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定期开展的“心连心·携手社区行”爱心实践服务活动为例,分析融入社区的素质教育对高职学生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社区教育 活动阵地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5-0095-01
社会教育,是指有意识地培养人、有益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各种社会活动。它是一种活的教育,它的深刻性、丰富性、独立性、形象性远非学校教育可比。良好的社会教育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发展能力,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社区作为社会的单元细胞,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
高职院校应坚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相结合,全方位、多渠道地开发社区德育资源,努力构建齐抓共管、立体开放的社区教育管理体系,达到“社会育人”和“育社会人”目的。本文以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心连心·携手社区行”爱心实践服务活动为例,分析融入社区的素质教育对高职学生的促进作用。
该活动以“让我们关注社会、让社会关注我们”为宗旨,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建立学校、社会、学生互动的全面素质教育平台,不断探索和创新学生素质教育新思路、新领域。
一、走出象牙塔,融入社区,在社会互动中提升素质教育成果
?倓 (一)开展“美化社区·绿色环保”类活动
在社区开展保护水资源的宣传、调查活动;组织各种志愿服务队,进行植绿护绿、清洁楼道等活动。让居民及学生认识到这是我们的社区、我们的家庭,是我们应该爱护的地方,增强环保意识。
(二)开展“社区互动弘美德”类活动
定期组织学生到社区或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在与老人的交流和相处中,学会尊老爱老,关爱一些容易被青少年忽略的社会群体的生活状态,树立起多方位的观察和体会社会的视角,引导学生的心理成长方向。每个服务队都与孤老结对,定期上门慰问,将活动的延续性保持下来,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三)开展“大手拉小手”类活动
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为社区中、小学生创造学习辅导条件,开设学习活动场所,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通过一个服务队队员辅导一名中、小学生,让学生自身的知识得到更多的利用,提高自身的价值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开展“多彩社区行”類活动
组织学生带着丰富的文艺节目走进社区,走访社区劳模、革命军人、退休教师等先进人物。为学生提供走进社会、深入群众、提高和锻炼自己的机会,同时也为社区提供丰富市民文化生活、体会大学生精神的机会。邀请社区工作人员、社区文艺组织、社区先进人物进行同台演出和演讲,为学生寻觅许多学习榜样。
(五)开展系部与社区委员会结对子活动
每次活动制订详细的活动计划,全程由学生自发与社区街道工作人员进行对接和安排,锻炼学生的对外交涉能力,并定期组织服务队到结对社区报到,参加社区为民服务工作。在活动中与社区建立良好的协助关系。
二、丰富社区阵地类型,扩展社会活动范围,提升素质培养目标
社区中拥有各种教育活动资源,都可作为社区活动的阵地。
(一)建立娱乐型活动阵地,体验社会生活
建立家庭学艺场所,如学家务活、厨艺大赛、棋艺比高低;建立娱乐活动场所,如羽毛球、足球、跳绳等体育活动;建立文艺演出场所,与社区青少年、老年文艺队进行联合演出,丰富学生和居民的业余生活。
(二)建立服务型活动阵地,培养人文关怀意识
利用社区宣传栏,进行当下热点问题的宣传及文明美德的倡导。进行普法教育并开展社会调查活动。深入社区开展关爱老年人活动、环保绿化社区、读书学习互助活动等。不少同学在社区先进人物的实例中,看到了理想是怎样在平凡的岗位上闪光的,道德是怎样在小事中体现的,体验生活的艰辛、俭朴的珍贵,学会如何感恩,如何报效社会,培养了当代青年的良好道德情操。
(三)建立实践型活动阵地,践行专业技能
利用学生不同的专业性,将他们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既锻炼了学生实践本专业知识的能力,也能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在实践中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对社会做出一些有用的事,增加了自身的社会成就感,对学生的职业引导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三、实践获益,社会教育给予高职学生更多自信
通过长期有序地开展“心连心·携手社区行”爱心实践服务活动,整合了社会各方力量,使学生的教育管理进一步得到延伸。通过社会教育,培养了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参与意识、公民责任感等;通过社区活动,发现自己的优点与弱点,发挥优势、弥补短处,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社会大环境下,社区是养成教育的一个基地,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场所,是学生体验社会的主要阵地。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把学生带进社会大课堂中,对于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健康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学生的参与也为社区带来了活力。
参考文献:
[1]孔伟.社会教育视域下的公共文化服务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4,
[2]毕虎.李惟民.社区人与中国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5.
责任编辑:于蕾
关键词:社区教育 活动阵地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5-0095-01
社会教育,是指有意识地培养人、有益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各种社会活动。它是一种活的教育,它的深刻性、丰富性、独立性、形象性远非学校教育可比。良好的社会教育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发展能力,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社区作为社会的单元细胞,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
高职院校应坚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相结合,全方位、多渠道地开发社区德育资源,努力构建齐抓共管、立体开放的社区教育管理体系,达到“社会育人”和“育社会人”目的。本文以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心连心·携手社区行”爱心实践服务活动为例,分析融入社区的素质教育对高职学生的促进作用。
该活动以“让我们关注社会、让社会关注我们”为宗旨,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建立学校、社会、学生互动的全面素质教育平台,不断探索和创新学生素质教育新思路、新领域。
一、走出象牙塔,融入社区,在社会互动中提升素质教育成果
?倓 (一)开展“美化社区·绿色环保”类活动
在社区开展保护水资源的宣传、调查活动;组织各种志愿服务队,进行植绿护绿、清洁楼道等活动。让居民及学生认识到这是我们的社区、我们的家庭,是我们应该爱护的地方,增强环保意识。
(二)开展“社区互动弘美德”类活动
定期组织学生到社区或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在与老人的交流和相处中,学会尊老爱老,关爱一些容易被青少年忽略的社会群体的生活状态,树立起多方位的观察和体会社会的视角,引导学生的心理成长方向。每个服务队都与孤老结对,定期上门慰问,将活动的延续性保持下来,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三)开展“大手拉小手”类活动
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为社区中、小学生创造学习辅导条件,开设学习活动场所,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通过一个服务队队员辅导一名中、小学生,让学生自身的知识得到更多的利用,提高自身的价值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开展“多彩社区行”類活动
组织学生带着丰富的文艺节目走进社区,走访社区劳模、革命军人、退休教师等先进人物。为学生提供走进社会、深入群众、提高和锻炼自己的机会,同时也为社区提供丰富市民文化生活、体会大学生精神的机会。邀请社区工作人员、社区文艺组织、社区先进人物进行同台演出和演讲,为学生寻觅许多学习榜样。
(五)开展系部与社区委员会结对子活动
每次活动制订详细的活动计划,全程由学生自发与社区街道工作人员进行对接和安排,锻炼学生的对外交涉能力,并定期组织服务队到结对社区报到,参加社区为民服务工作。在活动中与社区建立良好的协助关系。
二、丰富社区阵地类型,扩展社会活动范围,提升素质培养目标
社区中拥有各种教育活动资源,都可作为社区活动的阵地。
(一)建立娱乐型活动阵地,体验社会生活
建立家庭学艺场所,如学家务活、厨艺大赛、棋艺比高低;建立娱乐活动场所,如羽毛球、足球、跳绳等体育活动;建立文艺演出场所,与社区青少年、老年文艺队进行联合演出,丰富学生和居民的业余生活。
(二)建立服务型活动阵地,培养人文关怀意识
利用社区宣传栏,进行当下热点问题的宣传及文明美德的倡导。进行普法教育并开展社会调查活动。深入社区开展关爱老年人活动、环保绿化社区、读书学习互助活动等。不少同学在社区先进人物的实例中,看到了理想是怎样在平凡的岗位上闪光的,道德是怎样在小事中体现的,体验生活的艰辛、俭朴的珍贵,学会如何感恩,如何报效社会,培养了当代青年的良好道德情操。
(三)建立实践型活动阵地,践行专业技能
利用学生不同的专业性,将他们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既锻炼了学生实践本专业知识的能力,也能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在实践中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对社会做出一些有用的事,增加了自身的社会成就感,对学生的职业引导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三、实践获益,社会教育给予高职学生更多自信
通过长期有序地开展“心连心·携手社区行”爱心实践服务活动,整合了社会各方力量,使学生的教育管理进一步得到延伸。通过社会教育,培养了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参与意识、公民责任感等;通过社区活动,发现自己的优点与弱点,发挥优势、弥补短处,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社会大环境下,社区是养成教育的一个基地,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场所,是学生体验社会的主要阵地。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把学生带进社会大课堂中,对于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健康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学生的参与也为社区带来了活力。
参考文献:
[1]孔伟.社会教育视域下的公共文化服务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4,
[2]毕虎.李惟民.社区人与中国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5.
责任编辑: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