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工程人才创新能力不足与社会对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是新时代条件下高等教育发展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在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过程中,皖西学院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实践探索,建立了“2+1+1”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是依托行业优势、实施校企合作、践行服务社会的多模块立体培养模式和培养思路,是示范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新模式,其特点是多样化的培养模式、多元化的培养平台和工程化的教师队伍。该文以生物工程专业发酵工程人才的培养为例,阐述了皖西学院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同类院校提供了理论借鉴和实践经验。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发酵工程人才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21-0150-03
我国自开办生物工程高等教育以来,在为国家培养高级发酵专业人才中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在生物工程高等专业教育开办早期,我国的培养体制是以“专业人才”培养为目标,同时兼顾了“重点人才”的培养,为发酵事业的发展输送了相当一批高层次的人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特别是在高校扩招浪潮之后,高等院校软硬件没有及时配套,导致发酵工程教育质量下降。根据皖西学院近几年来发酵工程专业课程改革实践的经验和成果,我们在把握高水平发酵工程培养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水平发酵工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思路和办法,即依托生物工程核心专业,注重培养大发酵方向的创新型人才。把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作为核心培养要求,把核心课程设计、实践环节设计、专业阶段设计和管理模式设计作为着力点,同时联动校企平台,实施“2+1+1”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即,2年在校学习、1年专业基础学习和企业专业实习和1年企业顶岗见习及毕业论文设计的4年制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发酵工程人才培养的新体系,探索了一条具可操作性较强的培养之路[1,2]。
1 发酵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当前,发酵工程专业人才教育已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突出表现在具有“双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人才培养不足,或者说重视不够[3-4]。第一,随着社会的转型升级,原有的培养体系培养出的人才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变革的需要;第二,发酵工程现有的教育体系是分散的,缺乏开放性,如何将创新实践教育有机的融入到系统的传统教育中,进一步建立起各学科交叉的联系,触发创造灵感和意识的产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重大課题;第三,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全面的系统任务,但目前尚未建立系统框架,主要表现在创新教育改革实验,只针对部分同学进行有限的改革实验,或只对部分内容做有限的改革实验,却没有将创新教育全面而深刻的贯彻整合到发酵工程教育系统体系中,没有把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当前发酵人才培养的必修课程来推进和完成[5,6]。
通过发酵行业现有员工的条件和企业要求差异性调查分析显示,现有高校的发酵人才教育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以复制、模仿、验证为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其知识结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都无法满足企业和社会的需要,与快速发展的国际发酵行业、产业需求不相适应。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是高等发酵工程教育的基本任务和基本要求[7],只有的建立具有双创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才能满足行业需求、产业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2 皖西学院发酵工程人才培养的基础条件
生物工程专业是皖西学院于2005申报教育部并获批,首次招生于2006年。目前,已有598名学生毕业,在校学生200余人。皖西学院生物工程专业设立以来,经过不断的探索、改革与建设,在学科专业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组建了实力雄厚的教学团队(安徽省特色实验教学团队),形成微生物发酵工程、植物生物技术、生物制药、发酵工程以及蛋白质与酶工程等5个具有明显特色和一定实力的研究发展方向。在2009年,被批准成为皖西学院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在2010年,批准为安徽省特色学科专业。该试验项目建设顺利完成,并荣获安徽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8]。
通过不断建设,生物工程专业相继建立了3个省级工程中心,即植物细胞工程安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植物生物技术实训中心和安徽省生物炼制技术中心;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即安徽省石斛产业化开发协同创新中心;3个市级实验平台,即生物产业研发技术中心、生物产品分离与纯化研究中心和酿造发酵工程技术中心;1个省级植物生物技术虚拟仿真实验室;1个液态发酵中试放大中心;1个生物工程综合实验中心,共拥有总面积4000m2实验场地和与专业直接相关的价值4000万元仪器设备;同时搭建了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主导的“实践创新服务平台”,即由上述中心共同搭建,有机组合而成,同时与省内外48家知名企业建成的相应的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实习实训及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校内外两大平台[9]。
3 发酵工程人才培养实践理念
生物工程专业的发酵工程核心课程十分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经过近几年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摸索出一条极具特色的学校-企业-政府联合资源办学的多维四面体形式,学生居于四面体顶端,核心是创新,载体是科研,完善“全方位办学、突出合作、立体培养”的工程技术教育体系,体现“理工兼备、基宽专优”的科研撬动创新的全新培养方式,以科研促教学、以科研促创新、以科研促发展,建立多资源办学,多途径培养、多平台实践的创新教育新模式。
体现校企联动、产研互作的“产研结合观”。在学校、企业、政府联合培养学生过程中,重视实践基地建设、基地高效利用和师资队伍提升。与省内外一大批特色单位建立了生产实习基地和产业实践基地,联手开展科研开发和成果转化,有效的推动了学生的实践活动的效果,并且开设实践体系课程,专门从企业和研发和生产部门聘请高工作为校聘专家为学生开讲,课程的开展为学生带来了一线的科研成果和生产经验,也为实践活动注入澎湃的动力。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环节受到了学院的极大重视,学院领导认真审核各实践形式的管理办法和组织方式,以保证实践教育安全、有效、有序开展。 校企合作的办学思想和实践模式使得一大批高质量的工程技术创新人才进入企业,给企业带了创新的动力和源泉,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地位,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反过来,也有效的宣传了我院的发酵工程专业和科研成果的转化,帮助了企业产品和产业的升级。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在为企业谋效益的同时,也有更加有力的推进了发酵工程应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
4 发酵工程人才培养实践体系
4.1 实践体系任务
4.1.1 构建核心课程体系,设计学科特点和发展方向 整合相关学科,搭建基于生物工程、发酵工程和生命科学中极具发展潜力和发展趋势的学科程构建核心课程体系,并依托该体系构建选修方向课程,瞄准现代酿造产业、酿酒产业、生物制药产业、微生态和酶制剂产业、生物质炼制产业等大发酵产业和新兴高技术产业,来设计学科特点和发展方向,并根据专业发展方向,设置核心课程和方向课程的内容,体现课程的弹性学习要求。
4.1.2 推进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展现创新人才培养的社会效应 针对大发酵产业和新兴高技术产业,设置核心课程和方向课程,强化应用创新能力培养,突出特色办学;不断深化课程内容和培养方式改革,提升实践创新人才的培养品质;实施教学方法改革,创建“2+1+1”教学新模式。
4.1.3 构建多资源联合办学体系,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新型发酵人才 摆脱理论教学的束缚,优化实验室资源,共建实验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变单一的实验教学为结合企业生产实践和毕业专题实践的方向模块实验教学,特别突出创新能力培养;开展“研究性学习项目”、“大学生创新与创业项目”、“科研实践导师制”、“优秀毕业论文计划”实践活动,加快联合企业建设一批创新实践教育基地,以促进创新型发酵人才的培养效果;实践教学与科研活动和社会需求相关联,把实践实训基地建到企业中去,建到科研院所去,让人才理解社会的需要,让人才符合社会的需要,构建包括政府、企业、学校以及学生为资源,基于科研创新为核心的多维度实践教学体系。
4.1.4 完善教学管理体系,创造更好的条件培养创新实践人才 本着“以人才为根本”的宗旨,提高创新人才培养队伍水平、改善创新人才培养环境条件、完善创新人才激励机制。
4.2 改革目标 人才培养改革涉及人才培养的5个方面:“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建设、生物工程教学课程、多模块多维度实践教学体系、专业阶段教育设计、教学管理系統等,进行协同改革,为培养有创意,能创新,善创业的工程设计人才,创建新的创新发酵工程人才特色培养体系。完善具有特色的拔尖创新型发酵工程人才培养的各种教学环节和一整套可操作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达到能够培养出在大发酵产业范围内各个行业从事现代酿造、酿酒、生物制药、微生态和酶制剂、生物质炼制等产品的生产和技术的研发等开展工作的高水平创新发酵工程人才的目的。
4.3 改革效果 针对学科方向进行整合,并按学科方向平台全新的课程体系;构建了“2+1+1”多模块、多资源、多维度实践教学体系,制定适应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体系。(1)在创新型发酵工程人才体系建设中,首先提出了多模块(教学、实验、实践、失信)、多资源(学校、企业、政府)、多维度(校企、校地、校校)创新实践培养体系,并完成了“零距离”校企合作生产实践示范教育基地的构想和实施,克服了校企合作的障碍和瓶颈,使学生身处生产实践的场景中,有助于能力的提升和转变,为创新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和机会;使我校的创新发酵人才培养教育改革跨入同省乃至全国前列。(2)提出分阶段、分方向、多维式的专业教育体系,在实践创新人才培养中,融合学生、企业、科研单位等不同机构的协同合作,建立了真正“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
5 结语
以皖西学院生物工程专业高水平创新发酵工程人才的培养为着眼点,实践探讨了“创新性发酵工程人才”培养方式和培养体系,积累了培养管理经验,丰富了改革实践理论。通过改革实践,一方面完善了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另一方面造就了一批在未来的发展中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创新人才,这都将对个人、产业乃至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改革实践成果对其他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也会有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参考文献
[1]顾秉林,王大中,汪劲松,等.创新性实践教育——基于高水平学科建设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31(1):1-5.
[2]张荣珍,饶志明,堵国成,等.江南大学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实验基地巡礼[J].中国轻工教育,2009(2):7-9.
[3]刘京国,申晓鸿,薛飞燕,等.发酵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8):3754-3754.
[4]邵文祥,余雄英,舒青龙,等.三位一体模式培养生物发酵制药高素质人才[J].科教文汇,2016(19):75-77.
[5]陈珊.新加坡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启示——以发酵工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为例[J].时代教育,2015( 8):67.
[6]张娟,陈坚,堵国成.发酵工程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轻工教育,2011(5):62-64.
[7]左爱仁,谢斌,谢燕飞,等.基于校企合作的生物发酵教学模式探索[J].科教文汇旬刊,2013(31):72-74.
[8]邓辉,陈存武,韩邦兴,等.应用型本科高校生物工程专业课程特色化的探索与实践[J].安徽农学通报,2015(20):126-129.
[9]刘鑫,陈存武.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以皖西学院生物工程专业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4(12):35-37.
[10]陈存武.皖西学院深化生物工程专业改革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安徽农学通报,2013(11):127-129.
(责编:张宏民)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发酵工程人才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21-0150-03
我国自开办生物工程高等教育以来,在为国家培养高级发酵专业人才中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在生物工程高等专业教育开办早期,我国的培养体制是以“专业人才”培养为目标,同时兼顾了“重点人才”的培养,为发酵事业的发展输送了相当一批高层次的人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特别是在高校扩招浪潮之后,高等院校软硬件没有及时配套,导致发酵工程教育质量下降。根据皖西学院近几年来发酵工程专业课程改革实践的经验和成果,我们在把握高水平发酵工程培养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水平发酵工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思路和办法,即依托生物工程核心专业,注重培养大发酵方向的创新型人才。把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作为核心培养要求,把核心课程设计、实践环节设计、专业阶段设计和管理模式设计作为着力点,同时联动校企平台,实施“2+1+1”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即,2年在校学习、1年专业基础学习和企业专业实习和1年企业顶岗见习及毕业论文设计的4年制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发酵工程人才培养的新体系,探索了一条具可操作性较强的培养之路[1,2]。
1 发酵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当前,发酵工程专业人才教育已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突出表现在具有“双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人才培养不足,或者说重视不够[3-4]。第一,随着社会的转型升级,原有的培养体系培养出的人才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变革的需要;第二,发酵工程现有的教育体系是分散的,缺乏开放性,如何将创新实践教育有机的融入到系统的传统教育中,进一步建立起各学科交叉的联系,触发创造灵感和意识的产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重大課题;第三,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全面的系统任务,但目前尚未建立系统框架,主要表现在创新教育改革实验,只针对部分同学进行有限的改革实验,或只对部分内容做有限的改革实验,却没有将创新教育全面而深刻的贯彻整合到发酵工程教育系统体系中,没有把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当前发酵人才培养的必修课程来推进和完成[5,6]。
通过发酵行业现有员工的条件和企业要求差异性调查分析显示,现有高校的发酵人才教育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以复制、模仿、验证为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其知识结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都无法满足企业和社会的需要,与快速发展的国际发酵行业、产业需求不相适应。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是高等发酵工程教育的基本任务和基本要求[7],只有的建立具有双创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才能满足行业需求、产业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2 皖西学院发酵工程人才培养的基础条件
生物工程专业是皖西学院于2005申报教育部并获批,首次招生于2006年。目前,已有598名学生毕业,在校学生200余人。皖西学院生物工程专业设立以来,经过不断的探索、改革与建设,在学科专业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组建了实力雄厚的教学团队(安徽省特色实验教学团队),形成微生物发酵工程、植物生物技术、生物制药、发酵工程以及蛋白质与酶工程等5个具有明显特色和一定实力的研究发展方向。在2009年,被批准成为皖西学院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在2010年,批准为安徽省特色学科专业。该试验项目建设顺利完成,并荣获安徽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8]。
通过不断建设,生物工程专业相继建立了3个省级工程中心,即植物细胞工程安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植物生物技术实训中心和安徽省生物炼制技术中心;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即安徽省石斛产业化开发协同创新中心;3个市级实验平台,即生物产业研发技术中心、生物产品分离与纯化研究中心和酿造发酵工程技术中心;1个省级植物生物技术虚拟仿真实验室;1个液态发酵中试放大中心;1个生物工程综合实验中心,共拥有总面积4000m2实验场地和与专业直接相关的价值4000万元仪器设备;同时搭建了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主导的“实践创新服务平台”,即由上述中心共同搭建,有机组合而成,同时与省内外48家知名企业建成的相应的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实习实训及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校内外两大平台[9]。
3 发酵工程人才培养实践理念
生物工程专业的发酵工程核心课程十分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经过近几年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摸索出一条极具特色的学校-企业-政府联合资源办学的多维四面体形式,学生居于四面体顶端,核心是创新,载体是科研,完善“全方位办学、突出合作、立体培养”的工程技术教育体系,体现“理工兼备、基宽专优”的科研撬动创新的全新培养方式,以科研促教学、以科研促创新、以科研促发展,建立多资源办学,多途径培养、多平台实践的创新教育新模式。
体现校企联动、产研互作的“产研结合观”。在学校、企业、政府联合培养学生过程中,重视实践基地建设、基地高效利用和师资队伍提升。与省内外一大批特色单位建立了生产实习基地和产业实践基地,联手开展科研开发和成果转化,有效的推动了学生的实践活动的效果,并且开设实践体系课程,专门从企业和研发和生产部门聘请高工作为校聘专家为学生开讲,课程的开展为学生带来了一线的科研成果和生产经验,也为实践活动注入澎湃的动力。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环节受到了学院的极大重视,学院领导认真审核各实践形式的管理办法和组织方式,以保证实践教育安全、有效、有序开展。 校企合作的办学思想和实践模式使得一大批高质量的工程技术创新人才进入企业,给企业带了创新的动力和源泉,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地位,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反过来,也有效的宣传了我院的发酵工程专业和科研成果的转化,帮助了企业产品和产业的升级。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在为企业谋效益的同时,也有更加有力的推进了发酵工程应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
4 发酵工程人才培养实践体系
4.1 实践体系任务
4.1.1 构建核心课程体系,设计学科特点和发展方向 整合相关学科,搭建基于生物工程、发酵工程和生命科学中极具发展潜力和发展趋势的学科程构建核心课程体系,并依托该体系构建选修方向课程,瞄准现代酿造产业、酿酒产业、生物制药产业、微生态和酶制剂产业、生物质炼制产业等大发酵产业和新兴高技术产业,来设计学科特点和发展方向,并根据专业发展方向,设置核心课程和方向课程的内容,体现课程的弹性学习要求。
4.1.2 推进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展现创新人才培养的社会效应 针对大发酵产业和新兴高技术产业,设置核心课程和方向课程,强化应用创新能力培养,突出特色办学;不断深化课程内容和培养方式改革,提升实践创新人才的培养品质;实施教学方法改革,创建“2+1+1”教学新模式。
4.1.3 构建多资源联合办学体系,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新型发酵人才 摆脱理论教学的束缚,优化实验室资源,共建实验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变单一的实验教学为结合企业生产实践和毕业专题实践的方向模块实验教学,特别突出创新能力培养;开展“研究性学习项目”、“大学生创新与创业项目”、“科研实践导师制”、“优秀毕业论文计划”实践活动,加快联合企业建设一批创新实践教育基地,以促进创新型发酵人才的培养效果;实践教学与科研活动和社会需求相关联,把实践实训基地建到企业中去,建到科研院所去,让人才理解社会的需要,让人才符合社会的需要,构建包括政府、企业、学校以及学生为资源,基于科研创新为核心的多维度实践教学体系。
4.1.4 完善教学管理体系,创造更好的条件培养创新实践人才 本着“以人才为根本”的宗旨,提高创新人才培养队伍水平、改善创新人才培养环境条件、完善创新人才激励机制。
4.2 改革目标 人才培养改革涉及人才培养的5个方面:“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建设、生物工程教学课程、多模块多维度实践教学体系、专业阶段教育设计、教学管理系統等,进行协同改革,为培养有创意,能创新,善创业的工程设计人才,创建新的创新发酵工程人才特色培养体系。完善具有特色的拔尖创新型发酵工程人才培养的各种教学环节和一整套可操作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达到能够培养出在大发酵产业范围内各个行业从事现代酿造、酿酒、生物制药、微生态和酶制剂、生物质炼制等产品的生产和技术的研发等开展工作的高水平创新发酵工程人才的目的。
4.3 改革效果 针对学科方向进行整合,并按学科方向平台全新的课程体系;构建了“2+1+1”多模块、多资源、多维度实践教学体系,制定适应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体系。(1)在创新型发酵工程人才体系建设中,首先提出了多模块(教学、实验、实践、失信)、多资源(学校、企业、政府)、多维度(校企、校地、校校)创新实践培养体系,并完成了“零距离”校企合作生产实践示范教育基地的构想和实施,克服了校企合作的障碍和瓶颈,使学生身处生产实践的场景中,有助于能力的提升和转变,为创新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和机会;使我校的创新发酵人才培养教育改革跨入同省乃至全国前列。(2)提出分阶段、分方向、多维式的专业教育体系,在实践创新人才培养中,融合学生、企业、科研单位等不同机构的协同合作,建立了真正“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
5 结语
以皖西学院生物工程专业高水平创新发酵工程人才的培养为着眼点,实践探讨了“创新性发酵工程人才”培养方式和培养体系,积累了培养管理经验,丰富了改革实践理论。通过改革实践,一方面完善了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另一方面造就了一批在未来的发展中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创新人才,这都将对个人、产业乃至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改革实践成果对其他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也会有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参考文献
[1]顾秉林,王大中,汪劲松,等.创新性实践教育——基于高水平学科建设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31(1):1-5.
[2]张荣珍,饶志明,堵国成,等.江南大学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实验基地巡礼[J].中国轻工教育,2009(2):7-9.
[3]刘京国,申晓鸿,薛飞燕,等.发酵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8):3754-3754.
[4]邵文祥,余雄英,舒青龙,等.三位一体模式培养生物发酵制药高素质人才[J].科教文汇,2016(19):75-77.
[5]陈珊.新加坡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启示——以发酵工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为例[J].时代教育,2015( 8):67.
[6]张娟,陈坚,堵国成.发酵工程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轻工教育,2011(5):62-64.
[7]左爱仁,谢斌,谢燕飞,等.基于校企合作的生物发酵教学模式探索[J].科教文汇旬刊,2013(31):72-74.
[8]邓辉,陈存武,韩邦兴,等.应用型本科高校生物工程专业课程特色化的探索与实践[J].安徽农学通报,2015(20):126-129.
[9]刘鑫,陈存武.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以皖西学院生物工程专业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4(12):35-37.
[10]陈存武.皖西学院深化生物工程专业改革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安徽农学通报,2013(11):127-129.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