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名著导读”教学寻找一片“晴天”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shui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时代,是一个“速度”时代,成年人为生活奔波忙碌;中小学生则疲于应付功课学业。生存竞争的压力中,多的是匆匆的脚步,人们已然没有时间慢慢品味文化经典与文学名篇,读书似乎成了一种奢侈的追求,正应了马克·吐温颇具调侃意味的话:“所谓名著,就是大家都认为应该读而都没有读的东西。”然而作为高中生的语文学习,更需要广泛而富有成效的课外阅读,于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通过必修课的学习,学生要“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设计这一模块,引导学生阅读名著,接触人类精神高端,以期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引导他们爱读书、读好书、会读书,涵养他们的性情,健全他们的人格。
  【关键词】教学;策略;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在实际教学中,“名著导读”教学现状令人担忧。
  中学语文教师往往重视“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教学模块,忽视或不够重视“名著导读”模块。有的学校听命于高考指挥棒的指使,为了能够替学生节省时间,以自己的咀嚼代替学生的阅读,把名著制成“压缩饼干”喂给学生,把高中阶段必读的十部名著浓缩为一张讲义,分别从主要内容、人物形象、对应的典型情节几个方面阐述,学生只要把讲义上的内容背出来,就可轻松应对考试,导致了名著阅读走向不读原著也能做好名著题,读了名著却未必能做好名著题的怪圈;或是由于老旧思想和功利思想, 认为名著多为大部头著作,“导”的过程很费时间,效果又不显著,只做粗略处理,一点一说,学生读一遍了事;或是即使认识到了名著阅读的重要性,但仍然导不得法,以讲代读,错把课外自读当作讲读;稍好一些的学校倒是建议同学买买书,也没有具体的指导;更有甚者,教师自己没有读过作品,也不愿花费时间去读, 或是干脆把这一环节略去不提,听任学生盲目阅读不加指导,自然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学生方面,因“快餐文化”的裹挟,社会浮躁心态的影响,学生阅读变得功利性极强,很多学生难以静下心来阅读一两本名著,他们大多专注于阅读那些插图丰富、情节轻松、思想浅近的易读书刊,而不愿亲近那些思想丰厚,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挑战性的名著作品,“快餐文化”占据了他们的阅读视野,他们只看缩写本,只看“名著简介”,甚至只看老师整理出来的讲义。这些都使语文新教材的“名著导读”模块旨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思考能力与欣赏能力的初衷大打折扣。
  面对如此种种,怎样利用语文这块阵地,改变当前名著阅读教学的现状,让学生的阅读回归经典,提高文化品位,积累人文素养,使他们能在困境中自拔,得意时淡定,我对名著阅读教学作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毫无疑问,高中生受年龄和阅历的影响,他们的认知分析能力还不高,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降低学生的心理压力,让学生适应并热爱名著阅读,激发高层次阅读兴趣,把学生带入名著世界,是“名著导读”的首要任务。学生一旦对名著阅读发生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提高求知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首先,对学生讲明名著导读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阅读名著对语文学习和自己终身发展的积极作用,让阅读名著成为每个学生高中阶段学习的必修课。
  其次,大胆地尝试利用电视、电影及网络媒体来为名著阅读“造势”。我在教学中利用晚自习的时间播放电视热播的名著变体——“百家讲坛”之于丹《〈论语〉心得》、四大名著电视剧等,课前讨论网络中关于某些名著的热门话题等等,这些都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促进了学生对名著的理解和体验,紧扣了学生心理,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
  最后,举办有关名著閱读的一系列活动。比如成立班级图书馆,把自己读过的好书带到班级交换阅读,设立专人负责,肩负保管和登记借阅情况;举办“我爱名著”读书推介会,让学生轮流上台推荐,作简短发言,言明推荐的理由,学生则在笔记本上写上推荐篇目的名字,所有推荐的篇目都上交,装订成册,一本学生推荐而产生的“经典书目”就诞生了;还有举办“我爱名著”读书征文比赛,优秀作品推荐到杂志和报纸上表;还有举行“读名著讲故事”比赛等,充分利用各种形式挖掘诱点,刺激学生的好奇心,通过这些活动,调动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和积极性,也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阅读的情况,检验他们阅读的效果。
  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在高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中,我们还要对学生进行一些读书方法的指导,我们只有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才能真正引领学生走进名著的海洋,让学生在名著的海洋中自由遨游。否则“名著导读”这一模块就只能流于形式,浮光掠影。
  我认为对名著的阅读,读书之前先翻翻前言、后记和目录,对书的背景、作者和大致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略读为先,精读为后。但略读不是为图热闹而阅读,为完成任务而阅读,一定不能贪多,分量不宜太重,否则很容易流于走过场,生吞活剥。应告诉学生要运用从语文课上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去独立阅读,不必拘泥于高考考什么,灵活性大些,功利性小些,故我跟学生说读名著无需像读教材那样,没必要正襟危坐,也不需要整块时间,只是以略读的方法浏览,随意获取一定的信息,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再对文章从部分到整体,由整体到部分,反复研读,了解重要的情节和典型的人物,最后通过对语言的品味,构思的揣摩,进而把握名著的内容、艺术特点和作者的情感,从而获得知识,受到情感的熏陶。
  当然阅读的形式不仅于此,我们还可以利用上课前和下课前的几分钟让学生大声朗读名著中精彩的段落,做简单的读书笔记,复述文章梗概等等。也可在课外活动中,组织学生举行读书交流会,谈谈阅读体会,交流阅读心得等等。总之,教师的指导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前提,以达到引导学生认真自读、让名著阅读发挥最大效用为目的。
  三、不动笔墨不读书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一篇文章读完了,总会有所感悟,有所体会,若把这些点滴体会记录下来,便会成为我们以后写作的素材。我们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种习惯。写读书笔记,摘录名著中精彩的段落或语句,写自己独特的感悟,对作品进行质疑、批判等,可以写摘要、做批注、列提纲,制卡片、画图表、写心得等等,都是自主阅读名著的好形式。甚至我们还可以根据江西有一道高考语言综合表达题的特点对名著作品进行再创造:仿写、续写、改写、扩写、缩写、故事新编……我们每学期可以利用作文课至少安排三到五次这种专项训练,既可以展示名著阅读效果,又能调动同学们进一步的阅读积极性。如指导学生把《论语》中的一些片段改成一篇小的记叙文,给《三国演义》和《红楼梦》来个新的结局,在各种类型的写作中,学生既丰富了原作品又加深了自己的理解。对原作的再创造使他们更易于感悟语言大师们驾驭文字的高妙。因此,养成写阅读笔记的习惯对学生的阅读关系重大,它将直接培养学生将名著阅读中的精华融会贯通到语文学习中,逐渐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某一部伟大的作品,更好地提高阅读的效果,
  阅读,是伴随人一生最主要的获取知识的认识活动,引导高中生爱读书、读好书、会读书,显得很重要。名著导读教学模块引导高中学生阅读经典名著书籍,穿梭古今,漫游于人类所创造的精神空间,不仅能极大地扩展学生的精神生活面,而且也可以涵养他们的性情,健全他们的人格。那么,重视高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势在必行,也亟期有更多的杏林同仁引起重视,进行更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让名著导读教学有一个成熟而有效的教学模式,为名著导读教学寻找到一片“晴朗的天空”。
  (编辑:张慧)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是重要的交流工具,初中语文的生活化教学,一定要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紧密联系学生们的生活实际。语文教师应该以教学实际为出发点,了解和掌握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再结合教学内容,真正引导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的生活化教学当中,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保证教学质量。本文旨在对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和建议,推动初中语文的生活化教学,促进学生的个人
运动会是常见的幼儿园大型活动。在以往的运动会中,我们往往把重点放在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使幼儿体验运动的快乐上。因此,在项目设计上注重趣味性和幼儿的参与性,倡导人人有奖、快乐运动。随着我们所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幼小衔接中幼儿情感衔接的研究”的深入开展,我们对运动会的价值也有了新的定位:重情感渗透和家庭参与:以促进幼儿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的和谐发展为宗旨,倡导全员(幼儿、家长、教师)参
“世界大脑先生”托尼·博赞读书时期有一个困惑,他发现自己做的笔记越来越多,成绩却直线下降。带着这个疑惑,经过不断的学习和研究,他于20世纪60年代创设出“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利用关键词、图案和颜色把知识联系起来,形成视觉表象,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完整、清晰的知识体系,让学生从繁杂的信息中迅速找到重点、理清思路并发现其中的内在联系。从这方面看,利用思维导图学习物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下面我将结合教
20世纪90年代以来脑科学的研究成果表明,0~3岁婴幼儿阶段是人大脑发育、语言习得、智力发展、个性形成、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是今后情感、运动、社会交往等各方面能力发展的基础。大脑细胞用进废退,早期教养的缺失,终身难以补偿。愈来愈多的发达国家认识到,为了人类的发展与进步,必须从0岁开始关注婴幼儿的成长和教养。早期教养与科学育儿水平的提高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正如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
嗨!我是陈婉儿。同学们都叫我“豌豆”,原因是我的名字里有个同音字“婉”,他们就顺其自然地叫开了,后来连我家里人也跟着叫。我真怀疑他们是否还记得我的真名。  其实叫“豌豆”也不错。我也喜欢吃豌豆。豌豆是攀藤植物,叶子青翠,攀着竹子篱笆长,在菜地里成排成行。我的学校旁边就是一大片菜地。长豌豆的菜地尤其好看,一行绿色的风景线。  我的个子不高,有一头非常漂亮、浓黑的长发,一个红红的、小小的樱桃小嘴,可骂
【摘要】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育除了要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沟通能力,吸收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文学素养之外,还需要适时地进行法制教育的渗透。本文以《伤仲永》为例,在课程中尝试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渗透,力求使学生在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了解身边的法律法规。培养学生的法制感,让他们明是非、知善恶。  【关键词】语文教学;法制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
【摘要】文章主要阐述散文教学的关键,然后分析解读和鉴赏不同类型的散文技巧,最后对散文教学的尝试实行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散文;教学;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现代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表现的个性,比以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现代的散文,更带有自叙传的色彩。”散文是“自述”性的,这是有别于小说的“旁述”和戏剧的“代述”的,散文阅读就是与作者
你是否还记得一个名字,一个名叫纳兰容若的名字?  他的一生,仿佛不是凡人的一生,他的离愁与失意之峰太过高耸,我们都不敢直视,更不可能仰望到他的尽头。这简短的一生,却是一个长长的故事,他用短短几年,演绎了一段生离死别。而那么多的故事在他的生命中出现,那该是多少人不能承受的痛楚,却被千古传颂的纳兰一一经历。  青梅竹马对他的一生苦守,娇弱爱妻对他的体贴关心,一代名妓与他的生死相随,千古帝王对他的特别赏
能源之晶  廖婷婷    “在冰山之角,雪峰之巅,有一块能源水晶,你一定要找到它,这样,人类就有救了……”这是能量女神在吐出她的真元以供人类生存的能源时,对我说的话。  我是能量女神身边的一只青鸟,千百万年来,我见证了地球成长的分分秒秒、见证了能量女神经历的分分秒秒。近年来。由于科技技术的发迭,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导致能量女神越来越虚弱,就在她决定牺牲自己来补充地球能源的时候。我看到她如雪
【摘要】“移用”与“拈连”是用法相近的修辞手法,其相同点在于将用于甲事物的词用在本不适用的乙事物身上。不同点在于三个方面,一是甲事物是否需要出现,二是所用词的词性,三是所起到的作用。抓住以上三点,能避免概念混淆。  【关键词】移用;拈连;辨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学习》2009年第9期“写作”栏目,刊登了王丰、陈广萍两位老师的大作《灿烂也可飘落,笑容也能泛黄——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