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语文学科的教育中。课堂导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关系到学生对语文学科特点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进而影响教学质量水平。常见的语文导语是利用故事启迪,又或者是一些名人名言、疑问导入与复习导入等方式将学生们引领入境。本文就如何设计小学语文课堂导语展开深入的探究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导语;设计技巧
由于教学学科的差异,课堂导入的方式固然有相通的地方但却不能一概而论。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用生硬死板的教学方法直奔主题,中间没有一个过渡阶段,导致学生不能完全吸收所学的知识,并渐渐失去对语文课的学习兴趣。在后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意识到小学语文的课堂导语需要教师结合语文的特点和教学的内容进行设计,其目的是为了增加小学生对语文课堂知识的学习兴趣和对语文的求知欲望。
一、 小学语文课堂的导语设计
(一) 故事导入型导语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一些启发性的小故事延伸课本的知识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准确地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更快地融入学习气氛当中。比如用司马迁写的《史记》为例,教师可以给学生讲司马迁与汉高祖刘邦间的故事。从司马迁随刘邦微服出巡的过程开始,到其受到宫刑后,愤笔写出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报任安书》,最终掌管了文书机要的中书令,令学生对司马迁这个历史人物印象深刻。再比如在学习《出师表》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把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的经过给学生简单讲解,让学生了解诸葛亮的英雄事迹和处事风格,进而加深学生对主人公的印象,也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二) 名人名言型导语
引用名人名言是导语中一种常见的设计方式。名人名言的作用是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精神,把学生更自然地代入到语文课堂的学习中来。例如引用《论语》中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又或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导入课堂学习《孔子拜师》这篇文章。利用前人言简意赅的名言渲染课堂的文化氛围,促进学生对孔子的了解以及对孔子的观念的认知。进而更轻松愉快地学习这篇文章。再如学习关于感恩的一些文章时,就可以引用《游子吟》中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或是居里夫人说过“一个人不论获得多么令人值得骄傲的成绩,都要勿忘初心,饮水思源,并牢记是自己的恩师播下了最初的种子才会使他们成长。”让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和生活中的情感结合起来,体会到母亲对于儿女的牵挂之情亦或是教师对学生成长道路的无私奉献。为学生对文章的学习奠定良好的感情基调,进而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 疑问型导语
学生根据学习知识的深入逐渐具备对于问题的基本思考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对小学生的要求不单单是对拼音和字词的认识与理解,而是应该要求小学生在学习基础字词的同时要加强自主学习思考的能力,让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学习。譬如在学习《夸父逐日》课文当中,首先要让学生思考,主人公为什么要追逐太阳呢?他到底能追上太阳吗?文中人物有怎么样的性格特点?让学生带着悬念去学习这篇课文。激发学生对语文的求知欲,从而达到教学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 复习型导语
复习型导语,顾名思义是教师把旧知识和新知识串联起来,在加深学生对旧知识印象的同时更快速地吸收新的知识,从而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比方说在学习《管仲之交》的课文中,主要学习的是管仲与鲍叔牙的友谊之情,其实就可以借鉴上一堂课《将相和》中廉颇和蔺相如的人物性格特点以及发生的故事,展开讨论。这样一来,既有利于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吸收,也能加强对旧知识的巩固。
二、 导语设计的三个注意事项
(一) 概括性
小学语文的课堂导语不能代替正式的教学内容,其只是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导语的内容不适宜繁多,占用的时间也不能过久。合理的導语设计应该抓住课文学习的重点,一针见血。使学生听完后能明白接下来要讲的大致内容,学习起来也相对轻松。
(二) 趣味性
平淡无奇的导语设计让学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要重视课堂的导语设计,用有趣的导语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使教师在实施教育教学过程中能良好地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入的学习与思考。
(三) 导向性
在设计课堂导语时,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导语不适合有过多的花哨和不切实际的教学案例。应牢记导语是为引入课本的学习内容服务的,尽量从生活的角度出发,让学生简单明了地了解学习内容,进而加深对学习知识的印象。
三、 结束语
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变革,语文学科在教育领域的地位越发重要。而作为语文教师的责任是不断地完善学习教程的同时也要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蕴,平时多留意观察学生们的学习生活和兴趣爱好,鼓励学生多积累,多阅读一些名人古典,让学生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此外,深入贯彻落实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每一位学生对自己的祖国引以为傲,从而奋发图强。
参考文献:
[1]蔡永芬.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导语设计[J].考试周刊,2015,50:66.
[2]于洪祥.新意导入:小学语文导语设计的诠释[J].教书育人,2014,16:72.
作者简介:
李宏霞,河北省唐山市,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丰润镇张良各庄小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导语;设计技巧
由于教学学科的差异,课堂导入的方式固然有相通的地方但却不能一概而论。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用生硬死板的教学方法直奔主题,中间没有一个过渡阶段,导致学生不能完全吸收所学的知识,并渐渐失去对语文课的学习兴趣。在后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意识到小学语文的课堂导语需要教师结合语文的特点和教学的内容进行设计,其目的是为了增加小学生对语文课堂知识的学习兴趣和对语文的求知欲望。
一、 小学语文课堂的导语设计
(一) 故事导入型导语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一些启发性的小故事延伸课本的知识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准确地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更快地融入学习气氛当中。比如用司马迁写的《史记》为例,教师可以给学生讲司马迁与汉高祖刘邦间的故事。从司马迁随刘邦微服出巡的过程开始,到其受到宫刑后,愤笔写出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报任安书》,最终掌管了文书机要的中书令,令学生对司马迁这个历史人物印象深刻。再比如在学习《出师表》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把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的经过给学生简单讲解,让学生了解诸葛亮的英雄事迹和处事风格,进而加深学生对主人公的印象,也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二) 名人名言型导语
引用名人名言是导语中一种常见的设计方式。名人名言的作用是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精神,把学生更自然地代入到语文课堂的学习中来。例如引用《论语》中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又或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导入课堂学习《孔子拜师》这篇文章。利用前人言简意赅的名言渲染课堂的文化氛围,促进学生对孔子的了解以及对孔子的观念的认知。进而更轻松愉快地学习这篇文章。再如学习关于感恩的一些文章时,就可以引用《游子吟》中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或是居里夫人说过“一个人不论获得多么令人值得骄傲的成绩,都要勿忘初心,饮水思源,并牢记是自己的恩师播下了最初的种子才会使他们成长。”让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和生活中的情感结合起来,体会到母亲对于儿女的牵挂之情亦或是教师对学生成长道路的无私奉献。为学生对文章的学习奠定良好的感情基调,进而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 疑问型导语
学生根据学习知识的深入逐渐具备对于问题的基本思考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对小学生的要求不单单是对拼音和字词的认识与理解,而是应该要求小学生在学习基础字词的同时要加强自主学习思考的能力,让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学习。譬如在学习《夸父逐日》课文当中,首先要让学生思考,主人公为什么要追逐太阳呢?他到底能追上太阳吗?文中人物有怎么样的性格特点?让学生带着悬念去学习这篇课文。激发学生对语文的求知欲,从而达到教学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 复习型导语
复习型导语,顾名思义是教师把旧知识和新知识串联起来,在加深学生对旧知识印象的同时更快速地吸收新的知识,从而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比方说在学习《管仲之交》的课文中,主要学习的是管仲与鲍叔牙的友谊之情,其实就可以借鉴上一堂课《将相和》中廉颇和蔺相如的人物性格特点以及发生的故事,展开讨论。这样一来,既有利于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吸收,也能加强对旧知识的巩固。
二、 导语设计的三个注意事项
(一) 概括性
小学语文的课堂导语不能代替正式的教学内容,其只是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导语的内容不适宜繁多,占用的时间也不能过久。合理的導语设计应该抓住课文学习的重点,一针见血。使学生听完后能明白接下来要讲的大致内容,学习起来也相对轻松。
(二) 趣味性
平淡无奇的导语设计让学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要重视课堂的导语设计,用有趣的导语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使教师在实施教育教学过程中能良好地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入的学习与思考。
(三) 导向性
在设计课堂导语时,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导语不适合有过多的花哨和不切实际的教学案例。应牢记导语是为引入课本的学习内容服务的,尽量从生活的角度出发,让学生简单明了地了解学习内容,进而加深对学习知识的印象。
三、 结束语
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变革,语文学科在教育领域的地位越发重要。而作为语文教师的责任是不断地完善学习教程的同时也要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蕴,平时多留意观察学生们的学习生活和兴趣爱好,鼓励学生多积累,多阅读一些名人古典,让学生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此外,深入贯彻落实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每一位学生对自己的祖国引以为傲,从而奋发图强。
参考文献:
[1]蔡永芬.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导语设计[J].考试周刊,2015,50:66.
[2]于洪祥.新意导入:小学语文导语设计的诠释[J].教书育人,2014,16:72.
作者简介:
李宏霞,河北省唐山市,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丰润镇张良各庄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