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高校“聚合物改性”教学改革刍探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jie27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针对聚合物改性教学中存在的教材更新不及时、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不对应、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化及考核过于片面等问题进行剖析,进而从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学模式及考核内容和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探讨,旨在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工程技术水平。
   关键词:工程认证;聚合物改性;教学改革;学生;综合素养;工程技术水平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3-0026-02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加,这也对我国的工程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现阶段,工程教育认证在高等教育领域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倡导以下三个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目标导向、持续改进。这些理念对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创新和提高工程技术人才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不仅能预测学生毕业五年后在本专业领域所能达到的目标,而且有利于推进我国工程技术人才与国际接轨,参与国际就业时获得公平待遇。“聚合物改性”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对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在工程认证背景下,教育者应从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学模式、考核内容和方式等方面出发,积极对聚合物改性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创新,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工程技术水平。
   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聚合物改性课程存在的问题
   1.知识系统更新快,教材内容不能及时跟进
   聚合物改性是一门基础和应用并重的课程,其不仅包含共混基本原理、增韧经典理论、共聚原理、聚合物网络互穿、材料表面性质等基础知识,而且和工业生产联系紧密。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改性方法、理论和应用成果不断被推广,而现有教材无法做到同步更新。此外,部分教师的课件、讲义、教案等也是沿用多年前的,这不利于学生新知识的获取和综合能力的发展。
   2.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不对应
   现行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有 12 项毕业要求,是对学生通过专业学习应该掌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具体描述。未改革的聚合物改性大纲虽然包含课程教学目标,但都是对学生知识掌握的要求,并没有体现学生学习该课程后可获得的能力。另外,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也只是简单按照课程总学时对章节进行时间、顺序和内容的安排,没有和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要求指标点相对应。
   3.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学生学习积极性差
   聚合物改性课程目前的教学方法仍然以课堂教授为主,学生只需要被动聆听,整个教学过程主要是灌输知识的过程,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无法产生学习兴趣,很少有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疑问,师生、生生之间缺乏交流和互动。虽然教师也给学生推送过一些视频资料,但由于学校没有设计系统的聚合物改性网络课程,因此学生对在线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4.考核评价过于片面化
   目前,聚合物改性课程的考核采用平时成绩和期终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平时成绩主要包括考勤和作业,占总成绩的30%;期终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考核内容主要是聚合物改性相关的概念、原理、方法和应用等,题型以选择、填空、名词解释、简答、综合等为主,学生可发挥的空间很小。有些学生平时不认真积累,只是在考试前死记硬背,最后也可以得到高分。这样的考核不利于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欲望,也无法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客观评价。
   二、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聚合物改性教学改革探讨
   1.改革教学内容
   聚合物改性课程的教学内容和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等课程存在交叉重复的问题。比如,聚合物改性课程的“共混改性基本原理”章节与高分子物理课程的“高聚物的强度与破坏”章节中的剪切形变、剪切带、银纹等知识点存在交叉重复现象;聚合物改性课程的“填充改性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与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课程中的“纤维复合材料”也有重复的知识点。另外,由于教材具有滞后性,聚合物改性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没有融入其中。为此,教育者应该对教学内容及教学重难点进行适当调整。比如,可以删减一些与其他课程重复的知识点,增加聚合物与环境保护、聚合物的循环再生、新型“绿色”聚合物材料等新内容。此外,教师在教学中应将改性基础知识与科研前沿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从而拓宽学生学习的视野,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2.修订教学大纲
   旧的聚合物改性大纲没有体现OBE的教育理念,也无法反映出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因此需要对聚合物改性教学大纲进行修订。可以根据专业毕业要求,明确新的课程目标。课程目标需要和毕业要求指标点一一对应。在工程知识方面,要求学生了解聚合物改性的目的、意义及分类方法,掌握聚合物共混改性、填充改性、共聚改性、聚合物网络互穿、表面改性方法的概念、基本原理和特点,理解常用聚合物的改性方法适用范围和限制因素。在设计/开发解决方案方面,要求学生掌握聚合物改性体系的配方、工艺流程的设计/开发方法和技术,了解聚合物改性材料的组分、形态、结构、性能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在研究方面,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聚合物改性的实验方案,安全开展聚合物改性实验。
   3.革新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的改革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学会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对于常用通用塑料的性能特点和共混改性方法,可以让学生通过材料的化学结构和基础知识来推测材料可能具有的优缺点,然后结合工程实例介绍具体的改性方法,并提出问题让学生积极讨论。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学校应该建立线上教学平台,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料,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随时随地学习,使师生、生生之间可以在线上实时互动。这种线上 线下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优化考核内容和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背景的课程考核改革应注重学生学习效果和能力的同步提升。可以在原有课程考核的基础上,将过程考核的比例由过去的30%增加到40%。过程考核除平时作业和到课情况之外,可以增加课堂讨论、小测验、小报告、文献阅读等考核内容。期终考核的比例可由70%降低为60%,试卷则按照课程目标涉及的知识内容和能力要求来出题。这种综合式考核能够兼顾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评价,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和解决复杂工程能力的获得情况。
   三、结语
   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新环境下,聚合物改性课程面临着诸多挑战。为提高聚合物改性课程的教学效果,教育者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学模式及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革新转变。要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最新研究成果,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修订课程大纲,使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相对应;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建立线上 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优化课程考核内容和方式,提升评价的合理性。上述改革,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能够推动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范秋华.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改革[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20(03).
  [2]朱庆明,许波,丁厚成,等.专业认证背景下安全工程专业工程流体力学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视界,2019(34).
  [3]汤敏.工程认证背景下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9(10).
  [4]史苗苗,閆溢哲,刘延奇,等.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食品化学》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J].轻工科技,2018(02).
其他文献
摘 要:美育是感性教育、人格教育和创造力教育,新时代的美育有助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和美好的品格,能够培养学生的感知力和创造力。美育的质量工程构建得益于德智体美劳教育方针的确立,美育只有在适宜的规律和制度下才能健康发展。在“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高校应努力构建美育质量工程,通过美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美育;艺术教育;高校;“一流大学”;美育质量工程;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1
摘 要:青少年时期是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学校要把握好这个关键期,及时有效地对中学生开展社会责任感教育,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对中学生实施社会责任感教育的策略包括:学校要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社会责任感教育目标,各学科教师要将责任感教育渗透于教学过程中,教师在社会责任感教育中要积极发挥带头作用。   关键词:中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教育目标;教学过程;带头作用   中图分类
摘 要:隨着时代的进步,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民间美术蕴含丰富的教育素材,不仅传承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将优秀的民间美术运用到中学美术教育中,能够展现传统文化魅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文章针对民间美术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传承与创新策略展开深入讨论。   关键词:中学美术教育;民间美术;教学策略;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志
摘 要:为加强学风建设,构建优质校园文化,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并积极解决大学生的手机依赖问题。高校可采取以下策略解决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完善相关管理规章制度,加强手机使用管理;开展多元化教育活动,营造良好校园文化;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发挥内因作用,主动克服手机依赖。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手机依赖;学风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部编本语文教材进行了系统化变革。作为语文教材的一部分,课后习题的设计也在不断完善。文章以提高语文教学的质效为目的,根据语文教学过程和课后习题编制特点,在课前预习、课堂讲授和课后拓展延伸三个环节巧妙地运用教材课后习题,构建课后习题运用的多元化路径。   关键词:课后习题;语文教学;教学效果;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
摘 要: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基于核心素养要求帮助学生发展多元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责任担当意识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班主任将责任担当意识培养与班级管理联系起来,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班主任可以以立德树人为主线,通过师生共建班级管理制度、创设班级环境、塑造班级理念、落实班级行动等方式实施责任担当教育。   关键词:班级管理;责任担当意识;培养;全面发展;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1
摘 要:中华传统文化是学校德育工作宝贵的精神资源,其中蕴含着全民族最根本的精神追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大量外来文化涌入中国,对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德育工作中,既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又能弘扬中华文化。文章结合学生身心成长规律探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途径与方法,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德育工作;综合素质;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
摘 要:先进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新方向,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数学教学中,不仅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积极地学习数学,也能提高教学效率,增加课堂容量。文章从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的现状与出现的问题出发,简要分析推进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的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思维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摘 要:当下,互联网与社会生活各方面深度融合,给教育也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传统家庭教育面临困惑与挑战,家长必须升级理念,深入了解孩子,学习互联网知识与技能,提升网络素养,变革家庭教养方式,构建良好家庭教育生态。文章主要针对“互联网 ”背景下改进家庭教育的方法展开探究,充分展示出互联网的优势,进一步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 “互联网 ”;家庭教育;现状;方法   中图分类号:G78
摘 要:在新冠病毒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奋发有为的90后、00后展现出了勇于担当的精神。在疫情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高度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变化,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丰富线上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讲好战“疫”故事,加强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核心价值观;新冠疫情;线上线下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