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国际交往中,英语一直处在很重要的地位,新的教育形势不再是单纯的应试教育,而是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与知识的应用。英语口语是英语学习中很重要的技能。随着人们对英语的重视,英语口语化教学也备受关注。
关键词:口语;教学;英语;重要性
口语化就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交往时能使用英语进行表达,能对一般的生活做出翻译。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口语学习的参与者?笔者做了以下尝试,初见成效,和大家交流一下,互勉共励
一、听力课为英语口语化打下基础
加强高中英语口语与听力教学改革是响应我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实践途径。英语作为一门工具类学科,在高中课程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英语教学中的口语训练也逐渐成为高中课程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听力课应视为听说课,不能只听不说。绝不能满足于听懂答案是A、B还是C。教师要对所听材料不断发问,让学生讲前因后果,甚至概括、评说。要听懂每词、每句的意思,甚至语气上的差别,不要只做表面文章。
二、对话课是口语化训练的基本形式
高中英语对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要求从“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逐步上升到了“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培养目标也已经有了进一步的深化。相对于说来讲,对话课是最好组织、最为活跃的课。形式多样,做法很多。如:group work; pair work等。
三、课文教学是口语化训练的土壤
英语口语教学符合语言学习的授律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把高中学生从抽象的语法和繁琐的词汇记忆引向具体的实践应用,不仅有助于使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也是实现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一条有效途径。要充分利用课文中丰富的内容,让学生积极主动开口。采用的方法有:
(1)呈现Presentation(T):可以由老师介绍background,或对相关知识进行回答,也可让学生认真预习,然后report。看图片、看电影剪辑或听音乐等也是呈现的常用手段。
(2)讨论Discussion(S-T):新概念英语中的讨论题可参考,但必须确保是学生感兴趣且能开得了口的话题。课前课后或中途都可使用。后者是大班口语教学的优势,涉及的人多,但组织难度大,要精心设计好每一个步骤。
(3)复述Retell(S): 可以给出关键词,然后对某个片断,或整篇文章进行复述。采用的方法可以是一人一个片段,也可以是接力式的,让学生接着前人话尾续讲。这是课内练口语的好方法,但涉及到的人少、费时多,不宜多人次。Retell的要求,即目标或内容一定要明确。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为他们设好台阶。
(4)提问Ask and answer(T-S):(T-S)在提问中,教师要善于惹事(但不要生非)。惹事的意思就是要善于捕捉文章中那些容易引起学生争议或不细究便不宜明白的信息,这种问题很容易激起学生开口说话的欲望。巧妙的提问可以使学生在课堂内保持一种既兴奋又紧张的精神状态,从而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提问的内容、时机和方法如何把握,是每一位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提问的目的从广义上来讲,无外乎两个,一是为了复习和巩固已学知识,二是为了更有效地获取新的知识。具体看来,可分为以下几类:①检测性提问目的是为了检测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及熟练程度。 ②提示性提问:置这类问题时,教师必须深思熟虑,要从问与答两方面来细加思考。要尽可能准备好,万一学生不朝教师预期的方向进行回答怎么办。课堂内,教师课前预料不及的事常会发生。因此,教师在设问时,必须尽可能从正反两方面来多加准备。 ③解释性提问:例如,在讲raise和rise的区别时,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可作如下提问:If it has rained heavily for many days, what will happen to the water level of the river?(It will rise.) What raised the water level? (The heavy rain raised it.)
A.When you say“Goodbye。
B.What do you usually do / what gesture will you make?(I will raise my arm/ hand.)
C.What does a soldier usually do when he meets his officer?(He raises his hand.) If he is seated, what will he do? Will he raise his feet or will he rise to his feet? 学生对raise和rise的区别就不难理解了。④激发性提问:种提问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较高,因为绝大多数问题是课前无法准备的,而且时机的把握非常重要。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牢牢把握每一个可能出现的机会。因为此类问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方面的作用是其它任何手段都无法替代的。
四、语法课,为口语化训练提供营养液
我在教学中力求每个练习都是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保证了练习都有一定的“语言意义”。在每一个口语练习活动中,学生需要正确使用之前学习的“语言形式”(即不同的情态动词)完成每一句话。另外,我坚持用英语讲课,逐渐加深、积累,使学生由不懂到懂,鼓励他们用英语发问。课堂训练实际是一些具体的教学技巧的有机结合的操作问题。设计一套较实用的训练模式 就变得十分必要。这一训练模式的设计应该有理论基础和针对具体的教学环境。在训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方面,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模式:→ → → → →这一训练模式的第一步“视听”,主要是为学习者提供真实的语言文化场景,让他们有模仿的参照物。这样,他们对具体社交场景下的语言表达方式和非语言许为有直观经验,在心理上得到准备,从而易于进入目的语文化。在这个阶段音像材料播放的次数应加以适当控制。次数少了,学习者头脑中不能形成明晰图像,给下一步练习留下困难。多了则浪费课堂时间。第二步,角色扮演。在学生看过视听材料并形成明晰图像后,让他们扮演材料中的角色。在这一步,教师在安排角色时,必须做到简洁、明确,监控要严格。所谓简洁明确,指的是在分配角色及角色轮替时只需只言片语(使用目的语)。所谓严格监控,指的是要学生严格模仿音像材料中的语音语调以及手势、体态动作等。在确认学生基本熟练后,可转入第三步。第三步,视听。这一步与第一步的目的和作用不相同。主要是让学生自行对照,看他们自己的学习效果。
这几年,由于对英语口语能力的提倡教学,一味的追求语言交际效果却忽略了对基础与技能的巩固,这需要我们一线教师把握好尺度,不断调整教学方式,让“教”更好的为“学”服务。
关键词:口语;教学;英语;重要性
口语化就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交往时能使用英语进行表达,能对一般的生活做出翻译。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口语学习的参与者?笔者做了以下尝试,初见成效,和大家交流一下,互勉共励
一、听力课为英语口语化打下基础
加强高中英语口语与听力教学改革是响应我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实践途径。英语作为一门工具类学科,在高中课程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英语教学中的口语训练也逐渐成为高中课程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听力课应视为听说课,不能只听不说。绝不能满足于听懂答案是A、B还是C。教师要对所听材料不断发问,让学生讲前因后果,甚至概括、评说。要听懂每词、每句的意思,甚至语气上的差别,不要只做表面文章。
二、对话课是口语化训练的基本形式
高中英语对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要求从“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逐步上升到了“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培养目标也已经有了进一步的深化。相对于说来讲,对话课是最好组织、最为活跃的课。形式多样,做法很多。如:group work; pair work等。
三、课文教学是口语化训练的土壤
英语口语教学符合语言学习的授律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把高中学生从抽象的语法和繁琐的词汇记忆引向具体的实践应用,不仅有助于使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也是实现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一条有效途径。要充分利用课文中丰富的内容,让学生积极主动开口。采用的方法有:
(1)呈现Presentation(T):可以由老师介绍background,或对相关知识进行回答,也可让学生认真预习,然后report。看图片、看电影剪辑或听音乐等也是呈现的常用手段。
(2)讨论Discussion(S-T):新概念英语中的讨论题可参考,但必须确保是学生感兴趣且能开得了口的话题。课前课后或中途都可使用。后者是大班口语教学的优势,涉及的人多,但组织难度大,要精心设计好每一个步骤。
(3)复述Retell(S): 可以给出关键词,然后对某个片断,或整篇文章进行复述。采用的方法可以是一人一个片段,也可以是接力式的,让学生接着前人话尾续讲。这是课内练口语的好方法,但涉及到的人少、费时多,不宜多人次。Retell的要求,即目标或内容一定要明确。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为他们设好台阶。
(4)提问Ask and answer(T-S):(T-S)在提问中,教师要善于惹事(但不要生非)。惹事的意思就是要善于捕捉文章中那些容易引起学生争议或不细究便不宜明白的信息,这种问题很容易激起学生开口说话的欲望。巧妙的提问可以使学生在课堂内保持一种既兴奋又紧张的精神状态,从而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提问的内容、时机和方法如何把握,是每一位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提问的目的从广义上来讲,无外乎两个,一是为了复习和巩固已学知识,二是为了更有效地获取新的知识。具体看来,可分为以下几类:①检测性提问目的是为了检测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及熟练程度。 ②提示性提问:置这类问题时,教师必须深思熟虑,要从问与答两方面来细加思考。要尽可能准备好,万一学生不朝教师预期的方向进行回答怎么办。课堂内,教师课前预料不及的事常会发生。因此,教师在设问时,必须尽可能从正反两方面来多加准备。 ③解释性提问:例如,在讲raise和rise的区别时,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可作如下提问:If it has rained heavily for many days, what will happen to the water level of the river?(It will rise.) What raised the water level? (The heavy rain raised it.)
A.When you say“Goodbye。
B.What do you usually do / what gesture will you make?(I will raise my arm/ hand.)
C.What does a soldier usually do when he meets his officer?(He raises his hand.) If he is seated, what will he do? Will he raise his feet or will he rise to his feet? 学生对raise和rise的区别就不难理解了。④激发性提问:种提问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较高,因为绝大多数问题是课前无法准备的,而且时机的把握非常重要。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牢牢把握每一个可能出现的机会。因为此类问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方面的作用是其它任何手段都无法替代的。
四、语法课,为口语化训练提供营养液
我在教学中力求每个练习都是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保证了练习都有一定的“语言意义”。在每一个口语练习活动中,学生需要正确使用之前学习的“语言形式”(即不同的情态动词)完成每一句话。另外,我坚持用英语讲课,逐渐加深、积累,使学生由不懂到懂,鼓励他们用英语发问。课堂训练实际是一些具体的教学技巧的有机结合的操作问题。设计一套较实用的训练模式 就变得十分必要。这一训练模式的设计应该有理论基础和针对具体的教学环境。在训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方面,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模式:→ → → → →这一训练模式的第一步“视听”,主要是为学习者提供真实的语言文化场景,让他们有模仿的参照物。这样,他们对具体社交场景下的语言表达方式和非语言许为有直观经验,在心理上得到准备,从而易于进入目的语文化。在这个阶段音像材料播放的次数应加以适当控制。次数少了,学习者头脑中不能形成明晰图像,给下一步练习留下困难。多了则浪费课堂时间。第二步,角色扮演。在学生看过视听材料并形成明晰图像后,让他们扮演材料中的角色。在这一步,教师在安排角色时,必须做到简洁、明确,监控要严格。所谓简洁明确,指的是在分配角色及角色轮替时只需只言片语(使用目的语)。所谓严格监控,指的是要学生严格模仿音像材料中的语音语调以及手势、体态动作等。在确认学生基本熟练后,可转入第三步。第三步,视听。这一步与第一步的目的和作用不相同。主要是让学生自行对照,看他们自己的学习效果。
这几年,由于对英语口语能力的提倡教学,一味的追求语言交际效果却忽略了对基础与技能的巩固,这需要我们一线教师把握好尺度,不断调整教学方式,让“教”更好的为“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