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崛起以及信息资源网络化的迅速发展,图书馆的服务环境、资源类型、用户群体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现有的信息服务面临着严峻挑战。在这种新的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如何应对才能更好、更快地持续发展,这是高校图书馆界非常关注和值得探讨的重大课题。鉴于此,本文对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意义与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创新;对策
一、当前高校图书馆管理的现状
高校的图书馆一直是师生获得文献信息的基本来源。高校图书馆无论是从文献拥有量、收藏质量还是从文献载体类型的多样性等方一面看在国内的图书馆中都堪称一流,它也是国家信息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化步伐的加快,高校图书馆的工作理念与工作方式也逐步转变。
1、图书馆工作思想正在发生转换,从封闭性管理逐步转向信息化、网络化的开放式管理。
2、图书馆馆藏资源由现实馆藏向现实馆藏与虚拟馆藏并存转移。现实馆藏是本馆馆藏,包括本馆馆藏中未被数字化的以纸为媒介的文献信息以及馆藏中的己数字化的文献信息等。虚拟馆藏则是本馆以外的馆藏。由于虚拟馆藏的巨大信息量,绝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都予以充分利用。
3、图书馆的工作对象已由单一媒体转变为多种媒体、传统的以纸质为媒体的图书馆工作逐步转换为多媒体、超媒体工作。从磁盘、光盘到互联网络,从只读、可写到交互多媒体,集存储丰富而系统、查验便捷而准确于一身的电子文献被图书馆普遍采用。
4、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深度正在变化。传统高校图书馆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对文献进行整理,提供有序化信息服务。网络环境下,人们生活进一步个性化、多样化,更具专业化和创造性,人们不再满足于这类初级信息提供方式,需要更深层次的信息服务。这种服务是根据用户的问题和问题环境确定用户需求,通过信息分析和重组形成符合用户需求的知识,或者帮助用户找到解决的方案。“以用户为中心”的思想得到大多数图书馆的认同。
二、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意义
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由于以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了图书馆的形态、经营理念、工作内容、服务手段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数字化、网络化程度日益提高的今天,图书馆的要素、法则、基本矛盾、属性、社会职能等都发生了变化。
然而纵观高校图书馆管理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从人员情况来看,专业队伍素质有待提高。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馆员的知识结构较为单一,人员素质有待提高。近年来,经过几年的努力,近年有了一些改进,许多图书馆除了图书情报专业人员外,还配备了外语、计算机及其他专业学科的人员。尽管各馆馆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但仍然远远未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图书资料陈旧过时。许多高校图书馆收藏有大量过时、陈旧的或复本极大的图书资料;另外,由于一些新兴学科、技术学科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衰老周期大大缩短,相应的图书资料很快失去参考价值。四是高校在合校、扩大招生后,高校的学科门类迅速增加,原来薄弱院校的文献资源建设很难在短期跟上;从管理体制和服务模式来看,存在着机构设置不合理,运作方式不够灵活等弊端。按传统的图书馆工作性质和内容,制约着图书馆的运作方式。现在来看,这种业务机构的设置已经不能适应网络化和数字化建设的需要。
实践证明,高校图书馆只有不断创新,积极采用现代技术,实行科学管理,不断提高业务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要,为学校的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切实有效的文献信息保障,才能真正发挥其职能,也才有存在的价值,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
三、图书馆管理创新的途径
1、图书馆合作模式创新
由于经费的限制,一所高校图书馆不可能收藏所有的有形和无形文献资源。为了更好合理的使用现有资源,提倡形成高校间的组织联盟。现有很多地区的高校已经在实践当中,组织联盟的目的在于将各组织的优势综合起来,以便能及时把握时机,降低成本、减小风险,优化图书馆组织的整个价值链。从而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出敏捷的反应、果断的决策和及时的行动。例如,在采购工作中,组织联盟可以统一规划,根据各高校的学科重点,进行合理的采购的安排,对于传统型文献的购买,可以通过统一的规划,形成规模效应或者避免重复购买。而对于数字资源的采购,则可运用网络技术,形成组织联盟的局域网,从而达到数字资源,数据库资源的共享,极大的节省成本。
2、人事方面的制度创新
图书馆要想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和作用,提高其社会服务的有效性,就必须废除铁饭碗,实行全员聘用制,对现有人员实行公平竞争,择优上岗,一让所有员工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只有这样,优秀人才才能脱颖而出,才能形成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一定要从本馆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以自动化、网络化服务模式为主线,充分理解创新的业务流程。创新制度体系可以以下几个方而进行。一是综合性制度,主要包括管理机构和业务部门的设置、工作内容、职责范围的制定、管理者的职责及部门责任制和岗位职责等。二是行政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對各类人员的要求标准及考核、晋升、奖惩的方法,还有人、财、物的管理用原则等。三是业务工作制度,是为业务部门和专业人员就具体的业务工作制定的操作规范,主要涵盖文献工作的采、编、藏、阅、咨询等相关制度,以及信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等相关规则,四是读者服务规范,主要明确读者利用图书馆的权利和义务,体现图书馆服务至上的原则和主客体的相互依赖关系。
3、内部组织机构创新
高校图书馆要改变传统的部门设置方式。传统的按业务流程划分部门的方式,可以提高图书馆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熟练程度,但这种划分方法的弊端是采访、分编部门远离读者、无法直接了解读者的需求,影响服务质量。可以根据情况将采访、分编、典藏、加工四个部门组成文献整理部,实现书刊采编一体化;读者服务由文献服务部和电子信息部承担,前者包括阅览、流通、参考咨询、宣传辅导、文献检索课教学等部门,提供以传统印刷型文献为主的系列服务;后者由多媒体、复制、光盘检索、网络服务、技术服务等部门组成,开展电子信息服务,负责图书馆计算机管理系统、光盘及网络系统和数据库的维护,承担计算机等现代化设备的购置、安装、维护和现代技术应用培训及现代化技术的开发,以及对馆藏数据库、特色数据库的开发;发展研究部是研究文献信息事业的发展战略,高层次信息服务的开发、协调与组织特色数据库的建立,起到智囊团的作用,并参与对知识的创新和创造,并且应具备商业服务的职能,提供知识营销。文献服务部和电子信息部作为全馆服务工作的直接窗口,是全馆工作的核心,文献整理部为其提供物质基础,办公室则是业务部门的后勤保障,发展研究部为资源共享、馆际合作及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保障。 4、读者服务功能创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文献信息传递的方式和手段已有很大变化,高校图书馆还应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服务,帮助读者解决利用图书馆和查检文献信自、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l)提供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服务。传统的图书馆的服务是基于现实馆藏的服务,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服务的基础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一是远程服务。图书馆的服务不仅在馆内实现,而且将拓展到远离图书馆以外的地方。随着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人们越来越多地享受到图书馆的远程服务。二是全天候服务。新型图书馆服务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是随着大量的事实型数据库成为图书馆服务的基本资源,对于数据的查询可以通过网络,由读者自行通过互联网浏览器完成,不需要图书馆人员介入。所以,对于一些日常性图书馆服务,可以实现全天候无人值班服务。(2)开展网上参考咨询服务。网上参考咨询服务是通过网络采用数字化途径异步或实时地满足用户各种咨询需求,其主要形式有3种:一是常见问题解答数据库,通过该数据库,读者可以首先在该库中参考相关内容寻找问题的答案;二是电子邮件和Web表格,用户通过发电子邮件或填写相应专门的Web表格向图书馆提出咨询问题,然后服务人员以同样方式将答案返回拥护;三是实时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用户通过网络与服务人员进行实时在现沟通以获得解答,具体的方式有在闲聊天、视频会议、共同浏览等。(3)开展个性化服务。所谓个性化信息服务,就是“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即根据用户提出的明确要求,或通过用户个性、习惯的分析而主动向用户提供其可能需要的信息和服务,也是培养个性,引导需求的服务。其根本就是尊重用户,研究用户的行为和习惯,为用户选择更为重要的资源,提供特色服务。
5、人才队伍建设的创新
在高校图书馆,建立有效的学科馆员制是开展信息服务的必要举措。所谓学科馆员制度,就是以学科为对象而建立的图书馆高级专门服务人员与学校某一学科建立对口服务的工作模式。它要求学科馆员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背景,要具备图书馆学、情报学基础知识和图书馆业务工作技能,要具备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较高的外语水平,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可能通过外部引进、内部挖掘以及聘请部分院系的教师担任图书馆的兼职学科馆员三种途径来选拔和培养学科馆员。培训方面包括:① 通过鼓励在职业余学习、学历学位教育等,从整体上提高个性化信息服务人员的科学文化水平;②通过选拔外派部分爱岗敬业、学习能力强、有发展潜力的馆员走出本馆进行短期学习、培训等,学习计算机、网络、网上信息搜索等信息检索技术,从而达到快速培养出一批技术人才的目的;③通过制定合理的人事制度和奖励机制,鼓励工作人员自主学习各种现代信息检索技术。
三、结语
高校图书馆正处于经济全球化和数字网络化的双重挑战,面临着更多的压力和挑战。历史经验表明,要使图书馆充满活力,能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不断增强应变能力和竞争力,实现自我改造、自我发展,促进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全面进步,唯有创新。高校图书馆来说如果能够抓住管理的创新,全面实施管理创新措施。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将整体升高,从而实现跨越式提升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毛军. 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发展[J]現代情报 , 2006, (04) .
2、王延东. 科研的知识管理[J]. 科学与管理 , 2001, (05)
3、朱祖平. 刍议知识管理及其体系框架[J]. 科研管理 , 2000, (01)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创新;对策
一、当前高校图书馆管理的现状
高校的图书馆一直是师生获得文献信息的基本来源。高校图书馆无论是从文献拥有量、收藏质量还是从文献载体类型的多样性等方一面看在国内的图书馆中都堪称一流,它也是国家信息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化步伐的加快,高校图书馆的工作理念与工作方式也逐步转变。
1、图书馆工作思想正在发生转换,从封闭性管理逐步转向信息化、网络化的开放式管理。
2、图书馆馆藏资源由现实馆藏向现实馆藏与虚拟馆藏并存转移。现实馆藏是本馆馆藏,包括本馆馆藏中未被数字化的以纸为媒介的文献信息以及馆藏中的己数字化的文献信息等。虚拟馆藏则是本馆以外的馆藏。由于虚拟馆藏的巨大信息量,绝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都予以充分利用。
3、图书馆的工作对象已由单一媒体转变为多种媒体、传统的以纸质为媒体的图书馆工作逐步转换为多媒体、超媒体工作。从磁盘、光盘到互联网络,从只读、可写到交互多媒体,集存储丰富而系统、查验便捷而准确于一身的电子文献被图书馆普遍采用。
4、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深度正在变化。传统高校图书馆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对文献进行整理,提供有序化信息服务。网络环境下,人们生活进一步个性化、多样化,更具专业化和创造性,人们不再满足于这类初级信息提供方式,需要更深层次的信息服务。这种服务是根据用户的问题和问题环境确定用户需求,通过信息分析和重组形成符合用户需求的知识,或者帮助用户找到解决的方案。“以用户为中心”的思想得到大多数图书馆的认同。
二、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意义
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由于以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了图书馆的形态、经营理念、工作内容、服务手段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数字化、网络化程度日益提高的今天,图书馆的要素、法则、基本矛盾、属性、社会职能等都发生了变化。
然而纵观高校图书馆管理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从人员情况来看,专业队伍素质有待提高。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馆员的知识结构较为单一,人员素质有待提高。近年来,经过几年的努力,近年有了一些改进,许多图书馆除了图书情报专业人员外,还配备了外语、计算机及其他专业学科的人员。尽管各馆馆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但仍然远远未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图书资料陈旧过时。许多高校图书馆收藏有大量过时、陈旧的或复本极大的图书资料;另外,由于一些新兴学科、技术学科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衰老周期大大缩短,相应的图书资料很快失去参考价值。四是高校在合校、扩大招生后,高校的学科门类迅速增加,原来薄弱院校的文献资源建设很难在短期跟上;从管理体制和服务模式来看,存在着机构设置不合理,运作方式不够灵活等弊端。按传统的图书馆工作性质和内容,制约着图书馆的运作方式。现在来看,这种业务机构的设置已经不能适应网络化和数字化建设的需要。
实践证明,高校图书馆只有不断创新,积极采用现代技术,实行科学管理,不断提高业务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要,为学校的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切实有效的文献信息保障,才能真正发挥其职能,也才有存在的价值,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
三、图书馆管理创新的途径
1、图书馆合作模式创新
由于经费的限制,一所高校图书馆不可能收藏所有的有形和无形文献资源。为了更好合理的使用现有资源,提倡形成高校间的组织联盟。现有很多地区的高校已经在实践当中,组织联盟的目的在于将各组织的优势综合起来,以便能及时把握时机,降低成本、减小风险,优化图书馆组织的整个价值链。从而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出敏捷的反应、果断的决策和及时的行动。例如,在采购工作中,组织联盟可以统一规划,根据各高校的学科重点,进行合理的采购的安排,对于传统型文献的购买,可以通过统一的规划,形成规模效应或者避免重复购买。而对于数字资源的采购,则可运用网络技术,形成组织联盟的局域网,从而达到数字资源,数据库资源的共享,极大的节省成本。
2、人事方面的制度创新
图书馆要想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和作用,提高其社会服务的有效性,就必须废除铁饭碗,实行全员聘用制,对现有人员实行公平竞争,择优上岗,一让所有员工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只有这样,优秀人才才能脱颖而出,才能形成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一定要从本馆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以自动化、网络化服务模式为主线,充分理解创新的业务流程。创新制度体系可以以下几个方而进行。一是综合性制度,主要包括管理机构和业务部门的设置、工作内容、职责范围的制定、管理者的职责及部门责任制和岗位职责等。二是行政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對各类人员的要求标准及考核、晋升、奖惩的方法,还有人、财、物的管理用原则等。三是业务工作制度,是为业务部门和专业人员就具体的业务工作制定的操作规范,主要涵盖文献工作的采、编、藏、阅、咨询等相关制度,以及信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等相关规则,四是读者服务规范,主要明确读者利用图书馆的权利和义务,体现图书馆服务至上的原则和主客体的相互依赖关系。
3、内部组织机构创新
高校图书馆要改变传统的部门设置方式。传统的按业务流程划分部门的方式,可以提高图书馆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熟练程度,但这种划分方法的弊端是采访、分编部门远离读者、无法直接了解读者的需求,影响服务质量。可以根据情况将采访、分编、典藏、加工四个部门组成文献整理部,实现书刊采编一体化;读者服务由文献服务部和电子信息部承担,前者包括阅览、流通、参考咨询、宣传辅导、文献检索课教学等部门,提供以传统印刷型文献为主的系列服务;后者由多媒体、复制、光盘检索、网络服务、技术服务等部门组成,开展电子信息服务,负责图书馆计算机管理系统、光盘及网络系统和数据库的维护,承担计算机等现代化设备的购置、安装、维护和现代技术应用培训及现代化技术的开发,以及对馆藏数据库、特色数据库的开发;发展研究部是研究文献信息事业的发展战略,高层次信息服务的开发、协调与组织特色数据库的建立,起到智囊团的作用,并参与对知识的创新和创造,并且应具备商业服务的职能,提供知识营销。文献服务部和电子信息部作为全馆服务工作的直接窗口,是全馆工作的核心,文献整理部为其提供物质基础,办公室则是业务部门的后勤保障,发展研究部为资源共享、馆际合作及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保障。 4、读者服务功能创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文献信息传递的方式和手段已有很大变化,高校图书馆还应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服务,帮助读者解决利用图书馆和查检文献信自、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l)提供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服务。传统的图书馆的服务是基于现实馆藏的服务,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服务的基础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一是远程服务。图书馆的服务不仅在馆内实现,而且将拓展到远离图书馆以外的地方。随着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人们越来越多地享受到图书馆的远程服务。二是全天候服务。新型图书馆服务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是随着大量的事实型数据库成为图书馆服务的基本资源,对于数据的查询可以通过网络,由读者自行通过互联网浏览器完成,不需要图书馆人员介入。所以,对于一些日常性图书馆服务,可以实现全天候无人值班服务。(2)开展网上参考咨询服务。网上参考咨询服务是通过网络采用数字化途径异步或实时地满足用户各种咨询需求,其主要形式有3种:一是常见问题解答数据库,通过该数据库,读者可以首先在该库中参考相关内容寻找问题的答案;二是电子邮件和Web表格,用户通过发电子邮件或填写相应专门的Web表格向图书馆提出咨询问题,然后服务人员以同样方式将答案返回拥护;三是实时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用户通过网络与服务人员进行实时在现沟通以获得解答,具体的方式有在闲聊天、视频会议、共同浏览等。(3)开展个性化服务。所谓个性化信息服务,就是“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即根据用户提出的明确要求,或通过用户个性、习惯的分析而主动向用户提供其可能需要的信息和服务,也是培养个性,引导需求的服务。其根本就是尊重用户,研究用户的行为和习惯,为用户选择更为重要的资源,提供特色服务。
5、人才队伍建设的创新
在高校图书馆,建立有效的学科馆员制是开展信息服务的必要举措。所谓学科馆员制度,就是以学科为对象而建立的图书馆高级专门服务人员与学校某一学科建立对口服务的工作模式。它要求学科馆员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背景,要具备图书馆学、情报学基础知识和图书馆业务工作技能,要具备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较高的外语水平,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可能通过外部引进、内部挖掘以及聘请部分院系的教师担任图书馆的兼职学科馆员三种途径来选拔和培养学科馆员。培训方面包括:① 通过鼓励在职业余学习、学历学位教育等,从整体上提高个性化信息服务人员的科学文化水平;②通过选拔外派部分爱岗敬业、学习能力强、有发展潜力的馆员走出本馆进行短期学习、培训等,学习计算机、网络、网上信息搜索等信息检索技术,从而达到快速培养出一批技术人才的目的;③通过制定合理的人事制度和奖励机制,鼓励工作人员自主学习各种现代信息检索技术。
三、结语
高校图书馆正处于经济全球化和数字网络化的双重挑战,面临着更多的压力和挑战。历史经验表明,要使图书馆充满活力,能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不断增强应变能力和竞争力,实现自我改造、自我发展,促进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全面进步,唯有创新。高校图书馆来说如果能够抓住管理的创新,全面实施管理创新措施。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将整体升高,从而实现跨越式提升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毛军. 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发展[J]現代情报 , 2006, (04) .
2、王延东. 科研的知识管理[J]. 科学与管理 , 2001, (05)
3、朱祖平. 刍议知识管理及其体系框架[J]. 科研管理 , 2000,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