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根据宜昌市夷陵区西北山区的立地条件,以樟村坪鎮生态经济林示范基地建设为背景,规划设计以“四季绿、四季花、四季果、四季菜”为主体的山地生态经济林建设模式,以期为相关地区山地生态经济林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生态经济林;规划设计;山地;湖北宜昌;夷陵区
中图分类号 S72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7-0163-02
Planning and Design of Mountain Ecological Economic Forest in Yiling District of Yichang City
JIANG Long-lin ZHAO Xiao-ling TIAN Jing-bo YAN Fang ZOU Chang-xin XIANG Fu-zhi ZHOU Dan
(Yiling Forestry Bureau of Yichang City in Hubei Province,Yichang Hubei 443100)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site conditions of northwest mountain area of Yiling District in Yichang City,using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economic forest demonstration base of Zhangcunping Town as the background,the "four seasons green,four seasons flower,four seasons fruit,four seasons vegetable" as the main body of the mountain ecological economic forest construction mode was planned and designed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related areas mountain ecological economic forest construction.
Key words ecological economic forest;planning and design;mountain area;Yichang Hubei;Yiling District
生態经济林示范基地位于宜昌市夷陵区樟村坪镇。樟村坪镇自2015年以来,抢抓“创建全省林业生态示范区”机遇,以“绿满夷陵”行动为契机,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把项目建设与生态、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促进生态景观、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协调统一,全员发动,全面覆盖,结合绿色示范乡村创建活动,着力打造“绿色矿山”和建设“生态矿区”。
1 规划区概况
1.1 自然条件
规划区樟村坪镇位于夷陵区北部山区,与兴山、保康、远安3个县接壤,距夷陵区政府所在地90 km,素有“高山明珠”美誉。最高海拔1 963 m,平均海拔1 100 m;气候适宜,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小气候特征明显。降雨季节和降雨量不太均匀,5—9月雨量集中,降雨量为900 mm左右,占降雨量的70%;年平均气温18 ℃左右,极端最低温度-15 ℃。
1.2 社会经济
樟村坪镇坚持科学、率先、和谐三大发展,大力实施“矿业立镇、项目强镇、种养富镇、和谐兴镇”的战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先后荣获“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文明乡镇”“宜昌市五好基层党组织”等称号,连续多年在党政综合目标考核中位居夷陵区乡镇第一名。该镇经济发达,矿产资源丰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万元以上,财政收入在湖北省乡镇中名列前茅。
1.3 场地条件
生态经济林示范基地建设地点为樟村坪社区居委会集体山林,造林地属低山地貌,海拔940~1 100 m,地形为斜坡型,坡向为西向,坡度为10~30°。现状地类为乔、灌林地和宜林荒地,土壤以石灰岩分化而成的黄棕壤为主,土层厚度为50~80 cm,pH值6.9左右,阳光充足,保水保肥性能一般。
2 设计理念与原则
2.1 设计理念
以“建设生态夷陵、打造魅力乡村”为主题,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为重点,提升乡村绿化美化品味和乡村景观的整体形象,把山地经济林建设与绿化美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础建设、环境改造有机结合;以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为目标,以生态经济林示范基地为先导,带动周边区域农民经济发展,全面提升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2.2 设计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科学规划,尊重实际;以人为本,尊重民意;维护生态,尊重自然的设计原则。
3 规划布局
3.1 总体布局
根据场地地貌特征、立地条件现状,按照“一块牌、二条路、三道沟、四季树”的总体要求进行规划布局。一块牌:一块宣传标示牌;二条道:一条作业道,一条健康步道;三道沟:二道排水沟,一道防洪沟;四季树:用“春夏秋冬”四季不同植物季相景观营造一片生态景观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示范林。
3.2 林种布局
规划2个林种,即景观林和经济林。在立地条件较好,即土壤较厚、水分充足的地块,栽植以油牡丹为主的经济林;在立地条件较差、路边、沟边栽植以野黄桂、杜英、腊梅为主的景观林。
3.3 树种布局
根据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实行适地适树和引进外来树种相结合,以树木的功能性和观赏性相结合;按“四个四”进行树种规划布局,即“四季绿、四季花、四季果、四季菜(药)”。四季绿树种有野黄桂、杜英、女贞等;四季花树种有油牡丹、腊梅、玉兰等;四季果树种有陕西石榴、巫山李子、车厘子等;四季菜(药)树种有香椿、白芨等。 4 建设规模
4.1 营造林工程
在營造林工程中,营造生态经济林面积5.2 hm2,其中以纯经济林为主的面积0.8 hm2、景观树种与经济林树种实行混交的面积4.4 hm2(林下间作白芨0.7 hm2)。
4.2 辅助生产工程
在辅助生产工程中,设立标示牌1块;修建作业道1条,为261 m;修建健康步道1条,为397 m;修建防洪沟1道,为233 m;修建排水沟2道,为139 m,购置、安装防冻设备2套。
5 营造林技术设计
5.1 造林模式设计
5.1.1 纯林模式。在现有的宜林荒地上营造以油牡丹为主的经济林纯林模式。
5.1.2 混交林模式。生态林树种、经济林树种及生态经济兼用树种混交林模式。一是在坡度较缓、土壤较厚的山地,平梯和穴状整地后,栽植以陕西石榴、巫山李子、车厘子、桃等多树种混交林(株间混交或小块状混交);二是在坡度较陡、土壤较薄的山地,进行穴状整地。若土层太薄需机械挖穴后填充客土。造林树种以野黄桂、杜英、女贞、玉兰等为主,实行株间混交或小块状混交;三是在路边、沟边选择以野黄桂、香椿、腊梅、无花果等营造株间混交林,最大限度地提升生态景观效益和生态经济效益。
5.1.3 林下间作模式。在现有乔、灌木林下间作白芨,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5.2 主要树种栽培技术
5.2.1 油牡丹。规划种植二年生或三年生苗,栽植30 000~37 500株/hm2;株行距为0.4 m×0.6 m,3年可以进入盛花期。栽植时,用宽度为20 cm的铁锨插入地面,别开1个宽度为5~10 cm、深度为25~30 cm的缝隙,在缝隙两端各放入1株牡丹小苗,使根颈部低于地平面2~3 cm,务必保持根部舒展,然后踩实使根土密接。栽植后按行封成高10~20 cm的土埂,以利保温保湿[1]。
5.2.2 陕西石榴。石榴的生态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高,耐旱、耐瘠、耐贮运,即使无任何管理也可获得一定产量,因而发展空间较大。发展集约型高效果园,应选择土壤肥沃、交通便利的区域种植石榴,并配备专业先进的栽培技术,一般在定植后3年结果,5年即进入丰产期[2]。
5.2.3 车厘子。栽植密度应依品种、砧木、土壤条件而不同。整形密植,可按1 m×3 m栽植3 300株/hm2,若采用自然丛状形或自然开心形整形,可按5 m×5 m。幼年期可再适当加大密度,成园后采取间伐措施处理。春季、秋季均可栽植。在冬季寒冷、干旱、多风的地区宜春栽,春栽应在苗木发芽前。在冬季温暖的地方可秋栽。栽植前应进行土壤深翻熟化,挖大栽植穴。每穴施入有机肥25~50 kg,将肥料与土壤拌匀后,再栽苗,并立即浇定根水[3]。
5.2.4 白芨。9—10月收获时,选当年生具有嫩芽的块茎及其与先年的老鳞茎毗连接生处切下,按行株距各33 cm开穴,深10~13 cm,每穴栽种3个,新芽向外,呈三角形平放穴中。用种茎22.5万个/hm2。栽后施猪粪水,并盖拦有猪粪水的草木灰或腐熟堆肥[4]。
5.2.5 野黄桂。野黄桂为小乔木,整地方法采取穴状整地,规格为50 cm×50 cm×40 cm,挖穴时土壤分层放置,将表土与农家肥、绿肥、农作物秸杆分层或混合填入坑内。栽植时间以冬季或春季苗木休眠后定植最为适宜;栽植时要做到苗直、根舒、土实、浇足定根水,并且用杂草覆盖树盘以利于成活。
5.2.6 腊梅。腊梅对温度的抗性较强,只要温度在-15 ℃以上即可安全越冬,但是花期温度必须超过-10 ℃。腊梅怕风,大风会使叶片之间相互摩擦造成锈斑。腊梅耐旱,但夏季酷热不可缺水,浇水以半墒为宜。腊梅必须在花谢后及时修剪。腊梅喜肥,每月可挖15~18 cm深环状沟施薄肥1次,不可施农家肥,以免入秋后“贪青”。秋季落叶前增施追肥,磷、钾、氮的比例为2.0∶1.0∶0.5较宜。腊梅为深根性树种,须用深盆栽植[5-6]。
5.2.7 无花果。无花果在秋季或春季均可栽植,秋季栽植应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进行,春季栽植在2月中旬进行。农地株行距4 m×4 m,栽植630株/hm2;荒地株行距2 m×2 m,栽植2 505株/hm2。三角形状栽植,栽前先细致整地,在整好的地上,按照株行距挖穴,挖穴规格为50 cm×50 cm×50 cm,每穴施入农家肥25 kg和少量复合肥,回填少量土后将苗木放入穴中,当土填至1/2时,将苗木轻轻向上提一下,使其根系舒展,然后再回填其余的土至栽植穴全部填满,踏实后浇足水。
5.2.8 香椿、杜英、女贞及玉兰。在造林地清理完成之后,按照株行距挖穴整地,挖穴规格为60 cm×60 cm×50 cm,把挖出的穴土放置穴的两旁,让土壤自然风化,以利于土壤的风化、熟化和除去土壤中的虫蛹,减少土壤病虫,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栽植前15 d回穴土,回土时先回填表土,再回填心土,要把泥块打碎,清除石块与树根。苗木胸径要求5~8 cm以上,不截干苗木高3.5 m以上,冠幅2.5 m以上,截干苗木高2.5 m以上。苗木带土球40 cm以上。苗木质量必须是树冠整齐、根系发达、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感染、苗干直、色泽正常、充分木质化的一级苗木。造林时间选择雨后的阴天或小雨天时栽植,在栽植时,首先在坑穴底填15 cm厚的松表土,带土球苗木外包扎物要清除,必要时还需要用3条竹竿支撑着苗木,以防止苗木被风刮倒[7-8]。
5.3 抚育管理
5.3.1 间作。在幼龄林内除间作白芨外,还可间作豆科作物,通过对间作物的耕种,促进幼苗、幼树的生长;未间作的经济园地每年5—6月和8—9月各除草1次,并于秋、冬季中耕1次。
5.3.2 施肥。主要用于经济林地,施肥方法有环状、條状、穴状。 5.3.3 灌排水。在开花、果实迅速增大后、施肥后以及冬旱等各个时期,都应该适时灌水。此外,雨季应注意排水防涝。
5.3.4 树体管理。在秋冬进行树干涂白,可有效防治一些病害及虫害,涂白剂由硫磺粉、石灰、动物脂肪、水按1∶10∶1∶40的比例配制而成。
5.3.5 整形修剪。首先,根据林事活动抚育施肥的方便及将来作业的需要决定主干高度。幼树在造林后当主干生长到一定高度时,就应按预定的主干高度截顶梢,然后在主干上部选3~4个枝条作为主枝,均匀导引主枝向外上方生长,并注意均匀分布。第2年主枝适当修剪,控制长势,使之均衡生长,并逐步培养成自然圆头型和开心型的树冠。对外围枝生长明显减弱,小枝干枯,病虫害危害严重,产量显著下降,同时萌发大量徒长枝,出现自然更新现象的老树,可根据衰老情况,砍除主干或主侧枝,促进萌发新枝,重新形成树冠;还可实行主干更新,即在距地面1.0~1.3 m处,将树冠全部锯掉,使锯口下的潜伏芽萌发新枝,然后再从新枝中选留方向合适、生长健壮的2~4个,培养成主枝,锯口涂乳胶或油漆,防止虫害入侵。
5.3.6 病虫害防治。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因地制宜地运用营林措施、生物措施、物理措施进行防治。控制化学农药的使用量;禁用高毒、高残留类化学农药,不用或少用化学药剂防治,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做到及时、准确。
6 参考文献
[1] 杨振晶,褚鹏,张秀省,等.我国油用牡丹繁殖技术研究进展[J].北方园艺,2015(21):72-73.
[2] 郭晓成.陕西石榴产业现状、资源优势及发展建议[J].西北园艺,2015(3):46-49.
[3] 王文举.经济林栽培学[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
[4] 胡凤蓮.白芨的栽培管理及应用[J].陕西农业科学,2011(3):268-269.
[5] 蔡广珍,王东平,孙磊.临夏州建成百万亩花椒生态经济林基地的优势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6(3):129-130.
[6] 张军莲,赵晓玲,赵红武,等.宜昌市夷陵区绿色示范鄉村创建模式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4(6):351-352.
[7] 褚杰.将生态经济林建设纳入平原造林工程的一些思考[J].绿化与生活,2013(12):13-14.
[8] 阿里青·阿克木江.新疆伊犁河谷百公顷生态经济林建设和生态修复工程规划[J].防护林科技,2013(8):86.
关键词 生态经济林;规划设计;山地;湖北宜昌;夷陵区
中图分类号 S72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7-0163-02
Planning and Design of Mountain Ecological Economic Forest in Yiling District of Yichang City
JIANG Long-lin ZHAO Xiao-ling TIAN Jing-bo YAN Fang ZOU Chang-xin XIANG Fu-zhi ZHOU Dan
(Yiling Forestry Bureau of Yichang City in Hubei Province,Yichang Hubei 443100)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site conditions of northwest mountain area of Yiling District in Yichang City,using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economic forest demonstration base of Zhangcunping Town as the background,the "four seasons green,four seasons flower,four seasons fruit,four seasons vegetable" as the main body of the mountain ecological economic forest construction mode was planned and designed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related areas mountain ecological economic forest construction.
Key words ecological economic forest;planning and design;mountain area;Yichang Hubei;Yiling District
生態经济林示范基地位于宜昌市夷陵区樟村坪镇。樟村坪镇自2015年以来,抢抓“创建全省林业生态示范区”机遇,以“绿满夷陵”行动为契机,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把项目建设与生态、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促进生态景观、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协调统一,全员发动,全面覆盖,结合绿色示范乡村创建活动,着力打造“绿色矿山”和建设“生态矿区”。
1 规划区概况
1.1 自然条件
规划区樟村坪镇位于夷陵区北部山区,与兴山、保康、远安3个县接壤,距夷陵区政府所在地90 km,素有“高山明珠”美誉。最高海拔1 963 m,平均海拔1 100 m;气候适宜,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小气候特征明显。降雨季节和降雨量不太均匀,5—9月雨量集中,降雨量为900 mm左右,占降雨量的70%;年平均气温18 ℃左右,极端最低温度-15 ℃。
1.2 社会经济
樟村坪镇坚持科学、率先、和谐三大发展,大力实施“矿业立镇、项目强镇、种养富镇、和谐兴镇”的战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先后荣获“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文明乡镇”“宜昌市五好基层党组织”等称号,连续多年在党政综合目标考核中位居夷陵区乡镇第一名。该镇经济发达,矿产资源丰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万元以上,财政收入在湖北省乡镇中名列前茅。
1.3 场地条件
生态经济林示范基地建设地点为樟村坪社区居委会集体山林,造林地属低山地貌,海拔940~1 100 m,地形为斜坡型,坡向为西向,坡度为10~30°。现状地类为乔、灌林地和宜林荒地,土壤以石灰岩分化而成的黄棕壤为主,土层厚度为50~80 cm,pH值6.9左右,阳光充足,保水保肥性能一般。
2 设计理念与原则
2.1 设计理念
以“建设生态夷陵、打造魅力乡村”为主题,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为重点,提升乡村绿化美化品味和乡村景观的整体形象,把山地经济林建设与绿化美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础建设、环境改造有机结合;以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为目标,以生态经济林示范基地为先导,带动周边区域农民经济发展,全面提升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2.2 设计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科学规划,尊重实际;以人为本,尊重民意;维护生态,尊重自然的设计原则。
3 规划布局
3.1 总体布局
根据场地地貌特征、立地条件现状,按照“一块牌、二条路、三道沟、四季树”的总体要求进行规划布局。一块牌:一块宣传标示牌;二条道:一条作业道,一条健康步道;三道沟:二道排水沟,一道防洪沟;四季树:用“春夏秋冬”四季不同植物季相景观营造一片生态景观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示范林。
3.2 林种布局
规划2个林种,即景观林和经济林。在立地条件较好,即土壤较厚、水分充足的地块,栽植以油牡丹为主的经济林;在立地条件较差、路边、沟边栽植以野黄桂、杜英、腊梅为主的景观林。
3.3 树种布局
根据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实行适地适树和引进外来树种相结合,以树木的功能性和观赏性相结合;按“四个四”进行树种规划布局,即“四季绿、四季花、四季果、四季菜(药)”。四季绿树种有野黄桂、杜英、女贞等;四季花树种有油牡丹、腊梅、玉兰等;四季果树种有陕西石榴、巫山李子、车厘子等;四季菜(药)树种有香椿、白芨等。 4 建设规模
4.1 营造林工程
在營造林工程中,营造生态经济林面积5.2 hm2,其中以纯经济林为主的面积0.8 hm2、景观树种与经济林树种实行混交的面积4.4 hm2(林下间作白芨0.7 hm2)。
4.2 辅助生产工程
在辅助生产工程中,设立标示牌1块;修建作业道1条,为261 m;修建健康步道1条,为397 m;修建防洪沟1道,为233 m;修建排水沟2道,为139 m,购置、安装防冻设备2套。
5 营造林技术设计
5.1 造林模式设计
5.1.1 纯林模式。在现有的宜林荒地上营造以油牡丹为主的经济林纯林模式。
5.1.2 混交林模式。生态林树种、经济林树种及生态经济兼用树种混交林模式。一是在坡度较缓、土壤较厚的山地,平梯和穴状整地后,栽植以陕西石榴、巫山李子、车厘子、桃等多树种混交林(株间混交或小块状混交);二是在坡度较陡、土壤较薄的山地,进行穴状整地。若土层太薄需机械挖穴后填充客土。造林树种以野黄桂、杜英、女贞、玉兰等为主,实行株间混交或小块状混交;三是在路边、沟边选择以野黄桂、香椿、腊梅、无花果等营造株间混交林,最大限度地提升生态景观效益和生态经济效益。
5.1.3 林下间作模式。在现有乔、灌木林下间作白芨,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5.2 主要树种栽培技术
5.2.1 油牡丹。规划种植二年生或三年生苗,栽植30 000~37 500株/hm2;株行距为0.4 m×0.6 m,3年可以进入盛花期。栽植时,用宽度为20 cm的铁锨插入地面,别开1个宽度为5~10 cm、深度为25~30 cm的缝隙,在缝隙两端各放入1株牡丹小苗,使根颈部低于地平面2~3 cm,务必保持根部舒展,然后踩实使根土密接。栽植后按行封成高10~20 cm的土埂,以利保温保湿[1]。
5.2.2 陕西石榴。石榴的生态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高,耐旱、耐瘠、耐贮运,即使无任何管理也可获得一定产量,因而发展空间较大。发展集约型高效果园,应选择土壤肥沃、交通便利的区域种植石榴,并配备专业先进的栽培技术,一般在定植后3年结果,5年即进入丰产期[2]。
5.2.3 车厘子。栽植密度应依品种、砧木、土壤条件而不同。整形密植,可按1 m×3 m栽植3 300株/hm2,若采用自然丛状形或自然开心形整形,可按5 m×5 m。幼年期可再适当加大密度,成园后采取间伐措施处理。春季、秋季均可栽植。在冬季寒冷、干旱、多风的地区宜春栽,春栽应在苗木发芽前。在冬季温暖的地方可秋栽。栽植前应进行土壤深翻熟化,挖大栽植穴。每穴施入有机肥25~50 kg,将肥料与土壤拌匀后,再栽苗,并立即浇定根水[3]。
5.2.4 白芨。9—10月收获时,选当年生具有嫩芽的块茎及其与先年的老鳞茎毗连接生处切下,按行株距各33 cm开穴,深10~13 cm,每穴栽种3个,新芽向外,呈三角形平放穴中。用种茎22.5万个/hm2。栽后施猪粪水,并盖拦有猪粪水的草木灰或腐熟堆肥[4]。
5.2.5 野黄桂。野黄桂为小乔木,整地方法采取穴状整地,规格为50 cm×50 cm×40 cm,挖穴时土壤分层放置,将表土与农家肥、绿肥、农作物秸杆分层或混合填入坑内。栽植时间以冬季或春季苗木休眠后定植最为适宜;栽植时要做到苗直、根舒、土实、浇足定根水,并且用杂草覆盖树盘以利于成活。
5.2.6 腊梅。腊梅对温度的抗性较强,只要温度在-15 ℃以上即可安全越冬,但是花期温度必须超过-10 ℃。腊梅怕风,大风会使叶片之间相互摩擦造成锈斑。腊梅耐旱,但夏季酷热不可缺水,浇水以半墒为宜。腊梅必须在花谢后及时修剪。腊梅喜肥,每月可挖15~18 cm深环状沟施薄肥1次,不可施农家肥,以免入秋后“贪青”。秋季落叶前增施追肥,磷、钾、氮的比例为2.0∶1.0∶0.5较宜。腊梅为深根性树种,须用深盆栽植[5-6]。
5.2.7 无花果。无花果在秋季或春季均可栽植,秋季栽植应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进行,春季栽植在2月中旬进行。农地株行距4 m×4 m,栽植630株/hm2;荒地株行距2 m×2 m,栽植2 505株/hm2。三角形状栽植,栽前先细致整地,在整好的地上,按照株行距挖穴,挖穴规格为50 cm×50 cm×50 cm,每穴施入农家肥25 kg和少量复合肥,回填少量土后将苗木放入穴中,当土填至1/2时,将苗木轻轻向上提一下,使其根系舒展,然后再回填其余的土至栽植穴全部填满,踏实后浇足水。
5.2.8 香椿、杜英、女贞及玉兰。在造林地清理完成之后,按照株行距挖穴整地,挖穴规格为60 cm×60 cm×50 cm,把挖出的穴土放置穴的两旁,让土壤自然风化,以利于土壤的风化、熟化和除去土壤中的虫蛹,减少土壤病虫,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栽植前15 d回穴土,回土时先回填表土,再回填心土,要把泥块打碎,清除石块与树根。苗木胸径要求5~8 cm以上,不截干苗木高3.5 m以上,冠幅2.5 m以上,截干苗木高2.5 m以上。苗木带土球40 cm以上。苗木质量必须是树冠整齐、根系发达、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感染、苗干直、色泽正常、充分木质化的一级苗木。造林时间选择雨后的阴天或小雨天时栽植,在栽植时,首先在坑穴底填15 cm厚的松表土,带土球苗木外包扎物要清除,必要时还需要用3条竹竿支撑着苗木,以防止苗木被风刮倒[7-8]。
5.3 抚育管理
5.3.1 间作。在幼龄林内除间作白芨外,还可间作豆科作物,通过对间作物的耕种,促进幼苗、幼树的生长;未间作的经济园地每年5—6月和8—9月各除草1次,并于秋、冬季中耕1次。
5.3.2 施肥。主要用于经济林地,施肥方法有环状、條状、穴状。 5.3.3 灌排水。在开花、果实迅速增大后、施肥后以及冬旱等各个时期,都应该适时灌水。此外,雨季应注意排水防涝。
5.3.4 树体管理。在秋冬进行树干涂白,可有效防治一些病害及虫害,涂白剂由硫磺粉、石灰、动物脂肪、水按1∶10∶1∶40的比例配制而成。
5.3.5 整形修剪。首先,根据林事活动抚育施肥的方便及将来作业的需要决定主干高度。幼树在造林后当主干生长到一定高度时,就应按预定的主干高度截顶梢,然后在主干上部选3~4个枝条作为主枝,均匀导引主枝向外上方生长,并注意均匀分布。第2年主枝适当修剪,控制长势,使之均衡生长,并逐步培养成自然圆头型和开心型的树冠。对外围枝生长明显减弱,小枝干枯,病虫害危害严重,产量显著下降,同时萌发大量徒长枝,出现自然更新现象的老树,可根据衰老情况,砍除主干或主侧枝,促进萌发新枝,重新形成树冠;还可实行主干更新,即在距地面1.0~1.3 m处,将树冠全部锯掉,使锯口下的潜伏芽萌发新枝,然后再从新枝中选留方向合适、生长健壮的2~4个,培养成主枝,锯口涂乳胶或油漆,防止虫害入侵。
5.3.6 病虫害防治。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因地制宜地运用营林措施、生物措施、物理措施进行防治。控制化学农药的使用量;禁用高毒、高残留类化学农药,不用或少用化学药剂防治,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做到及时、准确。
6 参考文献
[1] 杨振晶,褚鹏,张秀省,等.我国油用牡丹繁殖技术研究进展[J].北方园艺,2015(21):72-73.
[2] 郭晓成.陕西石榴产业现状、资源优势及发展建议[J].西北园艺,2015(3):46-49.
[3] 王文举.经济林栽培学[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
[4] 胡凤蓮.白芨的栽培管理及应用[J].陕西农业科学,2011(3):268-269.
[5] 蔡广珍,王东平,孙磊.临夏州建成百万亩花椒生态经济林基地的优势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6(3):129-130.
[6] 张军莲,赵晓玲,赵红武,等.宜昌市夷陵区绿色示范鄉村创建模式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4(6):351-352.
[7] 褚杰.将生态经济林建设纳入平原造林工程的一些思考[J].绿化与生活,2013(12):13-14.
[8] 阿里青·阿克木江.新疆伊犁河谷百公顷生态经济林建设和生态修复工程规划[J].防护林科技,2013(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