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状棘球蚴病宿主淋巴细胞的变化及意义

来源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探讨泡状棘球蚴病宿主体内淋巴细胞在免疫调节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泡球蚴感染BALB/c小鼠观察至25周,在不同时间取脾制备细胞悬液,检测CD4+;,CD8+细胞数量.对25例泡球蚴病患者和18例健康人群,用FCM分析了CD3+,CD4+,CD8+,CD19+,CD56+,CD56+和HLA-DR+细胞的变化.结果泡球蚴感染BALB/c小鼠后,1~8周以CD4+细胞为主,随后CD4+细胞减少,CD8+细胞增加,20周后改变显著(P<0.05),CD4+/CD8+比值迅速倒置.泡状棘球蚴病患者CD3+细胞未发生改变,CD4+细胞较正常对照组下降(P<0.05),CD8+细胞上升(P<0.05),使CD4+/CD8+比值降低(P<0.05).CD56+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显著性降低(P<0.01),CD19+,CD38+和HLA-DR+细胞未发生改变(P>0.05).结论泡球蚴感染小鼠前8周,以CD4+细胞反应为主,具有保护性免疫.感染后期逐渐以CD8+细胞为主,使机体呈免疫抑制状态,有利于泡球蚴生存.泡状棘球蚴病患者机体呈免疫抑制状态,有利于泡状棘球蚴在体内的生长.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标准化A/B超在诊断眼眶血管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对145例眼眶血管性病变患者行标准化A/B超检查.结果在145例血管性病变中海绵状血管瘤79例,静脉血管瘤19例,淋巴管瘤15例,婴儿型血管瘤5例,静脉曲张12例,颈动脉海绵窦瘘15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证实).标准化A/B超的阳性诊断率为 98.6%,假阴性为 1.4%.结论标准化A/B超对眼眶血管性病变可作出较准确诊断.B超主要用于对病变
目的通过肝癌细胞和淋巴细胞混合培养,体外诱导产生高活性的肝癌特异性细胞 T淋巴细胞(H-S-CTL). 方法采用淋巴细胞和肝癌细胞混合培养技术,在IL-1,IL-2,IL-4和IL-6刺激下,诱导产生H-S-CTL,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51Cr释放法检测其对靶细胞的杀伤效应. 结果 H-S-C TL与自身LAK相比,CD3+,CD4+和CD8+细胞明显增多,抗肿瘤效应明显增强. 结论 采用淋巴细胞
目的了解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皮生长因子(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对大鼠肝星状细胞间质胶原酶(MMP1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在培养的肝星状细胞系中加入TGF-β(1 μg/L)、EGF(100 μg/L)和PDGF(200 μg/L),于不同的时间点(8、24、48、72 h)收集细胞,提取总RNA;用逆转录定量多聚酶链反应(PCR)方法测定MMP13的基因表达水平.
AIM: The study evaluated the effects of breathing helium-oxygen(79% helioxand 21% oxygen) on respiratory insufficiency by way of experimental andclinical observ
目的 研究培养的大鼠胃壁细胞GnRH的定位及其基因序列。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的方法进行定位研究 ;从壁细胞中提取总RNA ,应用RT PCR的方法扩增GnRH基因 ,并
AIM:To explore the prevalence of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 amongalderly veterans. METHODS:2 674 veterans(aged 60 yearsand over) from26 military sanatorium
[目的]探讨 CD134(OX40)及核因子-κ B(NF -κ B)在狼疮性肾炎(LN)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40例 LN患者肾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CD134表达,用碱性磷酸酶-小鼠抗碱
目的探讨霉酚酸酯(MMF)处理的供者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在诱导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方法同种小鼠异位心脏移植前经尾静脉注射培养7 d的供者源未成熟DC或培养的同时以MMF处理的供者未成熟DC,观察移植心脏存活时间以及受鼠血清中TH1和TH2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接受未成熟DC回输的受者移植心脏存活期较单纯移植组显著延长,而以MMF处理未成熟DC可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得到进一步延长,并且显著抑制了TH1