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防队员致人受伤,责任由谁负担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lao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联防队是维护社会治安的群众性治安保卫组织,其工作职责在公安干警的组织、带领下开展巡逻执勤等预防和制止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公共秩序和社会治安。但是联防队员在协查中的拘禁与暴力行为显然是违法的,由此产生的侵权责任应当由公安机关承担,公安机关必须切实加强对治安联防工作的管理指导。
  关键词联防队员 治安管理 侵权
  中图分类号:D9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9-097-01
  
  一、案情概要
  
  2008年5月28日凌晨1时许,被告某公安局派出所联防队员黄某等三人巡逻中,发现原告周某(15岁,系初中学生)夜间在公路上独自行走形迹可疑,遂上前盘问,原告恐慌拒绝回答、扭头就跑。黄某追赶周某,双方发生揪扭,黄某扇了周某一记耳光并将其留置至派出所6小时。原告周某感到不适就诊,医院诊断为头面部外伤;后司法鉴定周某系应激相关障碍,被打等冲突事件系疾病诱发因素。案发后,原、被告经协商自愿达成协议:由被告补偿原告79326元,一次性解决纠纷。协议经公证处公证。原告收取补偿款后又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法院判决确认被告治安管理行为违法并赔偿原告医药费、代理费、交通费、精神损失费等合计100万元。法院审理后认为,联防队员在巡逻过程中扇原告耳光并限制原告人身自由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四十一条“禁止对违反治安管理的人打骂、虐待或者侮辱”的规定,给原告精神带来了一定的负担。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原、被告自愿达成的协议合法有效,法院予以确认,其赔偿款在补偿协议的补偿数额中抵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八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十七条的规定,法院判决确认被告治安管理行为违法,赔偿原告直接损失人民币44784元,精神抚慰金人民币10000元,计人民币54784元。
  
  二、案件评析
  
  这是一起因治安联防队员在执行夜间巡逻任务时发生的治安案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联防队员的侵权行为后果由谁承担,即本案被告主体是否适格
  一种意见认为:本案由市公安局作为被告是不适格的。联防队员不是公安干警,是接受公安机关管理,在公安干警指挥下展治安巡逻、守候、执勤等工作的群众性自治组织。
  另一种意见认为:市公安局作为本案被告是适格的,联防队员的侵权行为后果应由被告市公安局承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三十三条“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处罚由市、县公安局、公安分局或者相当于县一级的公安机关裁决”的规定,被告是本市治安管理的法定职能部门。根据1993年5月《公安部关于加强治安联防队伍建设的通知》第三条“加强对治安联防工作的管理指导,严格实行干警带班制度,每个治安联防队至少配备一名法纪观念、组织能力较强的公安干警,加强治安联防队员的思想、组织纪律教育,并组织、带领联防队员巡逻值勤”的规定可以看出,联防队及联防队员属于被告管理。联防队员执行治安巡逻任务是受被告的指派,而且规定应有公安干警带班,其执行任务是一种协助执行治安巡逻任务,其本身并不能独立执行任务。
  (二)被告所管理的联防队员执行夜间巡逻任务过程中有无违法行为
  一种意见认为:联防队员的行为并不违法,其在治安巡逻中发现形迹可疑的人上前盘问是履行职责的行为;当时原告不回答且拔腿就跑,联防队员有足够理由产生合理怀疑。在追赶过程中,双方发生揪扭并非故意殴打原告;联防队员将原告带至派出所天亮后让其回家的行为并无违法之处。
  另一种意见认为存在违法行为:原告夜间独自行走并不违法,即便有可疑之处,联防队员也不应该采用过激方式对待,对一个未成年学生采取的扇耳光、限制人身自由6小时等行为显然违法并给原告精神带来一定负担,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四十一条“禁止对违反治安管理的人打骂、虐待或者侮辱”的规定,再者,黄某等三人作为联防队员未有公安干警带领下执行巡逻任务的行为不符合《公安部关于加强治安联防队伍建设的通知》的规定。
  (三)是否应当赔偿的问题
  一种意见认为:被告对原告的赔偿问题已解决,法院应当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理由是:被告赔偿的前提是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本案中虽然确认被告行为违法,但其后果并不是必然的。根据司法鉴定的分析可以看出,原告出现的应激相关障碍是由于诸如年龄小、父母离异、平时话少不好交际、心理承受能力差、刚转学等因素有关,被打等冲突事件系疾病诱发因素,即原告出现的应激障碍,被打仅是诱发因素,因而,对原告造成损害后果与被告的违法行为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原告出现的应激相关障碍属于精神疾病,所谓精神疾病是指因侵权行为的暴力、恐惧、伤残、悲哀等外在原因所引起的受害人精神上的失常,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规定的赔偿范围不包括精神赔偿,也就是国家赔偿是有限的;诉前原、被告之间的争议已自愿协议履行完毕并经过公证程序;应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行为,否则会使事情复杂化,不利于其他机关、群体、组织参与纠纷调解的积极性。
  另一种意见认为:应判决被告予以赔偿。联防队员的违法行为给原告造成了损害结果,既造成了头面部外伤,又有应激相关障碍,后果比较严重,原告不能正常就读,正常生活受到影响,经常需要治疗;考虑到原告系未成年人且其生活环境特殊,由此需要倍加保护,对此只能从赔偿上予以考虑,使其治疗上有一定保障,促其早日康复。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
其他文献
摘 要: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在高职院校构建“三阶递进”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实践方面做了大量的实践探索,着力培养学生经贸精神和“双创”竞争力。本文从顶层设计、三联机制、课程建设、多元共育、政策引导等八方面进行介绍,为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抛砖引玉。  关键词: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教育 三阶递进  课 题:2016年度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跨學科视角下“融入递进式”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培养模式的研
常用电工仪表的使用是电工专业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本文以直流单臂电桥的使用为例,探讨电工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方法。  该课程是电工专业最重要的专业课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企业和教学的需要,确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与知识结构,调整部分教学内容,使知识技能点的深度、难度、广度与实际需求相匹配。学校应根据企业的需求及领域的最新实际情况,淘汰过时的内容,补充新知识,增加新设备,同时应根据就业岗位对技能
摘 要:本文探索了以观课议课来促进中职学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新模式——“问题式”观课议课。其培养方向是对青年教师由“新手型教师”到“熟手型教师”的角色转变,其实施策略是:观课议课与同伴学习结合,提升备课技能;观课议课与微课理论结合,促进教师成长;观课议课与教育理念、认知规律结合,提高教学能力。  关键词:问题式观课议课 青年教师 发展培养  一、“问题式” 观课议课  所谓“问题式” 观课议课,是围绕
摘 要: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不但能够促进教师更新教学理念,也能优化课堂教学活动、改进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效率,从而明显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以“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计算”为例,从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四个方面对信息化教学设计进行阐述。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 工资薪金所得 个人所得税 教学设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强化信息技术应用,
摘 要:校企合作作为一种独特的办学模式,是当前技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努力实现与企业从浅层次合作到校企共生,对促进地方经济建设、提高技能人才素质、优化师资队伍、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用事实阐述了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不仅仅是学生就业输送的合作,而应该是校企文化内涵、校企共育理念、校企共同发展的合作。  关键词:校企合作 内涵建设 启示  江苏省如皋市江海技工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
摘 要:自2015年5月8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以来,职业教育阵营紧跟时代步伐,刮起了一股智能制造和机器换人之风,工业机器人专业如雨后春笋般在职业院校生根发芽。经过几年的发展,工业机器人人才培养现状如何?本文以广东省河源市为例进行介绍和分析。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 职业教育 智能制造  课 题:本文系河源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一般项目(HYSK16P11)研究成果。  随着地区
摘 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对120名体育生进行了就业意向调查。结果表明,体育生趋向毕业直接就业,考研深造率不高;创业意识较强,重视个人发展空间;偏向公有单位和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就业去向多元化;存在就业期望值偏高,就业前景预测过于乐观等不足。建议通过个性化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加强就业政策的宣传,拓宽学生就业渠道。  关键词:地方师范院校 体育生 就业意向  就业意向是指人们在职业定向与选
摘要 检察机关管理科学化建设在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正向精细化管理迈进。在此过程中,作为保障检察职能履行的政务统筹中枢,办公室政务运作在推进检察机关精细化管理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而办公室政务运作的成效很大程度取决于政务统筹领导素质,即办公室主任在精细化管理方面的执行力。本文认为做一名检察机关精细化管理的优秀执行者,要“掌握好三种思维,履行好三种角色,执行好三个标准”。  关键词 精细化管理 执行力
2015年,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时间表、路线图,同时也向未来中国人才提出了高技能、高素质的要求。人才需求的变化呼吁中职教育人才观的转变:从关注知识到指向素养,让过去无形的工匠精神依附于有形的工匠形象和职业行为之上,以此实现“人人出彩”的职教新格局。  在这一背景下,无论是国家层面《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出台,还是浙江省中职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工程的实施,
摘 要:在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云南职教发展子项目的支持下,“积极教学法”逐渐走入云南职教课堂,为传统低效的教学质量带来明显改变,同时有效促进职业院校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实施合理有效的学习活动,充分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等方面综合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积极教学法 世界银行贷款项目 教学能力 职业教育  课 题:本文系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世行项目持续性研究之积极教学法效果评价”研究成果。  一、世行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