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教学中问题情境的设计是一门艺术,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生交流的重要手段,是发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合理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英语兴趣,是英语教学中被广泛使用的一种教学技能。通过不断探索与尝试,笔者发现采用创设问题情景的教学方法之后,学生就能勇于“说”出自己的观点,从而达到“听说”训练的目的。
创设“问题”的意义与作用
问题主要是跟随引发——反应——反馈(initiation-response-feedback)模式进行的。老师们的问题总是由疑问词组成的,例如“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也许会被表达成“We’ll describe what is going on in this picture?”或者“Tell me what you can see in this picture?”因此在教学中,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老师思想表达的方式,并对学习者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实际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有如下的作用:为语言的学习和思考提供一个模板;帮助和引导学生获知信息、想法或者观点;检查或者测试学生的理解、知识和技能;让学生们在学习中更积极;直接表达将要学习的主题;通过能力强的学生的回答来组织课堂,而不是通过老师的输入;给学习能力比较弱的学生提供一个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复习已经学习过的知识;鼓励学生去自我总结表达;能与学生沟通并告知老师对他们的想法很感兴趣。
问题情境创设的准备
总体来说,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言水平,找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和兴趣之间的最佳结合点,恰当地创设问题情境。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备教材 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忠实于教材,这是情境创设的出发点。在具体设计问题情境前,应把教材吃透:除了解这一课的内容外,还应了解这一课在单元里的前后联系和作用等。备课时,应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教学步骤等。对教参中提出的教学建议,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完善,设计出最佳、最符合教学要求的教法;然后根据教学所要求达到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使之能体现教学内容,并为理解和掌握内容服务。
备学生 情境教学必须钟情于学生,这是问题情境创设的另一出发点。学生是教学对象,设计问题情境更需要了解学生、针对学生、启导学生。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创设问题情境,只有使其所设计的情境具有魅力,才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情感,促使学生主动地甚至情不自禁地投入到教学中。
备教辅 在备课时,要根据所教内容的需要及情境的需要,准备和制作大量的教具,如、图片、卡片、投影片、挂图、简笔画、录音带和录像带等各类实物与道具;还要设计配合情境进行会话训练时采用的辅助动作、表情、手势等,用以在课堂上创造语境、设置情境,进而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使学生把视、听、说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参加课堂交际训练活动。
设计问题情境的策略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词汇、知识点、句子、课文、课中的任务或课后的任务中进行问题情境的设计,但在设计中要注意问题情境的有效性。
问题情境设计要清晰 课堂教学时间一般是40分钟,如何在这40分钟内收到良好的成效,这个设问就很关键。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要清晰简短,既能让学生快速抓住问题的意思,同时还能反映出问题的答案。比如在复习课中,如果教师问“What does treasure mean?”这样的问题,学生就不知道是回答中文意思还是回答他的解释。因此,提出问题要清晰,可以说:“What is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treasure’?”
问题情境设计要有价值、有趣 问题设计要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有反应,甚至对进一步的学习或下一个目标有作用,不能是离题的、无用的、只是用来消磨时间的;要让学生对问题有兴趣,感到有挑战性并能激发他们的探究愿望。例如:在进行九年级下册《M1 U2 You are sitting in my seat》的教学中,课文讲的是一个关于火车上被占位置的故事。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完全可以直接进行这样的设计和设问:“(展示火车票)Look!This is my train ticket to Hangzhou. But when I get on the train, I can’t sit in my seat. Why?”
问题情境设计要有可用性 教师应该使用不同的问题类型,创设不同难度的问题情境,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机会回答或简单或复杂的问题。能力较弱的学生能回答“是”或者“不是”的问题,能用手指着物体、单词、地点回答问题;能力一般的学生能用几个单词或者词组回答问题;能力较强的学生能用完整的短语或者句子回答问题。但是,不论哪种水平的学生,即使不能用简单的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也都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全方位启发学生的多元化思维与独特体验。初中英语教材中有大量的听力任务、阅读任务等,但一个任务就是一个整体,没有层次,没有梯度,不能很好地满足不同水平的学生的需要。因此,弹性使用教材,灵活处理教材,就成了每个英语教师的不可缺少的工作;教师需要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情境,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要,从而使全体学生都有效参与到课堂中来,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以生为本”。
问题情境设计要有探究性 语言习得理论认为,语言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习得往往比在教室学习环境中更容易成功,其原因之一就是自然的语言环境更有交际意义,交际动机更强烈。所以,教师要努力在课堂内创设具有强烈、真实的交际动机的问题情境,从而帮助学生成功地习得英语。问题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教学目标必须问题化。一节课的主要问题的设计必须紧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所提出的问题可以为学习课文内容做好铺垫,可以检测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可以紧扣课文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更可以扣紧知识的运用目标,把课文学习与教学目标、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探索性的问题注重对过程与方法的研究,问题要产生火花。问题的设计要尽可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实现教学内容的开放。在学习九年级下册《M3 U2 Life in the past》这课中,笔者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课文可以分几段?以什么为主线?对Mrs.Li有什么认识?可以让学生产生多角度、全方位的认识。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 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理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问题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而培养问题意识的一个重要方案就是,设计能生成问题的问题。教师可从问题的形式上给学生一个空间,比如在八年级下册学习到詹天佑这节课时,教师可以提出“What can we learn from him?”引发学生更多不同的见解、问题。
问题要建立在学生的基础上 通常讲“抛砖引玉”或“抛锚”,也是问题的作用体现。“锚”是指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是向学生提供的一个共享的知识背景,以有助于学生与其他成员的相互合作和交流。围绕“锚”组织教学,关键是要设计好“锚”,并把握好“抛锚”的时机。那么,怎么设计“锚”呢?所谓设计“锚”,就是为了所要研究的问题确定一个范围,这个范围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内,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英语学习的规律,研究该问题可以在此范围内从不同的方向或角度来切入,至于从哪个方向或者角度切入,老师不能包办代替,也不要强求一律。“锚”可以是一个问题。例如:九年级下册《M5 Rules and suggestions》中的“锚”,就可以提出结合课文主题以及学生生活而提问题——“How can we be safe in the forest at night?”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课堂提问既要让学生容易理解,又要容易达到。一定的难度,才能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发展学生的智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提出的问题要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水平。
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生动创设问题的演示情境 现代教学技术和设备使得教师能够突破传统课堂的局限,生动形象地创设出问题情境,同时能够调动学生的诸多感官,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以八年级上册M8 Unit 2中的伦敦之旅为例,方位是学生学习本课的难点之一,能够写出指路的文章更困难。因此在这一课中,笔者采用了带有动画效果的课件,让学生能够看到清晰的路线;鼓励学生到讲台上来为其他同学进行讲解,并亲自操作课件。这样,学生能够亲自动手,非常有成就感,同时也增加了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可谓一举多得。
实践证明:在英语教学中,利用多种手段精心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将学生的学习置于乐观的情感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调动求知欲望,发展创造思维,培养发现精神。可以说,好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力。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从多方面培养学生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实现教育目的。
结束语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认识,也就不会深入地思考。所以说,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因此,教师必须要重视问题的作用,新课程应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学习的动力、起点以及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作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问题也是培养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的重要途径。通过提高问题情境创设行为的有效性,英语课堂更精彩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了,学习信心更足了,英语综合素质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尤其是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充分关注。当然,问题情境的创设只是诸多教学行为中的一个行为,只是诸多教学环节中的一个环节,教师必须要全面关注教学行为的各个环节,才能真正把教育教学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刘倩.初中英语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2]孙亚玲,范蔚.课堂教学的变革与创新[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3]厄尔[英].语言教学教程:实践与理论[M].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4]张家英.论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3).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三美学校)
创设“问题”的意义与作用
问题主要是跟随引发——反应——反馈(initiation-response-feedback)模式进行的。老师们的问题总是由疑问词组成的,例如“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也许会被表达成“We’ll describe what is going on in this picture?”或者“Tell me what you can see in this picture?”因此在教学中,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老师思想表达的方式,并对学习者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实际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有如下的作用:为语言的学习和思考提供一个模板;帮助和引导学生获知信息、想法或者观点;检查或者测试学生的理解、知识和技能;让学生们在学习中更积极;直接表达将要学习的主题;通过能力强的学生的回答来组织课堂,而不是通过老师的输入;给学习能力比较弱的学生提供一个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复习已经学习过的知识;鼓励学生去自我总结表达;能与学生沟通并告知老师对他们的想法很感兴趣。
问题情境创设的准备
总体来说,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言水平,找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和兴趣之间的最佳结合点,恰当地创设问题情境。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备教材 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忠实于教材,这是情境创设的出发点。在具体设计问题情境前,应把教材吃透:除了解这一课的内容外,还应了解这一课在单元里的前后联系和作用等。备课时,应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教学步骤等。对教参中提出的教学建议,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完善,设计出最佳、最符合教学要求的教法;然后根据教学所要求达到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使之能体现教学内容,并为理解和掌握内容服务。
备学生 情境教学必须钟情于学生,这是问题情境创设的另一出发点。学生是教学对象,设计问题情境更需要了解学生、针对学生、启导学生。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创设问题情境,只有使其所设计的情境具有魅力,才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情感,促使学生主动地甚至情不自禁地投入到教学中。
备教辅 在备课时,要根据所教内容的需要及情境的需要,准备和制作大量的教具,如、图片、卡片、投影片、挂图、简笔画、录音带和录像带等各类实物与道具;还要设计配合情境进行会话训练时采用的辅助动作、表情、手势等,用以在课堂上创造语境、设置情境,进而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使学生把视、听、说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参加课堂交际训练活动。
设计问题情境的策略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词汇、知识点、句子、课文、课中的任务或课后的任务中进行问题情境的设计,但在设计中要注意问题情境的有效性。
问题情境设计要清晰 课堂教学时间一般是40分钟,如何在这40分钟内收到良好的成效,这个设问就很关键。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要清晰简短,既能让学生快速抓住问题的意思,同时还能反映出问题的答案。比如在复习课中,如果教师问“What does treasure mean?”这样的问题,学生就不知道是回答中文意思还是回答他的解释。因此,提出问题要清晰,可以说:“What is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treasure’?”
问题情境设计要有价值、有趣 问题设计要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有反应,甚至对进一步的学习或下一个目标有作用,不能是离题的、无用的、只是用来消磨时间的;要让学生对问题有兴趣,感到有挑战性并能激发他们的探究愿望。例如:在进行九年级下册《M1 U2 You are sitting in my seat》的教学中,课文讲的是一个关于火车上被占位置的故事。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完全可以直接进行这样的设计和设问:“(展示火车票)Look!This is my train ticket to Hangzhou. But when I get on the train, I can’t sit in my seat. Why?”
问题情境设计要有可用性 教师应该使用不同的问题类型,创设不同难度的问题情境,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机会回答或简单或复杂的问题。能力较弱的学生能回答“是”或者“不是”的问题,能用手指着物体、单词、地点回答问题;能力一般的学生能用几个单词或者词组回答问题;能力较强的学生能用完整的短语或者句子回答问题。但是,不论哪种水平的学生,即使不能用简单的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也都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全方位启发学生的多元化思维与独特体验。初中英语教材中有大量的听力任务、阅读任务等,但一个任务就是一个整体,没有层次,没有梯度,不能很好地满足不同水平的学生的需要。因此,弹性使用教材,灵活处理教材,就成了每个英语教师的不可缺少的工作;教师需要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情境,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要,从而使全体学生都有效参与到课堂中来,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以生为本”。
问题情境设计要有探究性 语言习得理论认为,语言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习得往往比在教室学习环境中更容易成功,其原因之一就是自然的语言环境更有交际意义,交际动机更强烈。所以,教师要努力在课堂内创设具有强烈、真实的交际动机的问题情境,从而帮助学生成功地习得英语。问题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教学目标必须问题化。一节课的主要问题的设计必须紧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所提出的问题可以为学习课文内容做好铺垫,可以检测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可以紧扣课文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更可以扣紧知识的运用目标,把课文学习与教学目标、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探索性的问题注重对过程与方法的研究,问题要产生火花。问题的设计要尽可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实现教学内容的开放。在学习九年级下册《M3 U2 Life in the past》这课中,笔者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课文可以分几段?以什么为主线?对Mrs.Li有什么认识?可以让学生产生多角度、全方位的认识。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 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理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问题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而培养问题意识的一个重要方案就是,设计能生成问题的问题。教师可从问题的形式上给学生一个空间,比如在八年级下册学习到詹天佑这节课时,教师可以提出“What can we learn from him?”引发学生更多不同的见解、问题。
问题要建立在学生的基础上 通常讲“抛砖引玉”或“抛锚”,也是问题的作用体现。“锚”是指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是向学生提供的一个共享的知识背景,以有助于学生与其他成员的相互合作和交流。围绕“锚”组织教学,关键是要设计好“锚”,并把握好“抛锚”的时机。那么,怎么设计“锚”呢?所谓设计“锚”,就是为了所要研究的问题确定一个范围,这个范围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内,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英语学习的规律,研究该问题可以在此范围内从不同的方向或角度来切入,至于从哪个方向或者角度切入,老师不能包办代替,也不要强求一律。“锚”可以是一个问题。例如:九年级下册《M5 Rules and suggestions》中的“锚”,就可以提出结合课文主题以及学生生活而提问题——“How can we be safe in the forest at night?”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课堂提问既要让学生容易理解,又要容易达到。一定的难度,才能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发展学生的智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提出的问题要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水平。
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生动创设问题的演示情境 现代教学技术和设备使得教师能够突破传统课堂的局限,生动形象地创设出问题情境,同时能够调动学生的诸多感官,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以八年级上册M8 Unit 2中的伦敦之旅为例,方位是学生学习本课的难点之一,能够写出指路的文章更困难。因此在这一课中,笔者采用了带有动画效果的课件,让学生能够看到清晰的路线;鼓励学生到讲台上来为其他同学进行讲解,并亲自操作课件。这样,学生能够亲自动手,非常有成就感,同时也增加了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可谓一举多得。
实践证明:在英语教学中,利用多种手段精心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将学生的学习置于乐观的情感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调动求知欲望,发展创造思维,培养发现精神。可以说,好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力。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从多方面培养学生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实现教育目的。
结束语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认识,也就不会深入地思考。所以说,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因此,教师必须要重视问题的作用,新课程应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学习的动力、起点以及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作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问题也是培养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的重要途径。通过提高问题情境创设行为的有效性,英语课堂更精彩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了,学习信心更足了,英语综合素质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尤其是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充分关注。当然,问题情境的创设只是诸多教学行为中的一个行为,只是诸多教学环节中的一个环节,教师必须要全面关注教学行为的各个环节,才能真正把教育教学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刘倩.初中英语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2]孙亚玲,范蔚.课堂教学的变革与创新[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3]厄尔[英].语言教学教程:实践与理论[M].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4]张家英.论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3).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三美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