我一生的轨迹。
  “妥协是把好伞,但却是个可怜的屋檐。”这句短小精炼的谚语,让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生活中于人于事的交锋,适当的妥协固然必要,但开诚布公的沟通与交流,更应作为双方最初的选择。
  本刊原创编辑/红燕
其他文献
我今年62岁,是一个多种疾病缠身的患者。在我62年的人生旅途中,前31年未吃药、未打针,青春年华,身体健康;在后31年里,一个又一个疾病折磨得我死去活来,药越吃越多,病越治越杂,最后还是一种病也未治好。  我从1969年开始患眼病,当时服药治疗眼睛,眼痛止住了,但白内障形成了,视力减退了。  1976年,又检查出血吸虫病,到市血防医院治疗,血吸虫病治好了,但影响了肝脏,肝大2厘米,转胺酶升高。同时
期刊
第五颗行星非常奇怪,是这些星星中最小的一颗。行星上刚好能容得下一盏路灯和一个点路灯的人。小王子怎么也解释不通:这个坐落在天空某一角落,既没有房屋又没有居民的行星上,要一盏路灯和一个点灯的人做什么用。  但他自己猜想:“可能这个人思想不正常。但他比起国王,比起那个爱虚荣的人,那个实业家和酒鬼,却要好些。至少他的工作还有点意义。当他点着了他的路灯时,就像他增添了一颗星星,或是一朵花。当他熄灭了路灯时,
期刊
若是有人问你:“告诉你一个秘密,想听吗?”我以为最好这样应答:“当然!如果你也能允许我向别人透露这个秘密的话。”  许多秘密,其实不必说,一旦说出,便已失去其本质,不再成为秘密了。盛放秘密的最佳地方,是自己的内心。在周杰伦导演的电影《不能说的秘密》中,路小雨将自己的秘密告诉了叶老师,叶老师却认为她精神上出了问题。秘密被泄露,在众人的歧视中,小雨最终郁郁而死。而泄露了秘密的叶老师,20年后却发现这个
期刊
信写了一半,圆珠笔突然坏了,你是随手拿起另一支笔继续写下去还是四处找一支颜色相同的笔?    蔡戈尼效应    趋合原理和蔡戈尼效应证明:人们天生有一种办事有始有终的内驱力。可是,这种内驱力是因人而异的,有人喜欢拖延,有人非一口气把事做完不可。  请试画一个圆圈,在最后留下一个小缺口,现在再看它一眼,你的心思会倾向于要把这个圆完成。据心理学家的解释,这种“趋合”心理作用,是“如果起初不完美,到最后
期刊
我与气功结缘,应该追溯到1960年。  那年夏天,我在进行椰子科学研究工作时意外地从树上摔下,造成第4、5、7三个胸椎骨压缩性骨折并高位截瘫。被送到广州一家医院。在留医的最后三四个月,医院安排我们住院的病人练气功。方法很简单,就是躺在病床上意守下丹田,入静后深、长、细、匀地呼吸,每天早、午、晚各一次,每次30分钟。当时,我完全是一个气功盲,破天荒第一次知道这世界上还有"气功"一词,觉得既新鲜又好奇
期刊
在印尼居住时,有一段时间我的安全问题让人忧心。我记得有一天,天黑后回到家,我发现一大群由邻居组成的搜寻队伍聚集在我们的院子里。母亲看起来不太高兴,但是她看到我以后顿感宽慰了,几分钟后,她才注意到一只潮湿的袜子,沾满了泥土,包在我的前臂上。  “怎么回事?”  “什么?”  “为什么你用袜子包着手臂?”  “自己不小心,被划到了。”  “让我看看。”  “一点都不严重。”  “让我看看。”  我解开
期刊
1959年我7岁时进入北京第一实验小学。这个小学坐落在和平门附近,学校的教室是古色古香的带回廊的两层小木楼,小楼漆着斑驳的深红色油漆。  我们那会儿入学考试好像很简单。我记得考了汉语拼音。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a”,认得就行了。别的不记得还考了些什么。  我从来都是好学生、乖乖女,学习对我来说从没有困难过。可能这点有遗传因素——我爸爸小时候上学也从来是第一名。他四岁时祖父就去世了,是伯伯养活
期刊
愚人买智VS冷静决策  从前有个又穷又愚的人,在一夜之间突然富了起来。但是有了钱,他却不知道如何来处理这些钱。  他向一位和尚诉苦,这位和尚便开导他说:“你一向贫穷,没有智慧,现在有了钱,不贫穷了,可是依然没有智慧。我劝你进城里去,那里有大智慧的人不少,你出百八十两银子,别人就会教你智慧之法。”  那人去了城里,逢人就问哪里有智慧可买。  有位哲人告诉他:“倘若你遇到疑难的事,不要急着处理,可先朝
期刊
做任何事,刻苦的结语常常是两个字:及格;  兴趣的结语常常也是两个字:出色。    高中毕业的时候,我在学习经验会上有个发言,至今不忘,因为它照亮了我的一生。当时我说:学习最重要的是要有兴趣,要把每一门功课都当做精神的享受,学习就是探险的过程,每一次上课都会发现新大陆,要带着好奇心,怀着一种期待感甚至神秘感走进课堂——这可以说是我的第一个独立的学习观、读书观,以后就发展成为我的研究观和对学术工作的
期刊
★一个人求之唯恐不得的东西,另一个人害之唯恐不及。  ★卓越并不依赖于一个人的喜好。  ★与那些没有判断力的人在一起工作需要双倍的判断力。  ★智者的座右铭是:在事物抛弃你之前先把它们抛弃掉。就像太阳常常在它还很明亮的时候就退到云层的后面,这样人们就看不到落日西沉,从而满腹狐疑:它究竟沉下去了没有?  ★春风得意的时候,青睐很廉价,朋友也很多。因此,最好把它们储存起来留到更不幸的日子,因为倒霉运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