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耻”字春秋,淘出国之小节与大义

来源 :廉政瞭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eng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秋时期思想空前活跃,文学艺术异常繁荣,“春秋笔法”几千年来为士人青睐。无论是苏轼、苏辙两文豪还是胡适、鲁迅,对彼时士人的精神品格都推崇有加。

  孔门七十二贤之首的颜渊受鲁定公邀请去看马术表演,看到马跑了很远的路,但训练师仍然不停地鞭打它们,他便借机吐槽鲁国的国策,说百姓就像这些可怜的马,被逼得太紧。鲁定公听了,羞愧难当,赶紧认错改正。
  《左传》《吕氏春秋》犹如“吐槽大会”现场,经常出现“寡人闻命矣”“寡人知过矣”等国家一把手检讨忏悔的表述。
  那是一个“知耻”的时代,固有群雄并起,也无碍思想的空前活跃和文学艺术的繁荣,“春秋笔法”几千年来为士人青睐。后来的粉丝,无论是苏轼、苏辙两文豪还是胡适、鲁迅,对彼时士人的精神品格都推崇有加。
  北宋时《春秋》为显学,据说欧阳修十多岁便可倒背如流,后来他作《廉耻说》,一句“廉耻,士君子之大节”达成了文脉的传承。鲁迅则在微言大义中解构了历史的嬗变——春秋时侠客是以“死”为终极目的,他们的结局大都慷慨赴死,而清代小说中的侠客,少了气节,不知廉耻,个个成了地主官僚和黑白两道通吃的混混。耻感文化在不同时期的强弱,凸显出各个时代精神与文化的荣衰。

耻辱之刑与华夏文明的原始耻感


  《水浒传》中,被逼上梁山的好汉大都“有前科”,他们有的被逼杀人犯罪,受到的刑罚都很相似,打一顿脊杖,随后在脸上刺下“金印”,最终发配充军或者囚禁,宋江、武松、林冲等人的脸上刺的是“囚”字。这种刑罚叫墨刑,让犯罪者脸上刻着永远都磨灭不掉的“耻辱”痕迹。追溯其渊源,还要到尧舜时期。
  先秦时代,尚处于典范政治的原始社会,对违反道德、习俗行为的惩罚,国家采取激发羞耻感等象征性惩治手段,以达到“刑期于无刑”的社会效应。当时,以德行教化民众的国家还没有形成一套道德体系,因而,用刑法羞辱的方式比较普遍。
  《史记》和《尚书》记载,舜帝任命皋陶创造了最古老的法律《刑典》,其中的象刑据说是由舜帝亲自发明的。当时,人们通过罪犯所著之衣而知其罪行,由此激发犯人的羞耻感并引以为戒。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常使用黥面的囚徒去做苦役。秦国商鞅变法时,有一次太子犯法,商鞅让办案人员找来太子的师傅公孙贾,说他纵容太子犯法,应该治罪,施以黥面,以示惩诫。公元前213年,丞相李斯奏请焚烧《诗》、《书》等书籍,规定说,如果命令下达之后三十天内不烧者,要“黥为城旦”,即刺面后罚作一大早就起来修护城墙的苦役工。
  秦末农民大起义的队伍中,有许多是受过黥面之刑的囚徒。汉初被刘邦封为淮南王的英布,年轻时也曾因小罪被黥面。
  在《周礼》中还有“耻诸嘉石,役诸司空”的记载,对于恶人,国家官员可以让他们坐在嘉石上去羞辱他。耻诸嘉石在当时作为严厉的精神惩罚,它能够实行的前提条件在于民众心中有耻。到了民国,诸如游街、示众等与现代社会伦理相悖的刑法依旧大量存在。
  用诸如象刑的刑法治罪而激发犯罪的羞耻心,在法学家荀子看来,这样的羞耻心是因为被剃发易服或者黥面而异于他人产生的不适感,十分原始,所以耻辱之刑法维系起来的也是原始而廉价的耻辱感。他说:“杀人者不死而伤人者不刑,是谓惠暴而宽贼也。”也就是说,假如只是象征性地惩罚,不是太便宜恶人了吗?如何让世人发自内心地知廉耻,在儒家那里,有一套更为可行的方案。

儒家思想下反求诸己的知耻


  殷商时期卓越的政治家傅说,曾辅佐高宗武丁安邦治国,开辟中古时代的盛世画卷。一次,他與君王谈治国理政的经验,引出了古代士人理想主义的滥觞,“予弗克俾厥后惟尧舜,其心愧耻,若挞于市。”也就是说,作为臣子如果不能让君王做尧舜,那这样的辅臣,都该心存惭愧耻辱,就如同在闹市被鞭打一样。
  这是《尚书》中关于耻感意识的理性记录,至春秋战国,奴隶主阶级没落,新的社会秩序需要新的意识形态。经过儒家与法家的阐释,耻感演化为类似劝诫的“消极自由”,逐渐成为裁量是非的标准和社会内在的道德意识。
  据台湾学者朱岑楼统计,《论语》中有强烈的耻感取向,在全文498章中,竟有58章与耻感有关。其中说的“行己有耻”,为后世士人提供了立身立言的第一行为准则——只要自己认为是可耻的,就不能去做。而“耻”事的界定,在孔子之前,法家的管仲关于“礼、义、廉、耻”国家四维的经典早已有定义。
  法家通过刑赏论荣辱的体系,并不被“在野”的传统士人青睐,儒学提倡的通过自省而“知耻”的道德规范,被普遍接受,后世程朱理学、阳明心学,都秉持了这样的耻辱观。
  春秋战国,国家对“耻”的敏感空前。知耻的先决条件就是敢于承认错误,当时的国君很少有闭目塞聪的,大夫、官宦,几乎都将个人人格与国格对等,上演了一出出悲壮的耻辱者故事。
  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晋国理官李离,因为误听属下的话错杀了人,想以死抵罪。晋文公说:“这是你手下官吏有过失,不是你的罪责。”李离表示:“我听察案情有误而枉杀人命,却要把罪责推诿于下级,说不过去。”并以错杀人就要以死偿命为理由,伏剑自刎而死。

  在楚国,国相石奢的父亲杀了人后逃命,石奢追上他之后出于孝道和情感,不忍心把父亲逮回去偿命,便将其放走后自杀谢罪,“坚直廉正,无所阿避”是后人对他的褒奖。
  东汉时期,杨震却金的“网红故事”传遍大江南北,多少巨野文人骚客为其立碑扬名,正是在于他知耻而不为,不为钱财贪欲烦恼,立起了廉官的榜样。宋代理学家朱熹在《朱子语类》中,同样强调“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明朝思想家吕坤提出“五刑不如一耻”,认为“知耻”比国法更为靠谱。龚自珍意识到“教之耻为先”,认为要改变世道人心,不仅需要外在的制裁,根本上还在于人们内心的道德反省。

历史荒野上呼唤耻感的守望者


  关于耻感意识,孟子有更为思辨的论述,他在《尽心》上篇中说:“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这句话的意思是,羞耻对于人来说是很重要的,行巧诈之事从来不会感到羞耻。不把赶不上人看作羞耻,怎么能赶上别人呢?
  这句话的后半句,跟孔子所言的“知耻近乎勇”异曲同工。在孟子这里,君子必须把耻感当成重要的事情,时刻告诫自己敬畏的律令,以此防范贪欲和玩弄机谋。除此之外,君子要以羞耻感作为进取的动力,来追赶别人。
  儒家将个人耻辱与国家的兴亡联系在一起,“知耻”的精神榜样塑造着社会成员的共识、荣辱观,影响着国民性格。而耻感激发的积极力量,也常常融于历史上个人成败与国家荣辱的叙事中。
  有的人以生命捍卫自尊自信的气节,而有的人以耻辱为激励,复兴一个国家。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是一种积极的价值抉择。吴王夫差最后走投无路,勾践表示可以賜他百户人家,让他住在甬东(今浙江舟山)休养。夫差竟也是知耻之人,选择了自杀。
  宋代靖康之耻后,高度发达和繁荣的宋文化为何再次遭受致命打击?尽管有岳飞“怒发冲冠”,有鲁迅在日本看到清国学生麻木不仁而弃医从文、投笔从戎,却都没有改变“国破”的最终结局。这就是顾炎武所忧虑的,“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生活在王朝末世的顾炎武,目睹了贫国弱兵、厚黑横行,为唤醒社会的耻感而作《廉耻》一文,说:“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
  孔子和顾炎武的时代已然完全不同。在孔子的时代,“耻”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颇为寻常。而在顾炎武的时代,经历过城头变幻大王旗的士人、百姓,对于家国与自尊的理解,都被异化了。
  在历史的荒野上,不仕于清的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们,才是能说“太难了”的那群人,因为他们是鹤立鸡群的知耻者,孤独而无助。
其他文献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历史.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为了拯救和建设国家,依靠人民的力量,从中国特殊的社会历史发展条件出发,探索出符合中国历史规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百年历史进程中,积累了重要的历史经验:坚持实事求是,在中国实践中探索正确道路;坚持理论创新,在追寻真理中探索正确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依靠群众中探索正确道路;坚持自我革命,在纠正错误中探索正确道路.
在疫情防控中,志愿者群体的志愿服务为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作出了重要贡献。广大志愿者高度认同党中央在疫情防控中的集中统一领导,不断加强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高度赞同志愿服务中体现的中华民族优秀精神品质,用担当奉献体现“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气概,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奋发进取的行为表现汇集抗击疫情的磅礴伟力。但志愿服务组织管理的薄弱环节、志愿服务的价值挖掘不足等问题需要引起关注。因此,要以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为契机,深化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设,讲好志愿服务中的抗疫故事,将抗疫精神融入时代新人培养中,助
大数据治理是推动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充分彰显了大数据服务人民的理念优势、大数据共建共享的体制优势、大数据精准分析的方法优势、大数据科学研究的支撑优势等.借鉴这些优势,可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主动性、价值性、技术性和协同性.为适应大数据治理的发展趋势,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加快构建与大数据的融合创新体系,包括加快构建大数据管理体系、加快推动大数据方法创新、加快促进大数据智能应用等.
中华礼文化是中华民族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淀下来的礼仪交往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道德力量,它约束着中华儿女的基本行为习惯,是新时代依然需要传承和创新的独特精神资源.以中华礼文化为镜鉴加强新时代社会公德建设,需要加强人们的社会公德教育、树立正确的网络舆论导向、完善社会公德建设机制,进而使人们自觉践行社会公德所倡导的价值理念.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践行初心使命、实现奋斗目标在严明党的纪律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通过完善党章,建构纪律建设的根本基石;反对错误思想,建构纪律建设的政治基础;注重纪律教育,建构纪律建设的思想基础;完善纪律体系,建构纪律建设的制度基础;严格纪律执行,建构纪律建设的路径基础等措施,为建设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赢得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新时代背景下,应从党建新实践出发,围绕历史经验,以党章为本源,切实维护党章的严肃性与权威性;以问题为导向,着力突出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以党内集中教育为重要载体,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注重高校教师典型培育。当前,高校教师典型培育呈现含金量不高、辐射面不广、针对性和持久性不强等问题,阻碍了教师典型示范作用的发挥。新时代探索高校教师典型培育要坚持重心下移,厚植典型选树的沃土;深化媒体融合,精心策划典型的宣传;增强榜样的力量,深化学习典型的效果;坚持规范科学评选,建立持续的培育机制。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高度重视青年、关怀青年、信任青年。在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伟大革命先驱李大钊率先提出以“青春中华”为口号的青年思想,阐述青年在革命时代的历史使命,充分肯定青年在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中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准确把握新时代青年的特点,围绕青年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战略谋划,形成了科学系统的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思想。李大钊青年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思想是依据两种时代背景和发展任务产生的对青年的不同论断,但科学理论的指引方向一脉相承。从李大钊与习近平的青年思想的核心要义出发,从理论
2月22日,湖北省纪委监委发布消息称,武汉市委原常委、市委秘书长蔡杰被开除党籍和开除公职。  经查,蔡杰与多人串供堵口,对抗组织审查,不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工程项目承接、违章建筑产权办理等事项上为他人谋取利益,直接或通过特定關系人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违规决定将财政资金拨付给私营企业,情节特别严重。  两个“特别”显示出蔡杰违纪违法行为的不同寻常。蔡杰在武汉工
期刊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意识形态领域局部多元多样多变的趋势日益明显,人们的思想更加活跃.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对其进行合作意识培育是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通过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整合教育资源、找准合理的切入点等增强大学生合作意识培育效果,使大学生能够自觉树立与时代主题同向的理想信念,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发展中,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话语为媒介的教育实践,教师的话语能力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实效。深入探讨教师话语能力的内涵、意义和实践路径,加强思政课教师话语能力建设迫在眉睫。文章围绕教师话语能力提升的实践路径,即课程话语的参与和“发声”、教学话语的转译和阐释、学术话语的积淀和提升及个体性话语的反思和生成展开了深入阐述,以期提升教师话语能力,提高教师话语素养,增强教师话语自觉意识和质量意识,进而掌握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导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