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胧之美

来源 :现代妇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198901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夜
  岛在棕榈叶下闭着眼睛,
  梦中,不安地抖动肩膀
  于是,一个青椰子掉进海里,
  静悄悄地,溅起
  一片绿色的月光
  十片绿色的月光,
  一百片绿色的月光,
  在这样的夜晚,
  使所有的心荡漾,荡漾……
  隐隐地,轻雷在天边滚过,
  讲述着热带的地方
  绿的故乡……
  这一首优美的诗,是李小雨的组诗《海南情丝》中的一首。然而,正是这样一首小诗,却在中国诗歌界引起了广泛的争论。
  1980年8月,《诗刊》发表了章明的评论文章《令人气闷的“朦胧”》,指出:“我不否认,作者是很有想象力的。梦中的岛抖动着肩膀,抖落了青色的椰子,震动了月光下的海水,这很有意境,而且很美。但是,通过这些形象的描绘,作者究竟要表达的是什么感情,什么思想,那是无论如何也猜不出来的。一个椰子掉进海里,不管你赋予它什么样的想象的或感情的重量,恐怕也不能‘使所有的心荡漾’起来吧?”
  张焖《也读诗的“朦胧”及其他》一文中指出:“这首诗,感受是独特的,想象也是优美的,把南国岛屿寂静的月夜情景绘声绘色地描画出来……如果硬要从这样写景抒情的小诗中找寻‘微言大义’,探究每个形象都代表 什么‘思想’,那倒真要弄得不懂了。”
  周良沛《说“朦胧”》一文别有见解:“记得有一首题为《夜》的诗,一个说不知所云,看不懂,一个说怎么看不懂?多有意思呀!一个说反对晦涩,一个说是提倡创新。所有的词汇在各人手里各有各的概念,各有各的用场。这种争法,我不知道要达到什么目的。”
  其实,不论这些关于“朦胧”的争论谁是谁非,李小雨诗歌的美感是毋庸置疑地存在的。她将镜头对准了南国海边的景物,捕捉夜的声响和色彩,创造出悠长、恬静、富于空间感的夜色意境。
  诗人的巧妙之处,不在于单纯地、直接地写静,而在于以动写静,以偶尔发出的轻微的声响烘托出夜的宁静。这些声响并不破坏整体的静,而是起于静,融化于静。
  其次,诗歌描绘出了夜的青绿色彩基调。夜是黑的归宿,但诗人却以绿写夜,不仅椰子溅起的海水是绿的,连月光也染上了绿色,甚至雷声也告示着“绿的家乡”。她潜心于刻画出夜的连绵的时间感和巨大的空间感,黑夜似乎把时间变得凝固,把时间变得混沌模糊,却着意写出它的反面:“一片绿色的月光,十片绿色的月光,一百片绿色的月光。”可以说,静与绿是夜的品格的两大基本元素,而时间的绵延和空间的广阔则是本诗的意境的特色所在。移情入景,由景生情,使整首诗的意境浑然天成,耐人回味。
其他文献
当党的十九大精神在陇原大地上落地生根,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陇原儿女中生动实践……  甘肃省妇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11·2”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中国妇女十二大确定的目标任务,在妇女思想引领中把准方向,在巾帼脱贫攻坚中精准发力,在深化妇联改革上推进创新,在引领服务联系基层中突出实效,在家家幸福安康上主动作为,在维护妇女儿童权益上勇挑重任……  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2020年3月9日或许是B站(视频网站)历史上最为神奇的一天。一位来自中国政法大学的教授开设了自己的频道“罗翔说刑法”,凭着几句简单的开场白,便以旋风般的速度创下了纪录:一条视频,一级号,两天,100万粉丝,被誉为“2020最速百万粉传说”。  一时间,B站形成了“千军万马追罗翔法考”之势,前来“蹭课”的年轻网民,因他独树一帜的授课风格,得以第一次了解到这门艰深的学科。如今,罗翔的B站粉丝量已超过
通过对不同受教育程度人群的恋爱经历调查发现,博士群体在恋爱中的表现令人大跌眼镜,平均恋爱次数是6.87次,高居第一。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常被调侃的女博士的恋爱次数更高,平均为7.12次。相对应的,博士的平均幸福感也相对高于其他学历的人群。由此看来,博士并非“孤独患者”,而是爱并快乐着的“恋爱达人”。
身穿闪闪发光的宫廷风演出服,“嚣张”地坐在红色沙发上,当这样的撒贝宁用粤语唱起“心里的话,我想要带你回家”时,网友炸开了锅。  他们已经数不清,这是44岁的撒贝宁第几次突破自己的认知。从《今日说法》里的正义青年,到《明星大侦探》里毫无偶像包袱的“芳心纵火犯”,再到《主持人大赛》里的“控场王”,撒贝宁总是这样讨人喜欢,每一次。  但他看起来又没用什么力。他人生顺遂,有才有运,总能凭一点点小事出现在微
父母为什么要不停地催促孩子呢?因为父母觉得孩子太磨蹭,打乱了自己的节奏,于是反过来打乱孩子的节奏。  熊孩子怎么这么慢  每次看到2岁的女儿笨拙地、慢慢腾腾地举起小勺子吃飯,花上5分钟才能吃进去一口时,琳琳就在一边按捺不住,先是不停地催促“快点快点”,如果催促不管用,就干脆抢过勺子喂起饭来。  每天早上7点半丽莎都很愤怒,眼看着要迟到了,5岁的儿子却依然不急不慢地收拾着书包,穿着鞋子,丽莎通常会很
曾是大学“校花”的她,移居美国时仿若一只骄傲的孔雀。但丈夫的重病与离世,把她变成了一只辛劳的“老母鸡”——拉扯着3个孩子苦心经营餐馆,不仅饱尝艰辛,还与黑社会斗智斗勇。为完成夫君的遗愿,她收购《旧金山观察家报》等10多家报纸,为华裔和亚洲人发声,开创了华人掌管美国主流媒体的先河……为表彰其杰出贡献,加州将9月18日设为“方李邦琴日”,美国前总统老布什亲自为她的传记作序!2015年元旦前夕,方李邦琴
同事准备申请出国留学,让我帮忙修改文书,跟我说:“大概看一下就好,反正也不一定能申请上。”问到他想去哪所学校时,他说:“申请到哪里就去哪里。”我说:“既然已经准备了,还是全力以赴去申请自己想去的学校吧。”同事说:“申请不到就算了,继续留下来工作,顺其自然。 ”  学妹今年毕业找工作,请我帮忙看的简历还是跟三个月前的初稿一样。我对她说:“找工作是需要准备的,了解这个公司的企业文化和工作状态,简历要有
平凉市泾川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民警刘红波和丈夫刘海平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此次疫情牵动着每一个人的神经,在党和人民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必须义无反顾地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这是抗“疫”一线平凉市泾川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民警刘红波和丈夫刘海平的共同心声。  自疫情暴发以来,他们夫妻二人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守一道门、护一城人的庄严承诺!  刘海平,33岁,现为泾
母亲被“贬”的那个乡下小镇叫梦溪,是父亲老家的公社所在地。父亲打小便是病秧子,祖父怕他养不活,便为他取了一个极贱的小名“捡狗”,就是现今流浪狗的意思。父亲虽然活下来了,却始终瘦骨伶仃的,一阵风便可吹倒刮跑。除了每天课堂上那几十分钟打起精神,其他时间都是躺在一把黑旧的布躺椅上,恹恹地假寐,只有间或的一两声咳嗽,证明他依然活着。  父亲几乎是将少得可怜的体能完全给了大脑。家里的一切用度,都是他躺在躺椅
今年秋天的一个深夜,我从长途客车上下来,穿过黑暗寂静的县城,回到自己的家门口。  我敲了几下院门,没有人回应。妻子和女儿都已熟睡。我又跑到楼后,对着窗户喊了几声,家里依旧静悄悄的。记忆中我从未这样晚回家。以前我总是还没下班就回来,天一黑便锁上院门,在家里看书或者看电视,陪伴妻子和女儿。  我跳进院子,推开伙房的门,拉亮灯,在碗柜里找到半盘剩菜和一个馍馍自己吃了起来。  在碗柜抽屉里,我找到楼房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