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课中应用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ebi3807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多媒体教学在现代教学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其功能齐全、形式多样,无论是从视觉上还是听觉上都能给学生以充分的感性材料,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课堂学习氛围都有很大的帮助。然而,科技是把双刃剑,随着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深入运用,一些不足甚至负面影响日渐凸显,本文力求对这些问题作以恰当剖析,并提出一些合理的对策。
  关键词 历史课;多媒体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2-0186-02
  随着计算机技术日臻完善,硬件设施逐步到位,多媒体教学已经基本普及,很多学校都把应用多媒体教学作为教师的一项基本功课,在校本培训中有针对性地增加多媒体应用、课件制作等内容。特别是新课标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应充分利用各种与历史学习有关的计算机教学辅助软件、多媒体历史课件……等,以获取丰富的历史学习资源”之后,电子白板、投影仪等各种形式的现代化教学设备,便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个学校,各个教室。多媒体教学带来的新奇、便利是明显的,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多媒体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与手段,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然而多媒体并非万能,并非教学的主体,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需要我们妥善应对。
  一、历史课堂应用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情感交流弱化
  新课标要求在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要“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达到这些要求,需要教师以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情感、完美的人格魅力,去引导学生,感染学生,熏陶学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这样教师的语言、动作、神态乃至书写笔迹,都能在课堂上达到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效果,引发学生兴趣,触及学生灵魂,让学生在“润物无声”中得到潜移默化,从而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人生价值观。而目前很多历史课堂上,只是一味地按顺序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学手段单一,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文化的形成、发展、演变,难以积极主动地进行思维活动。本应充满师生情感交流的课堂,学生得不到教师生动语言的引导和形象神态、丰富肢体语言的感染。整个教学过程给人的感觉就是,教师只顾忙着操作机器,点鼠标,放映既定课件,是一名机械播放员,学生只顾忙着看银幕上的图像,听音箱里的声音,记笔记,成为机械的观众、记录员。这样放弃了情感交流的课堂,如何能“传道”呢?
  (二)课堂主体、主导角色淡化
  多媒体容量大,快捷便利,图片信息、影音信息代替了很大部分的文字信息,因而深受广大师生的认可与喜爱,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在几年来的听课和观摩过程中发现,不少历史教师过分依赖课件,达到迷信的程度,认为凡是上课必须靠多媒体,否则这节课就不成功,不完美,也只有用上了先进的多媒体,才能实现教学目标,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多媒体是挽救教学的灵丹妙药。他们置历史课的内容与特点于不顾,把一堂课的所有环节、所有内容统统纳入课件中,不管合适不合适,完全忽略了多媒体只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造成喧宾夺主。“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但学生往往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有的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时,不注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于受‘多媒体计算机无所不能’思想的影响,在教学中我们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有的教师认为今后的教学活动不再需要教师,教师的作用可由多媒体计算机代替”。认识上的误区直接导致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不到落实与充分发挥,大量的直观信息让人眼花缭乱,反而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阻碍了个性思维;既定的课件内容,也限制了教师的临场发挥和应变,甚至导致了一些教师出现惰性思考、机械上课现象。整堂课学生如同看了一部电影,很难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接受知识被动,成了新时期的“填鸭式”、“满堂灌”,学生分析历史现象、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培养,只会看“热闹”,不会看“门道”,久而久之,对老师就丧失了敬佩和认同,对历史学习就会产生厌倦,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三)课堂突破重难点虚化
  在历史教学中,有的教师制作的课件信息量过于庞大,直接从网上复制了大量的文字信息、图片信息,有些还下载了大量的影视视频,以此增加课堂的可观赏性、趣味性,想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丰富教学环节、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而这些网上得来的材料,他们往往忽视了其真实性和科学性,在使用过程中又怕耽误时间,影响课堂节奏和进度,不注意加以讲解,不能引导学生区分材料的真伪,不能引导学生鉴别文艺作品与史实之间的区别。再者人脑毕竟有别于电脑,播放过快,学生很难跟上课件的速度,课件的灵活性部分又取代了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自主探究的全过程,学生想记笔记却又来不及,找不到重点,难点的突破更无从谈起。有的课件片面追求艺术性,搞的五颜六色,花里胡哨,让学生无所适从,不知道看哪里好,分散了注意力,也不知道哪兒是重点,哪儿是难点;还有的为了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弄些搞怪的flash、gif、夸张的图片、声音、视频,使整个教学环节笑声不断,而“繁华”过后是“荒芜”,学生没有学到任何实质性东西。
  二、对策
  (一)强化师生交流,促进情感教育
  历史是一门注重情感教育与知识教育的学科,教师应加大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如果单纯通过多媒体在屏幕上显示,文字内容尽管可以搞得声情并茂,但总会昙花一现,稍纵即逝,这里学生的印象远不如板书的深刻”。因此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必须要练好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要有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一手漂亮的粉笔字、一些引人入胜的特色模式,将传统教学模式与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互为补充,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弥补各自的不足。要用充满激情的引导、详细精彩的讲解、漂亮个性的板书、精心周到的设计,加上多媒体直观生动、丰富多彩的信息,把学生带入一节生动活泼、趣味性强又不喧宾夺主的课堂,达到以丰富的知识引导学生、以卓越的人格感染学生、以高超的技艺成就学生的目标和成效,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强化合作互动,突出主体地位
  教学其实就是师生之间的一个互动过程。历史课堂上,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新课改后,新的课程标准提出:“注重探究式学习,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历史课,教师完全可以在课件中设置答题框、探究框,让学生自主完成,合作完成;也可以师生共同讨论探究完成,教师循循善诱,学生充分分析,相互补充。这样一堂课下来,学生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尝到了合作甜头,也增进了相互的情感。例如:在九年级上册《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这一课,讲到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和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与条件时,教师可以课前拟好导学案,课堂上组织学生根据教材、导学案完成基础知识的理解,然后小组合作,阅读、讨论、记录、展示汇报,教师也要参与其中,引导点播,归纳总结,并根据需要通过课件插播文艺复兴时期代表人物的头像、成就,展示航海家及其航海图、航线示意图等等,对课本知识予以补充,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帮助学生掌握解决历史问题的方式方法,让学生能根据历史现象总结社会发展的规律,阐述自己从中受到的启迪。这样通过自主学习与生生合作、师生合作,既彰显了教师主导地位、学生主体地位,又能很好地完成知识、能力与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教学目标任务。
  (三)摆正多媒体位置,聚焦教学主题
  课件容量大,有利于教师展示教学内容,补充课外知识,但贪多嚼不烂,凡事不能过头。多媒体毕竟是辅助教学的,主导地位是教师而非课件,内容完全不必要面面俱到,必须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为主。多媒体教学中要处理好信息数量与质量的问题,所以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吃透教材,上课时把课程的重难点及各个知识点的联系给学生讲清楚,准确把握课堂环节,把多媒体的艺术性与传统教学的实效性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功能,引导学生及时观察感知,发现问题,讨论辨析,由浅入深地学习,最终达到突破重难点的效果。例如:在讲授《红军不怕远征难》一课中,对长征路线的认识是理解红军长征的艰难的关键。我采用PPT制作课件:先设置红军长征路线图,用箭头把各个重要地点联接起来,再通过设置播放按钮将地点、箭头按顺序一一出现,教学中边演示边讲解红军在长征路途中的英勇故事和英雄形象,然后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对照教材上的地图简述长征经过和重大事件,进而思考红军长征精神、长征胜利的意义,最后由小组推荐发言人汇报成果。这样一堂较为复杂艰难的历史课内容,在师生的通力合作下,比较轻松地突破了重难点,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结言
  历史课堂离不开多媒体,但又不能被多媒体束缚。教师在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中要想趋利避害,首先要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正确认识多媒体与传统教學的关系,领会其辅助性和工具性;其次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教学,不拘一格,发挥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加强课堂活动与交流;三是课堂上要聚焦主题,科学利用多媒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只有这样,才能将历史课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1]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基本理念”“课程目标”.
  [2]吴洪华.走出初中历史多媒体教学的误区.科学教育,2005,11(6):52-53.
  [3]毛冰洁.多媒体在历史课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新乡教育学院报,2005,18(4):127-128.
其他文献
尽管天公不作美,你也不必心灰意冷!利用镜头前的滤镜或者在图像编辑软件中相应的滑块,你无需太费力就可以让照片的色彩焕然一新。 You do not have to be overwhelmed by th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完善物理课堂评价机制,从而提高其评价工作的有效性已经成为教师总结教学经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当下,对于如何提高物理课堂评价有效性的策略的研究仍在继续,而且已经取得了不小的研究成果,本文将根据这些研究成果继续分析,以期能为进一步提高物理课堂评价的有效性提出有价值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 物理课堂;评价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D045文献标识码:A文
学位
摘 要 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计算能力的培养,但是现在普遍反映孩子们的计算能力下降,这是由于同学们审题不认真和对题意理解不透彻造成的,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学生计算能力和审题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小学数学;错题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D035.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2-0181-01  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计算能力的培养。计算能力也是我们
学位
摘 要 小组合作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法之一,在学科教学中广泛运用,在实际教学运用中存在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目的的可能,原因在于教师没有理解结合学科特点去思考小组合作的有效性。运用“自主·互助”式小组合作进行化学教学,旨在激发每一位小组成员内在的学习动力,真正实现化学课堂教学的高效。  关键词 自主·互助;小组合作;高效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
摘 要 在新课程改革全面深入实施的当下,小学数学教育模式也应当得到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要向更出色、更优秀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发展。不过,由于探究活动教育模式的施行较晚,在构架上还不成熟,在课堂之中,学生处于被动听讲的状态,缺乏交流互动,这使得学生很难在学习中产生良好的数感,提升自己的计算能力。为此,本文将针对学生在小学五年级中的数学计算能力提高策略进行研究,希望能为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也更加注重教育问题的改革。在新课程改革中,小学岁月的教学模式和理念也有了相应的变化。数学是一门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的学科,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还处于基础的阶段,他们很难区分一些本质性的概念。因此教师需要使用更好的方法,增强数学和他们生活的联系,增强他们的岁月思维。通过情境构建的方法,就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情景
学位
目的:客观评价,脑卒中患者肩肘运动功能,并进一步研究屈伸肌交替法低频电刺激对患侧上肢运动功能重建的影响。方法:1、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采集并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