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为研究验证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在小麦生产上的增产效果及最佳应用时期,2014年进行了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在小麦上的应用肥效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对小麦穗数、穗粒数、粒重都具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拔节孕穗期喷施处理实收产量比清水对照增加431.0 kg/hm2,增产率达8.20%,达1%极显著水平,可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
关键词 小麦;氨基酸水溶肥料;施用时期;产量结构;增产效果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3-0020-02
氨基酸对作物具有刺激生长及提高产量的作用[1-2]。为探究江苏某公司生产的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在小麦生产上的增产效果及最佳应用时期,2014年江苏省耕地质量保护站根据农业部《肥料登记管理办法》和《肥料肥效试验技术规程》的要求制定该试验方案,安排涟水县耕地质量保护站承担试验任务。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时间为2014年11月7日至2015年6月13日。试验地点设在涟水县徐集乡胡新三组某农户承包地,地理位置为北纬33.70752°,东经119.33186°,海拔高度9 m。供试土壤基本性状:砂壤土,土地平整,土壤肥力较为均衡。土壤有机质含量20.6 g/kg,全氮0.143%,有效磷13.5 mg/kg,速效钾74 mg/kg,pH值7.45。前茬为水稻。供试肥料为含氨基酸水溶肥料(由江苏某公司生产提供,氨基酸≥100 g/L,Fe Mn Zn B≥20 g/L,产品形态为水剂)。供试小麦品种为淮麦31。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5个处理,即常规对照(CK1):基追肥按照常规情况使用,但不喷施叶面肥也不喷施清水;清水对照(CK2):不喷叶面肥,但喷清水(与处理A等量、等时期喷施),其他施肥措施同CK1;分蘖期喷施含氨基酸水溶肥料(A):用提供的含氨基酸水溶肥料1 500 mL/hm2,对水750 kg/hm2(稀释500倍)于小麦分蘖期叶面喷施,其他施肥措施同CK1;拔节孕穗期喷施含氨基酸水溶肥料(B):用提供的含氨基酸水溶肥料1 500 mL/hm2,对水750 kg/hm2(稀释500倍)于拔节孕穗期叶面喷施,其他施肥措施同CK1;灌浆初期喷施含氨基酸水溶肥料(C):用提供的含氨基酸水溶肥料1 500 mL/hm2,对水750 kg/hm2(稀释500倍)于灌浆初期叶面喷施,其他施肥措施同CK1。每个处理设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为66.7 m2(10.0 m×6.67 m)。各处理间基、追肥按当地常规使用情况进,除喷施叶面肥的时期不同外,其他农艺措施相同。
1.3 试验实施
试验于2014年11月7日旋耕直播后进行田间规划区分,小区间以开沟隔离为界,标明小区处理号。各小区田间管理措施一致[3-4]。整地、施基肥后旋耕播种,播种量为225 kg/hm2,播种方式为撒播。试验于2014年11月7日施复合肥(15-15-15)375 kg/hm2 尿素150 kg/hm2作为基肥,2015年3月26日施拔节孕穗肥,追施复合肥(15-15-15)225 kg/hm2 尿素150 kg/hm2。2015年4月12日再追施尿素75 kg/hm2。基肥与追肥各小区施肥量与施肥时期都相同。不同的是:CK1除施基肥与追肥外什么都没有喷施;于2014年12月15日在小麦分蘖期下午CK2喷施了同处理A等量的清水,处理A用提供的含氨基酸水溶肥料1 500 mL/hm2,对水750 kg/hm2(稀释500倍)进行了叶面喷施;拔节孕穗期处理B于2015年4月2日用提供的含氨基酸水溶肥料1 500 mL/hm2,对水750 kg/hm2(稀释500倍)进行了叶面喷施;灌浆初期处理C于2015年5月5日用提供的含氨基酸水溶肥料1 500 mL/hm2,对水750 kg/hm2(稀释500倍)进行叶面喷施。各处理在管理方面都相同,在2014年11月22日齐苗期和麦苗一叶一心期(12月4日)用15%炔草酯300 g/hm2与15%氯氟吡氧乙酸450 mL/hm2对水300 kg/hm2喷雾进行化学除草,2015年3月14日用25%噻呋酰胺300 mL/hm2对水600 kg/hm2防治小麦纹枯病。2015年4月30日用15%三唑酮1 050 g/hm2 50%多菌灵1 875 g/hm2 10%蚍虫啉450 g/hm2对水450 kg/hm2喷雾,防治小麦白粉病、赤霉病、灰飞虱[5-6]。2015年6月13日收获。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小麦植物学性状的影响
考种结果汇总表明,使用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对小麦株高没有明显影响,对穗数、每穗粒数、粒重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在理论产量方面特别是处理B(拔节孕穗期喷施)效果较为明显。
2.2 不同处理对小麦实收产量的影响
不同处理实收产量结果表明,重复间差异不是很明显,处理间差异较为明显。通过比较表明处理A(小麦分蘖期喷施)实收产量比CK1增加216.5 kg/hm2,增产幅度达到4.12%,处理B(拔节孕穗期喷施)实收产量比CK1增加431.0 kg/hm2,幅度达到8.20%。
对产量结果进行统计方差分析表明重复间差异不是很大,但处理间差异较为显著。处理B的小区平均产量5%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但处理A、C、CK2与CK1之间没有5%的显著性;处理B、A、C、CK2与CK1间达1%极显著,但处理A、B、C、CK2之间没有1%的显著性。各小区产量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分蘖期和拔节孕穗期使用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对小麦具有较为明显的增产效果,增产效果主要表现在穗数、穗粒数、粒重方面,在小麦分蘖期喷施增产幅度达到4.12%,拔节孕穗期喷施增产幅度达到8.20%,以拔节孕穗期最为明显。而在灌浆初期喷施虽有一定的增产效果,但差异不显著。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微量元素型)在小麦上的不同时期喷施应用以拔节孕穗期喷施增产效果最为明显,建议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4 参考文献
[1] 马育华.田间试验和统计方法[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7.
[2] 金益.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3] 徐霞,殷文,鞠建勇.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在小麦上的应用肥效研究[J].农技服务,2012,29(8):927.
[4] 李浩,杨新田.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小麦肥效试验报告[J].种业导刊,2012(8):30-31.
[5] 张艳红,李永霞,李作明.氨基酸水溶肥料在小麦上的喷施试验[J].农业科技通讯,2013(10):149-150.
[6] 闫挺起.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在小麦上的田间肥效示范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4(17):43.
关键词 小麦;氨基酸水溶肥料;施用时期;产量结构;增产效果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3-0020-02
氨基酸对作物具有刺激生长及提高产量的作用[1-2]。为探究江苏某公司生产的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在小麦生产上的增产效果及最佳应用时期,2014年江苏省耕地质量保护站根据农业部《肥料登记管理办法》和《肥料肥效试验技术规程》的要求制定该试验方案,安排涟水县耕地质量保护站承担试验任务。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时间为2014年11月7日至2015年6月13日。试验地点设在涟水县徐集乡胡新三组某农户承包地,地理位置为北纬33.70752°,东经119.33186°,海拔高度9 m。供试土壤基本性状:砂壤土,土地平整,土壤肥力较为均衡。土壤有机质含量20.6 g/kg,全氮0.143%,有效磷13.5 mg/kg,速效钾74 mg/kg,pH值7.45。前茬为水稻。供试肥料为含氨基酸水溶肥料(由江苏某公司生产提供,氨基酸≥100 g/L,Fe Mn Zn B≥20 g/L,产品形态为水剂)。供试小麦品种为淮麦31。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5个处理,即常规对照(CK1):基追肥按照常规情况使用,但不喷施叶面肥也不喷施清水;清水对照(CK2):不喷叶面肥,但喷清水(与处理A等量、等时期喷施),其他施肥措施同CK1;分蘖期喷施含氨基酸水溶肥料(A):用提供的含氨基酸水溶肥料1 500 mL/hm2,对水750 kg/hm2(稀释500倍)于小麦分蘖期叶面喷施,其他施肥措施同CK1;拔节孕穗期喷施含氨基酸水溶肥料(B):用提供的含氨基酸水溶肥料1 500 mL/hm2,对水750 kg/hm2(稀释500倍)于拔节孕穗期叶面喷施,其他施肥措施同CK1;灌浆初期喷施含氨基酸水溶肥料(C):用提供的含氨基酸水溶肥料1 500 mL/hm2,对水750 kg/hm2(稀释500倍)于灌浆初期叶面喷施,其他施肥措施同CK1。每个处理设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为66.7 m2(10.0 m×6.67 m)。各处理间基、追肥按当地常规使用情况进,除喷施叶面肥的时期不同外,其他农艺措施相同。
1.3 试验实施
试验于2014年11月7日旋耕直播后进行田间规划区分,小区间以开沟隔离为界,标明小区处理号。各小区田间管理措施一致[3-4]。整地、施基肥后旋耕播种,播种量为225 kg/hm2,播种方式为撒播。试验于2014年11月7日施复合肥(15-15-15)375 kg/hm2 尿素150 kg/hm2作为基肥,2015年3月26日施拔节孕穗肥,追施复合肥(15-15-15)225 kg/hm2 尿素150 kg/hm2。2015年4月12日再追施尿素75 kg/hm2。基肥与追肥各小区施肥量与施肥时期都相同。不同的是:CK1除施基肥与追肥外什么都没有喷施;于2014年12月15日在小麦分蘖期下午CK2喷施了同处理A等量的清水,处理A用提供的含氨基酸水溶肥料1 500 mL/hm2,对水750 kg/hm2(稀释500倍)进行了叶面喷施;拔节孕穗期处理B于2015年4月2日用提供的含氨基酸水溶肥料1 500 mL/hm2,对水750 kg/hm2(稀释500倍)进行了叶面喷施;灌浆初期处理C于2015年5月5日用提供的含氨基酸水溶肥料1 500 mL/hm2,对水750 kg/hm2(稀释500倍)进行叶面喷施。各处理在管理方面都相同,在2014年11月22日齐苗期和麦苗一叶一心期(12月4日)用15%炔草酯300 g/hm2与15%氯氟吡氧乙酸450 mL/hm2对水300 kg/hm2喷雾进行化学除草,2015年3月14日用25%噻呋酰胺300 mL/hm2对水600 kg/hm2防治小麦纹枯病。2015年4月30日用15%三唑酮1 050 g/hm2 50%多菌灵1 875 g/hm2 10%蚍虫啉450 g/hm2对水450 kg/hm2喷雾,防治小麦白粉病、赤霉病、灰飞虱[5-6]。2015年6月13日收获。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小麦植物学性状的影响
考种结果汇总表明,使用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对小麦株高没有明显影响,对穗数、每穗粒数、粒重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在理论产量方面特别是处理B(拔节孕穗期喷施)效果较为明显。
2.2 不同处理对小麦实收产量的影响
不同处理实收产量结果表明,重复间差异不是很明显,处理间差异较为明显。通过比较表明处理A(小麦分蘖期喷施)实收产量比CK1增加216.5 kg/hm2,增产幅度达到4.12%,处理B(拔节孕穗期喷施)实收产量比CK1增加431.0 kg/hm2,幅度达到8.20%。
对产量结果进行统计方差分析表明重复间差异不是很大,但处理间差异较为显著。处理B的小区平均产量5%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但处理A、C、CK2与CK1之间没有5%的显著性;处理B、A、C、CK2与CK1间达1%极显著,但处理A、B、C、CK2之间没有1%的显著性。各小区产量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分蘖期和拔节孕穗期使用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对小麦具有较为明显的增产效果,增产效果主要表现在穗数、穗粒数、粒重方面,在小麦分蘖期喷施增产幅度达到4.12%,拔节孕穗期喷施增产幅度达到8.20%,以拔节孕穗期最为明显。而在灌浆初期喷施虽有一定的增产效果,但差异不显著。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微量元素型)在小麦上的不同时期喷施应用以拔节孕穗期喷施增产效果最为明显,建议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4 参考文献
[1] 马育华.田间试验和统计方法[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7.
[2] 金益.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3] 徐霞,殷文,鞠建勇.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在小麦上的应用肥效研究[J].农技服务,2012,29(8):927.
[4] 李浩,杨新田.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小麦肥效试验报告[J].种业导刊,2012(8):30-31.
[5] 张艳红,李永霞,李作明.氨基酸水溶肥料在小麦上的喷施试验[J].农业科技通讯,2013(10):149-150.
[6] 闫挺起.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在小麦上的田间肥效示范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4(1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