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艺术中“青蛇”形象研究

来源 :中华戏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ner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蛇是白蛇传说的主要角色之一,从附庸白蛇到拥有独立的审美品格,青蛇形象的形成经历了复杂的演化和再创造过程,今天所知青蛇形象所附生的相关作品①主要有:话本《西湖三塔记》②,杂剧《西湖三塔记》③,陈六龙的《雷峰》④,拟话本《白娘子永镇雷峰塔》⑤;另据沈祖安言,明代戏曲中尚有嘉靖九年(1530)玉花堂自撰《雷峰塔》传奇、嘉靖十年(1531)汲古斋刻弋阳腔《雷峰塔》、嘉靖十一年(1532)刻无名氏《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传奇》①,笔者未见,暂不将其作为本文论据;清乾隆年间,黄图璐的《雷峰塔传奇》②、梨园抄本系统的《雷峰塔传奇》、方成培改编的《雷峰塔传奇》③相继出现;乾隆之后相关的戏曲、曲艺作品尚有许多,不再一一列举.考察以上作品及相关记载可知,青蛇形象的演变经历了两个重要节点:一是在西湖景观功能异化背景下青蛇形象原型“青鱼”的显现,一是清代《雷峰塔传奇》的演出实践对青蛇形象的创造性塑造.研究青蛇形象的孕育及其演变过程,可以为认识白蛇传说的萌芽及演进提供新的角度,也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戏曲改革背景下对各剧种呈现的青蛇形象审美特性的阐释和分析提供依据和参考.
其他文献
《中国大百科全书》对“梨园”词条有如下叙述:“后世将戏曲界习称为\'梨园界\'或\'梨园行\',戏曲演员称为\'梨园子弟\'.”①在当下语境中,“梨园”等同“戏曲”已成为共识,但追溯“梨园”一词的起源,却与戏曲无关.任半塘有云:“终唐之世,串演戏剧一事,实与\'梨园\'二字无涉.”②故而他专辟“梨园考”一节,希望对这一曲解予以纠正.
期刊
元曲是元代“一代之文学”的观念已成学术定论,然而元曲包含戏曲、散曲两种体式,这就涉及一个问题:在我们现代学术体系中,已经分明地将“元曲”分为散曲、戏曲两个独立的门类,那么在古人的观念中,是以怎样的思维看待“元曲”呢?他们对“元曲”是否有戏曲、散曲的区分呢?
期刊
《知非斋剧本》系民国时期山西刊行的京剧剧本合集,刊刻上乘、校对精良,就中有关著者、评校者、京晋戏剧互动等方面,多有戏曲文献研究价值.本稿拟考辨《知非斋剧本》著者,梳理评校过程中所体现出的若干曲论思想,钩稽民国时期山西、北京京剧创作、演出互动关系如次.
期刊
高罗佩(1910-1967),荷兰著名汉学家.他一生痴爱中国文化,在从事外交官工作之余,一直坚持汉学研究,著述颇多.以西方侦探小说手法创作的系列公案小说《大唐狄公案》,是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该书主要表现了唐代名臣狄仁杰为官断案的传奇性故事,在展现中国古代社会生活风貌的过程中,也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多维度的呈现,其中也包括对中国戏曲文化的细腻描绘,这集中反映在该书《朝云观》这篇作品中的“神庙剧场”书写.
期刊
木偶戏在湖南有着悠久的历史,据《旧唐书·崔慎由传》和《新唐书·崔彦曾传》记载,远在唐朝湖南就有木偶戏表演.入明后,在衡山、永兴、祁阳、邵阳、湘潭、辰溪等地均先后有木偶戏的踪影.rn2015年8月,笔者在辰溪县大水田乡社塘村考察了该村的木偶戏戏班.据1994年修《辰溪县志》,社塘村木偶戏班是辰溪县境内目前唯一的木偶戏戏班:\"矮台,即木偶戏,亦名傀儡戏,地方俗称木脑壳戏.清道光《辰溪县志》载:\'秋收岁稔,乡民醵钱建醮,或演傀儡,或集优人作剧,以酬神.\'木偶戏表演者多来自黔阳、溆浦等县,县内仅
期刊
修水县位于江西省西北部,九江市西部.该县历史悠久,商为艾侯国封地,春秋属艾邑,先后归吴、楚、越管辖.汉建艾县,隋并入建昌县,唐为武宁县,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析武宁县西八乡建分宁县,宋因之,元升为宁州.清嘉庆六年(1801)改宁州为义宁州,民国元年(1912)改为义宁县,1914年取县境内修河之名而改为修水县.修水县地处幕阜山与九岭山山脉之间,此地“高山深林,与世俗远.右学之士多峨冠博衣,深隐乎其中”①,可见修水县地理位置相对封闭,为傩文化的保存提供了较好的地理环境.修水民众历来敬奉傩神,以搬演傩戏
期刊
京剧外译是“中国文化走出去”中颇为重要的一环,近年来愈发受到学界的关注.在“百部中国京剧经典剧目外译工程”和“中国戏曲海外传播工程”等项目的有效助推下,《秦香莲》《杜十娘》《穆桂英挂帅》等一批优秀的京剧作品相继英译出版.翻译实践的如火如荼也助推了京剧的西传研究.近年来,国内学者纷纷对20世纪30年代两个京剧外译的成功案例,即熊式一的《王宝川》(Lady Precious Stream)以及阿林敦(L.C.Arlington)和艾克敦(Harold Acton)合作编译的《戏剧之精华》(Famous Chi
期刊
近代以来的文学变革,不同于传统诗文领域,戏剧领域雅俗变革的发生远远早于中西之争.在清政府崇雅忌俗的官方文化氛围下,文人戏剧文学与民间演剧活动发生了分离,就演出生态而言,嘉、道年间“花雅之争”后,失去文人创作滋养的昆剧走向消衰①,乱弹继起,直至晚清,梁启超等倡导戏剧改良的知识分子所面对的已是京调一统天下的局面.此时作为改良对象的传奇杂剧仅能以案头形式参与到新思想的报刊舆论宣传中,与昆剧演出完全脱节,改良思想的真正舞台实践反而发生在汪笑侬等人的海派京剧改革及其他地方小戏中.
期刊
传统剧目的现代改编,既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也要思考怎样“以精品奉献人民”.近年来,在政策扶持和国家艺术基金的奖掖下,传统剧目的改编与新历史剧目的创作欣欣向荣,但这些剧目能否“传得开、留得下”①,有待时间检验.历史的经验值得借鉴,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戏改”工作,可以为当下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诸多启示.莆仙戏《团圆之后》作为“戏改”的“一个鲜明的例子”②,能够集中地反映“戏改”的得失利弊.
期刊
2020年2月8日下午,民进山西师范大学基层委员会会员窦楷同志与世长辞,享年93岁.窦楷同志生前曾是我会副主委,并历任中国戏曲学会理事,中国傩戏研究会理事,中国散曲研究会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山西分会理事,山西省古籍整理委员会委员,山西高校对外联谊会理事,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山西师范大学老年科协常务理事,临汾三晋文化研究会顾问,平定县张三谟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等职.先生的离世是中国民主促进会的重大损失,是戏曲文物研究界的重大损失.谨以此文缅怀窦楷先生,对先生的离世表示沉痛的哀悼,并追忆先生为中国民主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