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每课导语是编辑老师付出辛勤的劳动而完成的,是难得的教学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学习教材导语是提高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关键环节,更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八年级历史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本文就如何发挥历史教材导语部分的重大作用,包括:精心设计思维导图、巧置提问、训练学生思维等方面进行研究,为导语及初中历史的有效教学提供可借鉴的意义。
教材导语不只是一个“开场白”,它有更加实际的价值,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去挖掘、去理解导语的真正含义。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导语,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那么如何“导游”就成了关键。引发思维的前提是兴趣,有了兴趣就成功了一半。学生带着强烈的兴趣再去构架思维导图,能够再深层次地去对比学习知识点,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建立起来。下面就从这三方面展开,结合教材的三个导语进行论述。
一、导语激趣,兴趣是思维的前提
例如:八年级上册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一课的导语设计。引用英国史学家汤因比的话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丝绸之路不但使西域和中原牢固地连为一体,而且对中西方文化交流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英国史学家汤恩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那么,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蒙在丝绸之路上的神秘面纱,探寻并展现令人向往的丝路古镇当年的风采。”在教学中解释丝绸之路促进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为使课堂内容的趣味性强,着重讲文化交流对我国的影响。另外,乐器文化是丝绸之路文化的一大特色及亮点,接下来介绍乐器的传播及在戏曲中的运用来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最早的初衷是丝绸贸易,但是,在交流中,其内容逐渐丰富起来,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西域的乐器后来成为我国民族乐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讲到这里可以让同学们思考为什么这些乐器是在南北朝时期传入我国。学生可能会回答:南北朝时候是各民族融合的关键时期。老师接着追问:为什么南北朝时候是民族融合时期?这个问题会是思维的一个闪光点。因为南北朝时期正是国家处于分裂时期,战乱不止,民不聊生,但是同时也带来了民族的融合。所以这两个问题一问,学生就会有一个历史思维的观点:一分为二来看待问题。
隋唐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伟大的王朝之一,在当时,琵琶已成为主要乐器,对隋唐时期歌舞、百戏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宋元时期,戏曲形成,琵琶一度成为元明清最主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从南北朝传入到宋元时期,琵琶一直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可见丝绸之路的影响之深远。
上述案例说明了,在学习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是历史课堂成功的前提,而精彩的导语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导语的设计教学,一下子就能吸引学生眼球,使课堂活泼生动,引发学生思考,也能够充分体现这门课程的特点。
二、构思成图,导图是思维的框架
例如:八年级上册《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一课的导语设计。“阿拉伯半岛位于亚洲西南的交通要冲,绝大部分地区为草原与沙漠。七世纪时,半岛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实现统一。此后,新兴的阿拉伯国家通过大规模战争建立起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阿拉伯帝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强大的国力,使它在东西方经济与文化的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导语简单几句话,把阿拉伯兴起的原因及强大之后影响描写得淋漓尽致。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勾画出思维导图,非常有助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宗教因素
基督教和佛教都宣扬教徒要忍受苦难,而伊斯兰教不是。阿拉伯半岛的统一,离不开伊斯兰教的兴起。伊斯兰教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存在,强调合作,发扬集体精神。在这种精神的引领下,统一的阿拉伯半岛形成统一市场,社会稳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强大,因此宗教因素是阿拉伯帝国发展起来的重要原因。通过思维导图的引导,学生会思考原来伊斯兰教希望教徒通过自身努力去改变命运,因而穆斯林的战斗力惊人。
(二)军事因素
阿拉伯人能迅速地崛起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中东,军事战斗力的作用不可忽视。他们在保持自己军队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学习和模仿其他先进文明的高端武器,并在此基础上改进和创新。从阿拉伯人的作战中,我们能引导学生看出,阿拉伯是个善于学习的民族。
(三)经济因素
从征服者的观点来看,选择财物是比选择《古兰经》和宝剑还要受欢迎的,巨额收入使得统治者能将国库节余作为年金分配给全国的穆斯林。因此,金钱的利诱是另一个因素。
(四)外部形势
在文化上,阿拉伯人对两河流域文化有较早的了解。在很长时期内,阿拉伯人充当着中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因此,阿拉伯文化融合了古巴比伦文明,外部文化认同有利于阿拉伯的对外扩张。当然,向学生介绍外部形势,一是增加学生课外知识;二是培养学生考虑问题的全面性。
三、发散组合,对比是思维的支点
例如:八年级上册《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一课导语。“秦朝统治者穷奢极欲,大兴土木,统治严酷,激起民众的反抗,导致秦朝迅速灭亡。继之而起的汉朝吸取秦亡的教训,休养生息,轻徭薄赋,开创了文景之治的良好局面,为西汉王朝的全盛奠定了基础。”强烈的对比把秦亡原因和汉初的政策分析得一清二楚,引发学生的历史思维,带着同学们再次走进那段历史。
(一)秦亡的发散思维
遥想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秦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变革中逐渐发展壮大,结束了数百年分裂割据的局面,实现了大一统。然而,这个帝国在陈胜吴广农民起义下二世而亡,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思考。西汉统治者反思秦亡教训,采取休养生息政策。
首先,汉初统治者的上层人物大多来自社會底层,汉高祖刘邦是农民出身,当过放牛娃,他十分了解底层民众的疾苦,明白百姓对秦政权的不满,他想改变这种现状。可以说,秦的泯灭人性的暴政给他提供了成功的机会。
其次,秦始皇时期的刑法相当苛重,各种严厉的刑罚使大量男丁残疾,损害了劳动力,因此,汉初“休养生息”政策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得到顺利实行。强烈的对比也让学生深切体会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内涵。
再次,秦朝徭役过重。大兴土木消耗了大量的物力财力,在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下,人民苦不堪言。
还有一些其他原因,可以让学生课后思索。多因一果的秦亡结局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发散思维能力。
(二)汉初的组合思维
汉初三皇的政策一脉相承,有诸多相似之处,出现了“文景之治”的治世时期。组合三皇的道家理念能够培养学生的历史组合思维能力。
我们经常跟学生们讲要以史为镜。具体是怎么做,通过对比就显而易见。对比学习也是我们历史学习的有效途径,能够从史实的对比中培养学生历史的思维能力。
总之,教材导语的教学要设置恰当。导语的教学内容涉及面往往较广,时间跨度往往较大,对教师的知识储备要求较多。因此,老师要按照导语的各自特点去安排自己的教学内容,像导游一样引领学生,讲解知识点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这样才能真正使学生在学习中受益。
教材导语不只是一个“开场白”,它有更加实际的价值,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去挖掘、去理解导语的真正含义。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导语,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那么如何“导游”就成了关键。引发思维的前提是兴趣,有了兴趣就成功了一半。学生带着强烈的兴趣再去构架思维导图,能够再深层次地去对比学习知识点,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建立起来。下面就从这三方面展开,结合教材的三个导语进行论述。
一、导语激趣,兴趣是思维的前提
例如:八年级上册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一课的导语设计。引用英国史学家汤因比的话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丝绸之路不但使西域和中原牢固地连为一体,而且对中西方文化交流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英国史学家汤恩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那么,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蒙在丝绸之路上的神秘面纱,探寻并展现令人向往的丝路古镇当年的风采。”在教学中解释丝绸之路促进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为使课堂内容的趣味性强,着重讲文化交流对我国的影响。另外,乐器文化是丝绸之路文化的一大特色及亮点,接下来介绍乐器的传播及在戏曲中的运用来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最早的初衷是丝绸贸易,但是,在交流中,其内容逐渐丰富起来,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西域的乐器后来成为我国民族乐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讲到这里可以让同学们思考为什么这些乐器是在南北朝时期传入我国。学生可能会回答:南北朝时候是各民族融合的关键时期。老师接着追问:为什么南北朝时候是民族融合时期?这个问题会是思维的一个闪光点。因为南北朝时期正是国家处于分裂时期,战乱不止,民不聊生,但是同时也带来了民族的融合。所以这两个问题一问,学生就会有一个历史思维的观点:一分为二来看待问题。
隋唐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伟大的王朝之一,在当时,琵琶已成为主要乐器,对隋唐时期歌舞、百戏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宋元时期,戏曲形成,琵琶一度成为元明清最主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从南北朝传入到宋元时期,琵琶一直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可见丝绸之路的影响之深远。
上述案例说明了,在学习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是历史课堂成功的前提,而精彩的导语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导语的设计教学,一下子就能吸引学生眼球,使课堂活泼生动,引发学生思考,也能够充分体现这门课程的特点。
二、构思成图,导图是思维的框架
例如:八年级上册《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一课的导语设计。“阿拉伯半岛位于亚洲西南的交通要冲,绝大部分地区为草原与沙漠。七世纪时,半岛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实现统一。此后,新兴的阿拉伯国家通过大规模战争建立起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阿拉伯帝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强大的国力,使它在东西方经济与文化的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导语简单几句话,把阿拉伯兴起的原因及强大之后影响描写得淋漓尽致。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勾画出思维导图,非常有助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宗教因素
基督教和佛教都宣扬教徒要忍受苦难,而伊斯兰教不是。阿拉伯半岛的统一,离不开伊斯兰教的兴起。伊斯兰教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存在,强调合作,发扬集体精神。在这种精神的引领下,统一的阿拉伯半岛形成统一市场,社会稳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强大,因此宗教因素是阿拉伯帝国发展起来的重要原因。通过思维导图的引导,学生会思考原来伊斯兰教希望教徒通过自身努力去改变命运,因而穆斯林的战斗力惊人。
(二)军事因素
阿拉伯人能迅速地崛起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中东,军事战斗力的作用不可忽视。他们在保持自己军队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学习和模仿其他先进文明的高端武器,并在此基础上改进和创新。从阿拉伯人的作战中,我们能引导学生看出,阿拉伯是个善于学习的民族。
(三)经济因素
从征服者的观点来看,选择财物是比选择《古兰经》和宝剑还要受欢迎的,巨额收入使得统治者能将国库节余作为年金分配给全国的穆斯林。因此,金钱的利诱是另一个因素。
(四)外部形势
在文化上,阿拉伯人对两河流域文化有较早的了解。在很长时期内,阿拉伯人充当着中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因此,阿拉伯文化融合了古巴比伦文明,外部文化认同有利于阿拉伯的对外扩张。当然,向学生介绍外部形势,一是增加学生课外知识;二是培养学生考虑问题的全面性。
三、发散组合,对比是思维的支点
例如:八年级上册《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一课导语。“秦朝统治者穷奢极欲,大兴土木,统治严酷,激起民众的反抗,导致秦朝迅速灭亡。继之而起的汉朝吸取秦亡的教训,休养生息,轻徭薄赋,开创了文景之治的良好局面,为西汉王朝的全盛奠定了基础。”强烈的对比把秦亡原因和汉初的政策分析得一清二楚,引发学生的历史思维,带着同学们再次走进那段历史。
(一)秦亡的发散思维
遥想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秦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变革中逐渐发展壮大,结束了数百年分裂割据的局面,实现了大一统。然而,这个帝国在陈胜吴广农民起义下二世而亡,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思考。西汉统治者反思秦亡教训,采取休养生息政策。
首先,汉初统治者的上层人物大多来自社會底层,汉高祖刘邦是农民出身,当过放牛娃,他十分了解底层民众的疾苦,明白百姓对秦政权的不满,他想改变这种现状。可以说,秦的泯灭人性的暴政给他提供了成功的机会。
其次,秦始皇时期的刑法相当苛重,各种严厉的刑罚使大量男丁残疾,损害了劳动力,因此,汉初“休养生息”政策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得到顺利实行。强烈的对比也让学生深切体会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内涵。
再次,秦朝徭役过重。大兴土木消耗了大量的物力财力,在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下,人民苦不堪言。
还有一些其他原因,可以让学生课后思索。多因一果的秦亡结局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发散思维能力。
(二)汉初的组合思维
汉初三皇的政策一脉相承,有诸多相似之处,出现了“文景之治”的治世时期。组合三皇的道家理念能够培养学生的历史组合思维能力。
我们经常跟学生们讲要以史为镜。具体是怎么做,通过对比就显而易见。对比学习也是我们历史学习的有效途径,能够从史实的对比中培养学生历史的思维能力。
总之,教材导语的教学要设置恰当。导语的教学内容涉及面往往较广,时间跨度往往较大,对教师的知识储备要求较多。因此,老师要按照导语的各自特点去安排自己的教学内容,像导游一样引领学生,讲解知识点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这样才能真正使学生在学习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