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鳞锦鲤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来源 :水产养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225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鳞锦鲤是全身有银色鳞片的锦鲤,鳞片闪耀着银色光芒,似珍珠、宝石一般闪亮贵气,看起来奢华大气且出众,因此被称为“水中活宝石”,深受人们喜爱。家庭鱼池及观赏鱼塘里搭配几尾银鳞锦鲤,鱼池会增加几分生机。锦鲤一直是徐州市观赏鱼养殖的主导品种,虽有多年养殖历史,品种也越来越丰富,但新品锦鲤仍供不应求。为改良徐州锦鲤品质,解决新品种银鳞锦鲤苗种供应不足问题,徐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和贾汪区佳顺养殖专业合作社联合申报“银鳞系锦鲤引种及繁育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并获得立项,于2019—2020年对银鳞锦鲤人工繁育进行探索,
其他文献
对虾肝肠胞虫对我国对虾养殖业具有极大影响,为了解肝肠胞虫感染与养殖水体环境的关系,研究选取了湛江地区凡纳滨对虾养殖场两口高位池和两口低位池,在放苗初期对池塘水体理化因子进行了一周的监测,并采集了不同养殖场的小虾进行肝肠胞虫巢式PCR检测。结果表明,采集的样品均为阳性,水质理化数据在不同养殖模式下具有显著差异,后续还需进行大量的试验调查才能进一步了解肝肠胞虫的流行病学情况。该病与其他疫病综合感染率较高,国内已有多例该病的报道,将该病列入我国动物疫病病种名录并制定相关的检测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南京市高淳区永胜圩内1.53万m2养殖蟹塘,因前塘主养殖效益一直不好,2020年由渔业科技示范户徐某云转包。转包后合计放养蟹苗19000只,虾苗140 kg,鳜鱼苗1000尾,总投资14.88万元,并于年底起捕商品蟹2360 kg,青虾450 kg,鳜鱼280 kg,总产值为41.16万元,实现总利润26.28万元,每667 m2利润可达到11426元。现通过对该养殖蟹塘的主要养殖经验进行总结,对蟹塘的投入支出等进行分析,供其他养殖户参考。
在高密度水泥池养殖环境下采集患病美洲鲥(Alosa sapidissima),从肝脏、脾脏、腹腔、体表等部位分离纯化病原菌,进行生理生化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显示,病原菌主要为气单胞菌属(温和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病原菌主要对恩诺沙星、盐酸多四环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等4种抗生素较为敏感,对硫酸新霉素、氟甲喹敏感性一般,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具有耐药性。应保持养殖环境的适宜,提前预防疾病;当发生疾病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并做好环境卫生的消控。
四指马鲅(Elentheronema tetradactylum)隶属于鲻形目、马鲅亚目,马鲅科,四指马鲅属,俗称马友鱼、午鱼,是一种暖温、广盐性鱼类,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在中国东海、南海均有分布。目前四指马鲅养殖已经在珠三角地区形成一定规模。现通过对四指马鲅病鱼进行采样与检测,初步分析其发病原因,提出防治建议,供大家参考。
“福瑞鲤2号”的原始亲本为建鲤、黄河鲤和黑龙江野鲤,育种策略是通过完全双列杂交建立自交、正反交家系构成选育基础群体,以生长性状和成活率作为主要指标,采用数量遗传学BLUP(最佳线性无偏预测)分析,结合家系选育的综合选育技术,连续5代选育[1]。“福瑞鲤2号”体形为深受养殖户和消费者喜爱的长体形,体长/体高为3.63,适宜在全国各地人工可控的淡水水体中养殖[2]。为探索“福瑞鲤2号”在天津养殖的适应性,于2020年在天津市农兴旺畜牧水产养殖场进行了“福瑞鲤2号”和乌克兰鳞鲤的池塘养殖对比试验。
杂交黑鱼系使用原产于香港的斑鳢(Channa maculata)作母本,山东潍坊的乌鳢(Ophiocephalus argus)作父本,通过人工杂交繁殖的后代(子一代),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中山市等地养殖规模很大。其生长快,抗病力强,密养性能好,产量高,但对低温的耐受性相对较弱。2017年开始,江苏省如皋市城北街道(地处苏中如皋、海安两市交界处)江苏一品饲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桥港养殖基地开始引进该品种养殖,通过为养殖池塘搭建塑料温棚控温养殖杂交黑鱼,获得成功,实现了“南鱼北养”,至2019年,共建成规范化黑
This paper explored the norms and mechanisms of access to justice regarding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IPV),the constraints that affect refugee women when seeking measures against IPV,and the experiences and views of justice providers in giving access to j
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以下简称对虾)是对虾科,滨对虾属动物,是当今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虾类之一。其肉质鲜美,加工出肉率可高达67%,适温、适盐范围广,生长快,对水环境因子变化的抗逆能力强,可在海淡水池塘中养殖,已逐渐成为我国主要的养殖虾种。夏季和秋季是池塘养殖对虾的关键季节,也是对虾养殖的中后期阶段。由于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饵料投喂,加上对虾较长时间的代谢积累,以及水质老化等情况,水体负荷不断加大,如果管理不善,就很容易发病。现将养殖对虾中后期的管理经验进行总结。
调查了3口经网膜双层护坡改造后的河蟹养殖池塘在主养期的水环境参数。结果表明,改造后的河蟹池塘在5—9月间水质状况总体良好,其TN、TP、CODMn等指标均能达到《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SC/T 9101—2007)一级排放的要求。提出网膜双层护坡值得在河蟹养殖池塘中推广改造。
阐述了藻菌共生体系的发展历史、概念演变、现有模式等相关知识,研究了其水质净化功能对各项水质指标的影响效果,发现了其在发展初期具体实践及产业应用的诸多不足之处,并从中总结经验,找到了新的思路和方向,这也为接下来有针对性的改良与发展找到了突破口和新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