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饮食结构日趋改善,对畜禽产品的数量与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无公害生产已成为未来农产品的主要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对生猪的无公害养殖技术、猪场建设、饲养管理、粪污处理及防疫驱虫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无公害养殖技术;产地环境;健康食品
无公害养殖是给养殖对象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提供充足的营养饲料,使其生长期间最大限度减少疾病的发生,从而生产出无污染、个体健康的畜禽产品。无公害养殖以保护动物健康、有利于人类健康、生产安全营养的畜禽产品为目的,最终以无公害畜牧业的生产为结果。
1、生猪无公害养殖技术
无公害养猪即是采用无公害饲料饲养无人畜共患病的生猪,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规定用药,达到无污染、无残留或低污染、低残留,且对人体健康无损害的养猪模式。
2、猪场建设
2.1场址选择。养殖场地势应选择在平坦、高燥、背风向阳,有缓坡、空气流通的地方,猪舍总布局方位为坐北朝南为宜。猪场为了自身防疫要求,应距离铁路、公路等交通要道,自然村、居民区、学校等公共场所,河流,畜产品加工厂,化工厂,垃圾处理场及污水处理场2000m以上。
2.2布局。猪场的建设布局应严格分区管理,配备相应的生产区、生活区、行政管理区、隔离区等,并注意各区的位置方向。生产区内各舍按地势从高到低依次为:配种舍、妊娠舍、分娩舍、保育舍、生长舍、育肥舍。病猪隔离舍、污水、粪便处理区及死猪处理场地应建设在下风处距离猪舍50m以上。猪舍建筑结构可设计为全封闭式、半开放式或开放式。
2.3周围环境。养殖场周围应设有围墙等有效防疫屏障,严格分开设置猪场的净道与污道,互不交叉。猪场大门口应设有可供机动车消毒的设备和水泥消毒池,生产区门口应设有人员进出的消毒通道、消毒室、更衣换鞋室,防止疫病传播,配备有对啮齿类动物的防护设备,并禁止饲养其他动物。
3、无公害饲养管理
在饲养管理中严格贯彻无公害生产相关制度,根据猪生长阶段的生理特点和生物学特性,采取有效的饲养管理措施。
3.1分群分圈,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不同生产阶段的生猪要分栋、分单元、分批次、分群、分圈饲养,有效地利用饲料和圈舍,降低生产成本,减少不同猪舍之间的接触,可避免疾病的垂直传播或横向传播,并提供猪只适合生长需要的温度、通风等环境条件,从而提高生产能力。转群时采用全进全出的方式,便于生产管理和彻底清扫消毒,从而控制疾病的传播。
3.2严格控制饲料质量和添加剂的使用。配合饲料应符合猪的采食习性和营养需要,做到营养全面化、种类多元化,有效地提高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和利用率,减少粪尿的排放量,并尽可能减少有毒有害成分在肉产品中的残留。饲料原料和添加剂应符合无公害要求,饲料原料感官要求色泽新鲜一致,无发霉、发酵、变质、结块及异味、异臭等,药物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应按照农业部发布的《药物饲料添加剂使用规范》执行。
3.3需要引进种猪时,应从具有种猪经营许可证,并获得无公害生(种)猪生产许可证的种猪场引进,并按照GB16567标准进行检疫;引进的种猪必须隔离观察45天,经兽医送检确定为健康合格后,方可繁殖使用;不得从疫区引进种猪。
3.4猪是杂食动物,能吃各种饲料。猪所需的营养物质归纳为7大类:水、碳水化合物淀粉和糖、脂肪、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和纤维素。要喂给猪全价配合饲料。禁止在饲料和饮水中添加兴奋剂(瘦肉精)、镇静剂、激素类、砷制剂。使用含有抗生素的添加剂时,在育肥猪出栏前,按使用规定执行休药期。
4、加强清洁卫生,做好防疫工作
4.1加强清洁卫生工作,营造安全舒适的舍内环境。做好调教工作,使猪养成在固定地点采食、排泄、睡觉的习惯,每天打扫栏圈,及时清除动物粪便,提倡采用干粪单清模式,粪尿分开收集,减少冲栏用水,降低生产成本。加强灭鼠、驱虫、防蚊工作,定期进行带猪消毒,保持栏舍清洁卫生,做好圈舍夏季通风降温、冬季保暖工作,保证猪只拥有安全舒适的生长环境。
4.2做好猪群免疫,防止疾病传播。定期的疫病监测、科学的防疫计划和免疫程序、预防注射是猪场生产管理的关键,生产中做好猪群免疫工作,严格兽药使用管理制度,认真执行防疫计划和免疫程序,详细记录猪群免疫、用藥、发病和治疗情况,以便备查。严格执行休药期,药物和疫苗在生猪出栏前2个月内不能使用。
5、合理处理粪污
畜禽生产中产生的氨气、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危害着人畜健康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同时废水中的重金属盐、磷、病原微生物严重污染水的处理和水体。因此,在严峻的环保形势下,猪场的粪污处理应达到无公害标准要求。
5.1合理设计畜牧场的排污工程。在猪场设计时要科学规划,合理设计畜牧场的排污工程,猪粪、尿排放沟应采用防漏暗沟,通过雨污分离可减轻养殖场处理污染物的压力。规模化猪场必须设有废水、污物处理系统,并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
5.2采用先进的清粪工艺。近年来,国内部分猪场开始采用干清粪工艺等新型治污工艺,实现污水“干湿分离”。通过干粪与尿、冲水分离,污染源处理的数量和难度得到降低,有效控制冲栏用水量,节约生产成本。干粪也可堆制成有机肥,为猪场增加一定的经济效益,而经处理达标后的污水也可直接还田或排放。
5.3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通过运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将畜禽养殖业与种植业、渔业紧密结合起来,运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对养殖场的粪污进行厌氧发酵,然后将沼气、沼液、沼渣综合应用于居民生活、农业种植及渔业,建立种养、沼、气三者结合的物质循环系统,形成种、养、加、沼四者相结合的生态工程。
6、结语
无公害养殖带来的不仅是消费者放心的畜产品,更是进一步促进我国养殖业的发展,提高我国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地位。新的时期给无公害养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未来的规模化养殖业必须以发展循环经济为出发点,实现一个废弃物、污染物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高经济效益、科学发展的循环经济。
【参考文献】:
[1] 江希流,华小梅,张胜田.我国畜禽业的环境污染状况、存在问题与防治建议[J].环境整治,2007.
[2] 朱建立,杨树敏.浅谈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现状及管理对策[J].新疆畜牧业,2005.
[3] 王恬.无公害猪安全生产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关键词】:无公害养殖技术;产地环境;健康食品
无公害养殖是给养殖对象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提供充足的营养饲料,使其生长期间最大限度减少疾病的发生,从而生产出无污染、个体健康的畜禽产品。无公害养殖以保护动物健康、有利于人类健康、生产安全营养的畜禽产品为目的,最终以无公害畜牧业的生产为结果。
1、生猪无公害养殖技术
无公害养猪即是采用无公害饲料饲养无人畜共患病的生猪,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规定用药,达到无污染、无残留或低污染、低残留,且对人体健康无损害的养猪模式。
2、猪场建设
2.1场址选择。养殖场地势应选择在平坦、高燥、背风向阳,有缓坡、空气流通的地方,猪舍总布局方位为坐北朝南为宜。猪场为了自身防疫要求,应距离铁路、公路等交通要道,自然村、居民区、学校等公共场所,河流,畜产品加工厂,化工厂,垃圾处理场及污水处理场2000m以上。
2.2布局。猪场的建设布局应严格分区管理,配备相应的生产区、生活区、行政管理区、隔离区等,并注意各区的位置方向。生产区内各舍按地势从高到低依次为:配种舍、妊娠舍、分娩舍、保育舍、生长舍、育肥舍。病猪隔离舍、污水、粪便处理区及死猪处理场地应建设在下风处距离猪舍50m以上。猪舍建筑结构可设计为全封闭式、半开放式或开放式。
2.3周围环境。养殖场周围应设有围墙等有效防疫屏障,严格分开设置猪场的净道与污道,互不交叉。猪场大门口应设有可供机动车消毒的设备和水泥消毒池,生产区门口应设有人员进出的消毒通道、消毒室、更衣换鞋室,防止疫病传播,配备有对啮齿类动物的防护设备,并禁止饲养其他动物。
3、无公害饲养管理
在饲养管理中严格贯彻无公害生产相关制度,根据猪生长阶段的生理特点和生物学特性,采取有效的饲养管理措施。
3.1分群分圈,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不同生产阶段的生猪要分栋、分单元、分批次、分群、分圈饲养,有效地利用饲料和圈舍,降低生产成本,减少不同猪舍之间的接触,可避免疾病的垂直传播或横向传播,并提供猪只适合生长需要的温度、通风等环境条件,从而提高生产能力。转群时采用全进全出的方式,便于生产管理和彻底清扫消毒,从而控制疾病的传播。
3.2严格控制饲料质量和添加剂的使用。配合饲料应符合猪的采食习性和营养需要,做到营养全面化、种类多元化,有效地提高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和利用率,减少粪尿的排放量,并尽可能减少有毒有害成分在肉产品中的残留。饲料原料和添加剂应符合无公害要求,饲料原料感官要求色泽新鲜一致,无发霉、发酵、变质、结块及异味、异臭等,药物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应按照农业部发布的《药物饲料添加剂使用规范》执行。
3.3需要引进种猪时,应从具有种猪经营许可证,并获得无公害生(种)猪生产许可证的种猪场引进,并按照GB16567标准进行检疫;引进的种猪必须隔离观察45天,经兽医送检确定为健康合格后,方可繁殖使用;不得从疫区引进种猪。
3.4猪是杂食动物,能吃各种饲料。猪所需的营养物质归纳为7大类:水、碳水化合物淀粉和糖、脂肪、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和纤维素。要喂给猪全价配合饲料。禁止在饲料和饮水中添加兴奋剂(瘦肉精)、镇静剂、激素类、砷制剂。使用含有抗生素的添加剂时,在育肥猪出栏前,按使用规定执行休药期。
4、加强清洁卫生,做好防疫工作
4.1加强清洁卫生工作,营造安全舒适的舍内环境。做好调教工作,使猪养成在固定地点采食、排泄、睡觉的习惯,每天打扫栏圈,及时清除动物粪便,提倡采用干粪单清模式,粪尿分开收集,减少冲栏用水,降低生产成本。加强灭鼠、驱虫、防蚊工作,定期进行带猪消毒,保持栏舍清洁卫生,做好圈舍夏季通风降温、冬季保暖工作,保证猪只拥有安全舒适的生长环境。
4.2做好猪群免疫,防止疾病传播。定期的疫病监测、科学的防疫计划和免疫程序、预防注射是猪场生产管理的关键,生产中做好猪群免疫工作,严格兽药使用管理制度,认真执行防疫计划和免疫程序,详细记录猪群免疫、用藥、发病和治疗情况,以便备查。严格执行休药期,药物和疫苗在生猪出栏前2个月内不能使用。
5、合理处理粪污
畜禽生产中产生的氨气、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危害着人畜健康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同时废水中的重金属盐、磷、病原微生物严重污染水的处理和水体。因此,在严峻的环保形势下,猪场的粪污处理应达到无公害标准要求。
5.1合理设计畜牧场的排污工程。在猪场设计时要科学规划,合理设计畜牧场的排污工程,猪粪、尿排放沟应采用防漏暗沟,通过雨污分离可减轻养殖场处理污染物的压力。规模化猪场必须设有废水、污物处理系统,并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
5.2采用先进的清粪工艺。近年来,国内部分猪场开始采用干清粪工艺等新型治污工艺,实现污水“干湿分离”。通过干粪与尿、冲水分离,污染源处理的数量和难度得到降低,有效控制冲栏用水量,节约生产成本。干粪也可堆制成有机肥,为猪场增加一定的经济效益,而经处理达标后的污水也可直接还田或排放。
5.3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通过运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将畜禽养殖业与种植业、渔业紧密结合起来,运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对养殖场的粪污进行厌氧发酵,然后将沼气、沼液、沼渣综合应用于居民生活、农业种植及渔业,建立种养、沼、气三者结合的物质循环系统,形成种、养、加、沼四者相结合的生态工程。
6、结语
无公害养殖带来的不仅是消费者放心的畜产品,更是进一步促进我国养殖业的发展,提高我国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地位。新的时期给无公害养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未来的规模化养殖业必须以发展循环经济为出发点,实现一个废弃物、污染物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高经济效益、科学发展的循环经济。
【参考文献】:
[1] 江希流,华小梅,张胜田.我国畜禽业的环境污染状况、存在问题与防治建议[J].环境整治,2007.
[2] 朱建立,杨树敏.浅谈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现状及管理对策[J].新疆畜牧业,2005.
[3] 王恬.无公害猪安全生产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