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失在远山的火把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atif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是我幼小的时候。一个夜晚,突发高烧。父亲背着我,在山路上步履匆匆,向医院奔去。寂静的山谷中,偶尔的一两声鸟叫,怪异,惊恐,让人不寒而栗。母亲在前面打着火把,照亮着长满茅草的小路。父亲背上的我,随着父亲脚步的高低,起伏沉浮着。只有那红红的火把,在我眼前晃来晃去,一时模糊,一时清晰……从此,那火把的影子,永远铭刻在我的记忆深处。
  长大一点,我学会了打着火把,跟着哥哥姐姐照泥鳅。哥哥一手提着火笼,一手紧握着叉泥鳅的抓子,一双鹰一般的眼睛,在水田里巡视着。哪里水中冒个泡,或者突然之间水一浑,一抓子下去,准有一条活蹦乱跳的泥鳅被叉上来。
  那火笼里燃烧的,是一种被称为“枞膏”的木材。山里的大松树,每年都要放松油。那松树上开挖的口子,凝聚著很多松脂,是最好的燃烧材料。我们就劈下那些枞膏柴,用来照泥鳅。有时也从那些松树的树蔸上,找到一些从树上分泌出来的白色松脂,把它们溶成一坨坨黑色冰棒似的形状,那就是我们的火把。
  山村里还有另一些照泥鳅的孩子们。于是,远处的山谷中,一个个火把点缀着,游移着,伴着一股燃烧的松香,伴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给死寂一般的山谷,增添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再大一点,我们相约去看戏、看电影。
  那时看热闹都要去公社或大队所在地,路程比较远,十里八里的。天早已经黑下来,伸手不见五指。乡下人是用不起手电筒的,因为电池很贵,5毛钱一对,可以买几斤盐。我们就用向日葵秆做火把。
  每家的屋前屋后,或自留地边,都种有向日葵,长大后有一人多高。等向日葵收获后,将葵秆砍下,捆成一捆,泡在水塘里,用石头压住。一两个月后,取出来。葵秆里面白蛇一样的芯已泡出来了,抽掉后将葵秆清洗干净,晒干,然后把它们放在猪栏上面储存起来。每次看戏时,取出几根,用脚踏破,捆成一小把,火柴一点就燃了,成为照明的火把。通常情况下,可以“前照一,后照七”,即前面照亮一人,后面可照亮七人。因为看戏的人多,火把就成了乡村奇特的景观。
  看戏前,四面八方山路上的火把,零星地向人民公社移动、集中。夹杂着阵阵狗叫,阵阵欢笑,十分的热闹。
  散戏后,一排排火把又向四周分散开去,像一条条流动的火龙,映红了周边,十分的壮观。就在这火把的照映中,送走了我们的童年、少年。
  成年后,在湘西,我看过大规模的稻草火把活动。
  湘西的乡下,流行一种稻草龙,就是全部用稻草扎的龙。据他们介绍,这种龙才是最正宗的龙。它们的历史,可追溯到古代的农耕时代,是老百姓对农作物生长免遭天灾人祸的一种祈求。旧时候舞龙时,还要杀猪宰羊。全村男女老少都要参加,人越多越好。
  稻草龙舞动时,先进行祭祀仪式,接着燃放鞭炮。在震天动地的鞭炮声、锣鼓声中,人们手举稻草龙,开始舞动。然后,沿着村寨,田间地头,列队游行。周围的老百姓、孩子们,则手举稻草火把,跟着游动。火把将山里照得通亮,人们的欢笑、喧哗将山里变成热闹的街市、广场。
  舞龙结束,要举行烧龙仪式,即将舞过的稻草龙烧掉。只见一行人行到小河边,将整个稻草龙堆放在一起,由主持祭祀者念一番咒语,意思是整个仪式结束了,大家一起送龙王升天。然后放起鞭炮,点燃大火。围观者将一把把稻草火把投进火堆中。众人拾柴火焰高,那火格外的旺,人们的情绪无限的高涨,稻草龙也在熊熊火焰中升空,预示着又一个丰收的年成……
  有一年夏天,出差到云南。正值盛夏,农历六月中下旬。云南的公路两边,救兵粮就开始成熟了,红红的,缀满山头,煞是耀眼。我觉得奇怪,这不是冬天才有的吗?朋友说,这边季节早呀,云南叫这种救兵粮为“火把果”,红红的,灿烂得像火焰。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火把果熟透时,云南的彝族等少数民族还专门举办“火把节”,进行大规模的庆典活动。
  我有幸参加了他们的火把节。云南是多民族省份,入夜,各族男女青年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成群结队。长长的火龙,游行着到各个村寨,田间地头。最后集中在一起,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各族群众,纷至沓来,载歌载舞,彻夜狂欢,把火把节办得红红火火,高潮迭起……
  如今,我坐在喧嚣的城市高楼中。临窗俯瞰,眼前已是万家灯火。
  街市上,华灯如昼,车水马龙,十分的繁华。早不见了寂静的乡村,远山的火把。
  南望故乡,我心惆怅。
  责任编辑:青芒果
  美术插图:刘子舆
其他文献
母亲是位家庭主妇,一辈子没有收入来源,作为一名农村妇女,她在田间付出的劳动也不多,因为父亲能干,不愿母亲多受苦累,更不指望她去赚钱,所以,母亲从不跟父亲计较谁把钱谁当家。记得有一年我的鞋底磨破了,最怕上体育课,那位体育老师酷爱领着我们做翻蹄亮掌的动作,好像我们前世都是小毛驴,我的破鞋底子暴露了我的前脚掌。我小心翼翼地跟母亲说明情况,母亲表示给我买一双新球鞋,但她又补充说,等你爸开支了我跟他说。那时
期刊
那是一个夜晚。  是一个夕阳西下,满天染着玫瑰花色的夜晚。  我们在青年点吃完晚饭后,沿着食堂后面一条蛇体一样弯曲的小路,徜徉在纷呈着温馨的草原边际。  夕阳的晚睆,青草的芬芳无不透出一波波的烂漫。渐起的湿气含着一丝丝朦胧,把一袭薄薄面纱撂在萌动的花蕊上。  她俯下身子采撷着“火柴头”花。这种花太强势了,凡是有青草的地儿,都有它楚楚的面庞,涣涣然几乎挤满一切空间。  她捧起一束花儿,清亮的脸颜和着
期刊
“我对不起你妈。”父亲说这话时,两个嘴角下沉,泪眼迷蒙,声音哽咽。在此之前我没看过父亲流泪,哪怕是软弱一点的样子也没有过。母亲的离世,让父亲一下子变成了爱哭的孩子,好像要把几十年没流的眼泪补回来。  父亲和母亲都是江苏人。  父亲在苗林,母亲在贾林,两村相隔六里地。2017年,我陪父亲回故乡时一步一步量了三遍。  出身于书香门第的母亲18岁那年出落成一朵花儿似的,成了十里八村小伙子追求的目标。虽说
期刊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首《苔》的诗,由清代诗人袁枚所作。在浩瀚璀璨的中国诗海中并不出彩,鲜为人知。直到在《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与悠扬婉转的流行民谣音乐相遇,竟迸发绚丽的火花。一夜之间,它从三百年的孤独沉睡中被唤醒。  支教老师梁俊带着来自贵州山里的孩子们,在舞台上动情地演绎了这首小诗,演唱视频全网播放突破5000万,传播量超过了过去三百年来的总和,被千百万中国人记
期刊
单车,对于一般人来说,是一种简单的机械装置,一种价格低廉的代步工具。  而对于单车一族来说,单车几乎是我们业余生活的全部,除了工作、吃饭、睡觉,其他的时间都要与单车相伴了。骑车上下班、郊游、聚会、参加各种活动,不骑车的时候就是保养车子,聊天的话题离不开单车,离不开骑行,开口闭口就是拉爆、破风、踏频、齿比这些专业术语;即使上网,也是为了搜寻骑行路线、学习单车知识,偶尔上网店看看,八成是为了淘骑行装备
期刊
何为风流?   李白嗜酒,大醉,吟出“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是为风流。明人张岱,晚年著《陶庵梦忆》回忆年少过往,叹息“疏影横斜,远映西湖清浅;暗香浮动,长陪夜白黄昏”,闲适之心,不失为另一番风流。而早在公元三世纪,《列子》里就有一篇非常著名的《杨朱》篇,反映了人们的外、内两个层面的“风流”:“生民之不得休息,为四事故:一为寿,二为名,三为位,四为货。有此四者,畏鬼畏人,畏威畏刑。此之
期刊
小时候,特别盼着过年。  这一个年刚刚过完没几天,就开始盼着、数着过下一个年了。因为只有过年才能穿上新衣服,女孩子还可以扎上几条鲜艳漂亮的绫子。过年还能分到几块糖和几个冻梨,还能吃到香喷喷的饺子,还有炒瓜籽。晚饭后还可以拎着用红纸或者粉纸糊的小灯笼和小朋友们一起到户外玩耍。有时候不小心,摔个跟头灯笼破碎了,或者风大把纸吹着了,就哭得小脸儿像花蝴蝶一样。每到过年,还能和小弟弟一起抢几个小洋鞭儿放。过
期刊
2017年的冬天,暖冬。我们从深山里回到老家,和奶奶一起晒太阳。  奶奶今年九十有六,身子骨硬朗,可腿脚不便。暖暖的冬阳晒在身上,舒服极了。小狗狗依偎在奶奶脚下,母鸡在地上觅食,骄傲的公鸡踱着方步,头东扭扭,西扭扭,像一位保护神。奶奶坐在古铜色的竹椅上,懒慵慵地晒太阳,眯着眼,打着盹,发出均匀而细小的鼾声。我们坐在奶奶的身边,静静地欣赏奶奶:圆圆的脸盘,白白的皮肤上透着褐色的老年斑,格外打眼,村里
期刊
我娘,姓康,名招香,出生在一个贫困农民家庭,娘是一个纯朴的农村妇女。8岁被外公送给一户有钱的人家做童养媳,娘看不起那户人家的男人,一直不愿成婚,但娘没办法,始终无法脱离童养媳的苦海。  新中国成立后,娘一直守住那户人家,过着艰辛的日子。18岁那年,正遇上了破旧立新,反封建的高潮,于是,娘冲破枷锁,在公社革委会妇女主任的干预下挣脱了苦海。  可何去何从,娘又到哪里去呢?  娘的一个亲戚知道娘脱身童养
期刊
再过几天,就是“5·12”汶川大地震十周年祭,我的脑海里不由自主地闪现出一个清晰的影像。  他,就是远在北川县小坝羌族藏族自治乡的胡宗裔老师。  我与胡老师偶识于2000年4月下旬。当时,我还在乡镇工作,有幸应邀参加《四川农村日报》社举办的首届新闻培训班。到达指定地点报到后,我径直朝房间走去。刚放下行李,只见一个中等身材、略显清瘦、衣着朴素的长者快步走了进来,笑容满面。我还未开口,他就主动搭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