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显微外科技术在体内去除兔股动脉交感神经的可行性,排除血管外膜交感神经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组织工程骨神经化机制提供可靠的动物实验模型。
方法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将21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4组:对照组(n= 3)、4周组(n= 6)、8周组(n= 6)、12周组(n= 6)。分离21只新西兰大白兔双侧股动脉,实验组于股动脉中段剥除血管外膜,对照组仅做分离。于术后4周、8周、12周分别取材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血管壁结构、乙醛酸荧光染色观察交感神经分布及其荧光强度、Western blot检测交感神经特异性蛋白酪氨酸羟化酶(TH)的含量。
结果HE染色的结果:对照组动脉血管各层结构完整,3个实验组动脉外膜层缺失或明显变薄。乙醛酸染色结果:对照组、4周组、8周组、12周组的荧光强度A值分别为0.8626±0.03519、0.3631±0.03019、0.3964±0.02239、0.3487±0.02356,各实验组相比对照组荧光分布范围明显缩小,荧光强度显著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各实验组之间的荧光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Western blot结果:对照组、4周组、8周组、12周组WB条带半定量分析值分别为0.08124±0.00260、0.02920±0.00206、0.02661±0.00233、0.03094±0.00211,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TH的含量均明显减少,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3个实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显微外科手术剥除法可有效去除动脉血管外膜的交感神经。该方法作用持久,交感神经去除彻底且在4周、8周、12周3个观察点内无论从神经递质方面还是特异性蛋白方面都没有观察到交感神经的明显再生,故该方法可为研究单纯血管因素对组织工程骨的影响提供持久、有效、可靠的动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