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从立项研制到即将交付,虽然一波三折,困难重重,但能够顺利出坞试航,即将交付,必然极大提升英国海军的综合实力。
6月26日,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升起米字旗,在苏格兰罗塞斯船厂出坞试航,标志着英国未来航母(CVF)项目取得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展,英国海军即将进入拥有大中型航母的新时代。
该航母2009年开工建造,2014年下水,此次将航行至北海,进行为期6周的试航,计划2017年年底交付皇家海军,2020年形成初始作战能力。该级第二艘舰“威尔士亲王”号计划2019年开始海试,2019年末交付皇家海军。
“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作为英国海军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大军舰,满载排水量6.5万吨,舰长284米,飞行甲板最宽73米,此次出坞试航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桅杆最高处70多米,它由福思湾进入北海时要通过两座公路桥和1座铁路桥,每次过桥前,都要锚泊等待,直到低潮来临时再通过。特别是在通过铁路桥时,“伊丽莎白女王”号后舰岛上高高的单杆桅必须倾斜成60度,才能确保安全通过。
此外,“伊丽莎白女王”号块头很大,为了拖动这个巨无霸,英国总共使用了11艘拖船。它庞大的体型使得平时宽阔的罗塞斯水闸和福思湾显得异常狭窄,出坞时航母两侧离水闸的距离只有35厘米,航母船底离河床的距离也只有50厘米。
“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出坞试航,英国军方采取了严密的保护措施,除了航母甲板上荷枪实弹的皇家海军人员,还派出了“索瑟兰”号和“艾尔公爵”号两艘23型护卫舰,进行伴随保护。同时,一架“默林”舰载直升机围绕航母全程伴飞,随时监控航母状态,确保航母安全。
我们知道,航母吨位大,技术复杂,投资多,发展周期长,其建造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绝非一两家船厂就能完成,通常需要有上千家各行各业的工厂参与。“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也不例外,BAE系统水面舰船、泰利斯以及巴布科克等至少6家公司参与其中, 共有1万多人参与建造,耗费5100万工时。也正是这项庞大的工程,带动了英国以造船工业为首的包括航空、电子、钢铁、冶金、机械和自动化等相关领域在内的整个国防工业的发展。
英国是世界航母发展史上的先驱,先后创造出多项“第一”,如首次在航母上采用斜角甲板、使用蒸汽弹射器等。
当第三艘舰“皇家方舟”号航母2011年3月退役后,英国海军进入了一段时间的航母空白期。作为满足未来战略需求、弥补航母真空的新一代航母,伊丽莎白女王级采用了全新的设计。
燃气轮机动力和全电力推进技术是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的标志性技术之一,相关技术是第一次被应用于大中型航母上,主要包括两台罗伊斯·罗尔斯MT30燃气轮机、两台瓦锡兰柴油机发电机组和4台通用公司的20兆瓦先进感应电机,总推进功率70兆千瓦。
与蒸汽动力装置设备繁多、管路复杂、占用空间大、维护保养任务繁重等特点相比,燃气轮机结构紧凑轻巧、燃效高、经济性好,便于维护保养。另外,全电力推进优点众多,一是设备外形尺寸小,重量轻;二是布置方便,放宽了对航母内部设计的要求;三是运行灵活,易于动态制动、倒车等操作,提高了母舰的机动性;四是改变了以往推进与作战系统和生活用电分开的方式,全舰发电机组发出的电力集中到一个电网内,能够综合控制全舰供电,为电磁轨道炮、激光武器等高功率武器上舰奠定了基础。
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与美、俄、法等国航母不同,创造性地采取了双舰岛设计,不仅可使轮机舱之间获得很大的间隔距离,又可将轮机舱直接布置在舰岛之下,而不必浪费过多的内部空间以安装从轮机舱到烟囱的排烟管道,其飞行甲板有效空间的损失远低于单舰岛带来的飞行甲板空间损失。
此外,双舰岛设计使关键的航行控制功能(由前舰岛上的舰桥负责)和飞行控制功能(由后舰岛上的飞行控制室负责)分别设置在两个舰岛上,实现了物理隔离,增强了航母的生存能力。同时,对航母上方气流研究的结果表明,雙舰岛的配置可以改善航母的甲板风,有利于舰载机的安全着舰,也可以减少传感器之间的电磁干扰。
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将成为吨位最大的“滑跃起飞、垂直降落”航母,它继承了同类设计的传统优势,其飞行甲板前端采用13度上翘的滑跃起飞甲板,取代了传统航母宽大的斜、直两段飞行甲板和蒸汽弹射装置。
采用滑跃起飞甲板有助于增强舰载机的起飞性能,如无敌级航母使“海鹞”战斗机载重增加20%,或在起飞重量相同的情况下使起飞距离缩短65%。而且,即使在母舰前后大幅纵摇时,舰载机仍能较稳定地正常起飞。此外,滑跃起飞甲板使航母无需再为飞机助飞而逆风高速航行,节省了航母的燃油消耗,使其续航力得到增加。
相比俄罗斯“库兹涅佐夫”号航母采用的“斜角甲板+同舰艏同宽的滑跃甲板”,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采用“全纵贯甲板+比舰艏窄的滑跃跳板”。相比无敌级航母,新一代航母的飞行甲板更为宽大、外飘,可搭载更多的舰载机。
“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从立项研制到即将交付,虽然中间历经经费削减、舰载机选型摇摆、设计方案更改等,一波三折,困难重重,但能够顺利出坞试航,即将交付,必然极大提升英国海军的综合实力。
作为英国海军史上建造的吨位最大的作战舰艇,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将成为英国海军的新旗舰。它将搭载F-35B短距/垂直起降多用途舰载战斗机,相比俄罗斯米格-29K和法国“阵风”M等第四代战斗机,其在隐身性能、机动性能、态势感知等方面已具有代差的优势。
此外,该级航母还高度重视航空保障能力,通过改进飞行甲板功能区布局、加大飞行甲板宽度、缩小舰岛体积并调整位置等措施,大量运用“一站式”保障,提高了舰内及飞行甲板航空保障作业效率和舰载机的日出动架次率。
英国对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舰载机出动架次率要求是,最初的24小时为108架次/24小时,此后每天递减,10天后递减为72架次/24小时,20天后递减为36架次/24小时,这些指标大大超出了无敌级航母,也使其综合作战能力一举超过印度引俄的“维克拉姆蒂亚”号、俄罗斯“库兹涅佐夫”号等航母。
但是,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也遭到了各方的非议与垢病:一是起降机型太少。未来舰载机如何更新换代都是未知数,特别是无法搭载固定翼预警机,严重制约了航母战斗力;二是护航舰艇不足;三是航速偏低。尽管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采用了先进的全电力推进技术,但总推进功率不高,致使其最大航速只有25节,低于其他各国现役航母的航速。
(英明荐自《读报参考》)
6月26日,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升起米字旗,在苏格兰罗塞斯船厂出坞试航,标志着英国未来航母(CVF)项目取得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展,英国海军即将进入拥有大中型航母的新时代。
该航母2009年开工建造,2014年下水,此次将航行至北海,进行为期6周的试航,计划2017年年底交付皇家海军,2020年形成初始作战能力。该级第二艘舰“威尔士亲王”号计划2019年开始海试,2019年末交付皇家海军。
出航,赚足眼球
“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作为英国海军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大军舰,满载排水量6.5万吨,舰长284米,飞行甲板最宽73米,此次出坞试航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桅杆最高处70多米,它由福思湾进入北海时要通过两座公路桥和1座铁路桥,每次过桥前,都要锚泊等待,直到低潮来临时再通过。特别是在通过铁路桥时,“伊丽莎白女王”号后舰岛上高高的单杆桅必须倾斜成60度,才能确保安全通过。
此外,“伊丽莎白女王”号块头很大,为了拖动这个巨无霸,英国总共使用了11艘拖船。它庞大的体型使得平时宽阔的罗塞斯水闸和福思湾显得异常狭窄,出坞时航母两侧离水闸的距离只有35厘米,航母船底离河床的距离也只有50厘米。
“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出坞试航,英国军方采取了严密的保护措施,除了航母甲板上荷枪实弹的皇家海军人员,还派出了“索瑟兰”号和“艾尔公爵”号两艘23型护卫舰,进行伴随保护。同时,一架“默林”舰载直升机围绕航母全程伴飞,随时监控航母状态,确保航母安全。
我们知道,航母吨位大,技术复杂,投资多,发展周期长,其建造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绝非一两家船厂就能完成,通常需要有上千家各行各业的工厂参与。“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也不例外,BAE系统水面舰船、泰利斯以及巴布科克等至少6家公司参与其中, 共有1万多人参与建造,耗费5100万工时。也正是这项庞大的工程,带动了英国以造船工业为首的包括航空、电子、钢铁、冶金、机械和自动化等相关领域在内的整个国防工业的发展。
设计,与众不同
英国是世界航母发展史上的先驱,先后创造出多项“第一”,如首次在航母上采用斜角甲板、使用蒸汽弹射器等。
当第三艘舰“皇家方舟”号航母2011年3月退役后,英国海军进入了一段时间的航母空白期。作为满足未来战略需求、弥补航母真空的新一代航母,伊丽莎白女王级采用了全新的设计。
燃气轮机动力和全电力推进技术是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的标志性技术之一,相关技术是第一次被应用于大中型航母上,主要包括两台罗伊斯·罗尔斯MT30燃气轮机、两台瓦锡兰柴油机发电机组和4台通用公司的20兆瓦先进感应电机,总推进功率70兆千瓦。
与蒸汽动力装置设备繁多、管路复杂、占用空间大、维护保养任务繁重等特点相比,燃气轮机结构紧凑轻巧、燃效高、经济性好,便于维护保养。另外,全电力推进优点众多,一是设备外形尺寸小,重量轻;二是布置方便,放宽了对航母内部设计的要求;三是运行灵活,易于动态制动、倒车等操作,提高了母舰的机动性;四是改变了以往推进与作战系统和生活用电分开的方式,全舰发电机组发出的电力集中到一个电网内,能够综合控制全舰供电,为电磁轨道炮、激光武器等高功率武器上舰奠定了基础。
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与美、俄、法等国航母不同,创造性地采取了双舰岛设计,不仅可使轮机舱之间获得很大的间隔距离,又可将轮机舱直接布置在舰岛之下,而不必浪费过多的内部空间以安装从轮机舱到烟囱的排烟管道,其飞行甲板有效空间的损失远低于单舰岛带来的飞行甲板空间损失。
此外,双舰岛设计使关键的航行控制功能(由前舰岛上的舰桥负责)和飞行控制功能(由后舰岛上的飞行控制室负责)分别设置在两个舰岛上,实现了物理隔离,增强了航母的生存能力。同时,对航母上方气流研究的结果表明,雙舰岛的配置可以改善航母的甲板风,有利于舰载机的安全着舰,也可以减少传感器之间的电磁干扰。
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将成为吨位最大的“滑跃起飞、垂直降落”航母,它继承了同类设计的传统优势,其飞行甲板前端采用13度上翘的滑跃起飞甲板,取代了传统航母宽大的斜、直两段飞行甲板和蒸汽弹射装置。
采用滑跃起飞甲板有助于增强舰载机的起飞性能,如无敌级航母使“海鹞”战斗机载重增加20%,或在起飞重量相同的情况下使起飞距离缩短65%。而且,即使在母舰前后大幅纵摇时,舰载机仍能较稳定地正常起飞。此外,滑跃起飞甲板使航母无需再为飞机助飞而逆风高速航行,节省了航母的燃油消耗,使其续航力得到增加。
相比俄罗斯“库兹涅佐夫”号航母采用的“斜角甲板+同舰艏同宽的滑跃甲板”,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采用“全纵贯甲板+比舰艏窄的滑跃跳板”。相比无敌级航母,新一代航母的飞行甲板更为宽大、外飘,可搭载更多的舰载机。
作战,喜忧参半
“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从立项研制到即将交付,虽然中间历经经费削减、舰载机选型摇摆、设计方案更改等,一波三折,困难重重,但能够顺利出坞试航,即将交付,必然极大提升英国海军的综合实力。
作为英国海军史上建造的吨位最大的作战舰艇,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将成为英国海军的新旗舰。它将搭载F-35B短距/垂直起降多用途舰载战斗机,相比俄罗斯米格-29K和法国“阵风”M等第四代战斗机,其在隐身性能、机动性能、态势感知等方面已具有代差的优势。
此外,该级航母还高度重视航空保障能力,通过改进飞行甲板功能区布局、加大飞行甲板宽度、缩小舰岛体积并调整位置等措施,大量运用“一站式”保障,提高了舰内及飞行甲板航空保障作业效率和舰载机的日出动架次率。
英国对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舰载机出动架次率要求是,最初的24小时为108架次/24小时,此后每天递减,10天后递减为72架次/24小时,20天后递减为36架次/24小时,这些指标大大超出了无敌级航母,也使其综合作战能力一举超过印度引俄的“维克拉姆蒂亚”号、俄罗斯“库兹涅佐夫”号等航母。
但是,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也遭到了各方的非议与垢病:一是起降机型太少。未来舰载机如何更新换代都是未知数,特别是无法搭载固定翼预警机,严重制约了航母战斗力;二是护航舰艇不足;三是航速偏低。尽管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采用了先进的全电力推进技术,但总推进功率不高,致使其最大航速只有25节,低于其他各国现役航母的航速。
(英明荐自《读报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