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空间碎片化叙事研究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qyc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碎片》是波斯尼亚裔美国作家伊斯梅特·普利希克(IsmetPrcic)的作品,该小说以回忆录的形式记录了主人公伊斯梅特(Ismet)的戏剧人生,小说通过这位波黑青年的成长故事,揭露战争的残酷与暴虐,展现人物内心的创伤治愈过程。小说采用的碎片化叙事手法对人物塑造与主题揭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结合加布里埃尔·佐伦(Gabriel Zoran)提出的地志空间概念,对《碎片》进行分析和解读。
  【关键词】 《碎片》;碎片化叙事;地志空间
  【中图分类号】I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4-0020-02
  一、引言
  伊斯梅特(Ismet Prcic)是一名波斯尼亚裔美国作家,1977年出生在波黑城市图兹拉,于1996年移民至美国,《碎片》是其第一本自传体小说。小说描绘了主人公Ismet在波斯尼亚的童年时期和一些生活琐事,后经历战争和家庭变故,随着剧团从图兹拉逃往苏格兰,最终移民至美国,定居在加利福尼亚。小说创作背景正处于波黑战争时期,三个民族(穆斯林、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就波黑前途发生严重分歧,展开大规模领土争夺内战,社会动乱,战火纷飞,无数家庭家破人亡,流离失所。这场为期四年的波黑战役是一场惨绝人寰的种族屠杀战役,对国人产生无比沉痛的影响。主人公Ismet正是在经历这场战争后留下难以磨灭的精神创伤,他受到医生的建议,将自己所能回忆起的事件都记录下来,以此来疗愈创伤。《碎片》这本小说,文如其名,采用碎片化叙事手法,打破时间线型结构,将多条情节重叠交缠,展现主人公的回忆过程。本文将重点阐述其在地志空间上采用的碎片化叙事对人物塑造和主题揭示所起的相关作用。
  二、地志空间的理论基础
  加布里埃尔 · 佐伦(Gabriel Zoran)在《走向叙事空间理论》一文中将叙事空间划分为三个层次:地志空间(topographical level)、时空体空间(chronotopic level)和文本空间(textual level)。本文主要分析《碎片》在地志空间层面体现出的碎片化叙事特征。
  地志空间是一种静态的实体空间,加布里埃尔 · 佐伦认为“地志空间是处于重构的最高层次的空间,被认为是独立存在的,它独立于世界的时间结构和文本排列顺序而存在。文本能通过直接描写的方式来表达地志的结构,如巴尔扎克作品著名的开场,但是事实上,文本的每一个单元,无论是叙述的、对话的,或甚至是论述的,都可以有助于重构地志结构”。地志空间就像是一张“地图”,但它并不是现实意义上的地图,会详尽地展现每一方位。这张所谓的“地图”存在一些领域的空白,在现实生活中他可能没多大用处。然而为了阅读的目的,他提供了一个足够清晰的“世界”圖片。因此,把握小说中的地志空间相当于摊开小说作者再现的“世界”,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文本结构,把握情节发展,深入角色内心,体会小说所要表达的深刻内涵。
  三、《碎片》的主要地志空间
  (一)童年时期的地志空间分析
  主人公伊斯梅特在童年时期因战争爆发而时常居无定所。幼年时,伊斯梅特在工作日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起,周末和节假日则被父母接回在图兹拉的自己家的小公寓。与父母相处时间的匮乏导致伊斯梅特的性格胆小怯弱,极度缺乏安全感。之后,由于母亲对战争局势的担忧,伊斯梅特一家在图兹拉的郊外买下了一块地,并建了一间屋子便于休闲日前往居住,在那里,伊斯梅特度过了一段不错的童年时光。但战争所造成的不安感仍日日袭来,在母亲做了一个恐怖的噩梦后,她们搬出了那间郊外的房子,住回了图兹拉城内的公寓。然而,硝烟正在升起,电视机里的战争实况令人不寒而栗,直升机轰隆隆地在公寓上空盘旋,无人不胆战心惊。为了躲避战乱,伊斯梅特的朋友们都逐渐搬离了这座城市,母亲也带着他们投靠住在克罗地亚的首都萨格勒布的亲戚,但是寄居篱下的生活令伊斯梅特和母亲感到十分压抑,在萨格勒布寄居了一个月后,他们又再次辗转投靠在达科沃(Dakovo)的亲戚。可居住不到两个月,父亲和母亲又下定决心要回到图兹拉。回到波黑家中的夜晚并不平静,恐怖噩梦伴随着战炮轰鸣,伊斯梅特又跟随着避难者逃到地下室,在简陋破旧的小床上度过心惊肉跳的夜晚。这一连串地志空间的切换,呈现出主人公在战争中坎坷的历程,一次次适应新居又一次次被迫离开,每一次空间上的转换,都是不安与慌乱的递增。
  伊斯梅特在这个时期尚未成年,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处于至关重要的成长过程,可战火肆虐、家庭破裂,本无忧无虑的童年却过得颠沛流离、居无定所,这一切都对伊斯梅特的内心造成巨大的伤害。作者通过刻画动乱凋敝、硝烟弥漫的地志空间来展示战争中人民流离、疮痍满目的状态,向读者展现主人公伊斯梅特内心沉痛创伤的形成历程。
  (二)逃亡时期的地志空间分析
  主人公伊斯梅特为了躲避战乱,跟随着受邀前往爱丁堡展演的剧团逃往苏格兰,并想以此为契机移民至美国。在这一阶段的创作中,作者专门构建了一个章节用来记录前往爱丁堡的路途中发生的轶事。读者的视角由此跟随着作者笔下所构造的“地图”,重历主人公的逃亡往事。在这一章节中,伊斯梅特与生活了18年的故乡图兹拉挥手告别,坐着大巴,通过一道道边境关卡,穿越恐怖的“子弹公路”,途经黑塞哥维那和克罗地亚,在亚得里亚海边的一处沙滩畅快嬉戏,乘着航船通过英吉利海峡,开过英格兰迷宫般的高速公路,最终怀着激动的心情抵达苏格兰。伊斯梅特在这一段历程中不断得到解放,追求着自由与朦胧的未来。伊斯梅特到达苏格兰后,邂逅了一位当地女生Allison,在她的帮助下,伊斯梅特成功逃脱剧团并前往克罗地亚。为了获得美国移民资格,伊斯梅特不得不在克罗地亚生活一段时间。在获得移民资格后,伊斯梅特来到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最终在这里定居,恋爱、学习并通过写作治愈自己的创伤。小说在地志空间上的切换全面展现了伊斯梅特戏剧性的一生。在一次次空间转换中,伊斯梅特邂逅各式各样的人物,经历不同的挫折坎坷,收获着也失去着,揭开伤疤也疗愈创伤。   四、地志空间的碎片化
  小说《碎片》描绘了伊斯梅特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程,但作者并未按正常的线性叙事手法,以开端、发展、高潮、结尾这样的顺序来编排内容,讲述人生故事,而是将故事切成一个个碎片,再将他们重新组合,使时空交叉错落,形成不连贯的叙述或回忆。
  在《碎片》中,作者有意将过往回忆与现实日记结合在一起,在地志空间上形成波斯尼亚、克罗地亚、苏格兰等地和当下居住地美国的转换,既让读者沉浸回忆、重历过去,又适当地跳脱回忆,让读者深刻感受主人公当下在美国的处境与心境,将情绪的起伏推至高潮。碎片化叙事使得地志空间的转换变得更加尖锐与突出,在其他国家的对比下,凸显了伊斯梅特的故乡波斯尼亚在战争时期的满目疮痍,民生凋敝。比如在小说中,同样的一声BOOM在不同的地志空间映射着截然不同的生活。在苏格兰,这一声是火树银花,是欢声笑语;而在波斯尼亚,这一声是枪林弹雨,是尸横遍野。碎片化空间叙事的采用使得小说具有了零散化、不确定性、荒谬性、流动性的特点,对于展现战争和创伤这类主题有着独特的作用。
  此外,碎片化的地志空间也暗示着主人公伊斯梅特破碎的人生,居无定所,颠沛流离,揭示了伊斯梅特创伤形成的部分原因。刊登在美国《普通精神病学文献》一项研究表明,童年时期频繁搬家会增加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几率,也会增加在日后患精神病以及自杀的风险。伊斯梅特在童年时期因受到战争影响,各地逃亡,投靠异国亲戚,蜗居在简陋的地下室,这样的经历已深深烙印在其心中,使其未来久久都无法释怀。无论伊斯梅特走到哪里,他都无法真正安定下来。即使最后他可以安稳地居住在美国,他不断逼迫自己适应这个新居所,给自己更名,模仿着美国人的行为性格,可他却无法在那里找到真正的归属,他的灵魂没有依托,时常被孤独所吞噬。在一次次噩梦与幻觉中,他感觉自己正处于连天炮火下,有时他幻想身边的人都要迫害他,甚至梦到一头猪在啃噬着人骨。
  从这些行为现象中不难发现,伊斯梅特是一个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人,有时还会精神错乱,情绪失控,无法自制。这些创伤症状都与伊斯梅特早期的流离转徙不无关系。小说文本安排上,频繁转换的地志空间碎片化地拼贴在一起,让读者深刻感受到伊斯梅特童年时期的漂泊不定,理解伊斯梅特怪异行为,杂乱心绪的形成原因。
  五、结语
  小说家有两种类型,一种喜爱将荒谬的世界与杂乱无章的生活整理成有序的形式再记录下来,使读者的阅读感受更好;另一种看相同的世界,無视那些约定俗成的写作惯例,喜欢拿一面镜子,原模原样地记录生活本身。显然,作家伊斯梅特属于后者且在创作中将这种写作手法运用地恰如其分。在探索战争、杀戮、创伤这类沉痛的主题时,碎片化叙事比传统的叙事结构更加穿透人心,一把将读者拉进主人公的世界,重历当时的痛苦与悲怆。《碎片》中的空间叙事,并不仅仅只展现了变化的地理空间,而且承载着主人公心绪的起伏,蕴含着不同国家生活与文化的差异,激化着小说人物之间性格、信仰、种族的各类矛盾。小说的地志空间与时间推进、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碎片化叙事,主人公反复回忆过往,打破现实与幻想、记忆与遗忘、远方与眼前、过往与现状的界限,也使得人物形象变得更加丰满。通过空间叙事学角度考察文本,能够更为直观地把握小说的情节发展以及对小说主题的呈现,更加深入地理解作者在文字背后想要传达的情感。
  参考文献:
  [1]翟田茹.《接骨师之女》的碎片化叙事研究[J].文学教育(上),2020,(04):40-44.
  [2]蒋宗萍.《大河两岸》的空间叙事研究——以《大河两岸》中的地志空间为例[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9,28(11):51-54.
  作者简介:
  陈巧,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本科生;指导教师:张陟,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其他文献
【摘要】 在新旧哲学转折的关键点上,马克思用“劳动”解开了生活世界之谜,从而使人们在真正意义上摒弃了思想、观念为社会变革根本动力的观念,从而使人们真正回归了属人的世界、实践的世界。劳动作为人存在的方式,从人的本质的意义上讲,就是生产过程中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过程。我们唯有在生产这个根本的层面上才能真正理解人的自由、人的解放。本文从当下的生产活动着手来研究人的自由与人的解放,以期使人们看到回归了人性
期刊
【摘要】 林白的《北去来辞》自2013年出版之后,很多解读的视野停留在“女性写作”或者“个人化写作”的层面,而本文试图从小说的人物命名来解读。小说中人物的命名,必然带有作者对于人物形象的设定和人物命运的隐喻,以及人物对于故事的时代特点和背景文化的交代。所以对于小说中人物姓名的研究,成为作品解读或者作家分析的一个重要的方式方法。本文从林白的《北去来辞》中,对于海红等人物形象的命名规律来分析林白对于现
期刊
【摘要】 在园林景观的打造中,植物作为具有生命的活体,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如何将园林植物合理的应用到景观设计中,是一个景观设计能否成功的主要体现。本文收集中英文数据库,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整合景观设计尤其是植物景观在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设计案例与特点。  【关键词】 园林;植物景观;文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
期刊
【摘要】 《变形记》这部作品的艺术笔调十分独特,以主人公变为甲虫这一看似荒诞的故事使作品呈现出荒诞、不可思议的基调。通过象征、细节描写等写作手法进行艺术再造,以古老的童话变形手法和经典童话的结构模式诉说了作者的生活理想。用表面的荒诞不经为我们呈现了一部现代童话,更是现代人人情世态的真实写照。  【关键词】 卡夫卡;《变形记》;写人手法;童话意蕴;童话色彩  【中图分类号】I521 【文献标
期刊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时代变迁,地域文化的内容都会发生变化,无论文化风貌以何种形式呈现出来,但其内在的基因是永续不变的。本文运用文化基因理论提炼出凉州文化中较为突出的代表性元素,将其划分为生产生活方式基因、意识形态基因和外在表象基因,通过打造核心文旅IP、寻找合适的商业模式、开发旅游演艺项目、培养本土文化自信等策略来实现新时代凉州文化基因的传承和创新。  【关键词】 凉州;文化基因;传承;
期刊
【摘要】 《小园赋》是庾信557年出仕北周时期所创,诗人选取植物、动物和山水等富有生命力的园林意象,反衬内心可悲之情和归隐田园之心。此时期庾信仕途堰塞、生活贫困,加以自视甚高的心态,造就了《小园赋》不是乐志抒怀之作,而是诗人穷愁之际的哀音之叹。  【关键词】 庾信;《小园赋》;园林意象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4-00
期刊
【摘要】 《辛夷坞》是盛唐诗人王维的一首五言绝句,整诗清丽隽永,历来受到各家激赏。然历来关于本诗的评价,或停留于表层,或未得其要旨。如胡应麟“五言绝之入禅者” ①或沈德潜“幽极” ②二语。但二者均作浮光掠影式的点评,且均为体验式的论断。对《辛夷坞》一诗,尚未做深入探析。本文拟以佛教教义为基点,阐释王维《辛夷坞》中关于“空”的内涵以及由“空”引申而出的慈悲之心。  【关键词】 空;慈悲;佛学  【中
期刊
【摘要】 当下人们对知识越来越渴求,要想让人们对书刊的需求予以满足,因此作为图书馆应该重视分编工作。但是纵观目前高等院校图书馆分编的发展及工作实际情况,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怎样摆脱定量管理的思想,有效开展和贯穿现代化的管理,需要我们给予解决。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和探析。  【关键词】 高等院校;图书馆;分编工作;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G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
期刊
【摘要】 《红日》作为当代文学经典历史长篇小说之一,多次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作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电视剧《红日》与小说在情节安排和人物塑造上都呈现出不同原作品的色彩:部分增添或被删改的情节与原著具有质的不同,更加向艺术真实、史诗品格这一方向上靠拢;人物性格的广度得到扩展并向纵深开掘;人物关系更为多样化,也就因此更符合历史本质,更具有深刻性。  【关键词】 《红日》;小说;叙事策略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 玛格丽特 · 富勒的经典游记作品《湖光夏日》是美国西部殖民扩张背景下的一部经典游记作品,富勒通过这部游记记录了美国中西部殖民地的自然人文风景,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本文通过对《湖光夏日》研究发现,作为一名女性游记作家,富勒在叙事对象和模式上创作了与男性帝国话语有所偏离的女性气质的文本,但在文化批评的视阈下,迫于其殖民地白人女性旅行者身份的复杂性,富勒所采用的叙事策略实则是对帝国话语的隐匿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