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苦难的作家

来源 :七彩语文·高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xi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位作家曾写下这样一句话:“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人们都说,他参透了生死,所以敢于直面人生的巨大苦难,而非消极退缩,向厄运臣服。这位令人敬重的作家,就是史铁生。
  
  “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曾有人问史铁生职业是什么,他说“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这一回答很幽默,却也包含着深深的无奈。
   作为一位作家,他写出了多部优秀的文学作品,《秋天的怀念》《我与地坛》等文章还被收录进中小学语文课本。
   然而,与写作相比,他的时间大多被同病魔抗争所占用。1972年,21岁的史铁生因一场大病而双腿瘫痪,从此只能靠轮椅代步。30岁时,他患了急性肾损伤,不得不停止工作,回家疗养。1998年,他的肾病恶化,以至于要定期进行透析治疗来维持生命。从那以后,他每周都要做三次透析,每次花上大半天的时间,做完后身体总是处于一种很疲劳的状态,每个星期其实只有12个小时适宜写作。可是,纵然写得很慢,哪怕一天只写几行字,他也从未停下写作的步伐。
  
  “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
   “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诚如这句话所说,史铁生失去了健康的体质,得到的是深邃的思想,和对人生的透彻领悟。然而,这个过程有多么艰辛,拥有健康体魄的人恐怕是体会不到的。
   21岁时,他由家人搀扶着进了病房,当时他还勉强能走,心里只有一个想法:要么好,要么死。从发病到后来的截瘫,他有过三次自杀行为。命运似乎要特意挽留他,让他在这个世界上承受磨难;他接受了命运的安排,但是却不明白活着有什么意义。在最初两年里,他“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在这样一种濒临绝望的境地里,他痛苦地思索着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人世,思索着愚与智、美与丑、善与恶……
   要是没有愚钝,机智还有什么光荣呢?要是没了丑陋,漂亮又怎么维系自己的幸运?要是没有了恶劣和卑下,善良与高尚又将如何界定自己又如何成为美德呢?要是没有了残疾,健全会否因其司空见惯而变得腻烦和乏味呢?……所有的人都一样健康、漂亮、聪慧、高尚,结果会怎样呢?怕是人间的剧目就全要收场了,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条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没有肥力的沙漠。
  ——史铁生《我与地坛》(节选)
   这样想着,他似乎有些释怀:总要有人去扮演那些“不幸”的角色。但令他心有不甘的是——他为什么是这不幸中的一个?
   “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这一句领悟,是他对自己,也是对所有蒙受不幸的人的“当头棒喝”。当被无情的现实置于一条通往苦难的道路时,埋怨、泣诉、乞求,都不会换得命运的垂怜。
   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沮丧的结论!然而,想到这里,他反而冷静了,清醒了。既然眼前四顾茫然,荆棘丛生,何不拨开荆棘,为自己开出一条道路来?
   他披荆斩棘、开辟道路的武器,就是写作!
  
  “人活着必要有一个最美的梦想”
   写作,是他披荆斩棘的武器;写作,也是他的一个最终实现了的美好梦想。然而,他的梦想还不止于此。
   我希望既有一个健美的躯体又有一个了悟了人生意义的灵魂,我希望二者兼得。但是,前者可以祈望上帝的恩赐,后者却必须在千难万苦中靠自己去获取。我的白日梦到底该怎样设计呢?千万不要说,倘若二者不可兼得你要哪一个?不要这样说,因为人活着必要有一个最美的梦想。
  ——史铁生《我的梦想》(节选)
   “一个了悟了人生意义的灵魂”,他已经在“千难万苦”中获取到;“一个健美的躯体”,于他而言,却只能是此生实现不了的梦想。
   明知不可实现,为何要埋下这颗梦想的种子?原因也许如他自己所说,“现实的这个史铁生太令人沮丧”。人生布满阴霾的时候,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哀兵必胜”的愤懑与斗志,更加需要的是笑对坎坷的从容与达观,不是吗?
  
  “我愿意这样走……”
   史铁生曾对亲友说:“我愿意这样走,就像徐志摩在《再别康桥》里写的: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2010年12月31日,曾被他喻为“节日”的死亡在这一天降临,久病的史铁生与世长辞。根据生前的遗愿,他身上还有用的器官——眼角膜、大脑、肝脏等,在他去世以后,都献给了有需要的患者,或捐作医学研究之用。
   他这样走了,留给人们的是优秀的作品和无尽的追思;但最为宝贵的,还是他于绝境中直面苦难的精神。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因他的精神而受到鼓舞,走出心灵的困顿,从而走出生活的逆境,走出人生的低谷。
其他文献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多美的柳树,多美的春色!是的,姿态婀娜、柔嫩轻盈的柳树,历来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古往今来,句中含有“柳”的古诗数不胜数。  大自然中树木的种类有许许多多,为何“柳”在诗中出现的频率这么高?或许,除了柳树让人喜爱这一原因之外,诗中的“柳”还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读一读下面几首大家耳熟能详的诗,体会一下其中的情感吧!  渭城朝雨浥轻尘
期刊
过年了,大范和小范兄妹俩准备举行一场爬楼梯比赛,以增加新年的气氛。在爸爸和妈妈的助威声中,比赛开始。  哥哥大范的脚力明显比妹妹要好,只见他一马当先冲上了第一层,不想却在楼梯拐弯处遇到了两扇铁门,左边和右边分别写了几个词,旁边还放了一支笔。    正当大范不知何意时,妹妹小范赶了上来,一看这架势,不假思索,拿起笔“唰唰”就画了几条线。顿时,“啪”的一声,铁门开了,妹妹抢先跃了上去。  正追赶着,只
期刊
同学们,你听说过登陆舰吗?登陆舰,通俗地来说,就是能在海上航行,并把登陆部队以及武器装备送到陆地的舰艇。为什么说它是“大肚汉”呢?继续往下看,你就会知道啦!     拂晓时分,一场海空联合作战演习正式打响。海上,“我”舰艇编队铁阵森严、十分壮观;天上,战机在呼啸、盘旋;水下,潜艇编队警惕地监测着“敌情”。在“我”优势海空火力打击下,“敌”抵抗火力渐渐弱了下去。在离“敌岛”25海里处,登陆舰打开舱
期刊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当你背诵这样的诗句时,有没有想过,雪花到底是个什么样儿?  接下来,让我们跟着雪花“穿越”一下——    雪花几个角?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唐】韩愈《春雪》)  诗中描述的雪花或大得像席子,或小得像飞花。而现实中的雪花是由一颗颗肉眼看不到的固体微粒组成。在冷空气的作用下,水分子以微尘粒
期刊
“小纸落在俺手里/俺拿它来铰花样/喜花、礼花、鞋样花/百花开在俺手下/能铰鱼,能铰水/铰得万物美又美/铰到家家生活好/铰得人间美如画。”   听,这首歌谣多欢快啊!你能听出来唱的是什么民间艺术吗?相信聪明的你一定早就猜出来了:剪纸!    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历史源远流长。在纸被发明之前,人们就采用镂空雕刻的技术,把金箔、皮革、绢帛甚至树叶做成工艺品。到了汉代,随着纸的发明,真正意
期刊
这个周六,天气是晴朗的,但是我的内心却是阴沉和焦虑的,因为我就要参加水粉画的分班测验了,这对我至关重要。因为我喜欢画画,我希望自己能画得更好。一路上我几乎可以听到自己的心跳,妈妈在旁边安慰我说:“对自己要有信心,尝试就能进步!”  听了妈妈的话,我感觉好了很多,我也在心里给自己鼓劲。到了学校,我首先看到了我们的指导老师——厉老师。厉老师出乎我意料地和蔼可亲,他的嘴角始终挂着热情的微笑,让我的心里暖
期刊
清晨雾气弥漫,笼罩大地,眼前一片迷蒙。远处的高楼增添了几分神秘,仿佛是一位身材苗条的新嫁娘,穿上了一层柔柔的轻纱。走出屋子,只见道路、河流、大树都笼罩在茫茫的雾中。再看行人,头发、眉毛、胡子都开满了水晶花,一个个像老神仙似的,样子既可爱又好笑。汽车、摩托车、电瓶车一个个都睁大了雪亮的“眼睛”,拼命探寻前方有没有障碍物。“嘟嘟”“嘀嘀”“丁零零”……只听见声音,看不清东西,这真是一曲美妙的交响曲,又
期刊
  
期刊
爷爷今年74岁了,但精神矍铄。在亲人中,他是最疼我的。  爷爷从事了一辈子的农业技术工作,因为工作太忙,他把年轻时的文学爱好搁置了下来。   直到退休,爷爷才重新拿起笔来,进行业余创作。起初,他每天在稿纸上“爬格子”,真的是够辛苦的。但就是这样,他在报刊上也发表了大大小小好多“豆腐块”。后来,家里买了电脑,他勤学苦练,终于会用电脑写作了。奶奶戏称他成了“坐”家。爷爷得了糖尿病后,奶奶“取消”了他继
期刊
在地球上,有许许多多的动物和我们共呼吸,同生活。它们各有各的生存秘技,有些独特的行为方式让人类都自叹弗如。很多时候,它们甚至是我们的老师!     在人类发明餐具以前,动物就已经在使用餐具了。鹈鹕有着类似人类的“购物袋”,小型鼬类动物拥有锋利的“牛排餐刀”,虾和螃蟹具备天生的“筷子”,而美丽的蝴蝶也不甘落后,使用吸管来显示它的优雅风度……   鹈鹕的嘴巴可以算得上最为奇异的鸟嘴之一。在鹈鹕嘴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