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对体检者妇科检查焦虑的影响

来源 :福建医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H8055657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妇科检查作为女性的常规体检项目被广泛的普及,但该项目具有特殊性、侵袭性、隐私性等特点,所以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较高[1],体检者由于不了解妇科检查的流程,极易引起心理紧张、不安等现象[2],严重时会伴有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失调.而焦虑是指人体遇到环境中的潜在性威胁时产生的一种消极、紧张、恐惧的一种应激性反应[3].焦虑是一种负面情绪,影响体检者的体验,增加检前心理负担,降低护理服务质量.
其他文献
肝脏CT增强检查和肝脏CT血管造影(CTA)检查是诊断肝脏疾病的常用方法,两者均需使用碘对比剂.对比剂外渗是CT增强检查中的主要并发症,其常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重则可造成皮肤组织坏死、溃疡,甚至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分析对比剂外渗的原因及研究对比剂外渗的预防与处置方法是目前影像科护理的热点课题.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肝脏CT增强检查和肝脏CTA检查中对比剂外渗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
伴随微创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降低手术创伤的同时达到最佳的美容效果已成为外科医师们的共同目标.当下,针对甲状腺肿瘤,手术切除依然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众所周知,切除甲状腺开放传统术式,术后颈部疤痕较为明显,给患者带来较大心理负担,尤其是女性患者;另外患者在术后会有颈部皮肤感觉异常、反应迟钝及吞咽牵拉等不适症状[1].2019年6月,我院开展免充气经腋窝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经腋窝自有皱褶来美化切口,通过颈部肌肉自然的间隙来建腔,无需在颈前区分离皮瓣;术中也无需充入二氧化碳气体,避免了出现的相关并发症;术后颈前
目的评估个性化3D打印模型是否可以提高医学生对疾病的理解和记忆的有效性,提升对教育的满意度.方法将60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实习生)依据性别进行分层后随机分为3组,分别使用:CT和MRI平面影像教育方案(A组),传统教学辅助计算机三维重建教学(B组)及辅助个性化3D打印模型教学(C组)进行退行性腰椎疾病的教学.教学内容包括:腰椎的解剖学、病理生理学、常见退变疾病的临床表现及手术方式.教学结束1天后通过考试评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记忆程度,通过问卷评估学生对3种教学方式的满意度及看法.结果考试总成绩,B组平
颈动脉成形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重要手段,能改善脑动脉血供状态,降低脑卒中的发生[1].术后脑高灌注综合征(cerebral hyperperfusion syndrome,CHS)是CAS最严重的并发症.有报道,CAS术后1.1%~6.8%的患者可发生脑高灌注损伤,主要症状为血压升高、癫痫发作、术侧头痛、偏瘫等,严重者发生脑出血导致昏迷甚至死亡[2].
胆囊炎、胆石症是胆道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地理环境、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的关系,胆囊炎、胆石症在闽北山区的发生率较高.手术是胆道疾病的常见治疗方法,术后疼痛对机体造成的不良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疼痛可影响心血管系统,可使患者血压升高、心率过快甚至心律不齐.若为冠心病患者,疼痛还可能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发生急性心梗.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是一种以室间隔肥厚、左室流出道狭窄和二尖瓣收缩期前向移动导致左室流出道梗阻为特征的心脏病[1].改良扩大室间隔心肌切除(改良扩大Morrow)手术在扩大室间隔肌切除的基础上,同时松解二尖瓣乳头肌与室间隔的融合区,减断二尖瓣乳头肌与室间隔的异常连接,可有效解除HOCM患者的左室流出道狭窄,改善二尖瓣反流,减轻症状[2-3].
糖尿病属于慢性终身性疾病的一种,其病因比较复杂,病程时间长,需要接受终生治疗.糖尿病患者在肠镜检查的肠道准备中存在一定特殊性:1)通常合并自主神经病变及不同程度的肠道菌群紊乱,导致患者胃肠运动障碍,常规肠道准备方案无法满足结肠镜检查时的清洁度;2)糖尿病患者口服泻药时发生腹胀、腹痛、呕吐等不良反应的风险性升高,直接影响糖尿病患者肠道准备期间的依从性,导致肠道准备不充分;3)在肠道准备过程中,由于禁食时间长、饮食限制及服用大量泻药,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头晕、乏力、出冷汗以及晕厥等低血糖症状.
目的针刺吕氏对穴下关-合谷治疗颞下颌关节急性前脱位的临床观察。方法将120例颞下颌关节急性前脱位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穴组、合谷组、下关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30例。各组患者每次30 min治疗,每日1次,每周治疗5 d,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rict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CMI)、VAS疼痛评分,评定其疗效。结果治疗后,各组的VAS评分、Fricton指数与治疗前相比均下降(P<0.05)。与合谷组相比,其余各组治疗后VAS评分和Fricton指数均明显下降(P<
慢性心力衰竭(简称慢性心衰)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发生率约为1%~2%,主要以心功能不全为临床特征,其4年存活率不足50%,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1].慢性心衰好发于老年人群,病情复杂,迁延不愈,多数老年人由于疾病认知度不足,自我效能低下,长期治疗极易降低其依从性,从而影响治疗效果[2].
目的分析脑卒中伴谵妄的诊疗思路及组方规律。方法通过关键词检索《中华医典》中的相关内容,提取用药信息。采用在SPSS25.0中描述统计、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的方法,及运用Python计算机语言进行基于Apriori算法的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最终纳入处方101首,药物种类199味,文献62篇。麝香应用频次最高(44次);牛黄-麝香、冰片-麝香、人参-防风-甘草为核心药对;气虚、外风、内火、热痰、内风、风痰、血虚、阳虚为主要病因;辛凉开窍、化痰息风、祛风解表、回阳固脱、祛风通络、化痰开窍为常用治法。结论运用数据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