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的兴起与后现代主义的终结——阿兰 科比的数字现代主义理论评述

来源 :北方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q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以来,数字技术的全面运用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重塑了我们的文化形态。阿兰·科比认为,数字现代主义这一新的文化范式已取代后现代主义,成为新的文化主导。文本的电脑化所导致的一种新形式的文本性,在电视真人秀好莱坞三维数字动画电影、网络Web 2.0模式等诸多当代文化产品中随处可见。数字现代文化用一本正经的主体态度凸显未经任何加工的显在真实,用无休止的叙事来讲述空洞乏味的故事,并导致整体上反启蒙的文化幼稚化取向。 Since the 90s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full application of digital technology has profoundly changed our way of life and values ​​and reshaped our cultural forms. Alain Kobeer believes that the new paradigm of digital modernism has replaced postmodernism as the new cultural leader. A new form of textuality resulting from the computerization of texts is found in many contemporary cultural products such as the reality TV Hollywood 3D digital movie, the Web Web 2.0 model. Digital modern culture, with a decent subject attitude, highlights the untruthfulness of any processing, tells a dull story with an endless narrative, and leads to a culturally naive generalization of anti-enlightenment.
其他文献
高一志译著集中完成在晚年(1630 -1640),与耶稣会士进入历局、雷种告示“尊天辟邪”有着密切联系.历局为南京教案之后陷入困境的耶稣会以新的生机,雷翀告示为以官府之名公开
在弗格森的知识遗产中,其政治思想占有重要地位。尽管弗格森的著述对历史学也多有涉及,但是他主要还是作为政治思想家而跻身于苏格兰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家行列。在弗格森的政
关于认知的规律性,美国哲学家詹姆士·费泽尔给出了形式化的表达式.这些形式化的认知规律可以概括为心脑状态同一律、心灵状态因果律、心灵认知刺激反应律、心脑隐射同一律、
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形式观有四条脉络:以审美反映论和整体性思想为基础追求形式结构整一性(卢卡契、戈德曼),在艺术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关系中揭示非中心的结构(阿尔图塞、马
以“不可能的应该”和“必要的恶”为核心要义的“肮脏之手”历来被视为政治和道德领域的经典难题。它集对错于一身的悖论特征以及述行不一致的特征都成为批评者诟病的对象。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在现代主义伦理观所倡导的理性与伦理的异位和由此导致的种种危机的基础上,克服了后现代主义对“伦理”的单向度拒斥,认为必须以生态伦理转向实现对以往伦理
20世纪以来,西方伦理学方法发生了转向,一改近代以来理性主义伦理学方法,走向直觉主义、情感主义。当代美国齐名的道德哲学家罗尔斯与德沃金对理性主义与直觉主义、情感主义
美国当代女作家玛丽琳·罗宾逊的最新小说《家园》取材圣经的浪子回头故事,将家园模式书写为信仰与传统价值的物质载体,展现与现代理念的冲突与斗争,反映"流动的现代性"对固
按照结构主义的开创者阿当斯的观点,科学理论具有集合论谓词刻画的数学化结构,该结构可分为特征集合与预期理解的集合两部分。所谓理论还原就是两个理论“同构”。史尼德与斯
以赛亚.伯林的消极/积极自由二分法建立在一系列误解之上。一方面,即使我们接受伯林指派的观点,把自由价值当作一种具有内在善性的东西,这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能像伯林所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