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制企业经营机制分析

来源 :经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an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使企业真正具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能力,是实现国有企业由产品生产者向独立商品者转变的关键。企业经营机制是指决定企业运行方式和经营行为的各种要素的总和及其相互关系。它是企业决策机制,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的总称。决策机制为企业运行提供目标和方向,动力机制为企业运行提供推动力,约束机制对企业运行进行制约,使之不偏离预定目标。企业经营机制是企业组织制度的作用机制,直接由企业产权关系决定,随企业组织制度的变化而变化。
其他文献
<正> 党的十四大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须认真抓好四个相互联系的重要环节: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加快市场体系的培育;深化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总之,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而转换企业经
<正> 1980——1991年,我国保险业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国内保险业务量年均递增54.6%,涉外保险业务量年均增长30.8%,全部保险业务量年均增长48.6%。在出人意料的巨大成绩面前,有人认为:经过十余年
<正> 老年人口中蕴藏着较丰富的劳动力和智力资源,是人类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一支不容勿视的重要力量。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重视发挥老年人口的作用,既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又是老
<正> 中国人口学恢复以来,在几家主要的人口学杂志上曾发表过几篇介绍印度人口城市化的文章,仅有一篇是对中印人口城市化进行比较研究的。该文认为印度城市化速度比中国快,水平比中国高,城市人口比中国更
阿·马歇尔(A.Marshall 1842-1924年)作为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第二次大折衷的代表人物和新古典学派与剑桥学派的创始人,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上,也有其庸俗的继承与发展、即折衷与调和的观点,这是由于他所处的时代不同于第一次大折衷的代表人物约翰·斯图亚特·穆勒(1806-1873年)所决定的。
毛泽东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一贯强调经济建设,十分注重发展社会生产力。其间,他又特别重视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解决我国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中的许多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他特有的经济发展理论。
毛泽东社会结构分析的理论,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了在深层次上认识它的中国特色,我们有必要将毛泽东的理论与马克思理论的关系作一些探讨,还要与帕森斯的理论对照研究。这是因为毛泽东与帕森斯是同时代的人,他们的理论都是马克思身后并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而毛泽东是中国社会结构分析理论的代表,帕森斯则是西方社会结构分析理论的重要代表。
“拉弗曲线”理论,是里根入主白宫取得突出政绩,并连任美国总统的主要经济理论,也是当今西方发达国家实行以减税为主要内容的税收制度改革的主要理论依据。这一理论对于我国搞好税制改革、增强国有大中型企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的鼓舞下,全国各地再次掀起了一个新的改革开放的高潮,提出了许多国有企业的改革方案,我认为,搞公有私营,既可避免公有制的缺点,也可克服私有制的弊病。
近期,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需要,为更有效地实现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在前几年房改实践的基础上,不少有识之士提出:住房制度改革应作出某种方向性的调整,即把重点转移到以出售存量公有住房和建立住房保障体系的轨道上来。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成都等特大城市已先后在这方面迈出了步伐。本文仅就此谈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