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开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你会发现每课的作业要求中都有这样一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见,读好书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多么重要。因为朗读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是一种复杂的心智过程,它有助于学生掌握每个汉字的音、形、义,有助于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有助于把握文章的层次结构,对儿童语言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再加上篇篇课文都是编委们精心选取的,文质兼美,内容丰富,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欣赏力、想象力,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朱教仁教授说:“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讲解使人知道,朗读使人感受。”所以,能够热爱读书并懂得怎样读书,对一个孩子来说,真是最大的财富。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学实践也证明:读,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调、语感;读,还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几年来,我一直从事小学低、中年级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朗读能力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
首先,我把朗读训练分为“默读、阅读、朗读、诵读”四个阶段,然后明确每个阶段要达到不同的目的,并用一个“情”字把这四者连接起来。
一、默读启情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从二年级开始要学会默读,而且要学会边默读边思考。在阅读教学中,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边读边想,有效地取舍,把重要的信息收入记忆库中。这就要求教师抓住重点,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自悟自读。
如教学《哪吒鬧海》一文时,先从课题切入,学生读题后提问,然后归纳出主要问题:哪吒是谁?他为什么要闹海?是怎样闹海的?结果怎样?等等。让学生带着问题,借助拼音默读课文。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划划圈圈,边读边想,很快感知了课文内容,并初步感悟到哪吒是一个怎样的人,东海龙王父子又是怎样的人。我对学生的默读提出一定的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学生在默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默读,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不断地发现新问题。这样做摒弃了繁琐的提问和面面俱到的讲解,给学生留下了广阔自由的学习空间,培养了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使课堂教学收到了一石数鸟的良效。
二、阅读入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文,获得运用语文的能力,而这一能力的获得主要靠语文实践。因而,朗读应该是一项最基本、最经常的训练。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可以达到“不待解说,自知其义”的效果,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所以,“以读为本”进行教学,即以学生自己读书、独立思考为本,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朗读、默读、复读、赛读、美读、整体读、部分读、分角色读……让学生在读书中生疑、在读书中求解、在读书中品味、在读书中生情,在读书中感悟。例如《西湖》一课图文并茂地描绘了西湖这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我在教学时,并不是逐段讲读,而是以读为主线,精心设计开放式的教学环节。在学生读顺、读流利的基础上,通过配乐朗读、整体感知、想象画面,然后让学生自读课文,把脑海中的画面在课文中找出来,细读,品味,再通过朗读把自己所感受到的西湖的美表达出来,而我则适时、适宜地点拨,引导学生在书中反反复复地体会。如此学生不但读熟了课文,而且读出了味儿,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这正应了大文豪苏轼的一句名言:“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在大量的读书活动中,学生见识增长了,视野开阔了,书中的遣词造句、表达方式就会化为学生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一部分,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自主感悟的读书习惯,并将学得的读书方式用于大量的课外阅读实践中去。
三、朗读悟情
低年级的课文都比较浅显,容易理解。讲得太多,反而显得深奥,学生不易明白,显得乏味而空洞。以读代讲是最好的方式,在读中了解课文内容,培养语感,受到熏陶,达到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让学生多读,在读中理解。如教学《秋天》时,教师对秋天的景色是如何的美丽不必讲解得太多,重点是要指导学生多朗读,读出秋天景色的美。通过反复的朗读,学生很自然地从读中感受到秋天蓝天的美、田野的美。又如教学《补丁》时,要让21世纪的小学生来理解毛主席还穿打补丁的衣服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只要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毛主席说的话:“没条件讲究的时候不讲究,这一条好做到;有条件讲究的时候不讲究,这一条难做到。共产党人就是要做难做到的事。”朗读后只需稍加点拨,学生就能体会到毛主席艰苦朴素的精神。
四、诵读促情
儿童时期正是记忆力的最佳时期,所以我们不能错过这个积累语言的良机。教育家叶圣陶指出,语文不该只用心和眼来学习,需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对于文中的精彩片断、精妙之处,我经常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哪怕学生尚不能全部领会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匠心,但熟读成诵并不困难。《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以此把积累语言落到实处。教学中,我设法引导学生多读,多读至熟读,熟读至背诵。通过有指导的读书活动,学生把课文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出于口而了于胸。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才能使学生达到“乐之”的境界?不仅是朗读教学,对于其他学科来说也是一种需要不断探讨的问题。
在教学中,我发现有部分学生对古诗不是很感兴趣,原因是他们不了解诗的背景,不懂古诗的韵律。应该怎样引起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呢?我主要采用诵读的方法,让学生学习欣赏声音这一要素的优美,感受声音的魅力是培养学生诵读兴趣的前提,学生有了兴趣才喜欢读、乐意练。如在教学《山行》时,我先介绍作者作此诗时的背景,然后进行正确、流利、有感情的示范诵读,做到语调抑扬顿挫、感情真挚自然,以声传情,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使之认识到借助声音这一要素,可以把文字上无法表达的内在感情通过语调的轻重缓急充分表达出来。并让学生从我诵读的“音”“调”中去体会古诗的意味,领悟其中的意境,使他们对诵读产生兴趣,愿意去练读。
当然,学生朗读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只要有耐心、有恒心,采取科学的训练方法,学生的朗读能力肯定会有所提高。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学实践也证明:读,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调、语感;读,还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几年来,我一直从事小学低、中年级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朗读能力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
首先,我把朗读训练分为“默读、阅读、朗读、诵读”四个阶段,然后明确每个阶段要达到不同的目的,并用一个“情”字把这四者连接起来。
一、默读启情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从二年级开始要学会默读,而且要学会边默读边思考。在阅读教学中,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边读边想,有效地取舍,把重要的信息收入记忆库中。这就要求教师抓住重点,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自悟自读。
如教学《哪吒鬧海》一文时,先从课题切入,学生读题后提问,然后归纳出主要问题:哪吒是谁?他为什么要闹海?是怎样闹海的?结果怎样?等等。让学生带着问题,借助拼音默读课文。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划划圈圈,边读边想,很快感知了课文内容,并初步感悟到哪吒是一个怎样的人,东海龙王父子又是怎样的人。我对学生的默读提出一定的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学生在默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默读,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不断地发现新问题。这样做摒弃了繁琐的提问和面面俱到的讲解,给学生留下了广阔自由的学习空间,培养了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使课堂教学收到了一石数鸟的良效。
二、阅读入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文,获得运用语文的能力,而这一能力的获得主要靠语文实践。因而,朗读应该是一项最基本、最经常的训练。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可以达到“不待解说,自知其义”的效果,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所以,“以读为本”进行教学,即以学生自己读书、独立思考为本,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朗读、默读、复读、赛读、美读、整体读、部分读、分角色读……让学生在读书中生疑、在读书中求解、在读书中品味、在读书中生情,在读书中感悟。例如《西湖》一课图文并茂地描绘了西湖这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我在教学时,并不是逐段讲读,而是以读为主线,精心设计开放式的教学环节。在学生读顺、读流利的基础上,通过配乐朗读、整体感知、想象画面,然后让学生自读课文,把脑海中的画面在课文中找出来,细读,品味,再通过朗读把自己所感受到的西湖的美表达出来,而我则适时、适宜地点拨,引导学生在书中反反复复地体会。如此学生不但读熟了课文,而且读出了味儿,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这正应了大文豪苏轼的一句名言:“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在大量的读书活动中,学生见识增长了,视野开阔了,书中的遣词造句、表达方式就会化为学生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一部分,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自主感悟的读书习惯,并将学得的读书方式用于大量的课外阅读实践中去。
三、朗读悟情
低年级的课文都比较浅显,容易理解。讲得太多,反而显得深奥,学生不易明白,显得乏味而空洞。以读代讲是最好的方式,在读中了解课文内容,培养语感,受到熏陶,达到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让学生多读,在读中理解。如教学《秋天》时,教师对秋天的景色是如何的美丽不必讲解得太多,重点是要指导学生多朗读,读出秋天景色的美。通过反复的朗读,学生很自然地从读中感受到秋天蓝天的美、田野的美。又如教学《补丁》时,要让21世纪的小学生来理解毛主席还穿打补丁的衣服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只要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毛主席说的话:“没条件讲究的时候不讲究,这一条好做到;有条件讲究的时候不讲究,这一条难做到。共产党人就是要做难做到的事。”朗读后只需稍加点拨,学生就能体会到毛主席艰苦朴素的精神。
四、诵读促情
儿童时期正是记忆力的最佳时期,所以我们不能错过这个积累语言的良机。教育家叶圣陶指出,语文不该只用心和眼来学习,需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对于文中的精彩片断、精妙之处,我经常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哪怕学生尚不能全部领会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匠心,但熟读成诵并不困难。《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以此把积累语言落到实处。教学中,我设法引导学生多读,多读至熟读,熟读至背诵。通过有指导的读书活动,学生把课文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出于口而了于胸。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才能使学生达到“乐之”的境界?不仅是朗读教学,对于其他学科来说也是一种需要不断探讨的问题。
在教学中,我发现有部分学生对古诗不是很感兴趣,原因是他们不了解诗的背景,不懂古诗的韵律。应该怎样引起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呢?我主要采用诵读的方法,让学生学习欣赏声音这一要素的优美,感受声音的魅力是培养学生诵读兴趣的前提,学生有了兴趣才喜欢读、乐意练。如在教学《山行》时,我先介绍作者作此诗时的背景,然后进行正确、流利、有感情的示范诵读,做到语调抑扬顿挫、感情真挚自然,以声传情,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使之认识到借助声音这一要素,可以把文字上无法表达的内在感情通过语调的轻重缓急充分表达出来。并让学生从我诵读的“音”“调”中去体会古诗的意味,领悟其中的意境,使他们对诵读产生兴趣,愿意去练读。
当然,学生朗读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只要有耐心、有恒心,采取科学的训练方法,学生的朗读能力肯定会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