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升幼儿童话剧表演水平的指导策略

来源 :参花(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scsp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和国民素质的不断提升,我国对幼儿美学和审美情趣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现如今,幼儿童话剧表演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逐渐被人们熟知并推崇,但是由于幼儿缺乏主观能动性,所以其表演过程能够顺利实施还是具有一定困难的。本文将以幼儿童话剧表演为核心内容,对提升幼儿表演水平的指导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幼儿 童话剧表演 指导策略
  童话表演不仅能够丰富幼儿的想象力,还能够加强幼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幼儿大脑的发育。但幼儿对剧本台词以及角色表演的认知还不是特别明确,所以想让幼儿的童话剧表演能够有效、顺利地开展还是十分困难的。在组织开展童话剧表演活动时,首先应当根据幼儿年龄将幼儿分成三个年龄阶段;其次应站在幼儿的角度,分析幼儿的思维模式;最后应当研究适合幼儿表演的方式及策略,从而提升幼儿整体童话剧表演水平。
  一、3~4岁幼儿童话剧表演水平指导策略
  3~4岁的幼儿年龄整体偏小,对于事物都是好奇陌生的状态,对于童话剧也是一样,虽然没有尝试过,但是对童话剧的表演形式会一直保持新鲜感和好奇感,因此,这些幼儿对儿童话剧有着极高的表演积极性。但是,这个阶段的幼儿童话剧表演也是最难进行的,究其原因在于,此年龄段的幼儿认知能力往往没有那么强,因此,在进行组织表演的过程中,很多幼儿对角色定位是没有清晰认知的,在台词表达上也是不具有准确性的。所以这个阶段的幼儿,不建议去表演一些故事情节复杂,并且有大篇台词的童话剧。笔者建议,此阶段幼儿童话剧的编演还是要以模仿为主。因为模仿类的幼儿童话剧较为简单,但是又很有趣,幼儿可以通过模仿熟悉的人物,感受到表演带给自己的快乐。为了能够保证幼儿童话剧表演的顺利进行,在进行表演之前,教师或家长可以先带领幼儿将所有台词朗读一遍,并且向幼儿讲述每个人物出现在童话剧里的意义,以此帮助幼儿更快地进入角色之中,激发幼儿对童话剧的表演兴趣。
  (一)让幼儿理解童话剧作品的大致内容
  首先,开展童话剧之前,我们需要站在幼儿的角度,选出适合此年龄段幼儿的童话作品,要保证故事情节明了、台词简洁。同时剧中人物要尽可能地选择幼儿较为熟悉以及喜爱的形象。确定童话剧作品之后,还要将整个童话故事向幼儿进行详细的讲解及描述,在讲述的过程中,帮助幼儿分析童话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在进行一定的讲解之后,需要给幼儿一定的思考时间,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认知和理解分析出故事表达的含义,并说出自己的理解。在此过程中,引导者或家长要适当地对幼儿进行肯定和表扬,以便增加其信心和积极性。
  (二)將童话剧表演与幼儿生活进行有效结合
  在进行童话剧表演之前,切记不要给幼儿分配好角色之后直接开展表演活动,因为这样会让幼儿“先入为主”。在开展表演之前,可以让幼儿对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模仿,在幼儿模仿的过程中,引导幼儿结合发生在身边的实例,做到表演形式与生活经验相融合。例如,大家最熟悉的《拔萝卜》,可以让幼儿先模仿农民伯伯耕种时的样子,让幼儿想想“农民伯伯耕种是什么样的”“自己有没有在生活中或电视上看过农民伯伯耕种”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幼儿对现实生活进行细致的模仿。让幼儿通过模仿的最初表演形式感受自己与角色之间并没有很大的距离,从而更快更积极地融入表演中去。
  (三)在表演的过程中加入头饰道具
  在表演的过程中,3~4岁的幼儿缺乏表演的主观能动性,时刻都需要适当的引导,但是如果引导方式不准确,很容易让幼儿失去对童话剧表演的兴趣。因此在进行表演时,可以加入适当的道具来增加话剧表演的乐趣。道具一定要保证简单、实用且有趣,因为此阶段的幼儿并不能像成人一样准确了解道具的功效性或背后的经济价值,所以如果购买或者准备一些价格相对昂贵的道具,就很容易被损坏,因此,只需准备一些较为简单却十分富有趣味性的道具即可。
  通过调查发现,在此阶段的童话剧表演过程中,给幼儿带一些小的头饰,能让幼儿更有角色的代入感。相较于面具或者头套而言,头饰更加轻便以及舒适,并且更加具有安全性。3~4岁的幼儿缺乏较高的安全意识,如果让他们佩戴一些面具、头套等道具,在没有正确指导下使用,是很容易发生意外的,所以为了保证戏剧活动中幼儿的安全,头饰是比较适合的道具。头饰轻便,可以不影响幼儿的正常肢体语言以及动作,在最大程度上方便幼儿进行戏剧活动的体验,进而保证童话表演的顺利进行,让幼儿在适宜道具的辅助下享受到童话剧表演带来的快乐。
  二、4~5岁幼儿童话剧表演水平的指导策略
  相较3~4岁的幼儿来说,4~5岁的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童话剧表演经验,其无论是在台词表达还是在肢体动作上,都更加成熟。所以在此阶段的幼儿表演活动中可以提高一些难度,可以在分角色的过程中进行一些表演互动。另外,在表演的过程中,可以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舞台话剧表演,适应不同场景的变化。表演全程,我们只需要起到引导帮助的作用,让幼儿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一)引导幼儿深入理解作品
  首先在题材的选择上,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故事性,并且角色个性鲜明的童话故事。在确定表演作品之后,再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将作品进行展示,让幼儿对故事内容进行尽可能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在这个过程中,引导者可以帮助幼儿了解整个童话故事中每个角色的性格特征以及交流方式,再将幼儿进行分组,让他们讨论每个角色之间的情感变化以及心理描写,从角色的角度出发感受整个故事的发展,从而帮助幼儿把握角色的性格特点以及心理活动。最后,还要对每个角色的上场任务进行整体性分析以及总结,让幼儿明白、了解每个角色的上场任务和在整个故事之中的作用,引导、帮助幼儿更加顺利地走近角色、感受角色。
  (二)引导幼儿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角色
  在进行童话剧表演之前,最重要的就是给幼儿分配最适合自己的角色。因为每个角色在故事中的交流方式、语言表达以及存在的意义都是不同的,所以每个角色的表演方式也不尽相同。在分配角色的过程中,我们不能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给幼儿选择角色,而是要尊重幼儿的意愿,根据幼儿对故事中角色的喜爱程度以及理解深度,让他们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角色。如果直接分配角色,经常会出现幼儿不喜欢自己被分配到的那个角色,从而降低和影响幼儿的表演积极性。相反,如果幼儿能够表演到自己喜爱的角色,就会兴致勃勃地了解童话故事情节的发展,能够让自己更加快速地进入到角色之中,保证幼儿童话剧表演活动的顺利开展。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让选择同一角色的幼儿之间进行沟通与交流,向对方讲述自己表演这个角色的想法和感受,让他们彼此进行不断的交流学习,让每个参与过戏剧活动的幼儿都能获得不一样的学习感受,最终让他们在舞台上呈现出更加完美的表演状态。   (三)通过一些辅助工具来提升幼儿的表演技能
  对于4~5岁的幼儿来说,他们的注意力还是不易集中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辅助工具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对童话表演的积极性。要想激发幼儿对童话剧表演的积极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幼儿对作品感兴趣。因此,在进行童话剧作品讲述或描述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幼儿展示与作品相关的动画、图片或者是音乐。通过运用多媒体或高科技等方式来增加幼儿的感官感受,激发中班幼儿对童话剧表演的兴趣以及对于童话剧作品内容的探索欲望。除此之外,还可以引导幼儿对角色进行即兴创编。幼儿扮演角色的前提条件就是对所扮演的角色有了较为全面、准确的了解。所以,我們可以引导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创编,创编之后可以向其他同伴展示,这样不仅能够让幼儿感受到童话剧表演的乐趣所在,还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5~6岁幼儿童话剧表演水平指导策略
  5~6岁幼儿的表演在整个幼儿话剧表演中具有较高的地位,此年龄段的幼儿所进行的话剧表演可以再增加一些难度。因为5~6岁的幼儿已经具备完整表达自己内心想法以及思考的能力,并且有较为丰富的幼儿童话表演经验。在这个阶段,我们可以引导其进行自主创作,教学者或家长只是对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而不占主导地位。也就是说,在此阶段的幼儿童话剧表演过程中,让幼儿自己成为童话剧的主人,才是提高他们表演能力的有效途径。
  可以让幼儿自行分组,然后让幼儿进行分组讨论。首先,要确定的就是童话作品的选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为幼儿提供几个题材以供选择,也可以让幼儿自己选择童话作品。在选定童话作品之后,各个小组之间开始研究作品,然后一起商定角色的分配。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从旁边给幼儿一些建议或者是自己的想法,但是最终决定权还是在幼儿自己手中。其次,可以给幼儿一定的自由发挥时间,让他们自己进行实践演练,并用一部分时间对每个小组进行观察,对他们需要改正的地方进行精准生动的指导,从而提升整个童话剧作品的演出质量。最后,可以让每个小组进行童话作品展示,待每个小组展示完毕之后再对每个小组表演情况进行公平、公正、客观、准确的评价,但评价中主要还是以鼓励为主,用幼儿易于接受的方式指出他们的不足。这种自导自演式的幼儿童话剧表演不仅能够提高幼儿的沟通能力,还能提升幼儿对童话剧作品的认知程度,让幼儿清楚了解整个童话剧创作的流程和环节,从而有效地提升幼儿对童话剧创作的综合能力。
  四、结语
  幼儿童话剧已经成为目前最为推崇和备受喜爱的艺术形式及文化教育活动,相关人员应该予以重视。将幼儿分成三个不同年龄阶段,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特点选择适合于他们的童话剧表演方式,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才是科学合理的戏剧培养方式。幼儿是祖国的未来,给他们开办戏剧表演训练就是对其进行健全人格培育以及美育教育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同时也是未来儿童基础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以及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
  参考文献:
  [1]潘卫芳.图书馆亲子阅读活动对儿童早期阅读能力的影响研究[J].才智,2020(07):208.
  [2]李振宁.浅谈提升幼儿童话剧表演水平的指导策略[J].戏剧之家,2019(03):51.
  [3]孙祎飞.论儿童话剧表演人物塑造原则[J].北方音乐,2016,36(09):81.
  (作者简介:贾静,女,本科,甘肃演艺集团话剧院,三级演员,研究方向:表演、编剧)
  (责任编辑 葛星星)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实验性字体设计作品特点为切入点,研究实验性字体设计应有的形式和创作手法,以期帮助人们了解实验性字体设计,使人们在视觉效果上得到满足的同时,唤起人们对设计的追求与希望,同时探索这些设计背后的创作方法和字体设计在未来设计中更多的可能性。  关键词:实验性 字体设计 多元化 多样性  在追求视觉多元化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艺术与文化的熏陶,对字体设计来说,其原有的设计难以满足大众日益增
综合材料在绘画领域里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日常绘画里有越来越多的绘画艺术家将各种材料媒介运用到作品创作中,通过不同材料的特殊性能和质感,让画面变得多样而丰富,而
摘要:平面设计中融入中国水墨画,应在信息传达、艺术表现、文化传播方面进行多维考量。中国水墨画中独特的造型、气韵、意象等,能在平面设计中精准表现。  关键词:中国水墨画 平面设计 应用  造型、色彩、线条、构图等,都是中国水墨作品的重要构成要素。艺术家在进行艺术构思和绘画艺术作品的过程中,会利用不同笔触和墨法,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利用不同元素进行构图时,可展现实像和虚像的独特韵味和意象。现代设计情
摘要:西方绘画在发展历程中,经历了许多的流派,印象主义便是其中之一。印象派诞生于19世纪中叶,是现代艺术的起点,彼时的印象派重视色彩,追求更加真实自然的景物描绘,以再现真实的光影效果为绘画目的。但到了19世纪末,一些曾受过印象主义影响的画家不满足于客观地表现光影色彩效果,开始反对印象主义。后印象派应运而生,后印象派艺术理念区别于印象派,它重视画家的主观表达,鼓励画家在作品中释放自己的情感,重点探索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数字媒体技术已经进入公众的生活。这种新型媒体不仅具有传统媒体的优势,而且融合了互联网和各种信息技术,成为视觉传达的主要形式。然而,新媒体带来的不仅仅是优势,也使视觉传达设计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因此,视觉传达设计又具有了新的科技特征,本文主要针对新媒体时代下视觉传达设计的科技性特征进行论述。  关键词:新媒体 视觉传达 科技特征  当今社会,信息
摘要:平面广告设计是一种艺术体现形式,更是一种多样化的艺术表现方式,对于人们的审美理念有着重要的影响,也会影响到人们对传统艺术的观念。中国元素在我国民族艺术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随着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众多设计师开始尝试将中国元素融入平面广告设计中,在全世界范围的舞台上展示中国元素。但如何将中国元素应用到平面广告设计中是设计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中国元素 平面广告设计 应用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
摘要:本文分析油画创作与写生的关系,论证二者都是绘画艺术实践者运用绘画形式语言进行表达的过程。油画创作中色彩运用的习惯就是在该过程中慢慢形成的,可以从有意义的选择与训练、少即是多、个人绘画形式语言对色彩的需求三个关键点进行有效培养。  关键词:油画 色彩 习惯  新古典主义之后,油画风格愈发趋向个性化,个人的绘画形式语言越发凸显,以至成为衡量一名油画家成熟的重要指标之一。绘画形式语言包含的内容是多
摘要:在绘画艺术表现形式中,中国画最重要的技法法则就是画家对笔墨的巧妙运用,这是中国画独具特色的绘画表现方式。笔墨本身作为一种技法,是中国画精神的载体,画家通过笔墨这种表现形式来充当媒介,便可以传达自己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是一种高度的艺术自觉行为。笔墨元素在中国画的表现手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中国画的特点、笔墨含义、技法的运用与形式、审美观念等等进行研究,以探讨中国画笔墨艺
摘要:契合“旅游+”大背景,将生态文化理念有机融入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之中,有助于强化消费者的文化体验,有效传播地域文化品牌,拓宽经济发展新思路。本文在概述生态文化理念内涵的基础上,从设计理念与衍生设计两个方面阐释旅游文创产品的设计现状,从消费者、景区文化以及自然环境与产品的融合等方面,论述生态文化理念下的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策略。进而提出文创产品开发设计应凸显景区文化色彩、彰显地域材质文化、挖掘地域性文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作为艺术设计重要的灵感来源,在当今社会仍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设计相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方面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另一方面有利于增强艺术设计的文化内涵,提高艺术设计水平。本文分别从传统文化的历史背景、艺术设计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以及传统文化与艺术设计相结合的价值三个方面入手,对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设计的相关性展开相应论述,并提出中国传统文化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